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证的中药治疗(尿毒症的中医治疗)尿毒证的中药治疗(尿毒症的中医治疗)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尿毒证的中药治疗(尿毒症的中医治疗)

尿毒证的中药治疗(尿毒症的中医治疗)


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是指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为基本临床表现,起病方式不同,病情迁延,病变缓慢进展,可以出现不同程度肾功能减退,最终将发展为慢性肾衰竭。多数患者病因不明,据统计仅15%~20%从急性肾小球肾炎转变而至。由于本组疾病的病理类型及病期不同,主要临床表现各不相同,疾病表现呈多样化。

慢性肾炎前兆不明显,一般通过检查才能发现。主要症状为血尿、蛋白尿、水肿以及高血压,一些患者还会出现尿量减少。水肿程度越明显,尿量减少越重。水肿主要表现为眼眶周围、面部肿胀,或午后双侧踝部肿胀,严重时可以出现全身水肿。如果慢性肾炎合并肾功能损害,患者会出现贫血、头晕、乏力、面色苍白、恶心、呕吐等症状。

如果慢性肾炎没有治疗及时,病情就会进一步发展,甚至出现恶化的现象,治疗难度就大大增加,也会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虽然目前很难达到彻底治愈的效果,但是临床上可以达到治愈,因此,患者一定要采取正确的治疗方式,千万不要盲目治疗,走入治疗的误区,甚至出现反复发作现象。

女子慢性肾炎十年,中医用中药降肌酐稳定肾功能

病例:患者xxx,女,58岁,有慢性肾炎十年病史,开始发现肾病后,由于岁肾病认识不足,只当成一般炎症,有症状吃药,没症状就认为病好了不吃药,多年从未进行规范治疗,期间多次复发。

2016年8月,在一次劳累后出现了恶心想吐、食欲不振、身体乏力等症状,本以为只是劳累过度,休息一下就会好。但休息2天后症状没有明显好转,到当地医院检查,发现尿蛋白高,肌酐升高 505umol/L,被确诊为慢性肾病,肾衰竭3期。使用西药治疗一段时间没见好转,担心病情加重发生尿毒症,很恐惧。了解到中医中药可以治疗肾病,于是到北京某医院求医。


2016年9月初诊,中医见患者精神萎靡、身体疲惫,患者自述乏力恶心,偶尔有咳喘,下肢浮肿疼痛症状。中医看了舌头、脉象:舌质暗红,舌苔薄黄,脉弦细略数。检查结果显示尿常规尿蛋白(+++),血肌酐值 518umol/L。中医辨证为脾肾阳虚兼有湿热。中医治疗要以健脾温肾、通腑泄浊为主。用一中药经方化裁加味,组方药包括:威灵仙、赤小豆、白茅根、石韦、焦三仙、连翘、大黄、半夏、苏叶、黄连、吴茱萸等多种中药,水煎服。同时用大黄、炙附片、蒲公英、生牡蛎等中药煎汤,进行保留灌肠,辅助排出毒素。配合部分西药控制症状,调整饮食结构。

综合治疗3个月复查,无咳喘,无下肢疼痛症状,乏力恶心症状好转,食欲增加。尿常规尿蛋白(+),血肌酐值 223umol/L。表明中药方有效,继续用中药方辨证治疗3个月复查,身体已无不适感觉,尿常规尿蛋白(-),肾功能检查血肌酐值 166umol/L。此后一直坚持规范治疗,认真保养,每三个月复查1次,根据病情变化,进行中医药调理,门诊随访5年多,肾功能保持稳定,血肌酐控制平稳,正常生活,从事一些轻体力劳动。

中医治疗慢性肾病,这3味中药稳定肾功能

专家表示,中医认为慢性肾炎属于中医“水肿”、“虚劳”、“腰痛”等范畴,根据临床不同的特点进行辨证治疗。如果以蛋白尿为主要表现,可按尿浊辨证治疗;以血尿为主者,按尿血进行辨证治疗;如果以水肿为主要表现,可根据水肿病进行辩证治疗。常用治法有健脾补肾法、清热利湿法、益气活血法等。


由于慢性肾炎是一慢性疾病,除了恰当的治疗外,平时还需要进行调理,其中包括适当休息、避免劳累、避免过逸。对于平时易感冒或并发慢性鼻炎等,或体质偏于虚弱的病人,可以给予玉屏风散或服用冬虫夏草或虫草制剂等以加强正气,提高抵抗力。

对于不同的并发症均要及时治疗,因为其他疾病或并发症也常影响慢性肾炎的治疗效果,如常并发咽喉炎的病人要及时治疗咽喉疾病,对于慢性肾炎并发咽喉炎用药时,要特别注意不要待在过于苦寒地,也不可长期使用苦寒药物,以免苦寒伤肾。有3味中药可以降肌酐稳定肾功能。

1、大黄。性味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大黄有泻下攻积,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功效。现代研究发现大黄能起到对肾小球系膜细胞的抑制作用,从而保护肾小球。大黄可降低氧耗量与糖异生量,降低残余肾的高代谢异常,从而缓解肾衰竭的进展。

2、连翘。味苦,性微寒;归肺、心、小肠经。主要功效为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连翘中的有效成分能改善机体对抗原的清除力,减轻并修复基底膜的损伤,提高肾血流量,改善肾功能。

3、白茅根。性味甘,性寒;归肺、胃、膀胱经。主要功效为凉血止血,清热利尿,清肺胃热。在肾病治疗中,白茅根主要用于缓解肾小球血管痉挛,增加肾血流量,改善肾脏缺血状态,助患者利尿消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尿毒证的中药治疗(尿毒症的中医治疗)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