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症中医辨证治疗(汗症中医辨证治疗ppt)汗症中医辨证治疗(汗症中医辨证治疗ppt)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汗症中医辨证治疗(汗症中医辨证治疗ppt)

汗症中医辨证治疗(汗症中医辨证治疗ppt)

自汗和盗汗的病因病机


自汗、盗汗,实为临床杂病中所常见的一种病证,常和心悸、失眠、眩晕、耳鸣诸症并见。亦常出现在虚劳、痨瘵、失血证、妇人产后血虚等病的发病过程中。


有关本病的病因,归纳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

①来自天地间的火热之气;

②七情内伤郁积之火;

③房事不节,劳倦过度,伤阴损阳;

④伤之饮食不节和嗜食酒醴辛辣;

⑤过服或误用辛发散药物;

⑥亡血失精,大病伤阴,阳无所附;

可、盗汗的成因是多方面的。

张景岳说:“如遇烦劳大热之类,最多自汗。故以饮食之火……劳倦……酒色……,皆令人自汗。”


在病机上,景岳认为:“自汗属卫气不固”、“盗汗属阳气亢盛”、“如腠理不固,卫气之所司也……卫气不固则表虚自汗”、“阴虚者阳必凑之,故阳蒸阴分则血热,血热则液泄而为盗汗”。


由此可见,自汗、盗汗的形成,有阳虚和阴虚两个方面,非为“阴失其守”,则属“阳虚不固”,总属阴阳失调之故。


2

自汗、盗汗发病的有关脏腑


“汗为心液,肾主五液”,是以自汗、盗汗一症,多为心肾之病。


《素问·宣明五气篇》曰:“五脏化液,心为汗”。张志聪解释说:“心主血,汗乃心之液”,可见血汗同出一源。


《素问·水热穴论》曰:“勇而劳甚则汗出”。《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肾病者……寝汗出憎风”。说明病理之汗,往往直接关系到心肾。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曰:“肺脉……缓甚为多汗。《灵枢·本脏篇》曰“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叶天士云:“肺主气,属卫”。由此可见,自汗的形成与肺气之强弱、卫气之盛衰也有较密切的关系。


《素问·经脉别论》还提到:“惊而夺精,汗出于心;持重远行,汗出于肾;疾走恐惧,汗出于肝;腰体劳苦,汗出于脾”。


这说明自汗、盗汗的发病,直接关系到心、肾,同时和肺、脾(胃)等脏腑,以及卫气有关。



3

自汗、盗汗的辨证和治法


自汗和盗汗,临床上各有其不同的特点。


昼发汗出(炎热酷暑除外)动则益甚者,为自汗;如寐则汗出,寤则汗收者(婴儿除外),为盗汗。


在辨证方面,前人有不同看法的,如林珮琴认为:“自汗属阳虚”,“盗汗属阴虚”;而张景岳则认为:“自汗、盗汗亦各有阴、阳之证,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盗汗必属阴虚……但察其有火、无火,则或阴或阳自可见矣”。


前人之论,虽各执一见,但总以全面辨证为凭。


有关自汗、盗汗的治疗问题,前人论述很多,一般均认为,阳虚治宜补阳,卫弱者,兼以实表;阴虚治宜滋阴,热盛者,兼以清火。


此外,李中梓又提出按脏腑虚实来辨证治疗,主张“肺虚者益其皮毛,心虚者益其血脉,肾虚者助其封藏,脾虚者则壮其中气,肝虚者禁其疏泄”,亦属至论。


现将自汗、盗汗的辨证施治规律总结于下。


1按表里、阴阳辨证论治


寤时汗出

动则益甚

自汗

表阳虚—恶风,周身酸楚—益气实表—黄芪建中汤加浮小麦

里阳虚—恶寒,身重,无热—温里敛汗—参附汤、术附汤

表里气血俱虚—汗出不已,肢重体倦—温里益气实表—芪附汤加人参

肺胃热甚—濈然汗出,身热口渴,烦躁—清里泄热—白虎汤

寐则汗出

寤则汗止

盗汗

阴虚火旺—口干,潮热,咽痛,便结—养阴清火—当归六黄汤加减

阴阳两虚—心悸失眠,气短神疲,肢冷—助阴扶阳,气血双补—人参养荣汤加减


2按发病脏腑辨证论治


五脏

脉证治法方药

阴虚

盗汗,心悸,怔忡,失眠,烦热,劳心则甚,脉细弱

养心宁神

天王补心丹

阳虚

自汗,有时怔忡,脉虚舌淡,少苔

益气扶阳

保元汤加浮小麦

阴虚

腰痛,腰膝无力,寐则汗出,骨蒸内热,头昏,耳鸣

滋阴降火

当归六黄汤去芩连加五味、龟板等

阳虚

漏汗不已,手足逆冷,腰痛,背恶寒,面色晄白,阳痿,多尿

温肾壮阳

桂附八味丸加人参、鹿茸

阴虚

咳嗽、咽干、痰中带血,盗汗,脉细数

益肺养阴

百合固金汤或月华丸

气虚

汗出,洒着恶寒,声低气短,少气懒言,咳嗽

益气固表

黄芪六一汤加人参、麻黄根

阴虚

头昏目眩,梦遗,盗汗

柔肝潜阳

七宝美髯丹加减

阳虚

自汗多,手足逆冷,面黄青灰,自不欲视,筋骨懈怠

补脾养肝

黄芪建中汤去生姜加当归、桂心

阴虚

手足肌肤热,善饥,大便干结,汗多,遇劳则甚

滋补脾肺

生脉散加山药、玉竹、莲米、大枣

阳虚

四肢倦怠,神疲,少气懒言,便溏,自汗

温补脾肾

术附汤加炒干姜、煅龙骨


3脏腑用药


阴虚

可重用:柏子仁、生地、当归等

可重用:熟地、龟板、黑大豆等

可重用:白芍、乌梅、酸枣仁、牡蛎、五味子等

可重用:阿胶、五味子、沙参、麦冬等

可重用:玉竹、山药等

阳虚

可重用:肉桂、附片等

可重用:附片、鹿茸、枸杞、肉苁蓉

可重用:龙骨、山萸肉等

可重用:人参、黄芪、白术等

可重用:白术、大枣、扁豆、茯苓等


总之,自汗、盗汗之症,重在识别阴阳,分清虚实,治阳虚以益气实表为要,治阴虚则以养阴护津为主,日久出现阴阳两虚者,则当阴阳双补。


若虚实夹杂者,又当辨证而治,如阴虚热盛汗出者,可选当归六黄汤治之。我认为这些法则是临床上所必须掌握的。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汗症中医辨证治疗(汗症中医辨证治疗ppt)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