烫熨治疗中(烫熨治疗中药剂量)烫熨治疗中(烫熨治疗中药剂量)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烫熨治疗中(烫熨治疗中药剂量)

烫熨治疗中(烫熨治疗中药剂量)

熨法,类似灸法,也是古代医疗方法的一种,《内经》中早就有了记载。《素问·调经论篇》说:“病在骨,熔针药熨。”《灵枢·寿天刚柔》还记载了药熨的方剂,以治寒痹之证。其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着秦越人治疗虢太子的尸厥证,“使子豹为五分之熨,以更熨两脐下,太子起坐”。可见熨法在我国古代早已被广泛地应用了。

目前应用熨法的已远较他法为少,其原因可能由于不如针灸的便利。但是从其治病的疗效来看,有时可不在针灸之下,所以有亟待提倡发扬的必要。为此本文特提出来作一概括的介绍,目的是抛砖引玉,唤起大家的注意。

一、熨法的作用

《灵枢·刺节真邪》说:“治厥者,必先熨,调和其经,掌与腋、肘与脚、项与脊,以调之,火气已通,血脉乃行。”从上文的记述中,可知熨的作用也是借火气来温通经脉,调和血气,其用意和灸法中的温筒灸相仿。但是前者是应用艾绒为燃料,并且用温灸筒直接熨烫在皮肤上的,而本法随着种类的不同,方法也就各别,更重要的是随着所用药物和材料的不同,其作用也有所差异。一般说来,熨法以温通经脉为主,同时也有温中散寒,回阳救逆等功效。

二、熨法的适应证

依据熨法的作用,可知此法适应于一切虚证、寒证、阴证等病证,也可用于经气壅滞,上虚下实诸证。例如寒痹、痛风、腹痛、久泄、痿癖、癥痕、偏枯、霍乱、痞气、结胸等。但对一切阳证、热证则应禁忌。

三、熨法的种类

若从熨法取热的方法来分类,可以分为直接熨和间接熨两类。若从取用的材料来分类,则有药熨、灰土熨、葱熨、姜熨、酒熨、盐熨、水熨等多种。兹分述于下。

1.以取热方法分类

(1)直接熨:这就是直接将温热的物体烫熨于肌肤上的方法。例如将药物等材料煨炒温热后直接熨在皮肤上,或用煨热的石块、盛火的熨斗、贮温水的铜器等在皮肤上直接熨灼都属此类。

(2)间接熨:这是不直接将温热物体烫熨在皮肤上,而是间接熨在药物上或布帛上的一种方法。目的在借温热的作用使药力透入皮肤组织内,以治疗疾病。

2.以取用材料分类

(1)药熨:本法以施治某种疾病的药物,组成处方,借温热烫熨之力,使其透入皮肤而起治疗作用。

(2)灰土熨:以灶心土煨热贮于布囊内烫熨患者患处,利用其温中散寒的功效,专治心痛等证。民间应用最多。

(3)葱熨:葱白有发表和里、通阳活血的作用,故利用本法可治小便不通、痈脓、跌打、脱阳、结胸等证。

(4)姜熨:生姜有温中散寒的功效,用本品烫熨胸腹,有开膈宽胸的作用,临床上常配合葱白同用。

(5)盐熨:本法或直接将盐炒热熨之,或和合药末后炒热烫熨,随着所用药物的不同,能起各种治疗作用。

(6)酒熨:用上好白酒,炖热,用布蘸酒熨之,可治心胸胀闷,气郁不舒,也可帮助消肿。

(7)水熨:以器具贮热水或用热毛巾敷熨,可以起消肿行血的行用。本法操作便利,故在民间应用很广。

四、古人文献中熨法的处方摘录

1.寒痹熨方

(《灵枢·寿天刚柔》)淳酒二十升,蜀椒一升,干姜一斤,桂心一斤。

凡四种,皆咬咀(以口碎药如豆粒),渍酒中,用绵絮一斤,细白布四丈(1丈~3.33米),并内酒中,置酒马矢煜(马屎燥干作为燃料)中,盖封涂,勿使泄,五日五夜,出布绵絮,曝干之,干复渍,以尽其汁,每渍必碎其日(一日夜),乃出干,干,并用率与绵絮,复布为复巾(将布作袋,内装绵及药率)长六七尺,为六七巾,则用之生桑炭,炙巾以熨寒痹所刺之处,令热入至于病所,寒,复炙巾以熨之,三十遍而止,汗出以巾拭身,亦三十遍而止,起步内中,无见风,每刺必熨,如此病已矣。

2.痛风熨方

(1)拈痛散(《卫生宝鉴》):羌活、独活、细辛、肉桂、防风、白术、高良姜、麻黄、天麻、川乌、吴茱萸、乳香、川椒、全蝎、当归各五钱,白姜二钱半。上为粗末,每一两或一两半和盐一升,同炒极热,绢袋盛熨痛处,冷则易,或再炒用之。

(2)当归散(《医林集要》):防风、当归、藁本、独活、荆芥穗、顽荆叶各一两。

上粗末一两、盐四两同炒热,袋盛熨之,冷则易。

3.痞气熨方

(《医学入门》)治心胸痞及一切胸膈寒结、热结、水结、食结、痰结、痞结皆治。

生姜一斤,捣取汁别贮,只取渣炒热,帛包,熨心胸胁下,若姜冷,再拌汁炒,再熨之(若热结,不用炒)。

4.结胸熨方

(《医学入门》)治阴证结胸,手足顾冷。

大葱白十茎,生姜一两,捣烂作饼,炙热,贴脐中,以熨斗火熨饼上,待热气入内,觉响即住,复用枳实理中丸之类(方详原书)。

5.脐腹冷痛及泄泻熨方

(《医林集要》)薪艾一两,蛇床子一两,木髓子二个带壳生用。

右为末和匀,用绵包裹,安脐上,以纸圈围定,以熨斗火熨之。

6.霍乱熨方

(1)主治霍乱吐泻,心腹痛不可忍(《世医得效方》)。

炒盐二碗,纸包纱护,熨其胸前并腹肚上,以熨斗火熨之,气透则苏,续以炒盐熨其背则十分无事。

又法:盐炒吴茱萸熨脐下亦效(《医学入门》)。

(2)主治霍乱转筋:以器盛百沸汤熨,仍令蹋器,使足底热,微冷则易(《嘉右本草》)。

7.熨疲方

(《外台秘要》)吴茱萸三升碎之,酒和煮熟,布裹熨癥上,冷更炒熨,移走则逐而熨之。

8.风肿瘾疹熨方

(《肘后备急方》)炒蚕砂并盐裹熨之。

9.胁痛熨方

(《千金方》)芜花、菊花等分,踯躅花半斤,布囊贮,蒸令热,熨痛处,冷复易。

10.小便不通熨方

(《世医得效方》)葱白三斤,细锉炒热,以帕子包裹两份,更替熨脐下即通。

又方:炒盐半斤,囊盛熨脐下亦通。

11.脱肛熨方

(《肘后备急方》)熟石灰令热,布裹以熨之,随按令入。

12.阴肿熨方

(《肘后备急方》)炙枳实熨之良。

13.脱阳熨方

(《世医得效方》)葱盐捣烂,炒热熨脐下气海即愈。

14.救冻死方

(《医学纲目》)用大釜炒灰令暖,囊盛熨心上,冷则易,口开气出,然后以温粥清稍稍灌之;或温酒,或姜汤灌之。

摘自陆瘦燕朱汝功论刺灸/陆瘦燕,朱汝功著;陆焱垚,王佐良,席时召整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6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烫熨治疗中(烫熨治疗中药剂量)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