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认知治疗技术(认知行为治疗技术有哪些)行为认知治疗技术(认知行为治疗技术有哪些)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行为认知治疗技术(认知行为治疗技术有哪些)

行为认知治疗技术(认知行为治疗技术有哪些)

“一名同时患有强迫症、抑郁症和社交焦虑的患者如何开展治疗?”“中小学儿童拒绝上学是适应性的还是非适应性的?”“治疗依从性差、合作性治疗关系建立困难如何解决?”在心理科和精神科的临床工作中,上述困难可谓屡见不鲜,那么,有什么有效方法能解决这些棘手问题呢?

2020年11月11日中午,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第57期“好医声”青年医师沙龙如期举行,全院青年医师共60余人参加。沙龙在中医科主任医师郭晓娟幽默的主持中开场,心理科副主任医师苏艳丽就认知行为治疗(CBT)个案概念化问题,为全院名青年医师开展了题为“认知地图:个案概念化”的讲座。

苏艳丽副主任指出:“CBT个案概念化是一个框架,目的是让认知行为治疗能灵活地满足现有患者的独特需求,指导治疗师的决策,并且它是循证的。”随后,苏艳丽副主任介绍了个案概念化的基本要素,包括描述患者所有的症状、障碍和问题,提出关于引起障碍和问题的机制的假说,提出当前障碍和问题的近期促发因素,致病机制的起源四个方面。此外,苏艳丽副主任用典型案例具体讲解了行为功能的宏观和微观分析、认知概念化、核心信念、中间信念和行为策略、治疗目标的设置。

CBT是一项结构化很强的治疗技术,当治疗师和来访者明确了治疗目标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跟随认知地图的“导航”展开治疗活动。最初的第1-2次访谈,治疗师需要收集资料并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随后的3-4次治疗中,对来访者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介绍CBT模型及原理,并练习五栏表;中期的第5次治疗我们应给予对方一定的行为激活;在第6-10次的治疗中,治疗师主要的任务是矫正功能不良的自动化思维,进行认知重建。

制定初步的个案概念化是治疗开展的起点,是治疗关系的基础,它将展示来访者作为个体的独特性和复杂性,并影响着治疗师在治疗过程中的一系列决策。制定初步个案概念化的过程包括:收集资料、评估诊断、列出问题清单、提出假设、制定计划、验证假设,并且必要时,我们还需要反复地修正假设。个案概念化也可分为由浅及深地三个层次,包括症状或表现水平、障碍或问题水平和个案水平。

最后,苏艳丽副主任表示,“在后续的沙龙中,我们将继续带来认知行为治疗的系列分享,包括:认知矫正、苏格拉底式提问、认知激活等。”心理科将会开展心理健康团体活动,为门诊病人进行健康宣教,建立和谐的医疗关系;针对医护人员开展心理治疗技能的相关培训;联合各个临床医技科室开展一系列医教研的合作,帮助大家一起解决临床工作中的困难。

通过此次沙龙,广大青年医师更加深入了解了认知行为治疗这一心理治疗技术,并对其中个案概念化问题有了初步的了解,深刻地理解了心理治疗的治疗模式,为临床工作提供更多的理论指导。

来源: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行为认知治疗技术(认知行为治疗技术有哪些)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