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后治疗后治疗(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后治疗后治疗(治疗前治疗后)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治疗后治疗后治疗(治疗前治疗后)

治疗后治疗后治疗(治疗前治疗后)

2022年5月21日,由北京大学糖尿病中心、《中国糖尿病杂志》联合主办的第十八届“2022北大糖尿病论坛”如期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为“糖胖病”,同时设立基础、专题两个分会场。本次论坛阵容豪华,云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知名医院的内分泌领域专家、学者。


会上,来自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的邹大进教授,以“糖胖病的控制目标——血糖正常化还是体重正常化?”为题,为大家带来了精彩的学术报告。

专家介绍

邹大进 教授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医学院肥胖研究所名誉所长;上海市代谢与甲状腺疾病研究中心主任;2017年首届国之名医;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医师分会第一至第四届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肥胖专业委员会首任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第六、七、八届糖尿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肥胖学组首任组长;《中华糖尿病杂志》第二、第三届副主编,《上海医学》第六届副主编;现任上海市医学会糖尿病学会前任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


肥胖,高血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首要病因之一


邹大进教授指出,代谢综合征是一组复杂的代谢紊乱症候群,包括肥胖、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是心血管病最大的危险因素。我国一项调查报告显示,成人代谢综合征患病率高达33.9%,且女性高于男性。其中,肥胖是代谢异常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胰岛素抵抗(IR)是其重要的病理基础。


而肥胖,作为公认的“百病之源”,经证实其与MetS、心血管疾病(CVD)、2型糖尿病(T2DM)以及癌症重大疾病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图1)


图1 BMI与各个疾病发病率的关系


根据全国营养调查(CNNSs)和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CNSSCH),我国各年龄段的BMI和超重、肥胖率持续增加。2021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显示,依据WHO标准,我国儿童肥胖人数全球第一,成人肥胖人数仅次于美国;依据我国标准,肥胖人数已经居世界首位。此外,我国多项针对体重正常的中心性肥胖人群的研究表明,这类患者发生脑卒中和早死的超额风险较高。这提示腰围应同BMI一样,作为监测代谢疾病危险因素的常规指标。


更严峻的是,研究者们预测2030年我国成人(≥18岁)超重和肥胖患病率将达到65.3%(中国标准),学龄儿童及青少年(7~17岁)超重和肥胖患病率将达到31.8%(中国标准),学龄前儿童(≤6岁)超重和肥胖患病率将达15.6% (WHO标准)。由此,保守估计2030年我国归因于超重/肥胖的医疗费用将为4180亿元人民币(约610亿美元),约占全国医疗费用总额的22%(图2)。


图2 2030年中国成人超重/肥胖患病率与医疗费用预测


糖胖病,不只是“糖尿病+肥胖”


邹大进教授指出,T2DM患者中普遍存在着能量代谢失衡所带来的肥胖、超重等问题,其会加剧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与进展。


肥胖所带来的胰岛β细胞高反应,以及随之而来的高胰岛素血症(HI)、胰岛素抵抗(IR)等问题,也常常与T2DM、CVD、血脂异常、高血压、高尿酸血症等一系列疾病“狼狈为奸”,这也就是为什么糖胖病患者往往不是孤立出现的,常常伴随着其他各种各样的慢性疾病。


图3 能量代谢失衡加剧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和恶化


我国的一项著名临床研究——“4C研究”证实,肥胖胰岛素抵抗与更高的糖尿病风险显著相关,而且比单纯的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联系更加显著。而IR又会反过来导致胰岛β细胞进一步衰竭,形成恶性循环(图4)。


图4 IR导致胰岛β细胞功能操作的机制


“精准分型”方能“精准施治”


邹大进教授指出,对糖尿病的“精准分型”于后续的“精准施治”非常必要,建议临床医生对每一位糖胖病患者进行精准分型,包括排除单基因糖尿病等特殊糖尿病。如何分型?邹大进教授简要总结如下:


表1糖尿病的分型标准(除特殊类型外)


在明确分型之后,可以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实施有针对性的干预:


表2 根据2型糖尿病表型推荐的一级和二级防治方案


“治糖先治胖”——先治胖,后控糖,糖胖病的干预策略


邹大进教授指出,在“肥胖→IR→胰岛β细胞功能损害→T2DM恶化”的恶性循环中,解决第一块“多米诺骨牌”——肥胖则显得尤其重要。


2021年发表的《2型糖尿病逆转中国专家共识》(邹大进教授作为核心编写)明确指出,对于部分肥胖的T2DM新诊断患者,通过大幅度减重,有恢复胰岛功能,实现T2DM“逆转”的可能。这一共识有着国内外近年来的坚实循证证据作为基础,例如著名的糖尿病缓解临床试验(DiRECT),其证实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可以实现T2DM的临床缓解,颠覆了人们对于T2DM的传统看法(图5)。


图5 DiRECT研究中减重12月、24月后的2型糖尿病缓解率


而此后的诸多研究,也都为通过减重实现T2DM临床缓解提供了诸多机制以及基础医学证据(图6、图7)。


图6 减重实现T2DM临床缓解的机制


图7 2型糖尿病逆转胰腺病理变化


糖胖病现代体重达标策略


明确了“治糖先治胖”的治疗方针后之后,如何实现体重达标?邹大进教授给出了以下一些建议:


1.生活方式干预


现代的诸多循证证据表明,良好的生活方式干预,对于体重控制有着非常优秀的效果。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研究表明,生活方式干预在减轻同等级体重后,能够取得和代谢手术类似的代谢改善效果,证明代谢手术所带来的体重减轻才是驱动代谢改善的因素,而非手术本身。而一些研究甚至表明,严格的生活方式干预,对于T2DM的缓解效果甚至优于代谢手术。


同时,近年来各个国家的超重肥胖管理相关指南中,也都有涉及生活方式干预相关内容。例如《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专家共识(2020年版)》中的唯一A级推荐为:限制能量饮食( 每日热量摄入平均降低30%-50%或降低500千卡,或者每日热量摄入限制在1000-1500千卡)具有减轻体重、降低脂肪含量的作用。各国指南中也都对日常的体力活动做出了相关推荐(图8)。


图8 各国指南中对于体力活动的推荐


2.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生活方式干预失败时的治疗选择,在美国和欧洲使用颇为普遍。在中国,肥胖药物治疗较为保守。目前,只有奥利司他被批准用于肥胖症治疗。


奥利司他:1种胃肠胰脂肪酶抑制剂,是我国目前唯一一个批准用于治疗肥胖症的药物。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显示在低热量饮食的基础上,奥利司他(120 mg,每日3次)治疗 24周后较对照组可显著降低体重(P<0.0001),体重下降≥5%者占比更高(60.5% vs. 26.8%,P<0.0001),下降≥10%者占比更高(20.2% vs. 4.9%,P=0.0002)。然而,奥利司他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如油性便和大便紧急感)、脂溶性维生素吸收障碍、长期心血管风险尚不明确,限制了该药的广泛使用。


利拉鲁肽:1种GLP-1受体激动剂。尽管一些国家已批准3.0 mg利拉鲁肽剂型用于体重管理,但我国尚未批准。我国一项纳入328例超重/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多中心、非盲、单臂研究表明,利拉鲁肽(1.2或1.8 mg QD)治疗24周后,患者体重从86.6kg显著下降到79.1kg(P<0.01),43.7%的患者体重下降达到5%~10%,34.1%的患者体重下降大于10%。这一发现具有临床意义,但尚需在我国人群中进一步验证。


司美格鲁肽:1种GLP-1受体激动剂。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的STEP系列研究发现,在伴有体重相关并发症的超重或肥胖患者中,司美格鲁肽每周一次2.4 mg剂量在生活方式干预基础上可将体重降低10.6%~18.2%,体重减轻≥10%的患者比例达到45.6%~79%。这表明司美格鲁肽具有令人期待的减重前景。目前,另一项多国、多中心的3期临床研究(STEP 7研究)正在中国各地以及韩国和巴西纳入超重或肥胖患者,分析司美格鲁肽在体重管理中的疗效和安全性(NCT04251156),我们静待其结果。


3.减重手术


在临床实践中,减重手术被认为是治疗重度肥胖的重要手段。对于重度肥胖患者,减重手术是唯一能实现短期和长期持续减重、改善并发症、降低死亡率以及提高生活质量的干预措施。在全球范围内,四种主要减重手术术式具有确定的疗效:腹腔镜可调节胃束带术(LAGB)、Roux-en-Y胃旁路术(RYGB)、袖状胃切除术(SG)、胆胰转流合并或不合并十二指肠转位术。


中国肥胖及2型糖尿病外科治疗指南(2019)推荐:BMI≥37.5kg/㎡时建议积极手术;32.5≤BMI<37.5kg/㎡时推荐手术治疗;27.5≤BMI<32.5kg/㎡,经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体重难以控制,且至少伴有两项代谢综合征组分,或存在肥胖相关并发症时,也推荐手术治疗。对于中心性肥胖的患者(男性腰围≥90cm或女性≥85cm),在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MDT)评估的基础上,也可以考虑手术。


根据现有的文献报道,最常见的手术术式是RYGB,其次是LAGB和SG,且绝大多数术式在腹腔镜下完成。从近几年的数据来看,SG的主导地位日趋明显,这可能与其操作简单、严重并发症风险低的优势有关。当然,我国减重手术推广过程中仍有一定的困难,如手术短期和长期并发症风险、约5%~20%的患者术后出现体重反弹等。


4.中医药疗法


邹大进教授指出,中医药、针炙、按摩推拿、经络埋线等,也可作为减重的补充疗法。中医药养生的潜在机制可能包括抑制食欲、减少外源性脂质的吸收、减少内源性脂质的合成、促进脂质的氧化和消耗、改善脂质代谢等方面。


本文小结


最后,邹大进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胰岛素抵抗对与肥胖、糖尿病等代谢综合征的发生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对于糖胖病等代谢综合征,首先纠正肥胖是非常必要的;实现体重达标的策略中,严格的生活方式干预效果非常优秀,甚至可以与代谢手术相比。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治疗后治疗后治疗(治疗前治疗后)
分享到: 更多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