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治疗(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怎么治疗)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治疗(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怎么治疗)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治疗(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怎么治疗)

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治疗(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怎么治疗)

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PKD)又称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舞蹈手足徐动症,是发作性运动障碍中最常见的类型,以突然运动诱发短暂的不自主运动为特征。由于相对少见,PKD易被误诊为癫痫或其他发作性疾病。为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及规范化诊治,我国PKD诊治领域的专家反复讨论撰写了该指南,以指导PKD的临床诊治。




临床表现


推荐意见:

PKD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PKD主要是由于PRRT2和TMEM151A基因突变导致,极少数患者亦可能检出KCNA1基因突变。继发性PKD原因包括多发性硬化、头部外伤 、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等。PKD的临床表现包括以下几点:

1.发病年龄:PKD常在儿童期或青少年期起病,发病年龄从4个月至57岁,其中以6~16岁最常见。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散发性PKD中男女之比可高达2~4∶1。

2.发作频率:个体差异较大,少则1年数次,多则1d数十次。发病初期发作次数较少,青春期发作次数增多,多数患者在20岁左右发作次数减少,在30岁后极少发作甚至停止发作。

3.发作时长:发作时长短暂,一般持续数秒至数十秒,98%以上患者发作时长短于1min。对于发作持续时间过长者,需排除其他原因导致PKD样发作。

4.发作诱因与先兆:运动状态突然改变是PKD发作最常见的诱因,如静坐起立、转身、迈步、起跑等。惊吓、恐惧、精神紧张过度换气、过马路等会使发作更加频繁,症状更为严重。部分患者在发作前可能出现感觉先兆,如受累部位肢体发麻、发凉、发紧等 。

5.发作形式:发作时表现为肢体和躯干的不自主运动,如肌张力障碍、舞蹈样运动、扭转痉挛、投掷样动作等,以肌张力障碍和舞蹈样动作最为多见,其中约70%患者发作时出现怪异表情和构音障碍。发作可仅累及单肢、偏身,也可为双侧交替或同时出现。

6.伴随症状:发作时患者意识清晰,能正常进行对话。部分患者在婴幼儿时期可能发生过良性家族性婴儿惊厥、婴儿惊厥伴阵发性舞蹈手足徐动症、热性惊厥、癫痫等,极少数患者可出现发育迟滞、智能减退、语言功能障碍、自闭等。

7.神经体征:除了在发作时所观察到的不自主运动表现外,在发作间期,神经系统体检无明显异常体征。

8.携带PRRT2基因致病变异者,多表现为舞蹈样运动和手足徐动症,以双侧发作为主,起病年龄更早, 发作持续时间更长,更容易伴有婴儿惊厥发作;而不携带PRRT2基因致病变异者,以单侧肌张力障碍表现为主,发作持续时间较短。


辅助检查


推荐意见:


PKD患者常规血化验、焦虑抑郁量表评分、脑电图、颅脑CT和MRI检查一般正常,但建议完善这些检查,排除继发性PKD可能。当临床怀疑PKD时,建议完善基因检测帮助诊断(I级推荐 ,B级证据)


诊断标准

推荐意见:


1. 突然运动或改变体位诱发的不自主运动,包括舞蹈症、肌张力障碍、手足徐动症等,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1min,发作时意识清晰,发作间期神经系 统体检正常(I级推荐,B级证据)

2. 排除其他脑部病变等继发性因素。

3. 小剂量卡马西平或奥卡西平疗效显著(I级推荐,B级证据)

4. 基因检测结果确定患者携带PRRT2或TMEM151A基因致病变异(I级推荐,B级证据)

符合1~3,临床诊断PKD;符合1~4,基因诊断PKD;符合4,为PRRT2或TMEM151A基因致病变异携带者。


鉴别诊断


➤ 癫痫:两者都具有反复性、发作性、刻板性的特点,且抗癫痫药物治疗有效,临床上常将PKD误诊为癫痫,尤其是额叶癫痫。但PKD每次发作均具有明确的运动诱因,发作时意识清楚,可清晰回忆发作时的表现及周围环境,以此可与癫痫鉴别。此外,额叶癫痫清醒期和睡眠期均有发作,甚至睡眠期发作更为多见,而PKD仅在清醒期发生。

➤发作性非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PNKD):临床表现和PKD很相似,但发作时持续时间常达数分钟至数小时,发作诱因为咖啡、酒精、月经、疲劳、紧张等,抗癫痫药物治疗无效。MR‐1基因是PNKD的致病基因。

➤发作性持续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PED):临床表现和PKD很相似,发病诱因多为长时间行走或过度劳累等,发作持续时间数分钟到数十分钟, 抗癫痫药物治疗无效。SLC2A1基因是PED的致病基因。

➤先天性肌强直:当PKD患者表现为肢体僵硬、 起步困难、突然摔倒时易被误诊为先天肌强直,二者使用抗癫痫药物治疗都有一定疗效,若都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家族史时更难鉴别。但PKD患者肌电图正常,而先天性肌强直患者肌电图异常,可资鉴别。

➤心因性疾病及假性发作:由于PKD患者在发作间期神经系统体检正常,绝大多数患者的血液、脑电图、头颅MRI等客观检查均正常,易被误诊为心因性疾病或假性发作,尤其是心因性非痫性发作(PNES)。PNES也叫假性癫痫,由心理因素所致,有明显的心理暗示作用,情绪紧张或某些环境因素可诱发,一般发作频繁,持续时间长,发作期脑电图无痫样放电,且对抗癫痫药物治疗无效。

➤继发性PKD样发作:多发性硬化、脑外伤、缺氧性脑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糖代谢异常及钙磷代谢异常等患者有时也会出现PKD样发作,临床上需注意鉴别,进一步检查原发病,避免漏诊和误诊。


治疗

推荐意见:


1.原发性PKD患者,尤其当检出PRRT2基因致病变异时,首选小剂量卡马西平(50~100mg/d)或奥卡西平(150~300mg/d)治疗(Ⅰ级推荐,B级证据)

2.药物治疗期间应坚持每天服药。症状改善并稳定后,卡马西平或奥卡西平的用药频率可适当减少,改为间隔1d或2d服药(Ⅰ级推荐,B级证据)

3.若患者对卡马西平或奥卡西平过敏,可尝试左乙拉西坦或托吡酯治疗(Ⅰ级推荐,C级证据)

4.PKD发作多在30~40岁后自行缓解,无需终身治疗(Ⅰ级推荐,C级证据)

医脉通整理自:中国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诊治指南,中华神经科杂志 2022 年1 月第 55 卷第 1 期 Chin J Neurol, January 2022, Vol. 55, No. 1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治疗(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怎么治疗)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