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肠慢性结肠炎治疗法(慢性乙状结肠炎治疗方法)乙肠慢性结肠炎治疗法(慢性乙状结肠炎治疗方法)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乙肠慢性结肠炎治疗法(慢性乙状结肠炎治疗方法)

乙肠慢性结肠炎治疗法(慢性乙状结肠炎治疗方法)

       溃结的临床表现主要是脓血便,伴下腹痛,尤以左下腹为主。病情轻重不一。轻型溃结仅有每天数次慢性腹泻,粪中带少量脓、血和粘液,而无全身症状。重型病例每天多次脓血便,伴有剧烈腹痛、中度以上发热、全身乏力、厌食、消瘦、进行性贫血、虚弱和恶病质。中型溃结的病情介于轻和重型之间,除脓血便较轻型稍频数以外,还有轻度全身症状如轻度发热、乏力等。暴发型溃结是最重型,发病急剧,有高热、反复脓血便或便大量鲜血、剧烈腹痛、满腹胀痛、肠麻痹和虚脱,形成“中毒性巨结肠”,可并发毒血症、结肠穿孔和腹腔炎,病死率很高。此外,溃结可有许多肠外表现,如结节性红斑、脓皮病、口腔炎、眼虹膜睫状体炎、关节炎、肝损伤、肾炎、肾结石、心肌炎、间质性胰腺炎和淀粉样变等。溃结的诊断主要依据其临床表现,直肠乙状结肠镜或纤维结肠镜检查及其病理活检确定。钡剂灌肠X线检查有助于确定结肠病变范围和严重程度。进一步检查血尿便常规,腹部彩超,腹部平片,腹部CT,便菌培养加药敏,肿瘤全项,凝血全项,血型,大生化等,以便为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

       一般治疗是注意休息,饮食调节,补充营养,静脉补液以保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严重病例需完全禁食,而由肠外供给各种营养素,必要时输血浆和全血。在饮食方面,宜给予无渣、高蛋白和足够热量的饮食。由于胃和小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大致正常,对食物的利用当无问题。宜避免刺激性、生冷和不易消化的食品,可饮鲜果汁,戒酒、烟,不能耐受牛乳者忌用一切乳制品,还应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可服多种维生素每天1~2片)。重症者可先予流质饮食,以后酌情增加。

       药物治疗是重型和暴发型溃结病人最初5天完全禁食,并经静脉补葡萄糖液、电解质和其他必需的营养要素。每天静脉内滴注氢化考的松200~400毫克。经过5天治疗,70%以上病人的症状可明显好转;此后可在继续治疗下密切观察病情,以防发生肠扩张和肠穿孔。若出现这种并发症,则应采取紧急手术治疗。如果情况稳定,则静滴激素可改为泼尼松口服10~15毫克,每天3~4次,同时服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SASP)或水杨酸偶氮磺胺嘧啶(SASD)1克,每天3~4次。

       中型溃结病人可从一开始口服泼尼松和SASP,剂量同上。用药4~5天后如无显效,可改用泼尼松龙25~50毫克,每天2次肌肉注射,而SASP继续口服。待病情稳定后,激素仍改为泼尼松口服。

       轻型慢性溃结病人,尤以病变限于直肠和乙状结肠者,可用保留灌肠疗法每天1~2次,14天为一疗程,可用2~4个疗程,以后则视病情间歇使用。灌肠液配方如下:氢化考的松25~100毫克、淀粉和白芨细末各5~10克、普罗卡因300毫克、SASP2克、锡类散2支(0.6克);先以淀粉和白芨粉用沸水调成糊状,再加入其他成分调匀,最后加温盐水至150~200毫升。病人在取左半侧卧位时经肛管缓缓注入灌肠液,再取稍偏右俯卧片刻后在半胸膝位维持数分钟(腹部用被褥或其他柔软支持物垫高,使臀部上翘10余厘米,而胸部下靠);这样可使药液上达乙结肠上段和降结肠。经几个疗程的保留灌肠后,可考虑单服SASP。

       中医治疗有:

       ①中药复方煎汤口服,以炒党参10克,炒白术10克,云苓10克,炒苡仁30克,炒扁豆15克,淮山药10克,防风10克,陈皮10克,炒延胡索20克,赤白芍各20克,台乌药10克,煨诃子15克,石榴皮15克,白及15克,三七粉5克(冲),赤石脂15克, 黄芪30克,白头翁15克,蒲公英15克,甘草6克为基本方。中医辨证属肝郁乘脾而见腹痛即泻,泻后痛减,少腹拘急,胸胁胀痛者,加香附10克,青皮6克疏肝理气止痛;脾胃虚弱而见食后即泻,大便稀溏,夹有黏液,食少纳呆者,加苍术15克,高良姜6克补气健脾和胃;寒热夹杂而见腹泻便秘交作,夹有泡沫,便前腹痛,得便即宽者,加黄连3克,黄柏5克清热坚阴止痢;脾肾阳虚而见五更泄泻,小便清长,腰膝酸软,畏寒肢冷者,加附片10克,杜仲15克温补脾肾。日1剂,水煎2次,取汁液200毫升,分两次早晚温服,以1个月为1个疗程。

       ②中药复方研末调敷神阙,药用丁香、小茴香、肉桂、五倍子、艾叶、白胡椒、冰片各5克,共研细末,以生姜汁调成糊状,涂抹于纱布上,涂抹面积约15厘米×15厘米大小,贴于脐中神阙穴周围腹部皮肤上,以TDP灯照射约30~40分钟,每日1次。疗程同上。

       ③中药复方煎汤保留灌肠,药用苦参、地榆、白及、乳香、没药、黄柏各10~15克,浓煎至250毫升装入玻璃瓶中备用,用前将药液加热至35~40℃,插入肛管深度为15~20厘米,缓慢将药液滴入肠腔内,患者取头低臀高膝胸位20分钟,每日1次。疗程同上。

       上述各种疗法对大多数病人需维持3个月以上,甚至需达半年至1年以上。病情稳定者,可单服维持量SASP0.5克,每天3~4次;有的病人可应用长期间歇维持疗法,例如每间隔1周服药1周至每月服药1周,最后完全停服。此后,仍需严格注意生活、饮食、精神状态、防止各种感染(尤其肠道感染)、戒烟酒等,并继续随诊复查。

       溃结合并感染时用抗生素,如氯霉素、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和头孢类等,以及甲硝唑。

       外科手术切除全部或部分结、直肠的指征是中毒性巨结肠经积极治疗无效;反复大量便血;结肠穿孔;肠腔狭窄伴梗阻;广泛的结肠周围炎、瘘管形成及腹腔内脓肿;假性息肉或癌变;儿童期溃结长期治疗无效,生长发育停滞;并发严重关节炎、眼虹膜睫状体炎,经积极治疗无效者。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和溃疡性病变,简称溃疡性结肠炎。其发病可能与感染、免疫异常、遗传、精神因素等有关,临床上以腹泻、腹痛、黏液血便和里急后重为主要特征,由于本病病情缠绵,迁延难愈,易于复发,治疗颇为棘手,且与结肠癌的发病存在一定关系,因此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病之一。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属中医“久泻”、“肠癖”、“大瘕泄”、“肠风”、“脏毒”等范畴。该病的病理基础以脾肾两虚为本,以湿困、肝郁、瘀血、湿热为标,临床多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气血同病。因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病变多位于直肠与乙状结肠,所以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该病可使药物直达病所,提高病变部位的药物浓度,明显延长药物与病变部位的作用时间,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修复肠道溃疡面,促使炎症吸收及溃疡愈合,同时经直肠给药可避免和减少消化液和消化酶、肝脏对药物作用的影响和破坏,有利于药物发挥作用。肚脐属中医“神阙穴”,是经脉系统中“任脉”的一个重要穴位,脐部皮下无脂肪组织,屏障功能最弱,药物最易穿透,弥散和吸收,同时脐下腹膜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网,从而有利于药物直接穿透皮肤而进入血液循环,直达病所发挥疗效。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中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乙肠慢性结肠炎治疗法(慢性乙状结肠炎治疗方法)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