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宝宝记忆力差是怎么回事(6岁儿童记忆力差怎么回事)6岁宝宝记忆力差是怎么回事(6岁儿童记忆力差怎么回事)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6岁宝宝记忆力差是怎么回事(6岁儿童记忆力差怎么回事)

6岁宝宝记忆力差是怎么回事(6岁儿童记忆力差怎么回事)

前两天在群里看到一个准妈妈说孩子出生以后要把他放回老家,三岁以后在自己带,原因是3岁以前压根不记事,带了也没用。

关于这件事,六六觉得非常有必要和各位妈妈们讲讲。

首先纠正一个误区:宝宝在3岁之前是有记忆的。

只是宝宝在3岁之前的记忆方式与我们现在不一样,他们是复印机式记忆,通过把身边所有的人、事、物都像复印一样直接收录在脑内,形成自己脑中的生活地图。

此时的宝宝注意力是没有办法很好地集中在某件事、某个人、某个字上,所以宝宝很难记住具体的事件或者很少见面的人。

可如果他们经常去同一个地方玩玩耍、经常看同一本书,他会把这个地方这本书都和自己的感觉关联起来:这个地方很好玩,这本书很有趣。

所以,对宝宝来说,最好的记忆方式是重复重复重复,无论是场景、图片、文字、数字还是人,不断重复可以深化宝宝对同一个事物的印象。

从孩子6岁以后,记忆的方式逐渐从表象记忆到了逻辑记忆。

大脑对自己记住的东西进行分类整理并清理。

当整理了一遍发现有一些内容几乎用不到也没有同类,就会被清除,所以很多和小时候有出入的印象、不常去的地方、不常见的人都会被慢慢被忘记,因此很多人没有三岁以前的记忆。

大脑神经数量变化

然而,即便记忆真的会消失,但爱和信任不会。

宝宝还在妈妈的肚子里时,生活在恒温、舒适、昏暗、营养充足的环境中,出生后,第一次感受到了低温的空气、明亮的世界以及被拍打的疼痛感,宝宝会非常缺乏安全感。

所以宝宝还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如果爸爸妈妈可以在宝宝寻求关注时,给予宝宝温暖的怀抱和及时的响应,他们的内心会越来越安定。

研究表明:宝宝在0-3岁形成的依恋关系将影响孩子的一生。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是20世纪50年代末的一项非常残酷的“恒河猴实验”。

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动物心理学家哈里·哈洛将刚出生的小猴子和猴妈妈及同类隔离开。

一些小猴子与母猴分开喂养后,虽然身体上没有什么疾病,可行为上却出现了一系列不正常现象。

同时,观察发现小猴子对盖在笼子地板上的绒布产生了极大的依恋。它们躺在上面,用自己的小爪子紧紧地抓着绒布,如果把绒布拿走的话,它们就会发脾气,这就像人类的婴儿喜欢破毯子和填充熊玩具,所以后来我们称这样的物品为孩子的“安慰物”。

后来哈洛和他的同事们把一只刚出生的婴猴放进一个隔离的笼子中养育,并用两个假猴子替代真母猴。

这两个代母猴分别是用铁丝和绒布做的,实验者在“铁丝母猴”胸前特别安置了一个可以提供奶水的橡皮奶头,如此分别模拟柔软、温暖的母亲,和有着无限耐心、可以24小时提供奶水的母亲。

刚开始,婴猴多围着“铁丝母猴”,但没过几天,令人惊讶的事情就发生了:婴猴只在饥饿的时候才到“铁丝母猴”那里喝几口奶水,其他更多的时候都是与“绒布母猴”呆在一起。

当婴猴在遭到不熟悉的物体,如一只木制的大蜘蛛的威胁时,会跑到“绒布母猴”身边并紧紧抱住它,似乎“绒布母猴”会给婴猴更多的安全感。

而且这样长大的婴猴相比只在“铁丝母猴”身边长大的婴猴更愿意去探索世界,适应社会。

这个实验让哈尔得出一个结论:爱,源自接触,而非食物;温暖的接触才是母亲的基本。

然而在数年后,这些在“绒布母猴”旁边长大的孩子,长大后也出现了严重的自闭、抑郁、自残等心理问题,甚至在他们生下孩子后,会对自己的孩子暴力殴打甚至残忍杀害。

于是,哈洛对实验进行了改进,为婴猴制作了一个可以摇摆的“绒布母猴”,并保证它每天都会有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和小猴子互动玩耍。

改进后的实验表明,这样哺育大的猴子基本上正常了。

哈洛等人的实验研究结果,证明了爱存在三个变量:触摸、运动、玩耍。如果能提供这三个变量,那就能满足一个灵长类动物年幼时的全部需要。

看完这个实验的你,现在能明白为什么宝宝0-3岁时尽可能多地陪伴宝宝了吗?

宝宝一般在4-6个月就会认人,爸爸妈妈对宝宝的回应会让宝宝对外界世界形成对应的依恋关系,这是宝宝和爸爸妈妈情感的起点。

如果宝宝在床上哭闹,很快就有人来安抚他,那宝宝的内心会觉得非常有安全感,这样慢慢地就会形成安全型依恋,这样的宝宝长大后面对人际关系会比较稳定,不会因为内心的匮乏而过度向他人索取。

如果宝宝一直哭闹都没有人回应,那宝宝会变得非常焦虑,感觉自己在陌生的世界里只有自己一个人,慢慢形成焦虑型依恋,这样的宝宝长大以后会有一定程度的皮肤饥渴症,需要另一半经常性的皮肤接触才能安抚他们内心的焦虑。

如果宝宝在床上哭闹,有人回应却迟迟不来,慢慢地孩子就会觉得,想做的事情还是自己来吧,反正也没人会帮自己,久而久之这样的孩子看起来从小就特别独立,其实是形成了回避型依恋,他们无法相信自己拥有无条件的爱,面对别人的赞美甚至会感觉非常难受。

因此,想要一个内心充盈、性格开朗的宝宝,六六建议爸爸妈妈可以尽可能地好好把握好孩子0-3岁的时光,即便白天上班老人或者阿姨帮带,晚上或周末也要自己去陪伴。

只有孩子从小就与父母建立了非常紧密的联系,他们才能慢慢对外界建立信任,之后才能顺利地衍生出对亲情,友情、爱情等其他的情感认知。

在知乎的“婴儿每天都在想什么呢?”这个问题里,有网友评论一些自己儿时记得的一些片段:

@林七:

上个星期给我爸妈聊天,我问爸爸我很小的时候是不是生病了,怎么治也治不好,然后爸爸背着我,哭了一路去城里找医生,中间还路过一个大坑。

妈妈说我那时候一岁多点儿,怎么记得?但是确实有这个事情,之前从来没在我面前提起过。其实我不光记得我爸哭,还记得我爸用手背擦眼泪的动作,甚至记得当时我自己的想法,我当时想我得好,得赶快好。神奇的是从那之后我就真的好了。

@ZhiQ:

是真的!我至今都记得小时候在我们家附近一个小公园,爬一块人造假山,爬了好久爬上去了,感觉好高好高,似乎有我一米八的老爸那么高,不知道怎么下去,急哭了。但是前几年回去那看,那个假山才半米左右就到我膝盖?小宝宝眼里的世界真的好大!

@夜雨萨尔:

我外婆告诉我说我小时候天天对着门口的水沟叫大海……

嗯,我记得我当时的认知受到小画册的影响,能看到波纹起伏的水就是海……

然后那个是活水,流动时能看到小波浪→大海!

@一日丧命散:

哈哈哈哈哈,我小时候记得电梯掉下去了,隐隐约约貌似电梯下面就全是人,后来求证,是电梯确实掉落了,我爸紧紧的抱住我,没啥大事,然后就蒙着我的头一直到进了工作单位,所以导致我从小就以为电梯底下住着人

@安生安一生:

哈哈,我长老大了,总觉得家里有个很大的缸,小时候我在里面边游泳边洗澡,可是怎么都找不到那么大的缸,后来我妈说,给你们洗澡的就是这个缸啊,最多也就五十厘米高……后来那个缸用来泡酸菜了,勉强够吃一年

@小孟工:

很小的时候,也就一岁多吧,我家种过大棚,也就种了一年。

今年我30岁,春天去植物园,有大棚采摘,一进去,特别熟悉的感觉与味道,真的一下子眼泪流出来了,感觉时间穿越了

@毓萱:

我小时候记得家里有个庞然大物飞来飞去,特别可怕。

看了侏罗纪公园我特别笃定地告诉我妈,说有一次一只恐龙飞进家里,还飞到我床上了。

我妈都笑岔气了,说我小时候有一次我爸杀鸡,没抓好,鸡连扑带飞窜进家里跳上床了,我在床上吓得哇哇大哭

@一条小鱼游啊游:

记得小时候离我老家蛮远的地方,有个悬崖,然后我一直不敢去离家太远的地方玩,长大了一些跟我妈求证,她好像说那是有人盖房子还是修路挖的沟

@感冒的大象鼻子:

喔印象深刻的有一次晚上我都准备睡了,然后毫无征兆的吐了,吐在枕头上,我当时心里的想法是千万不要让我妈看到不然她又要辛苦了。

然后不知道怎么了我妈带我去医院,路上还哭了,我还给妈妈擦眼泪。

后来长大了跟我妈聊天说那才两三岁,发烧40度三天不退,住了院,我妈吓坏了。

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会记得

@宁儿:

我记得我还刚学走路,我爹一直催我走快点,跑到他那边去,我们家门口的路刚刚好在修路,都是很锋利的大石头,我摔了一跤,有多惨我不知道,反正额头一个疤,膝盖一块疤。

现在淡了,但我一直记得我摔在那了,我的逗比亲爹吓的抱着我跑去医院包扎。我妈告诉我那件事后我有半年不会走路,天天需要人抱着。

我也记得,人家说我那么大人了还要抱呢。我委屈巴巴的抱着爸爸的脖子。大概就一岁不到和一岁多点的记忆就这些了。

可以看到很多网友都记得儿时的一些零星的感觉和感受。

虽然长大后的我们都慢慢明白当时的感受和现实差距还挺大的,但我们就是在面对恐惧与害怕时,与家人的互动,慢慢让我们习得了面对这个世界的能力。

但就算童年没有被很好地爱护过,已经长大了的我们也早已拥有了独立生活的能力,所以,在与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中,让我们一起疗愈自己吧!

关注我们,从今天开始

一起科学育儿,疗愈自己吧!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6岁宝宝记忆力差是怎么回事(6岁儿童记忆力差怎么回事)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