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证治疗(血证治疗的三个原则)血证治疗(血证治疗的三个原则)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血证治疗(血证治疗的三个原则)

血证治疗(血证治疗的三个原则)

血证

一、概述

1.血证的定义凡血液不循常道,或上溢于口鼻诸窍,或下泄于前后二阴,或渗出于肌肤所形成的疾患,统称为血证。在古代医籍中,亦称为血病或失血。

2.血证的源流早在《内经》即对血的生理及病理有较深入的认识。有关篇章对血溢、血泄、衄血、咳血、呕血、溺血、溲血、便血等病证作了记载,并对引起出血的原因及部分血证的预后有所论述。《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将数种血证与有关病证列为一个篇章,并最早记载了泻心汤、柏叶汤、黄土汤等治疗吐血、便血的方剂。《医学正传·血证》率先将各种出血病证归纳在一起,并以“血证”之名概之。血证的范围相当广泛,凡以出血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均属本证的范围。

3.内科血证的范围内科常见的血证有鼻衄、齿衄、咳血、吐血、便血、尿血、紫斑等。

4.《血证论》关子血证病机、治则的论述《血证论》是论述血证的专书,所提出的止血、消瘀、宁血、补血的治血四法,确实是通治血证之大纲。

5.《景岳全书》关子血证病机、治则的论述《景岳全书·杂证谟·血证》指出:“血本阴精,不宜动也,而动则为病。血主荣气,不宜损也,而损则为病;盖动者多由于火,火盛则逼血妄行;损者多由于气,气伤则血无以存。”又指出:“凡失血等证,身热脉大者难治,身凉脉静者易治,若喘咳急而上气逆,脉见弦紧细数,有热不得卧者死。”

6.《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关于血证病机、治则的论述《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吐血》提出了著名的治吐血三要法,强调了行血、补肝、降气在治疗吐血中的重要作用。

7.主要相关西医疾病的诊断支气管扩张:根据反复咳脓痰、咳血的病史和体征,再结合童年诱发支气管扩张的呼吸道感染病史,一般临床可做出初步诊断。x线、肺部CT、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可更加明确诊断。上消化道出血:根据呕血、黑便和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的临床表现,呕吐物或黑便隐血试验呈强阳性,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及血细胞比容下烽的实验室证据,可做出诊断。过敏性紫癜:(1)发病前1-3周有低热、咽痛、全身乏力或上呼吸道感染史;(2)典型四肢皮肤紫癜,可伴腹痛、关节肿痛或血尿;(3)血小板计数、功能及凝血检查正常;(4)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血管炎及紫癜。

二、病因病机

1.血证的常见病因(1)感受外邪外邪侵袭,或因热病损伤脉络而引起出血,其中以热邪及湿热所致者为多。如风、热、燥邪损伤上部脉络,则引起衄血、咳血、吐血;热邪或湿热损伤下部脉络,则引起尿血、便血。(2)情志过极情志不随,恼怒过度,肝气郁结化火,肝火上逆犯肺则引起衄血、咳血,肝火横逆犯胃则引起吐血。(3)饮食不节饮酒过多以及过食辛辣厚味,滋生湿热,热伤脉络,引起衄血、吐血、便血;或损伤脾胃,脾胃虚衰,血失统摄,而引起吐血、便血。(4)劳欲体倦神劳伤心,体劳伤脾,房劳伤肾,劳欲过度,或久病体虚,导致心脾肾气阴的损伤。若损伤于气,则气虚不能摄血,以致血液外溢形成衄血、吐血、便血、紫斑;若损伤于阴,则阴虚火旺,迫血妄行而致衄血、尿血、紫斑。(5)久病之后久病导致血证的机理主要有三个方面:久病使阴精伤耗,以致阴虚火旺,迫血妄行而致出血;久病使正气亏虚,气虚不摄,血溢脉外而致出血;久病人络,使血脉瘀阻,血行不畅,血不循经而致出血。

2.血证的基本病机及转化其共同的病理变化可归结为火热熏灼,迫血妄行,及气虚不摄,血溢脉外两类。在火热之中,又有实火及虚火之分。外感风热燥火,湿热内蕴,肝郁化火等,均属实火;而阴虚火旺之火,则属虚火。气虚之中,又有仅见气虚和气损及阳,阳气亦虚之别。 从证候之虚实来说,由火热亢盛所致者属于实证,而由阴虚火旺及气虚不摄所致者则属于虚证。实证和虚证虽各有其不同的病因病理,但在疾病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又常发生实证向虚证的转化。如开始为火盛气逆,迫血妄行,但在反复出血之后,则会导致阴血亏损,虚火内生;或因出血过多,血去气伤,以致气虚阳衰,不能摄血。因此,在有的情况下,阴虚火旺及气虚不摄,既是导致出血的病理因素,又是出血所导致的后果。

三、诊断和类证鉴别

1.各类血证的诊断要点(1)鼻衄凡血自鼻道外溢而非外伤、倒经所致者,均可诊断为鼻衄。(2)齿衄血自齿龈或齿缝外溢,且排除外伤所致者,即可诊断为齿衄。(3)咳血血由肺、气道而来,经咳嗽而出,或觉喉痒胸闷,一咯即出,血色鲜红,或夹泡沫,或痰.血相兼,痰中带血。多有慢性咳嗽、痰喘、肺痨等病史。(4)吐血发病急骤,吐血前多有恶心、胃脘不适、头晕等症。血随呕吐而出,常伴有食物残渣等胃内容物,血色为咖啡色或紫暗色,也可为鲜红色,大便色黑如漆,或呈暗红色。有胃痛、胁痛、黄疸、征瘕等病史。(5)便血大便色鲜红、暗红或紫暗,甚至黑如柏油样,次数增多。有胃肠或肝病病史。(6)尿血小便中混有血液或夹有血丝,排尿时无疼痛。(7)紫斑肌肤出现青紫斑点,小如针尖,大者融合成片,压之不退色。紫斑好发于四肢,尤以下肢为甚,常反复发作。重者可伴有鼻衄、齿衄、尿血、便血及崩漏。小儿及成人皆可患此病,但以女性多见。

2.尿血与血淋鉴别两者均为血随尿出,以小便时痛与不痛为其鉴别要点,无痛者为血尿,痛者为血淋。

3。咳血与吐血鉴别两者血均经口出,但咳血之血由肺来,经气道随咳嗽而出,血色多鲜红,常混有痰液;咳血之前多有咳嗽、胸闷、喉痒等症状,大量咳血后,可见痰中带血数日;大便一般不呈黑色。吐血之血由胃而来,经呕吐而出,血色多紫暗如咖啡色,常夹有食物残渣;吐血之前多有胃脘不适或胃痛、恶心等症状;吐血之后无痰中带血,但大便多呈黑色柏油样。

4.便血之远血与近血鉴别远血之血在便后,其来远,或在小肠,或在胃,其色紫暗如柏油样;近血之血在便前,其来近,或在广肠,或在肛门,其色鲜红。

5.紫斑与出疹、丹毒的鉴别紫斑与出疹均有局部肤色的改变,紫斑呈点状者需与出疹的疹点鉴别。紫斑隐于皮内;压之不退色,触之不碍手;疹高出于皮肤,压之退色,摸之碍手。且二者成因、病位均有不同。丹毒属外科皮肤病,以皮肤色红如丹得名,轻者压之退色,重者压之不退色,但其局部皮肤灼热肿胀,与紫斑有别。

四、辨证论治

1.各类血证的辨证要点(1)辨病证的不同血证具有明确而突出的临床表现——出血,一般不易混淆。但由于引起出血的原因及出血的部位不同,应注意辨清不同的病证。如从口中吐出的血液,有吐血与咳血之分;小便出血有尿血与血淋之别;大便下血有便血与痔疮之异。应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加以鉴别。(2)辨脏腑病变之异同一血证,可以由不同的脏腑病变引起。例如:同属鼻衄,但病变脏腑有在肺、在胃、在肝的不同;吐血有病在胃和在肝之别;尿血有病在膀胱、肾和脾的不同。(3)辨证候之虚实一般初病多实,久病多虚;由火热迫血所致者属于实,由阴虚火旺,气虚不摄,甚至阳气虚衰所致者属于虚。

2血证的治疗原则治疗血证,应针对各种血证引起原因及损伤脏腑的不同,结合证候的虚实及病情轻重而辨证论治。概而盲之,对血证的治疗可归纳为治火、治气、治血三个原则。一日治火,实火当清热泻火,虚火当滋阴降火;二日治气,实证当清气降气,虚证当补气益气;三曰治血,应根据情况结合应用凉血止血、收敛止血或活血止血的方。

3.各类血证的分证论治

(1)鼻衄

①热邪犯肺[症]鼻燥衄血,口干咽燥,或兼有身热,恶风,头痛,咳嗽,痰少等症,舌质红,苔薄,脉数。[法]清泄肺热,凉血止血[方]桑菊饮加减。常用药:桑叶、菊花、薄荷、连翘、芦根、桔梗、杏仁、甘草、丹皮、白茅根、早莲草、侧柏叶等。

②胃热炽盛[症]鼻衄,或兼齿衄,血色鲜红,口渴欲饮,鼻干,口干臭秽,烦躁,便秘,舌红,苔黄,脉数。[法]清胃泻火,凉血止血。[方]玉女煎加减。常用药:石膏、知母、地黄、麦冬、牛膝、大蓟、小蓟、白茅根、藕节等。

③肝火上炎[症]鼻衄,头痛,目眩,耳鸣,烦躁易怒,两目红赤,口苦,舌红,脉弦数。[法]清肝泻火,凉血止血。[方]龙胆泻肝汤加减。常用药:龙胆草、柴胡、栀子、黄芩、木通、泽泻、车前子、生地、当归、甘草、白茅根、蒲黄、大蓟、小蓟、藕节等。

④气血亏虚[症]鼻衄,或兼齿衄、肌衄,神疲乏力,面色咣白,头晕,耳鸣,心悸,夜寐不宁,舌质淡,脉细无力。[法]补气摄血。[方]归脾汤加减。常用药:党参、茯苓、白术、甘草、当归、黄芪、酸枣仁、远志、龙眼肉、木香、阿胶等。

(2)齿衄

①胃火炽盛[症]齿衄,血色鲜红,齿龈红肿疼痛、头痛,口臭,舌红,苔黄,脉洪数。[法]清胃泻火,凉血止血。[方]加味清胃散合泻心汤加减。常用药:生地、丹皮、水牛角、大黄、黄连、黄芩、连翘、当归、,甘草、大蓟、小蓟、白茅根、藕节等。

②阴虚火旺[症]齿衄,血色淡红,起病较缓,常因受热及烦劳而诱发,齿播不坚,舌质红,苔少,脉细数。[法]滋阴降火,凉血止血。[方]六味地黄丸合茜根散加减。常用药:熟地、山药、山茱萸、茯苓、丹皮、泽泻、茜草根、侧柏叶、阿胶等。

(3)咳血

①燥热伤肺[症]喉痒咳嗽,痰中带血,口干鼻燥,或有身热,舌质红,少津,苔薄黄,脉数。[法]清热润肺,宁络止血。[方]桑杏汤加减。常用药:桑叶、栀子、淡豆豉、沙参、梨皮、贝母、杏仁、白茅根、茜草、藕节、侧柏叶等。

②肝火犯肺[症]咳嗽阵作,痰中带血或纯血鲜红,胸胁胀痛,烦躁易怒,口苦,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法]清肝泻火,凉血止血。[方]泻白散合黛蛤散加减。常用药:青黛、黄芩、桑白皮、地骨皮、海蛤壳、甘草、旱莲草、白茅根、大小蓟等。

③阴虚肺热[症]咳嗽痰少,痰中带血,或反复咳血,血色鲜红,口干咽燥,颧红,潮热盗汗,舌质红,脉细数。[法]滋阴润肺,宁络止血。[方]百合固金汤加减。常用药:生地、熟地、百合、麦冬、玄参、当归、白芍、贝母、白及、藕节、白茅根等。

(4)吐血

①胃热壅盛[症]脘腹胀闷,嘈杂不适,甚则作痛,吐血色红或紫黯,常夹有食物残渣,口臭,便秘,大便色黑,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法]清胃泻火,化瘀止血。[方]泻心汤合十灰散加减。常用药:黄芩、黄连、大黄、丹皮、栀子、大小蓟、侧柏叶、茜草根等。

②肝火犯胃[症]吐血色红或紫黯,口苦胁痛,心烦易怒,寐少梦多,舌质红绛,脉弦数。[法]泻肝清胃,凉血止血。[方]l龙胆泻肝汤加减。常用药:龙胆草、柴胡、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生地、当归、白茅根、旱莲草等。

③气虚血溢[症]吐血缠绵不止,时轻时重,血色暗淡,神疲乏力,心悸气短,面色苍白,舌质淡,脉细弱。[法]健脾益气摄血。[方]归脾汤加减。常用药:党参、茯苓、白术、甘草、当归、黄芪、酸枣仁、远志、龙眼肉、木香、仙鹤草、乌贼骨、阿胶等。

(5)便血

①肠道湿热[症]便盅色红,大便不畅或稀溏,或有腹痛,口苦,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法]清化湿热,凉血止血。[方]地榆散合槐角丸加减。常用药:地榆、茜草、槐角、栀子、黄芩、黄连、茯苓、防风、枳壳、当归等。

②气虚不摄[症]便血色红或紫黯,食少,体倦,面色萎黄,心悸,少寐,舌质淡,脉细。[法]益气摄血。[方]归脾汤加减。常用药:党参、茯苓、白术、甘草、当归、黄芪、酸枣仁、远志、龙眼肉、木香、仙鹤草、木香、槐花、阿胶等。

③脾胃虚寒[症]便血紫黯,甚则黑色,腹部隐痛,喜热饮,面色不华,神倦懒言,便溏,舌质淡,脉细。[法]健脾温中,养血止血。[方]黄土汤加减。常用药:灶心土、炮姜、白术、附子、甘草、地黄、阿胶、黄芩、三七等。

(6)尿血

①下焦湿热证[症]小便黄赤灼热,尿血鲜红,心烦口渴,面赤口疮,夜寐不安,舌质红,脉数。[法]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方]小蓟饮子加减。常用药:小蓟、藕节、生地、蒲黄、栀子、木通、滑石、竹叶、当归等。

②肾虚火旺证[症]小便短赤带血,头晕耳鸣,神疲,颧红潮热,腰膝酸软,舌质红,脉细数。[法]滋阴降火,凉血止血。[方]知柏地黄丸加减。常用药:知母、地黄、怀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丹皮、黄柏、旱莲草、大小蓟等。

③脾不统血证[症]久病尿血,甚或兼见齿衄、肌衄,食少,体倦乏力,气短声低,面色不华,舌质淡,脉细弱。[法]补中健脾,益气摄血。[方]归脾汤加减。常用药:党参、茯苓、白术、甘草、当归、黄芪、酸枣仁、远志、龙眼肉、木香、仙鹤草、阿胶等。

④肾气不固证[症]久病尿血,血色淡红,头晕耳鸣,精神困惫,腰脊酸痛,舌质淡,脉沉弱。[法]补益肾气,固摄止血。[方]无比山药丸加减。常用药:熟地、山药、山茱萸、怀牛膝、肉苁蓉、菟丝子、杜仲、巴戟天、茯苓、五味子、仙鹤草等。

(7)紫斑

①血热妄行[症]皮肤出现青紫斑点或斑块,或伴有鼻衄、齿衄、便血、尿血,或有发热,口渴,便秘,舌质红,苔黄,脉弦数。[法]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方]十灰散加减。常用药:大小蓟、侧柏叶、茜草根、白茅根、棕榈皮、丹皮、栀子、大黄等。

②阴盛火旺[症]皮肤出现青紫斑点或斑块,时发时止,常伴鼻衄、齿衄或月经过多,颧红,心烦,口渴,手足心热,或有潮热,盗汗,舌质红,苔少,脉细数。[法]滋阴降火,宁络止血。[方]茜根散加减。常用药:茜草根、,黄芪、侧柏叶、生地、阿胶等。

③气不摄血[症]反复发生肌衄,久病不愈,神疲乏力,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或萎黄,食欲不振,舌质淡,脉细弱。[法]补气摄血。[方]归脾汤加减。常用药:党参、茯苓、白术、甘草、当归、黄芪、酸枣仁、远志、龙眼肉、木香、仙鹤草等。

4.常见证候治疗的加减变化·

(1)鼻衄①热邪犯肺:肺热盛而无表证者,去薄荷、桔梗,加黄芩、栀子清泄肺热;阴伤较甚,口、鼻、咽干燥显著者,加玄参、麦冬、生地养阴润肺。②胃热炽盛:热势甚者,加山栀、丹皮、黄芩清热泻火;大便秘结,加生大黄通腑泻热;阴伤较甚,口渴,舌红苔少,脉细数者,加天花粉、石斛、玉竹养胃生津。

(2)齿衄①胃火炽盛:烦热,口渴者,加石膏、知母清热除烦。②阴虚火旺:可酌加白茅根、仙鹤草、藕节以加强凉血止血的作用。虚火较甚而见低热、手足心热者,加地骨皮、白薇、知母清退虚热。

(3)咳血燥热伤肺:兼见发热,头痛,咳嗽,咽痛等症,为风热犯肺,加银花、连翘、牛蒡子以辛凉解表,清热利咽;津伤较甚,而见干咳无痰,或痰黏不易咯出,苔少,舌红乏津者,可加麦冬、玄参、天冬、天花粉等养阴润燥。痰热蕴肺,肺络受损,症见发热,面红,咳嗽,咳血,咯痰黄稠,舌红,苔黄,脉数者,可加桑白皮、黄芩、知母、山栀、大蓟、小蓟、茜草等,以清肺化痰,凉血止血;热势较甚,咳血较多者,加连翘、黄芩、白茅根、芦根,冲服三七粉。.

(4)吐血①胃热壅盛:胃气上逆而见恶心呕吐者,可加代赭石、竹茹、旋覆花和胃降逆;热伤胃阴而表现口褐、舌红而干、脉象细数者,加麦冬、石斛、天花粉养胃生津。②肝火犯胃:胁痛甚者,加郁金、制香附理气活络定痛;血热妄行,吐血量多,加犀角、赤芍清热凉血止血

(5)便血肠道湿热:若便血日久,湿热未尽而营阴已亏,应清热除湿与补益阴血双管齐下,虚实兼顾,扶正祛邪,可酌情选用清脏汤或脏连丸。

(6)尿血①下焦湿热:热盛而心烦口渴者,加黄芩、天花粉清热生津;尿血较甚者,加槐花、白茅根凉血止血;尿中夹有血块者,加桃仁、红花、牛膝活血化瘀;大便秘结,酌加大黄通腑泻热。②脾不统血:气虚下陷而且少腹坠胀者,可加升麻、柴胡,配合原方中的党参、黄芪、白术,以起到益气升阳的作用。

(7)紫斑①血热妄行:热毒炽盛,发热,出血广泛者,加生石膏、龙胆草、紫草,冲服紫雪丹热壅胃肠,气血郁滞,症见腹痛、便血者,加白芍、甘草、地榆、槐花,缓急止痛,凉血止血;邪热阻滞经络,兼见关节肿痛者,酌加秦艽、木瓜、桑枝等舒筋通络。②阴盛火旺:阴虚较甚者,可加玄参、龟板、女贞于、早莲草养阴清热止血;潮热可加地骨皮、白薇、秦艽清退虚热。若表现肾阴亏虚而火热不甚,症见腰膝酸软,头晕乏力,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者,可改用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酌加茜草根、大蓟、槐花、紫草等凉血止血,化瘀消斑。

五、调护1.血证的预防注意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劳逸适度。宜进食清淡、易于消化、富有营养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瘦肉、蛋类等,忌食辛辣香燥、油腻炙博之品,戒除烟酒。避免情志过极。2.血证的调护对血证患者要注意精神调摄,消除其紧张、恐惧、忧虑等不良情绪。注意休息,重者应卧床休息,严密观察病情的发展和变化,若出现头昏、心慌、汗出、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脉芤或细数等,应及时救治,以防产生厥脱之证。吐血量大或频频吐血者,应暂予禁食,并应积极治疗引起血证的原发疾病。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血证治疗(血证治疗的三个原则)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