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手把鼓棒敲断正常吗(鼓棒敲断了)鼓手把鼓棒敲断正常吗(鼓棒敲断了)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鼓手把鼓棒敲断正常吗(鼓棒敲断了)

鼓手把鼓棒敲断正常吗(鼓棒敲断了)

现在社会上开办的音乐培训机构众多,这给广大打击乐爱好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与困惑,便利的是大家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而同时也困惑于培训机构的专业性和权威度。我一直强调在器乐的学习过程中基本功的重要性。一个好的启蒙过程会决定你在一个专业领域能走多远,能走多好。那么,我们再回到打击乐的培训上来看,由于打击乐的门槛低,一般的音乐爱好者无法辨别其专业性,所以,任何一个有一定乐理基础,甚至仅仅有一定识谱能力的音乐爱好者,只要你把每件乐器弄响了,而且,每个音在弹奏过程中,与乐谱没有太大的问题,然后有足够的胆量而基于利益驱使,都敢去做打击乐的培训老师。而广大爱好者在计划学习架子鼓之前,对这件乐器的认知是极度有限的,也是没有技术上的分辨能力的。举个例子,我与省打击乐专业委员会的一把手为了推广打击乐的教学,选择了一个合适的场所,建设省打击乐的会址,竣工开始工作以后,就有家长来咨询说,为什么离我们很久的一个老师,他的学费比我们低很多,而且,什么乐器都能教?我们怀着疑惑去拜访了一下这位老师,后来发现人家确实能把所有他敢教的乐器都按照乐谱一个音不错地弄响了,问题在于他在所有乐器的演奏手法上几乎全部是错误的,经过他的手培训出来的学生,在音乐演奏这条路上,是走不太远的。我们在学习任何一个乐器的演奏专业,都是站在一个消费者的角度去消费的。而我们花钱所购买的技术是错误的,在业内无法被认可的,你即便用再少的资金投入,换来的技术,也是毫无价值可言的啊。基于这个前提,我便有了在头条推广架子鼓免费公开课的想法,不是为了盈利,而是让广大学生和家长通过我所发布的内容,获得对社会某些唯利是图的盈利机构,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和辨识能力。

我的教学理念是基于下面这三点来让大家认知与考验的:第一,我所传授的技术是否具有音乐性和表现力;第二,这类技术是否符合人体的自然架构;第三,整个的演奏技术是否违背物理属性。

下面我来粗浅地解释一下,第一,我们是比较注重的就是,所学习的技术,是否为音乐的表现力服务的,我相信这些大家是会很好辨识的。你演奏这样乐器,所有的技术只是哗众取宠,还是投入地变现乐曲的内涵,这一点相当重要。第二,你学习的技术是不是符合人体的自然结构,通过学习我们会不会对肢体和关节带来不必要的损伤。第三,我们在演奏状态中是否把音乐与演奏技术巧妙地融为一体,做到轻松自如地完成乐曲。如果在以上三个方面你感觉明显的不合理,那么你接受的知识,一定是有问题的。

我们接下来谈谈鼓棒的握法,现在我们能看到的鼓棒握法大致有三种:1,直腕试握棒;2,扣碗式握棒;3,标准式握棒。

在实质性了解握棒方法之前,我们必须了解鼓手技术与人体结构的一些常识。在物理上,我们必须用最小的功,发挥最大的用。这个功与用的关系,我想不必我多说了吧。所以,我们是用很小的气力,轻松地完成打击乐的演奏过程的,接下来我给大家看一副手部神经系统的分布图: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到,大拇指与食指是独立的神经系统,其余的三指都存在着神经系统的共享。由此,我们可以判断,只有大拇指与食指拥有独立的支配神经,其他的三指均不同程度地要依赖其他的神经来共同支配。我们在进行任何器乐的演奏技术培训中,都会听到一句话,我们要绝对控制我们能演奏的每个音符。而鼓手在演奏过程中所使用的鼓棒是我们手臂的延伸,于是,我们要绝对控制鼓棒,采用能做到这种绝对控制的手法来完成演奏。这也就是为什么上百年来,我们的鼓手会沿袭一种固有的手法来完成演奏的原因。这种手法也是经过我们的前辈上千年的累积而经过实践打磨的技术结晶。诚然,我们不否然,由于各人不同的原因,依然有很多不成熟的方式被流传和接受着,本着,存在即是合理的理论,这些不在本教义的讨论范围内。我只是强调说明的是,我们讨论的那部分仅仅是被世界各大专业艺术院校和艺术团体所公认的并被反复实践而认可的技术。

我们先用拇指与食指来主控鼓棒,从上图右手来看,食指与拇指在与鼓棒交叉的位置在同一高度,这样是为了能轻松完成上下无阻的打击。从上图的左手来看,拇指与鼓棒形成一条共有的直线,即拇指与鼓棒在同一条直线上,最后,其他三指护住鼓棒,记住不要握住鼓棒,这样让鼓棒靠近掌心与大拇指掌部的最大肌肉(即大鱼际肌)附近,我们松弛地让握鼓棒的手型倾向于空拳状。在握棒的手型手切记用大拇指与食指控制鼓棒,其他三指护住、围住鼓棒起到辅控的作用。保持这种手型,在整个手掌与地面呈垂直状态的握棒手法被称为直腕式握棒。手臂自然放松在身体两侧。两手在鼓棒尾部形成约一个掌宽左右的距离即可,原则是不要让打击动作不流畅不舒服为主,并使鼓棒从俯面看形成一个等腰三角型,这样我们便完成了直腕式的握棒方法。

扣腕式握棒只不过在直腕的基础上把手掌心向下,拉开两小臂的距离,让鼓棒在俯视角度的等腰三角型近似于90度,然后,要注意的是鼓棒本身与手臂形成一条直线,这一条我要强调一下,扣腕在早期为什么会让鼓棒跟手臂形成一定的角度的问题,因为,很多鼓手在标准腕的状态过度到直腕的过程中,是习惯了小军鼓紧贴身体来演奏的,而我们现在演奏的乐器是可以任意调整与演奏者的距离的,所以,后期为了力量的完整运用,并且不在打击过程中形成力量的损耗,我们尽可能地采用与鼓棒呈直线的打击方式,当然,那种习惯了有角度的握棒,并能熟练掌握的鼓手除外。直腕与扣腕又统称为对称腕,整个握法中请尽可能保持苦口的收紧,不要有缝隙,虎口的缝隙会影响鼓棒的控制性。

下面我们来看看,被学院派坚持采用的握棒方式,标准腕:

我们把鼓棒夹在这个位置,中医与民间俗称这个位置为“虎口”

用虎口家住鼓棒,形成如图的松弛状态。

然后,将食指搭在鼓棒上,这种状态要让鼓棒在虎口之间并且拇指能够轻松自然地放在食指的第一关节处,接下来让无名指的第一关节托住鼓棒,小指紧挨无名指协助无名指,让中指轻轻搭在鼓棒上是整个手腕形成空拳状,这样我们便完场了左手的鼓棒握法,右手可以保持直腕和扣腕的任一握法,与左手配合,使鼓棒在鼓上形成左高右低的俯面直角状态即完成了标准腕的握法。

在整个打击工程的初级阶段要严格控制不要让大臂与小臂介入的打击过程中,严格使用手腕来完成打击动作,并尽可能地使整个手臂放松,使手腕形成一个轴心的运腕方式,再说白一点,我们要学会让地心引力来完成打击,因为,我们的打击是由上至下的一个过程,而我们对鼓棒只需做到控制在节奏与时值乃至音量的范围内。

而在后期的训练中我们才会遇到大音量的强奏,这个过程我们需要节奏手臂的引导,让腕部凸起(这是个流态),来甩动鼓棒使提升打击弧度获得更大音量的打击状态,以后我们会学习到这种技巧。此处可以先看看示例图:

本节的内容就到这里,谢谢大家的阅览!

上面的图片均引自

左起:罗景艺老师、关文东老师、作者本人、台湾鼓王黄瑞丰老师、吕恒堂老师、邓京汉老师、任汉丁老师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鼓手把鼓棒敲断正常吗(鼓棒敲断了)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