职业全龄健康促进的方法职业全龄健康促进的方法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职业全龄健康促进的方法

职业全龄健康促进的方法()

李宇 蔡景庆

城市中的人情味、烟火气,市民的认同度、自豪感,已经成为长沙的标签。作为“GDP万亿俱乐部”成员,幸福城市的建设已经和经济发展充分实现良性互动。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离不开人才,尤其是青壮年人才的参与,而在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社会结构中,一个城市如何解决好“一老一小”的养老、教育、医疗等问题,越来越成为年轻人选择定居和发展的重要考虑因素。日前,省委省政府发布了《关于实施强省会战略支持长沙市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在该意见中提出了“丰富儿童服务供给,在社会政策、公共服务、权利保障、成长空间、发展环境中充分践行儿童友好理念,建设全国首批儿童友好城市”和“加快完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提升养老服务水平,建设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和老年关爱型城市”,充分体现围绕“一老一小”打造“全龄友好”的整体解决方案。

为落实省委省政府和长沙市委市政府的战略决策,作为“强省会”战略六大支撑平台之一的湖南湘江新区也于第一时间发布了《关于贯彻落实“强省会”战略的行动方案(2022—2026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根据方案,湘江新区将推进制造强区、创新引领、数字赋能、开放融通、交通枢纽、绿色低碳、能源保障、精美城乡、文旅名城、全龄友好、金融保障、人才强区等12大专项行动。其中,“全龄友好”的提法既新颖又亲切。

据了解,湘江新区的“全龄友好”行动方案具体包括:积极参与全龄关爱工作试点、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完善医疗卫生体系、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促进公共文化体育服务提升等五大工程。涵盖了养老、教育、医疗卫生、公共文化等涉及全体人民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的重要方面。以往各种发展战略的提出,往往都聚焦于经济产业,而“全龄友好”行动作为十二项行动之一,在民生工程和社会保障领域的充分发力,是将“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的理念落到实处。

早在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全龄友好型城市和社区的框架,即通过设计与物质和社会环境有关的政策和服务来支持各年龄段人口,这些政策和服务可帮助居民特别是老年人与儿童安全地生活,享受健康,并保持社会参与积极性。去年以来,随着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包括成都、广州、佛山等多个城市纷纷提出“全龄友好”城市建设。此次湘江新区的《行动方案》,将全龄友好放在与城市建设、产业发展、创新驱动、人才引进等经济发展的措施同等高度,充分体现了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精神。

一般来说,全龄友好的公园城市是城市的高阶发展目标,暗含了诸多的社会前提。“全龄友好”的内涵不仅指向年龄差异,还潜在地概括了性别、健康程度、社会经济程度等方面的差异,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友好。为进一步做好“强省会”战略的全龄友好工作,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以整体性城市生活体系建构为基础推进“全龄友好”行动。“全龄友好”涉及教育、养老、医疗、文化等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更需要以整体性城市生活体系建构为基础。从国际国内“全龄友好”城市建设的经验上看,省会长沙除了能够提供完整的公共服务设施系统及其服务之外,还要有丰富的“第三场所”,比如小餐厅、茶馆、咖啡店、社区中心、儿童之家、商超、休闲场所等,让所有年龄段的人都能各得其所、各享其乐。另外,“全龄友好”的工作要不断做深做细,持续完善以社区服务综合体为枢纽的各种服务模式,如建立“一院一中心多站点”为支撑的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因地制宜增设老年助餐点、居家上门服务站点、养老服务顾问点等。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长沙应广泛提供老年人、儿童及残障人群城市无障碍系统,可以采取通用设计,尽最大可能满足所有使用者的需求。

二是以“设施硬环境”和“制度软环境”建设两手抓推进“全龄友好”行动。此次湘江新区的“全龄友好”行动中,包括了多项实实在在的工作,如实现社区(村)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建设一批专业能力强、医养结合能力突出的养老服务机构;做大普惠式学前教育和优质义务教育、做特高中阶段教育、做优现代职业教育、支持高等教育发展;大力改善医疗硬条件和软环境、承接长沙中心城区优质医疗资源向外围城区、农村地区布局;打造15分钟公共文化生活圈,升级打造城区“10分钟健身圈”等。从《行动方案》的表述中可以看出,这些工作都是扎扎实实解决民众急难愁盼问题,在努力创造高品质生活和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方面持续不懈地努力。这些行动计划的落实,既需要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等硬件环境的投入,更需要制度和政策的保障。

三是以更加关注全体社会成员心理健康推进“全龄友好”行动。当今社会,人们尤其是青年人承担着较大生存压力,“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大量出现,由家庭失序带来的心理问题不容小觑。我们认为,省会长沙推进“全龄友好”行动,在丰富物质精神生活的同时,也应更加关注全体社会成员的心理健康建设。从微观层面说,如老年人的心理疏导、临终关怀等,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引导、自我认知教育等,青年人压力缓解及心理调适能力的培养等,都是事关全体人民幸福感的重要内容;从宏观层面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心理健康也是整个社会的精神风貌和积极心态的基础。特别是在世纪疫情冲击、国际形势波谲云诡的当下,长沙更应从心理学为社会各领域和社会成员服务的理论与应用出发,培育积极社会心态和个体应对危机的能力,形成巩固良好社会氛围,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总之,“全龄友好”行动的提出,是在满足“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的公共服务品质化的目标。相信随着硬件设施配置等级日益完善、服务半径日益均衡,软件服务管理质量日益提高,长沙的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等各项公共服务水平都能再上新台阶,一定能在纵深推进“强省会”战略的进程中,不断提升省会乃至全省人民的幸福感。

(李宇,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蔡景庆,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

[责编:黄伊婷]

[来源:长沙晚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职业全龄健康促进的方法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