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立枯病治疗(水稻立枯病怎么治)水稻立枯病治疗(水稻立枯病怎么治)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水稻立枯病治疗(水稻立枯病怎么治)

水稻立枯病治疗(水稻立枯病怎么治)

水稻为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水稻的生产关系到国计民生和粮食安全。水稻要丰产首先要培育出健壮无病的秧苗,做到一次播种拿全苗,出齐苗,育壮苗,为插秧后快扎根、速缓苗、茁壮成长和丰产丰收奠定基础。而在水稻育秧过程中,最常见但又很难防治,使稻农最为"头痛"的就是育秧期间立枯病

立枯病是水稻育秧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病害,每年各地育苗期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轻者发病率5%~10%,在苗床上点片发生,重者发病率50%以上,造成全床幼苗大量死苗,影响插秧计划,更有甚者全床毁苗,无秧可插,造成水稻插秧用苗的短缺。因此必须采取有力措施,防止水稻立枯病的发生和蔓延。

一、立枯病在苗床上症状表现

水稻立枯病从病因上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真菌性立枯病,也就是由真菌侵染而引起的立枯病,二是生理性立枯病,常表现为青枯症状,也称青枯病。在苗床上两者往往同时发病。

真菌性立枯病发病症状

真菌性立枯病从发芽至移栽都均可发生,由于发病时期的不同可分为芽腐、基腐和黄枯三种类型。

1、芽腐:播种后在秧苗出土前后感染即可发病,种子出芽后幼芽或芽根变为褐色,幼芽扭曲、腐烂而死。种子或芽基部生有粉红色霉状物,在苗床上呈点块分布。

水稻立枯病症状

2、基腐:幼苗在立针期至2叶期容易发生,病苗心叶枯黄,叶片不展开,叶鞘有时有褐斑,根系变黄或变褐,茎的基部逐渐变成由黄褐色变为灰色软腐,种子与茎基交界处生有霉层,用手提苗时,茎与根易拔断,在苗床上呈不规则成簇成片发生。

水稻立枯病症状

3、黄枯:病苗多在3叶以前发生,是生产上最为常见的一种。此时正常生长的稻苗清晨可见叶尖"吐水"有水珠,而病株此时则"不吐水",逐渐发展后仅心叶留少许绿色卷曲,其它叶片呈现淡黄色,并有不规则的褐色斑点,植株表现萎蔫;初期茎基并不腐烂,只是根毛稀或没有,可连根拔起,之后茎基部变为褐色甚至软腐,茎部易被碰断,后期干枯死亡,在苗床上可成片发生。

水稻立枯病症状

生理性立枯病(青枯)发病症状

生理性立枯病表现主要特点是幼苗青枯状,因此,也将其称为青枯病。青枯多发生在幼苗3叶以后,发病初期只是表现为叶片发青;发病中期叶尖早晨无水珠不"吐水",中午心叶及上部叶片打"打绺",心叶卷成筒状,早晚可恢复正常;发病后期秧苗萎蔫,叶色青绿,最后整株萎蔫、枯死,发生严重时在苗床上成簇、成片枯死。

水稻青枯病症状

二、水稻立枯病发病规律

1、病原菌。现已证实,水稻立枯病主要是半知菌亚门的尖孢镰孢菌、禾谷镰孢菌、木贼镰孢菌、茄腐镰孢菌、Fu串珠镰孢菌及无孢目、丝核菌属的立枯丝核菌等6种镰孢菌及鞭毛菌亚门霜霉目腐霉菌属的腐霉菌等真菌共同引发病害,其中以半知菌亚门立枯丝核菌为主要为害菌 。该真菌侵染能力强 ,寄主广泛 ,已知有160多种植物可被其侵染 。

2、传播途径。镰孢菌一般以菌丝和后垣孢子在多种寄主的病残体及土壤中越冬,环境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侵染为害。立枯丝核菌则以菌丝和菌核在寄主种子、病残体中和土壤中越冬,靠菌丝蔓延于幼苗间传播,进行侵染为害。

水稻幼苗立枯病黄枯症状

3、发病条件。引起水稻育苗期间立枯病因素很多,这里重点介绍以下几个主要发病因素,以便为下步有效防治奠定基础。

(1)弱菌也会乘虚而入。水稻立枯病的病原菌均为弱寄生菌,虽然致病性不强,通常情况下病菌对健壮幼苗不构成威胁,但当天气不良和管理不当时,秧苗则生长弱、抗性降低,这时病原菌就会乘虚而入,进行侵染、传播和蔓延。因此,培育健壮幼苗至关重要。

(2)不良环境下弱苗易染病。育苗环境出现低温阴雨,苗床忽冷忽热温差大,光照不足等变化因素,可诱发立枯病发生,尤其以低温影响最大。气温过低时不利于幼苗生长,根系发育不良,吸收营养能力下降,抗病能力降低,但低温条件下对病原菌发育和侵染影响小,有助于病害发生发展;高温造成秧苗徒长,降低秧苗素质,间接引发病害。如天气持续低温或阴雨后暴晴,外界气温骤变,导致土壤水分不足,幼苗生理失调,立枯发病较重。

(3)苗床管理不当,幼苗长势弱易发病。苗床土壤粘重,酸碱度过高偏碱,不利于幼苗生长;床土取自于前茬喷施过除草剂的田土,甚至可导致育苗失败;对幼苗生长苗床整理粗放,播种过早、过密、覆土过厚,幼苗生长都会受到限制,但却均有助于立枯病的发生,尤其苗期施肥、灌水或揭膜、覆膜管理不当,更有利立枯病的发生。   

水稻幼苗立枯病苗床

(4)种子处理不到位,芽软苗弱容易染病。种子本身生命力弱,种子浸种时长不够,催芽时间过长,播种后感病机率高,病害重。种子质量好,生活力强,出芽率高,种芽健壮,对低温及不良环境抵抗力强,发病则轻。   

(5)床土调酸不合理,不适于水稻幼苗生长。诱导立枯病发生的另一重要因素是土壤酸碱度(常用PH值表示),水稻是偏酸性作物,尤其幼苗期偏酸性土壤有利于健康生长。水稻旱育秧的理想pH值在4.5~5.5之间,若pH值大于6时,低温条件下,秧苗抗病力下降,立枯病的发生就难以避免。

(6)青枯多因温度管控不当而引起。青枯不是病菌侵染造成的,一般多是因为在秧苗期遇到长时间的低温多雨或管理措施不当,如过密、旺长,使幼苗生长细弱,茎叶徒长,根系发育不良, 天气一旦开晴棚内温度骤升,叶片蒸腾加速需水量增加,根系供水不能满足要求,叶片出现 严重失水,秧苗迅速青枯,严重者造成死苗。

水稻幼苗青枯病症状

三、水稻立枯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水稻立枯病的防治,应围绕培育健壮幼苗为目标,以切断菌源为切入口,强化种子处理和营养土消毒;以营造幼苗生长环境为重点,搞好床土调酸,适期播种,合理密植;以保健壮生长为中心,强化苗床温湿度管理,及时防治病害。主要把握以下6个关键环节的管理工作。

1、育苗场地与床土选择要精准。水稻育秧苗床的选应选在背风、向阳、地势高、水源近、没有打过除草剂、没有用过人粪尿、没有倒过肥皂水等强碱性物质的地块。育苗用的床土应最好是选择泡底土、池埂土、河淤土、草炭土、林带土。平均培育100平方米的秧苗(500盘)大约需要基础营养土3-4立方米。注意取土时千万避开含有旱田除草剂以及含有碱性物质如人粪尿、炕洞土等。

2、种子处理要到位。

(1)品种要优良。选择适宜当地自然条件下栽培的高产、抗病、抗盐碱能力强的品种,购种要选择正规厂家培育精选出来的,确保种子质量达标,净度98%、纯度98%、发芽率大于85%、水分≦14的稻种,杜绝选择越区品种。

(2)浸种积温要足。为促进种子发芽势,提高种子出芽拱土能力,保证一播出壮苗,播种前要用温水浸泡种子,使其充分吸收水分,有利于出芽拱土。浸种时间依水温而定,总积温要达到100℃。例如,浸种用的水温达到15℃时可浸泡7天,水温10℃左右可浸泡9-10天。水面要求高出种子10厘米,确保种子吸水足,浸种同时可按药剂说明书添加咪鲜胺等药剂消毒。浸种后将种子放在25-30℃条件下催芽,待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

3、床土调酸要适宜,置床肥要给足。水稻秧苗喜欢酸性土壤环境,床土可用浓硫酸或育秧营养土或营养剂,在播种前4~5天进行调酸,调至PH值4.5-5.5之间为最好。为满足秧苗生长期间对营养需求,育秧置床要施足肥料。具体方法是,先将苗床地深翻10厘米左右,施有机肥每平方米5公斤或腐熟的农家肥每平方米15公斤左右,每100平方米加施磷酸二铵2.5公斤、尿素2公斤、硫酸钾2.5公斤。然后再翻10厘米后搂平。之后再进行杀菌防虫,用杀菌剂如立枯一次净、甲霜灵、恶霉灵等每平方米1.5克,辛硫磷每100平方米0.5公斤,硫酸每100平方米0.5公斤制成酸化水,以上这些可以在浇置床时随浇水施入,浇透水后落干搂喧搂平。

4、棚室适温播种,播量要精准。播种前15~20天,先将棚膜覆盖好,提高地积温,增强土壤的通透性,有利于种子萌发出芽。播种量决定苗床密度,目前多采用塑料育秧盘育苗,手工插秧用561孔盘播种时,每盘用干种80克芽种100克,采用机器插秧可适当增加播种量,但是芽种每盘不能超过130克,110~120克最好。

5、秧田管理要精细

(1)水管理。覆膜的苗床在出苗前(播后5-7天)不宜浇水,以免幼芽受刺激影响发根。当整个苗床约有80%的秧苗出土见绿后揭膜然后再浇水,不能漫灌,只能喷浇,避开中午浇苗,要求每浇一次水必须浇透,但不能浇涝。

在稻苗3叶期前不应勤浇水,因为此时秧苗根系的通气组织尚未形成,不能长期淹水。3叶期后,需水量较多,当早晨太阳没出来之前稻叶尖上有大的水珠时,说明此时不缺水;如果没有水珠,应当利用早晚浇一次透水。

(2)肥管理。①长身期,即3叶期后,秧苗体内通气组织已经完善,光合作用也加强,生理需水增多,此时种子养分耗尽,是生理上抗寒力最弱的时候,所以在2叶1心期及时施一次"断奶肥",每亩施硫酸铵20-30斤。建议此时用一遍水稻专用叶面肥进行叶面喷施效果更佳。②成秧期,在即将插秧的前5-7天,施一次"送嫁肥",每亩施硫酸铵15斤,以提高叶片内含氮量,这对移栽后提高发根能力、促进早返青有明显效果。

(3)温度管理。①出苗前棚内温度保持在31~33℃之间,超过35℃要随时小通风降温。在棚的背风面,即在一侧进行揭膜通风。②当秧苗长到1叶1心时,棚内温度在25~28℃之间,超过30℃时要及时通风,在棚的一侧揭膜通风。③秧苗2叶1心以后保持棚内温度在25℃。如果超过25℃时要及时进行通风炼苗,刚开始时是在上午9点到下午2点通风,此时棚的两侧都得掀开,形成对流。④3叶期以后要大通风,当夜间外面气温稳定在10℃以上时可以昼夜通风,先从一边掀开,以后逐步到四边,最后到插秧阶段大棚可成为"天棚"。

6、药剂防治要及时,用药剂量要精准。

(1)真菌性立枯病预防为主。除置床喷施药剂预防外,当秧苗长到1叶1心和2叶1心时分别再用杀菌剂如立枯一次净、甲霜灵、恶霉灵药液进行苗床喷雾;在秧苗1叶1心和2叶1心时各浇一次酸化水或用壮秧剂拌土撒施,调节土壤酸度,但要注意无论用哪种方法实施后立即洗苗。酸化水不能勤浇,会引起酸害,类似青枯症状,一旦打绺变成灰色就很难治愈。发现病害发生,可在发病初期可用35%立枯一次净每袋40克对水50千克喷雾,防止立枯病继续发生和蔓延。对于临近插秧期,苗床发生立枯病时,可将苗炼苗后直接浸泡在本田水池中。

(2)青枯病发生后尽快调整生长环境。青枯病主要是由于管理不当引起的生理性病害,如通风少、温度高、浇水多所引起的稻苗徒长。防治的方法是多通风、早通风、控制温度和湿度。如果发现有打卷,千万不能在中午气温高时突然进行大通风或浇水。如果青枯病伴有真菌立枯病发生时,应按照防治真菌立枯病的方法来用药。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水稻立枯病治疗(水稻立枯病怎么治)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