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失眠梦魇(失眠梦魇怎么治疗)治疗失眠梦魇(失眠梦魇怎么治疗)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治疗失眠梦魇(失眠梦魇怎么治疗)

治疗失眠梦魇(失眠梦魇怎么治疗)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
今年的中国主题是
“良好睡眠,健康同行”

所以

咱们来摆一哈关于睡眠的话题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在睡梦中醒来后,

发现手脚都动不了,

胸口像被什么东西压着,

想喊也发不出声音,

就像是被鬼压在了身上。

这就是民间俗称的「鬼压床」。

(欢迎评论区留言)


来,先来听一个案例


陈小姐今年25岁,参加工作还不到半年。由于刚参加工作,她每天都勤勤恳恳,非常忙碌,晚上回家后总是感到很疲惫。

某天凌晨她做了一个噩梦,醒后一身冷汗,刚想挣扎着坐起来,却觉得有什么东西压在身上,万分难受,无法动弹,想大声呼喊却发不出声音,耳边还听到呼呼声。

那种感觉就像即将溺死的人挣扎在生与死的边缘。直到天亮以后,她才逐渐恢复过来。整个过程非常清晰,让她心有余悸。在此后的几天里,这种情况连续出现。她请教了家里面的老人,老人说这是“鬼压床”。这个吓人的称谓更让她倍感恐慌。

那么,陈小姐真的遇到鬼了吗?

俗称的鬼压床到底是怎么回事?


其实

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睡眠瘫痪,也叫睡瘫症

任何年龄都有可能发生,尤其是青少年期。据悉,40%到50%的人在一生当中会经历1-3次,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不能睁眼,不能说话,甚至胸闷气短或产生幻觉,呼吸都受到影响。大多数时间并不是很长,能逐渐恢复运动的能力。过程清晰,事后可以回忆。因为不了解形成的原因,体验恐怖,再配合梦境,于是人们就取了一个形象的名字“鬼压床”。

发生原因是因为睡眠中,中枢神经系统的协调不同步所引起。


简单点说就是,醒来时,大脑的一部分神经中枢已经醒了,但是支配肌肉的神经中枢尚在抑制中,未完全醒来,处于临时的瘫痪状态,先醒的“意识”无法支配未醒的“身体”。所以,这个时候虽然意识已经清醒,但却发现身体无法动弹。



造成睡瘫症的常见原因有↓↓↓

睡觉姿势。睡觉的时候喜欢把两只手放在胸口的人,或者是睡觉的时候盖的被子过厚,使胸口处于压迫状态,造成呼吸不畅。

睡觉的时候枕头太高,姿势不对,造成颈部血流不通畅。

饮酒、药物、昼夜颠倒的坏习惯,晚上不睡觉,白天补觉,或者倒时差,造成了生物钟的紊乱。

工作和生活压力过大,过度劳累、焦虑或者是睡觉前过度用脑,大脑一直处于工作状态,降低了睡眠质量。



那么

从中医理论是如何看待睡瘫症

《素问·至真要大论》曰: “厥阴何也? 岐伯曰: 两阴交尽也。”厥阴处在“两阴交尽,一阳初生”阶段,寓有阴尽阳生之意。

“阳入于阴则寐,阳出于阴则寤”。寐指入睡,寤指醒来。

睡眠瘫痪症多发生在半睡半醒之间,此时恰恰处于阳尽阴生和阴尽阳生之时,阴阳之气均处于较低水平,若阴阳交接转化发生异常,脏腑经络不能正常发挥作用,则易发生睡眠瘫痪。厥阴包括手厥阴心包经与足厥阴肝经,故发作与心肝关系密切,心为君主之官,主神志,司寤寐; 肝主藏血,为魂之所居。从中医来看,睡瘫症是心不藏神,肝不藏血所致。


出现睡瘫症该如何解决?

如果身处睡瘫症的过程中,进行自我暗示,身体放松,通过嘴唇发声、扭动脚趾可以唤醒身体。睡瘫症少有连续出现,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养成良好的作息规律,调整好情绪,都能症状缓解。

在经过全面的检查、多导睡眠图(PSG)、多次睡眠潜伏时间试验(MSLT),并排除其他的器官和系统的疾病后,大多数睡瘫症不需要治疗。只有在反复发作并且导致临床显著的痛苦,包括睡前焦虑及入睡困难时才能被视做一种障碍并进行干预。

但目前尚没有哪种药物的说明书被明确批准使用于睡眠瘫痪症。如果患者伴有其他的睡眠障碍,可以就诊于神经内科、睡眠专科,采用中西医治疗。

“鬼压床”解释完毕了

那么

如何才能拥有高质量睡眠呢?

很多小伙伴都热衷于养生,但说到养生,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就是高质量的睡眠。一个人的一生有约三分之一的时间处于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的高低与人体的健康息息相关。


那么什么叫做优质睡眠呢?

一般说来优质睡眠包括以下五个特征。

入睡时间短。就寝以后,从有睡意到逐渐进入睡眠的过程,一般在30分钟以内比较合适,说明有良好的睡眠驱动力。

睡眠的时间能达到生理需求。准时自然醒来,感到精神饱满。一般成年人的高质量睡眠时间大概在8小时左右。儿童和青少年的睡眠时间要求更高,充足的睡眠才能够满足他们的生长发育。睡眠的总时长因人而异,但总的来说,目标是能够消除疲劳,满足第二天的精力和体力。

睡眠中没有过多的梦境。做梦过多也提示了大脑处于活跃状态,没有得到有效的休息。

没有打鼾。现代医学中,打鼾已经被划分到睡眠障碍中。严重的打鼾造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甚至引起心脑血管疾病。打鼾过程中,气道狭窄,造成气流不畅或暂停,从而产生大脑缺氧。不但影响睡眠,造成憋闷、早醒,第二天也出现疲倦、头昏等症状。

睡眠过程连续。睡眠的节律维持比较良好。即使中途的话有少数短暂的醒来,仍然能够很快再次入睡。


关于“优质睡眠”

中医的观点是什么呢?

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中,中医文化源远流长,古代养生文化兴盛,提出了睡眠养生。

一是睡眠的择时。顺应天时,在不同的季节,睡眠的指导内容也有一定差异。

两千多年前的中医经典《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中认为““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这里的夜卧早起,是跟冬天早睡的相对晚睡,并不是提倡熬夜。毕竟古人晚上没什么娱乐项目,大多数八点钟就睡了。

到了夏天,白天的时间长,晚上睡眠较短,白天可小睡来补充睡眠;秋季,提出“早卧早起,与鸡俱兴”,跟着日出日落的时间来决定睡眠;冬季,昼短夜长,是大自然安排给万物包括人体的休养季节,睡眠时长要长,“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二是睡眠的养生。在中医的理论中,脏腑和我们的生理机能活动相关。脏腑充盛调和、气血阴阳平衡,人体达到一个正常的健康状态。心藏神,肝藏魂,肺藏魄,脾胃和,肾气充,是良好睡眠的基础。

中医认为“阳入于阴,而为寐。”常说睡“子午觉”。子时是夜间23点到凌晨1点的时间,此时胆经循行,阳气最弱,阴气最盛,血卧归肝,利于养阴养肝。午时是中午11点到13点,此时心经循行,阳气最盛,阴气生发,小睡片刻养阳。

三是对睡眠的姿势也颇有讲究。

《论语》中提出“寝不横尸,卧不覆首,眠不北向”。

古代大医家孙思邈提倡:“凡人卧。春夏向东”。还说“夜卧常习闭口”。

《礼记》中要求“恒东首”。

道教养生和睡眠专著《希夷睡诀》中:“右侧卧,则屈右足,屈右臂,以手承头。伸左足,以手置于股间。左侧卧,与前相悖”。

佛教中也多见右侧卧,谓之“吉祥睡”。

现代医学证实,右侧卧睡的睡眠姿势优于仰卧及趴睡。


关于睡眠有哪些误区呢?

第一个误区:不管何时睡,睡眠时间越长越好?

有些人认为:“我今天晚上熬点夜,一两点钟睡,睡到第二天中午11点钟再起床,我的睡眠时间也能达到8个小时甚至10个小时啊。”

褪黑素是一种由人体松果体分泌,和睡眠有密切关系的激素。在人的一生中,在3到6岁之间为褪黑素分泌高峰,随着年龄的增长,褪黑素分泌开始减少。在一天的分泌中,每天晚上21点左右,分泌逐渐增多,在大概凌晨2到3点达到高峰。熬夜会影响褪黑素的分泌。有些人熬夜以后,皮肤暗沉,面色无光,因为褪黑素的一大作用就是抗氧化,可以维持皮肤和细胞的新陈代谢,延缓衰老。所以,人们常说:“最好的护肤品就是睡好美容觉。”睡前安静黑暗的环境有利于褪黑素的分泌。

第二个误区:喝酒催眠可以吗?睡前运动催眠可以吗?

这些都不是长久之计。少量的酒精皮层起到兴奋的作用,大量饮酒会出现皮层抑制,从而产生嗜睡,昏睡甚至昏迷等意识障碍。喝酒,从“豪言壮语”到“胡言乱语”,再进行到“沉默不语”。饮酒催眠的危害除了肝功的损害,还会随着时间,酒精用量越加越大,造成酒精依赖。正所谓“借酒浇愁愁更愁”。另外,认为睡前做大量的体育运动加速身体疲劳度来促进睡眠也不可取,入睡本是一个主动的生理过程,睡前加速身体的疲劳,也可能适得其反。

第三个误区:为什么只有我失眠?

失眠非常普遍。研究发现有大约50%的人,都会有失眠的经历,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这种失眠的几率会更高。朋友圈里,并不是只有你“漫漫长夜,无心睡眠”。失眠的原因可能是多种的。比如环境吵闹,比如经常出差、倒时差,上夜班,睡前耍手机,都对睡眠节律有影响。另外还有疾病相关,分为躯体疾病和心理疾病。比如伴有焦虑障碍和抑郁症的常见表现之一就是睡眠障碍。躯体疾病,比如说甲状腺功能亢进,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等,身体的各种不适也会带来睡眠的异常。

当睡眠障碍已经影响到白天的生活、工作、学习的时候,就要进行干预。


来源: 四川省中医院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治疗失眠梦魇(失眠梦魇怎么治疗)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