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 佛经(怀孕佛经保胎)怀孕 佛经(怀孕佛经保胎)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怀孕 佛经(怀孕佛经保胎)

怀孕 佛经(怀孕佛经保胎)

难陀,有诸女人,或经三日,或经五日、半月、一月,或有待缘,经久,期水方至。

若有女人,身无威势,多受辛苦,形容丑陋,无好饮食,月期虽来,速当止息。犹如干地,洒水之时,即便易燥。

若有女人,身有威势,常受安乐,仪容端正,得好饮食,所有月期,不速止息。犹如润地,水洒之时,即便难燥。

云何不入?

父精出时,母精不出。

母精出时,父精不出。

若俱不出,皆不受胎。

若母不净,父净;若父不净,母净;若俱不净,亦不受胎。

两千五百年前,释迦牟尼当然不会用现代医学的术语,但是他提出了“期水”这个名词。其中的“水”,正好符合了现代医学中荷尔蒙的液体状态;至于“期水”两个字里的另一个字“期”,则恰恰点出了女性荷尔蒙的“周期性”变化。

月经经期的第三天,或者再过几天,女性荷尔蒙又开始周期性的分泌。但也有例外,或许经期的半个月之后,或者一个月之后,或者要经过很久,女性荷尔蒙才再度分泌。

怎么样不能入胎呢?佛经上所谓的入胎,就是现代医学术语的受孕。上面点明了,父母双方的条件缺一不可,以及母体,父体的生理健康没问题才俱条这个条件。

难陀,云何中有得入母胎?若母腹净,中有现前,见为欲事,无如上说众多过患,父母及子,有相感业,方入母胎。

这里说的是,如果母体不在月经期中,而且没有任何妇科毛病;进行两性关系时,正好中阴身现前;而父母双方又都没有上面说的各种缺陷;同时,父母和等着人胎的中阴身,又有相互对应的业缘;那么,这个中阴身才能入胎。

男女性别的由来

又彼中有欲入胎时,心即颠倒。若是男者,于母生爱,于父生憎;若是女者,于父生爱,于母生憎。于过去生所造诸业,而起妄想,作邪解心。

中阴身在就要入胎的时候,会产生一些颠倒的妄想。如果投胎为男的话,那么就对母亲产生爱欲,而讨厌父亲;相反的,如果投胎为女的话,就对父亲产生爱欲,而厌憎母亲。

由于过去多生的业缘,碰到这对男女交合时,这个中阴身就生出更进一步的邪念、妄想。

按照现在科学的看法,这种心理状态的叙述,和西方佛洛依德的性心理学有相近之处。佛洛依德的性心理学是透过梦的解析,往前追溯到两、三岁的婴儿时期。认为男婴基于下意识的两性关系,对母亲有好感;同样的,女婴则基于下意识的两性关系,对父亲有好感。

但是释迦牟尼的观察,则是透过实证的如实知、如实见而来。

比如说,所谓“而起妄想,作邪解心”,这里说讲得非常含蓄。什么意思呢?

《中有论》,专门叙述中阴身的变化与转生,对这一段就讲得比较具体。如果中阴身就要投胎为女的话,这时候眼前所看到的,就是男性的生殖器;同时,这个中阴身生起了很强的欲念。紧接着,一点动随万变,她不再看到什么男女的交合;

强烈的欲念使得她完全投入,在她的世界里,她已经如醉如痴的取代了原来的女主角。随着这一念性欲,配合上父母方面的增上缘(前面说过,各种可以入胎的条件),这个游魂似的中阴身就钻进了娘胎,和受精卵搅在一起。生命的精神状态,就又和物质结和在一起,又开始了一段有血、有肉的生命历程了。

这就是欲界生命入胎的欲念境界,也就是分段生死开端的一念根本无明。

广义来说,整个中阴身就是一团“无明”。意思说是,在你们那个活动的期间,他/她就在看着,当然看不到你们整个,只能见“二根\"。

然后他/她就会出现下面这个感受:

生寒冷想,大风大雨及云雾想,或闻大众闹声。作此想已,随业优劣,复起十种虚妄之相。云何为十?我今入宅,我欲登楼,我升台殿,我升床座,我入草庵,我入业舍,我入草丛,我入林内,我入墙孔,我入篱间。

之后,

难陀,其时中有作此念已,即入母胎。

看尽世间态,了解天下事,追踪本源,寻找真我。喜欢的,请点关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怀孕 佛经(怀孕佛经保胎)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