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野检查报告单正常(视野检查报告单正常值)视野检查报告单正常(视野检查报告单正常值)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视野检查报告单正常(视野检查报告单正常值)

视野检查报告单正常(视野检查报告单正常值)

编者按

我国约有2/3青光眼患者在确诊青光眼时已是中晚期,而青光眼造成的视神经损伤和视力损失无法逆转,故青光眼的早期筛查和诊断对于保持视力至关重要。目前,视野检查是青光眼诊断的金标准。2022年北京医师协会眼科专科医师分会年会上,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孙兴怀教授带来了题为《视野检查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的精彩报告,《国际眼科时讯》特邀孙教授对青光眼的检查、诊断、治疗等多方面问题进行详细剖析,和大家一起探讨青光眼的热点、难点问题。

我国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人群多,

早筛、早诊、早治更符合我国国情

青光眼造成的视功能损伤不可逆转,且中晚期后视觉损伤更明显,治疗只能控制或延缓青光眼的进展,不能恢复已经丧失的视功能,故强调青光眼的早筛、早诊、早治十分重要。目前,有一些新的方法可以实现青光眼的早筛,在患者没有察觉到视野缺损时,即可观察到眼底视神经的变化。之前靠肉眼识别眼底的视神经杯盘比,现在可借助OCT等技术定量化观察其病理变化。

青光眼的诊断不能依靠单一指标,需要依据多维因素共同分析。比如:

高眼压,眼压高不一定有青光眼,眼压不高不等于没有青光眼。

视神经损伤,亦有其它因素会造成类似青光眼的视神经损伤。

视功能、视野损害,这是青光眼的特征性表现。但筛查视野损害较麻烦,一般先筛查视神经病变、检查眼压和眼底,筛查出异常再做确诊和判断。

此外,我国在青光眼早期诊断方面需要重视闭角型青光眼。与西方国家不同,西方国家闭角型青光眼较少发生,但闭角型青光眼在亚洲人群中属于高发疾病。不同于开角型青光眼,闭角型青光眼是一个可预防的青光眼,如在闭角型青光眼发生视神经损害之前,及时识别并进行干预,则闭角型青光眼可能不会发生。若早期筛查时,发现窄房角、虹膜膨隆的房角、高危房角等,进行及时干预(如激光虹膜周切术、手术虹膜周边切除术、摘除白内障等),可以避免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生发展。

孙教授强调,青光眼的早筛、早诊、早治意义非常重大。早筛技术不能局限于视神经,视神经已受到明显损害的可以被筛查出来,但视神经还没有受到明显损害不等于没有青光眼,这一点很重要。目前研究人员在积极研发相关的设备、方法或模式,希望可以将青光眼更早的识别出来。由于青光眼发病隐匿,且我国患者拖延的就诊习惯,确诊时往往疾病已进展到中晚期。如果在患者还没有发展到视觉功能障碍时,提前发现问题,进行对应的处理,尤其适合我国国情。

视野检查作为青光眼诊断的金标准,

如何提高视野检查准确率?

提高检查的准确率,对明确诊断及正确、合理、及时的治疗干预都很重要。欧洲青光眼指南最新版明确提出,青光眼诊断最具特征的金标准是视野检查。患者对视野、视功能是最敏感、最在意的,眼底的变化患者不能自知,但视物障碍患者可以察觉。现在视野检查有很大进步,出现了全自动电脑视野检查,其标准的程序化可减少人为误差,也可以量化病变变化(从患者觉察不到的较轻微视野损伤到典型的视野损伤),判断病变是否进展。

全自动电脑视野检查也存在不足,部分患者未理解检查的具体操作,便直接启动程序自动检测,导致检查结果出现偏差。故在检查视野前,应向被检者解释清楚检查的具体过程及被检者应如何配合。一方面需要引导患者认真配合,做好每一次视野检查;另一方面应将视功能检查作为一个有利的手段。临床有部分医生陷入误区,单凭OCT的检查结果就诊断青光眼,忽略了很多眼部疾病的OCT表现与青光眼类似。一定不能靠单一指标诊断青光眼,需要结合功能指标综合考虑。如OCT结果提示青光眼,但视野检查正常,不单依据OCT就诊断青光眼,需要综合分析判断,所以视野的检查很重要。

如何提高全自动电脑视野检查的准确率?孙教授建议:

医生要了解视野检查的原理和过程,最好能够亲身体验全自动电脑视野检查的过程,了解哪些步骤可能出现问题或需要关注,从而提醒患者如何配合。最近孙教授团队编译了最新版本的关于全自动电脑视野计的著作,术中包含了一系列的视野检查的相关问题,如设计原理、检查策略选择、引导患者等。

不同的策略和程序检测不同的患者,可提高检查的准确率。现在应用的很多标准程序主要是检测早期的视野改变,如果用这个标准程序进行晚期青光眼的随访,检查结果可能提示视野丧失,但观察患者视物尚可,说明选择的程序对患者不适用,面对晚期青光眼患者应选择低视力或黄斑程序。

对于确实不能理解全自动电脑视野检查的患者,医生可以选择手动检测的动态视野检查。手动检测可以观察到患者哪个步骤出现错误,避免患者乱按应答钮,这样的视野结果才有参考价值。

对视野计、视野检查的种类、检查程序和策略都有所了解,选择恰当的患者,采用恰当的检查方式,才能更好的提高视野检查准确率。

选择相应的适应证,

有助于提高MIGS手术的成功率

青光眼微创手术是近年的热门手术,简称MIGS手术。相对于传统的手术而言,MIGS手术特点是组织损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相应的并发症更少,这也是眼科手术的发展趋势。虽然我国也在积极的引进这些新的术式,但任何东西都有它的局限性。

从适应证来说,MIGS手术里面有相当一部分是房角手术,要求患者房角开放,即开角型青光眼;如果是关闭的、狭窄的房角,则不适用MIGS手术。结合我国国情,尤其要注意这一点。

房角手术属于内引流手术,将房水流出阻断的地方打通,引流到原来的房水流出系统Schlemm’s管。而Schlemm’s管有一个目标阻力,故和传统的小梁切除手术相比,眼压降低幅度有一定的限制。

MIGS手术是在显微镜下的房角中操作,眼睛内的Schlemm’s管最宽的宽度只有25μm,所以MIGS手术对手术操作的精细度要求较高。

MIGS手术解决了传统滤过性手术后异常滤过泡及易发生浅前房的问题。孙教授认为MIGS手术是对现有手术的一种补充,也是一种发展的趋势。对早期发现的青光眼患者,用药效果不好或者不愿意用药者,通过MIGS手术可帮助患者控制青光眼。相对的,青光眼发展到了中晚期,眼压很高,MIGS手术可能解决不了问题;患者房角全部关闭,也不适用MIGS手术;患者房角窄,要先加宽房角,如合并白内障的患者,可以先摘除白内障,房角加宽后再行MIGS手术。故选择相应的适应证,有助于提高MIGS手术的成功率。

目前MIGS手术大部分是针对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因为欧美国家的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较多。而我国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较多,能否独创出来相应的MIGS手术适用于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相信我们有能力,未来会出现更多新的技术。现在国内很多创新企业已积极投入到研发中,不仅在模仿西方国家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改良,更结合了中国患者的疾病特点进行创新研究。

虽然MIGS手术暂时不能替代小梁切除手术成为青光眼治疗的主流术式,但未来有这种可能,如果有更好的MIGS手术,能够解决现有MIGS手术的局限性,那么MIGS手术极有可能成为新的主流术式。成本效益高是小梁切除手术最大的优点,目前所有微创手术成本大大提高,但疗效并没有完全超越小梁切除手术,仅安全性比小梁切除手术更优更好。随着我国民族企业的不断创新,MIGS手术成本降低,或许将成为未来的主要手术方式之一。

“现在有很多挑战需要我们共同钻研,我相信通过科学努力,将来会逐渐实现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攻克先天性青光眼等基因缺陷引起的青光眼问题,甚至实现‘天下无盲’!”

(来源:《国际眼科时讯》编辑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视野检查报告单正常(视野检查报告单正常值)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