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兔igg(正常兔子耳朵图片)正常兔igg(正常兔子耳朵图片)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正常兔igg(正常兔子耳朵图片)

正常兔igg(正常兔子耳朵图片)

旋毛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从旋毛虫被发现至今已有170多年,从开展旋毛虫检验至今也已经有140多年,但该病至今不但尚未得到完全有效控制,而且发生范围反而扩大了,成为一种全球性疾病,严重地危害着人体健康,给畜牧业及食品工业带来了重大的经济损失。旋毛虫病被我国列为二类动物疾病。因此控制和消灭旋毛虫病是医学及兽医学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旋毛虫被显微镜检出之前,人畜旋毛虫病无疑已存在数千年。1835年,伦敦的医学生Paget第一次从人体中发现了旋毛虫,同年Owen正式发表了旋毛虫的报道,并将其命名为旋毛虫(Trichinella spiralis)。1846年Leidy从猪体内发现旋毛虫。1845年Herbst描述了鼠体内的旋毛虫包囊,并于1850年证实旋毛虫可通过肉在动物间传播。1855年Leuckart证明幼虫可在动物肠道中

发育为成虫。1859年,Zenker发现首例因旋毛虫病死亡的患者。

由于旋毛虫早期在德国广泛流行,危害十分严重,所以德国对旋毛虫病采取防制措施的时间较早。在马格德堡,法律明文禁止销售病肉,群众对生食猪肉的危险性家喻户晓。1860年Zenker描述人体致死病例。Virchow在德国倡导对猪肉进行显微镜镜检,1863年开始对屠宰猪进行旋毛虫检验,1866年对屠宰猪进行旋毛虫检验在德国正式实行。到19世纪末,屠宰猪进行旋毛虫镜检已在德国及大多数西欧国家普遍推广。美国于1898年开始进行猪肉的显微镜检查,1967年Zimmermann提出用人工胃液消化肌肉法检查。德国在Zenker发现旋毛虫致病性后的30年内,报道人体旋毛虫病例多达14817个。我国于1881年、1934年在猪、犬及猫体内检获到旋毛虫,直至1964年西藏首次报道了旋毛虫人体感染,此后云南、河南、吉林、辽宁、湖北、广西等均有报道。

1 病原学特征

旋毛虫又称旋毛形线虫,属线形动物门、线虫纲、咀刺目、毛形线虫科、毛形线虫属。过去一直

认为旋毛虫病的病原只有1种,即Trichinella spivalis。目前国际上倾向于5种,即Trichinella spiralis、Trichinella nativa、Trichinella britovi、Trichinella pseudospiralis和Trichinella nelsoni。加拿大、波兰、保加利亚、西班牙及荷兰等国家的学者证明伪旋毛虫与旋毛虫在形态学、生物学、遗传学、免疫学和病理学上都有明显区别。伪旋毛虫外形细长,雌虫长3~5mm,前端较细,雄虫长度仅及雌虫之半。旋毛线虫的成虫细小,前部较细,后部较粗,雌雄异体,雄虫大小为(1.4~1.6)mm×(0.04~0.05)mm,雌虫为(3~4)mm×0.06mm。

成虫的消化道简单,包括口、咽、食管、肠管和肛门。虫体食管的前部无食管腺围绕,其后部全被一列相连的食管腺细胞所包围。肛门在虫体的尾端腹面。

雌、雄成虫的生殖器官均为单管型,肠管和生殖器官均在虫体较粗的后部。雄虫的尾端有泄殖孔,其外侧有2枚钟状(耳状悬垂)的支配叶,没有交合刺。雌虫的阴门位于虫体前部(食管部)的腹面中央。卵胎生,虫卵在雌虫子宫内发育,于近阴道处孵出幼虫。

肌旋毛虫的包囊很小,可以长至0.25~0.50mm,在猪肉内多为梭形,其长轴与肌纤维平行,有两层壁,囊内含1条幼虫,但少数也含6~7条的。6个月后,包囊增厚,囊内开始钙化,只有钙化到虫体时虫体才能死亡,否则幼虫可长期生存,寿命可长达25年。成虫和幼虫虽同时寄生于同一寄主体内(该寄主既是终寄主,又是中间寄主),但幼虫必须被另一寄主吞食后,才能在新的寄主体内完成其生活史而发育为成虫。

2 流行病学特征

旋毛虫病呈世界性分布,全球七大洲除南极洲因无定居的居民而无旋毛虫外,其余六大洲均发现有旋毛虫病,但以欧洲、北美洲发病率较高。在欧洲国家,18—19世纪曾严重流行。如1860—1890年本病仅在德国就暴发了100多次,每次暴发患者30多人,平均死亡率为5%;自1975年在意大利因食用马肉而引起人体旋毛虫病暴发以来,在法国和意大利共发生了13次因食用马肉而致的暴发(法国8次,意大利5次),患者达3200多人,死亡率为0.31%;英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曾3次暴发人旋毛虫病。在美洲国家,美国旋毛虫的感染率为4%,有的城市感染率也高达12%~14%;在亚洲国家,猪旋毛虫病在我国和泰国严重流行,散发的人体旋毛虫病多见于东南亚的国家,如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老挝等。在非洲国家,家养动物旋毛虫病仅见于埃及的猪和犬,野生动物旋毛虫病的病原体为纳氏旋毛虫;人体纳氏旋毛虫感染约报道有100例,来自肯尼亚、坦桑尼亚、塞内加尔及埃塞俄比亚。我国自1964年西藏首次报道人感染旋毛虫病例以来,至1997年年底,在15个省份的93个县(市)共发生了558起旋毛虫病例,发病23419人,其中死亡238人。同期云南省旋毛虫病共暴发441次,发病20101人,死亡213人。

旋毛虫的宿主特异性极差,几乎所有哺乳动物均可感染,某些鸟类也能感染,但不同种类的动物对旋毛虫的易感性不一样,截至目前,至少已报道150多种哺乳动物可自然感染旋毛虫。在我国,旋毛虫感染率较高的动物有猪、犬、猫、狐和某些鼠类。许多昆虫如蝇蛆吞食动物尸体中的旋毛虫包囊,能使包囊感染力保持6~8d,鸟类肌组织虽不感染旋毛虫,但当食入带有旋毛虫的肉后,可随粪便排出有活力的旋毛虫幼虫,使鼠感染,所以鸟类如乌鸦、鹰等对旋毛虫传播也有作用。食腐肉可能是野生动物主要的感染方式。这些动物之间相互残杀或摄食尸体而形成的“食物链”成为人类感染的自然疫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感染旋毛虫的犬肉及野生动物肉品特别是野猪、熊等动物已成为人感染旋毛虫的又一重要来源。

人体最重要的感染方式是食生的或加工不彻底的含有活幼虫的动物肉,主要是猪肉及其制品和野生动物肉。因为猪肉是人们最主要的肉食品,故含旋毛虫的猪肉是人体旋毛虫病的主要感染源。猪的感染主要是由于吞食了含活动虫囊包的肉屑或食入未经煮沸或煮沸不充分的幼虫肉渣。由于人的不良卫生习惯,通过屠宰、销售、运输、烹调、加工等环节,连同屠宰废水、血液、肉、副产品、污染的用具等把旋毛虫散播到各个地方,又由于人们将以上材料作为养猪的饲料和用水,使猪感染旋毛虫。此外,在屠宰场、肉摊、加工厂附近采食了抛弃的废肉、洗肉水等同样可使猪感染旋毛虫。旋毛虫幼虫囊包的抵抗力较强,能耐低温,猪肉中囊包里的幼虫在-15℃需储存20d才死亡,在腐肉中也能存活2~3个月。晾干、腌制、烤及涮食等方法常不能杀死幼虫,但幼虫在70℃时大多可被杀死。因此生食或半生食受感染的猪肉是人群感染旋毛虫的主要方式,占发病人数的90%以上。在我国的一些地区,居民有食“杀片”“生皮”“剁生”的习俗,极易引起旋毛虫病的暴发流行。曾报道,吉林有因吃凉拌犬肉、哈尔滨有因吃涮羊肉而引起人群感染旋毛虫。此外,切生肉的刀或砧板因污染了旋毛虫囊包,也可能成为传播因素。

3 危害

人感染旋毛虫后,潜伏2~26d开始发病,病初常有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畏寒发热等症状。数日后可见眼睑、面部、腹部及四肢水肿;水肿的同时全身肌肉疼痛。还可见皮疹、全身乏力、心悸、心律不齐,呼吸困难、流汗、咳嗽等症状。大部分病例可在感染后不久出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病理变化:脱囊幼虫和成虫侵入肠黏膜,引起广泛的十二指肠炎、空肠炎症。局部可出现充血、出血、水肿甚至浅表溃疡。幼虫在体内移行时可引起小动脉和毛细血管的急性炎症和水肿。幼虫侵入横纹肌后,肌纤维发生嗜碱性变性及肌浆溶解等变化。幼虫周围可出现炎性细胞浸润,并有上皮样细胞、成纤维细胞及多核巨细胞围绕,形成小卵圆形肉芽肿。如幼虫寄生部位的肌膜破坏较轻,则形成初期的薄壁囊包,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囊壁逐渐增厚形成厚壁囊包。

感染旋毛虫后,猪、山羊及大鼠的组织病理变化基本类似。猪旋毛虫病灶分为肉芽肿型、包囊型及混合型。肉联厂猪旋毛虫检验中发现的大包囊病灶实际上分为两种类型:肉芽肿型及既有包囊结构又兼有肉芽肿变化的混合型。

(近年来与旋毛虫相关的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2010年11月11日,阿根廷的科尔多瓦Cordoba)市报道了7个旋毛虫病例。传染源被认为是用未经检疫的肉品生产的风干腊肠。2005年6月2日,河南省郑州市一所中学的高三学生吃了涮猪肉后,出现发热、流鼻涕症状。家长以为孩子得了感冒,吃药后,病情不但未见好转,1周后又出现关节疼痛,伴有眼睑浮肿。医生详细询问病史,并做了相关检查,查出孩子患了旋毛虫病。

2009年2月18日,云南省兰坪县不明疾病为食源性旋毛虫病群体暴发。经调查,发病农民工吃饭的食堂卫生条件较差,所食用的猪肉在加工过程中,砧板生熟混用,食用蔬菜经常出现半生半熟的情况。

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猪和人的旋毛虫感染率很低。欧洲一些国家,猪与人的旋毛虫感染很普遍,如人体旋毛虫病为波兰的一个严重医学问题。实际上我国人体旋毛虫感染情况远比报道得严重,因为在某些地区旋毛虫病还没有引起有关方面重视、感染强度低时无典型临床症状及医生缺乏经验,往往被误诊。

4 国内外卫生要求

欧盟2004/854/EC法规于2004年4月29日规定了对适于人类消费的动物源性产品官方控制组织的特定规则(第18条),确保每一个动物胴体都接受了宰后检验、企业按照欧盟要求进行了微生物检测、官方按照欧盟要求进行了旋毛虫检测、肉品加贴了正确的卫生标志。官方肉品检验员主要负责动物宰后检验,并按照国家残留监控计划进行样品取样,对出口的猪肉签发兽医卫生证书。

英国猪肉企业都建立并实施了HACCP法规,基本都按853/2004规章要求进行生产与卫生管理,确保动物健康与动物福利,官方部门按854/2004号规章进行卫生控制,按2075/2005号规章对肉中旋毛虫进行官方监控。

5 检测方法

5.1 病原学方法

寄生虫直接检查一般专指宰后胴体检查,但宰前活体检查法已有人报道过。直接检察法的敏感性与被检的组织量和采集组织的位置有关。通常采用的方法是旋毛虫镜检技术,其敏感性为每克组织3个蚴虫,而混合样品消化法的敏感性为每克组织1个蚴虫。直接检察法能直接鉴定出感染后17d的猪,这与肌肉内的包囊蚴已对新宿主具有侵染力的时间是一致的,只要包裹蚴是活的,那么直接检察法就长期有效。在有大量组织(100g)可供消化情况下,本法的敏感性就大为提高。直接检查法,特别是旋毛虫检查法的缺点是耗时、费力、开支大。肌肉活组织检查感染后第4周取三角肌或腓肠肌(或浮肿、肌痛最显著的部位)近肌腱处肌肉一小块,置两块玻片中压紧,低倍镜下观察,可见卷曲的幼虫,虫体周围有多数炎性细胞包绕,形成小型肉芽肿。感染较轻镜检阴性者,可将肌片用胃蛋白酶和稀盐酸消化,离心沉淀后检查幼虫,其阳性率较压片法为高。旋毛虫病的直接检察常用的是下面两种方法:

5.1.1 旋毛虫镜检或组织压片法

取膈肌作为检查样品,将其切成至少28块,每块大小约为2mm×10mm。也可以取其他部位的样品,如舌、咬肌及腹肌。但为了做敏感性比较,应采用较大的样品。将组织块放在两块玻片之间,用力挤压成半透明状。然后,通过一台特别的投射显微镜即旋毛虫镜或者一台15~40倍的常规显微镜做虫体检查。在单个肌细胞上可见卷缩的幼虫。由于幼虫有囊,肌细胞的形状为卵圆形。在严重感染时在单个肌细胞上可见多个幼虫。这种方法很难测出在肌细胞中不存在的拟气门旋毛虫幼虫。

5.1.2 消化法

肌肉组织可用消化液消化,这样能使肌囊释放出活的旋毛虫。这里介绍的是欧盟(Eu)内部常用的四种消化方式:①人工消化单个样品或混合样品;②机械混合样品消化沉降技术;③用滤器分离技术的机械性混合样品消化法;④混合样品磁力搅拌法。具体操作如下:

(1)采样 一般从动物的膈肌处或舌部取肌样,马从舌肌或咬肌处取样。其他部位的器官组织存在包囊蚴数目一般较少。样品块大小可以不同,但从一头猪猪体上采取100g样品,或从许多头猪猪体上采取许多样品,混在一起为100g。样品的大小将决定后一种方法的敏感性。欧盟要求在检查猪胴体时每100g产品中取1g样品,检查马肉时每100g产品中取5g样品。在美国,猪要求取5g样品。实际操作中,样品最小5g,即100g混合样品中含20个动物的样品,样品磨碎或切碎以便消化。

(2)消化和回收 每100g组织样品用1L人工胃液,内含1%(w/v)胃蛋白酶(1/10000中国药典)和1%(V/V)的盐酸(0.12N终浓度)消化。将磨好或切好的组织样品加入已预热至37℃的消化液内,然后放到磁力搅拌器上,在37℃搅动3h,或在较高温度下可缩短搅动时间(如44~46℃30~60min)。静置15~20min让消化物澄清,将上部2/3的液体倾去,将余下的液体和沉渣再通过网眼直径为355μm的玻璃漏斗筛滤后,静置15~20min。将上部上清液尽可能吸去,但不要泛起沉渣。沉淀用温热(37℃)的自来水冲洗,再静置15~20min。反复冲洗直至上清液透亮。将洗过的沉淀物移入50mL的试管内,让其静置,吸取最下面的10mL沉淀。为了计数,则把所有的10mL沉淀倒进一个有适当坐标方格的培养平皿内,并用解剖显微镜(15~40倍)检查旋毛虫幼虫。一期幼虫被消化后脱离肌细胞,大小约1mm长、0.03mm宽。旋毛虫幼虫的主要特征是食管部含有圆盘形的一系列细胞,这一部分占身体的半数以上。旋毛虫幼虫天冷时呈卷曲状,热时运动,若死亡则呈C形。若有可疑则应用高倍镜或取更多的组织检查。如果数目较大,则应做适当稀释。在混合样品消化物中检出包囊蚴时,则必须用组成混合样品的单个样品重复上述检查。

使用一台有恒温控制装置的组织搅拌器可将消化时间缩短到12~15min,使用3500T型实验室搅拌器的其他处理混合样品的方法已做过报道。欧洲经济共同体(84/319EEC)也推荐使用磁力搅拌器处理样品。

5.2 免疫学方法

5.2.1 血清学检测

血清学检测在抗体检测上取得良好效果,用于检验寄生虫特异性抗体的ELISA为动物屠宰前后的血清血液检验提供了一种快速的方法。它能检测到100g组织中只有一个包囊蚴的低水平感染。感染猪和马已研制成功几种高度特异性的抗原制品。它们对猪旋毛虫病的诊断具有高度的特异性。经屠宰检查对照,ELISA假阳性率<0.3%,但对每克组织感染1个以上蚴虫的猪敏感。由于旋毛虫所有型虫种都含有旋毛虫分泌性抗原(ES),所以在ELISA中采用分泌性抗原来检测旋毛虫的存在。其他非ELISA的血清学方法(如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缺乏特异性,不适用于检测旋毛虫感染。

猪旋毛虫病血清学诊断的缺点是,人、畜感染旋毛虫后,抗体持久存在于血清中,不利于疗效考核。感染猪群出现小部分的假阴性结果。这样的结果是轻度、中等程度感染的猪体内的抗体应答的动力学起动慢的缘故。这种慢速度的抗体形成意味着感染后几周内不能做出诊断。感染后猪的血清学反应至少持续6个月不下降。马的抗体水平仅能维持几个月。这与幼虫在肌肉中的下降相一致。所以马的血清学检查方法价值有限。对于野生捕猎动物中的抗体反应所知有限。血清学试验与消化试验比较,其优点是在检查轻度感染旋毛虫的动物时敏感性提高;这种敏感性对检查农场是否存在持续感染非常有用。而取样为1g的消化试验,只能检查比每克中有3个幼虫更严重的后果,有些动物尽管感染更严重,但在感染后21~35d血清仍可呈阳性。因此血清学检测在监测计划中是很有价值的,在屠宰检查时可替代消化试验。由于旋毛虫感染通常少见,随机取样并不可靠,应当进行群体检验,这就需要制定整体监测方案。

其中,近年国内外已成功地制备出旋毛虫幼虫单克隆抗体。采用虫体可溶性抗原(有感染性幼虫体可溶性粗抗原和自感染性幼虫体杆细胞内α颗粒提取的可溶性抗原两种)、表面抗原(自虫体表面提取或剥离的可溶性抗原)及排泄分泌性抗原(或称代谢抗原排泄分泌性抗原)结合单克隆抗体、多克隆抗体-间接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中循环抗原,抗原阳性结果提示为现症感染,且具疗效考核价值。

国内外试用过多种免疫学方法,包括皮内试验、补体结合试验、皂土絮状试验、对流免疫电泳、环蚴沉淀试验、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IHAT)以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其中后四者的特异性强、敏感性高,且可用于早期诊断。

5.2.1.1 IFAT

IFAT较早用于诊断旋毛虫病,初期用全虫做抗原,后来发展为用虫体或带虫肌肉切片做抗原。以全幼虫做抗原,在幼虫皮层周围或幼虫口部有荧光沉淀物者为阳性反应。患者于感染后2~7周可出现阳性反应。应用旋毛虫幼虫冰冻切片做抗原,以IFAT检测旋毛虫病人血清,抗体阳性率为90.74%,发病后第1周抗体阳性率70.59%,第2周升至91.30%,有显著差异(P<0.025),至第3、4周分别达95.83%和100%。旋毛虫幼虫抗原片在-20℃至少可保存25年而不失活。对旋毛虫早期和轻度感染均有诊断价值。

5.2.1.2 IHAT

IHAT用冻干致敏绵羊红细胞,以IHAT检测患旋毛虫病人血清中抗体。用滤纸干血滴代替血清,结果无显著差异,用IHAT方法检测感染旋毛虫豚鼠血清,阳性率为100%。结果表明操作简便的IHAT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适用于流行病学调查。

5.2.1.3 ELISA

ELISA敏感性高于IFAT。常以虫体生理盐水浸出液为抗原。ELISA由于具有经济、检测方法标准化、特异性和敏感性比较稳定以及检测结果可信度高等优点,已经成为人及动物旋毛虫病最常用的检测方法,同时它也是OIE唯一推荐使用的、用于家猪旋毛虫感染的血清学检测方法。

用ELISA诊断旋毛虫病时,使用的抗原为旋毛虫的分泌性抗原。这种分泌性抗原是由分子量为45~55ku的糖蛋白组成的。

(1)抗原制备 试验中所用抗原的质量决定ELISA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用L1(1期)幼虫制备的特异性抗原带有TSL-1抗原表位,可被旋毛虫抗原所识别。该抗原可用来检测感染旋毛虫的动物,因所有旋毛虫均有此类抗原。该旋毛虫抗原制备采用旋毛虫(Tspiralis),由国际旋毛虫保种中心(在意大利罗马)命名为T1。该旋毛虫作为重要诊断抗原在鼠体内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发育阶段。

制备ELISA抗原,将去掉皮和内脏并已磨碎的旋毛虫(T1),感染鼠胴体,用1%胃蛋白酶和1%盐酸消化3h(37℃)后回收旋毛虫的肌肉期幼虫。幼虫用含有500U双抗的Dulbecco’s改良Eagle’s培养基(DMEM,含青链霉素各500U/mL)浸洗3次,每次20min,并放在DMEM完全培养基中(即DMEM中补加下列成分:HPES10mmol/L,谷氨酰胺2mmol/L,丙酮酸1mmol/L和各50U的双抗)。并在10%二氧化碳的环境下置37℃培养18~20h。回收的培养物滤去虫体,滤液在3ku分子量的滞留压力下浓缩。回收的分泌性抗原约含25种蛋白质成分,大部分蛋白质都含有旋毛虫肌幼虫糖抗原表位(TSL-1)。

抗原质量标准与ELISA的特异性具有至关重要的关系。应通过显微镜分阶段观察或通过样品的平板检测细菌生长情况。对于有细菌生长的平板应予废弃。幼虫最长保存时间为20h,超过此时限会由于菌体抗原渗出虫体遭到破坏而降低特异性。用来做鉴定的抗原在波长280/260mm处的吸光度值应大于10。体外培养获得的旋毛虫幼虫的抗原应通过已知阴性、阳性血清反应测定。

(2)试验程序

①用包被缓冲液(50mmol/L碳酸盐/碳酸氢盐缓冲液,pH9.6)将旋毛虫分泌性抗原稀释至5μg/mL,每孔加入100μL抗原稀释液包被96孔微量滴定板。37℃放置60min或4℃过夜。

②用洗液[含50mmol/L Tris,pH7.4,150mmol/L氯化钠,5.0%脱脂干乳和1.0%聚乙二醇叔辛基苯基醚(Triton X-100)]将板冲洗3次。每次洗涤后,将滴定板晾干。

③用洗液1∶10或1∶100稀释猪血清。另外还可用全血和组织液替代血清。加100μL稀释的猪血清到抗原包被孔。每板设与试验血清相同稀释度的已知阳性和阴性血清做对照。室温下孵育30min。

④按②洗涤3次。

⑤用洗液将兔抗猪IgG过氯化物酶结合物做(0.1mg/mL)1∶1000稀释,每孔加入100μL。室温下孵育30min。

⑥按②洗涤3次;最后1次用蒸馏水冲洗。

⑦加入100μL适当的过氧化物酶底物[如5′-对氨基水杨酸(08mg/mL)含0.005%过氧化氢酶解底物,pH5.6~6.0]。

⑧5~15min后,在酶标仪上以450nm波长测定微量板的OD值,当该值达到混合阴性对照血清值的4倍判为阳性,达3倍则判为可疑。阻断值受猪品种影响。

商业用的ELISA是双抗体夹心ELISA法,它使用过氧化物酶标记的抗猪血清,测定时间短,所需时间不应超过1h。

5.2.1.4 免疫胶体金技术

采用柠檬酸钠还原法制备胶体金,将胶体金标记ES重组抗原溶液用X-only单向喷点仪均匀喷洒于玻璃棉上,将单克隆抗体及羊抗猪LgG分别点射于印膜上形成阳性与阴性两条线,检测时取被检猪的肌肉组织1∶5或1∶20倍稀释匀浆或剪碎,试纸条测试端浸入匀浆组织液(或1∶5或1∶20倍稀释的被检猪血清)10s或20s后取出平放,在5min内判定检测结果,出现1条反应线即阳性线和对照线时判为阳性,只出现1条对照线时判为阴性。检测过程中如无对照线出现时判试纸条失效。

5.3 PCR

PCR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在体外迅速大量扩增特异性DNA的新技术,它具有高度的灵敏性和特异性。目前,Caballero等用PCR对试验感染小鼠进行旋毛虫病早期诊断,结果最早在感染后第3天检测到旋毛虫DNA,在第3~17天,33只试验鼠血样中均检测到旋毛虫DNA。根据旋毛虫幼虫1.6kb基因序列而设计合成引物,以PCR检测含鼠旋毛虫幼虫及纯幼虫。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可见扩增出了特异的670bp与500bp大小的DNA带,而正常肌肉对照未见扩增出此带。本法可检测0.01条幼虫产物,具有高敏感性和特异性。但由于旋毛虫本身及其在宿主体内寄生部位的特殊性,难以在生前从被感染动物的血清、组织液中扩增到旋毛虫DNA,故利用PCR基因检测技术对旋毛虫病生前检测受到限制。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正常兔igg(正常兔子耳朵图片)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