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裙漆面有纹路是怎么回事(汽车侧裙底漆)侧裙漆面有纹路是怎么回事(汽车侧裙底漆)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侧裙漆面有纹路是怎么回事(汽车侧裙底漆)

侧裙漆面有纹路是怎么回事(汽车侧裙底漆)


精选拍品


Lot 026 清康熙 青花釉里红折四季花苹果尊

尺寸:高: 7 cm 宽: 9.8 cm 底部直径: 4.7 cm

起拍价:800,000 人民币


款识:大清康熙年制
来源:Sir Harry Mason Garner(东方陶瓷学会会长)旧藏

记录:香港苏富比,1988年11月16日,编号259

著录:《THE ARTS OF THE CHING DYNASTY》,伦敦,1965年,图109
展览:1964年5月26日至7月2日,伦敦东方陶瓷学会清代瓷器展 苹果尊为康熙时经刘源设计之新造式样,由工部郎中臧应选督制。以釉色可分为豇豆红、天蓝釉及青花釉里红三式。其造型敛口微鼓,圆腹上阔下狭,至胫内收,底部细修台棱式卧足,内书康熙青花楷款,款字细锐遒劲,笔锋四出,尚有明瓷遗韵。此造型线条硬朗,气度端恭不凡,又轮廓曲中有直,稍露隽秀风采,从而有一种刚柔并济之感,该风格亦为臧窑文房诸器所共有。其唇、口、胫三处各以青花弦纹环锁,用以区隔纹饰,区内填以釉里红装饰:敛口处绘画缠枝莲及卷草纹,胫部绘画三角形蕉叶,器腹则大面积的绘画折枝牡丹、莲花、菊花及茶花,此四季花卉用笔沉稳,线条挺劲。青花与釉里红青红映衬,更显优雅妍鲜之妙。此器之设计者刘源,字伴阮,康熙时人,圣祖玄烨对其优宠有加。康熙十九年,为奉宫廷瓷器应用,重开御厂,《清史稿》载:“时江西景德镇开御窑,源呈瓷样数百种。参古今之式,运以新意,备储巧妙。于彩绘人物、山水、花鸟,尤各极其胜。既成,其精美过于明代诸窑。”此公亦擅书画,精于制砚,对文房器皿有较深切的理解,奉圣命悉心研发之文房诸式自然不同凡响。该器类即属康熙御瓷之大名誉者,自古为藏者所争先。北京故宫收藏一例,源自清宫,见刊于该馆图录《故宫珍藏康雍乾瓷器图录》,图版22,香港,1989年(图26-1);又上海博物馆藏例子,与本品相似,录于汪庆正,《青花釉里红》,图版118,香港,1993年(图26-2)。另亦私人藏家所蓄数例,皆声名显赫。如仇炎之氏收藏一对例,存木座,曾展于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见录梁晓新等,《延熏秀色:器与宫廷艺术珍品特展》,页42(图26-3),北京,2011年;另见袁氏家族旧藏一例,与本品发色略似,售于Christie’s HK,2013-11-27,Lot.3206.(图26-4) 次略举两例其他釉色之苹果尊,一豇豆红釉例,华盛顿国家艺术画廊收藏,刊载于Josephine Hadley Knapp,Decorative Arts, Part II:Far eastern ceramics and paintings persian and indian rugs and carpets,页73,华盛顿,1998年(图26-5);另一天蓝釉例子,藏上海博物馆,录汪庆正等,《上海博物馆藏康熙瓷图录》,页330,香港,1998年(图26-6)。



Lot 041 清康熙 豇豆红太白尊

尺寸:高: 8.7 cm 口径: 3.6 cm 底部直径: 12.7 cm

起拍价:800,000 人民币


来源:陈玉阶收藏 记录:香港佳士得,2013年5月29日,编号1904
款识:大清康熙年制 此尊式小口微卷,短束颈,端肩接半圆式鼓腹,圈足内隐,修足极精,底书“大清康熙年制”青花楷款,款字出锋锐利,运笔遒劲。内里及外底施白釉,外壁施豇豆红釉,釉色娇鲜,釉表明润,釉质凝透,而釉中之肌理斑驳变化,光色万千,有深浅之红点晕散其间,似桃花烂漫。又粉、红多色相迭,如桃实果红,故西人又将此釉称为“Peachbloom-Glazed”。此尊之腹部暗刻三团螭纹,其纹饰甚古,或取自古玉图样。许之衡《饮流斋说瓷》云:“此等尊无巨大者,通体不过数寸耳,以豇豆红色或带苹果绿、苹果青色为多,腹有三团螭暗花,乃浅凹雕也,除康窑外历朝甚罕仿制,故价值之昂等于拱璧。” 作为康熙朝最为著名的釉色,豇豆红自19世纪末已风靡欧美。其源于1886年纽约艺术协会关于玛丽摩根旧藏的拍卖,内一例豇豆红莱菔尊以18000美金成交,天价新闻,轰动一时。从此豇豆红以鲜丽优雅,做为中国红釉的代表,成为各大藏家最重要的藏品构成之一,并引起了美国近代陶瓷及玻璃工艺的仿效。此尊造型亦为熙朝窑器之代表,自民国时被视作水呈,而跻身文房。如袁世凯之督陶官郭葆昌,即曾在案头将太白尊作水呈使用(图41-1)。然据近年来台北故宫陈玉秀之研究,太白尊实际上应是作为花囊来使用的,参见陈玉秀,《瓶盆风华:明青花器特展》,页214,台北,2014年。台北故宫之藏例亦录同页。除台北例外,另略举公私数例为资参阅。北京故宫亦有收蓄,载于耿宝昌,《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御窑瓷器》,卷一上册,页292,北京,2005年(图41-2);又一例,原属大维德爵士雅蓄,现存伦敦大英博物馆,录于Rosemary E Scott,For the Imperial Court: Qing Porcelain from the Percival David Foundation of Chinese Art,页145,伦敦,1997年(图41-3);瑞士Baur氏亦存一例,釉色略呈橘红,斑驳红点与本例相近(图41-4)。刊载John Ayers,Chinese Ceramics in the Baur Collection,卷2,页49,日内瓦,1999年。本品尤可称道者,在于其釉层之结构奥妙,娇嫩的红色富有层次,其变化微妙,引人入胜,诚如许氏之言:“豇红之所以可贵者,在莹润无比,居若鲜若黯之间,妙在难以形容也。”



Lot 042 清乾隆 仿定白瓷雕宝莲玉壶春瓶

尺寸:高: 34.3 cm 口径: 7.4 cm 底部直径: 12.9 cm

起拍价:2,600,000 人民币


来源:张宗宪收藏
展览:《云海阁》重要中国瓷器‧张宗宪珍藏展,伦敦佳士得,1993年6月2至14日,编号 45 记录:1.伦敦苏富比1991年12月10日,编号280 2.香港佳士得1999年11月2日,编号528 3.伦敦苏富比2017年11月8日,编号0017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 此瓶式玲珑洁然,玉立婷婷。其小口微撇,长束颈,垂腹甚硕,圈足外撇,足内镌乾隆六字篆款。全器满施白釉,釉色极白,光莹如银。外壁满浮雕俯、仰宝莲。其口部下沿雕以曲线,若莲叶覆盖,嗣后莲朵自口而下,逐枚愈硕,如天花垂坠。本品装饰虽繁,然以白釉覆盖,亦显素洁清丽。其雕工超凡,不但布局匀谨严正,位置无一错乱,所雕饰之花瓣亦一丝不苟,甚至花叶勾连间,层层隐起,起伏微差,视之竟有三、四层之多,诚为神工鬼斧。本品底镌乾隆篆款,亦足珍贵。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一例,器高36cm,较本品稍高。胎体较松,白釉微黄,布满细碎片纹,推测应以细腻浆胎烧制,为拟仿定窑作品,故特工如此,唯或温度稍低,而开片较重。然此瓶未见铭款,遂台北将其定为18世纪。今与本品两相对照,可知其亦属乾隆御瓷无误,图见陈玉秀,《瓶盆风华:明青花器特展》,页188,台北,2014年(图42-1)。另美国私人收藏一对例,造型相似,但缩短颈部长度,全器亦随之稍小,仅高至17cm,凝润可爱,俱镌印乾隆年款,与台北例子相近,但釉色不同,洁白如银,更似本品,将释于北京嘉德,2021-11-18,Lot.3323(图42-2)。本品全以精湛刀法,雕刻而成,如此严谨,极为困难。其瓶式原属雍正新创,为比拟定窑暗莲玉壶春瓶,将其纹样更革所得。如一例雍正作品,器高35cm,造型设计与本品相近,其釉色莹银,全器浮雕宝莲,未加模印。其原属挪威Arne Schou Sorensen伉俪雅蓄,后为北京私人收藏,图载《中国民间收藏陶瓷大系-北京•天津卷》,页229,河北,2019年(图42-3)。本品与其构图相似,亦全刀手合成,从二者莲瓣外沿皆不见卷曲的细节来看,本品之祖型即为此类雍正作品,故成造之时间,或较前曾引台北及嘉德例稍早,目前尚属孤例。



Lot 049 清乾隆 冬青釉暗夔龙番莲盆式洗

尺寸:高: 7.6 cm 直径: 26 cm 底部直径: 21.5 cm

起拍价:1,600,000 人民币


来源:台北 鸿禧美术馆旧藏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 此洗式阔口圆唇,直壁深腹,器制沉着匀厚。其底面甚平阔,圈足内卧,底面留垫环痕迹一周,余下满釉,内署“大清乾隆年制”青花篆款。全器施釉极为凝厚,色如碧玉,明光内敛。器壁内外皆以轧、锥工艺,满施夔龙番莲之暗花。内底亦大面积暗刻复合团花,夔龙之曲角、背鳍、鱼尾,一一真现,可知其纹饰实自宋元之飞鱼纹演进而来。夔龙凡四只,对、背勾连,内团番莲一朵。花纹匀谨,运刀沉稳细腻。所饰花纹复杂,所将中古纹样折曲变化,缓缓施展,略有竹木器具之风。此器外壁直口下略凸一环,底面垫烧。此皆比拟自宋明龙泉窑器,遂知本品应为仿龙泉作品。唐英《陶成纪事碑记》中“仿龙泉釉,有深、浅二种,仿冬青釉、有深、浅二种。”此二者工艺相似,甚至造价亦一致,因二者面目相近,致使后世渐难区分。此洗制工极为精严,刻画无不清晰明锐,在如此厚釉的罩盖下,仍真灼可见,亦很难得。又本品款体篆书 “清”字之“月”部四角起翘,类如雍正诸品,且写款修匀,折角棱锐,故以此款论,本洗应制于乾隆早期,或属唐隽公所督造。略举一同式例,原属日本藤田家族之藤田伝三郎男爵旧藏,而举世闻名的曜变天目之一,即为此公所蓄。其尺寸、纹饰皆与本品一致,但釉稍乳浊,刻纹似不若此清晰。曾释于Sotheby’s HK,2013-4-8,Lot.3071(图49-1);另一例冬青釉圆洗与本品器式一致,但纹饰不同。器壁内外暗刻番花及莲托八宝,内底则拱花凸饰十字宝杵。与本品之工艺形成区别。释于Sotheby’s HK,2006-4-10,Lot.1622。(图49-2) 此外,再比较一较小者,曾属香港胡惠春先生旧藏,其造型相仿,但尺寸仅有13.2cm,莹润可握,器壁刻画如意番莲,内底则暗花以寿山福海并五蝠翱翔,亦乾隆篆书款,款字与本品相近,见录范季融、林业强等,《暂得楼清代官窑单色釉瓷器》,页124,香港,2005年。(图49-3)



Lot 052 清乾隆 粉彩春林报喜茶盖碗

尺寸:盖口径: 3.7 cm 高: 3.5 cm 直径: 10.3 cm 碗口径: 11.2 cm 高: 5.8 cm 底部直径: 4.1 cm

起拍价:1,600,000 人民币


来源:1.德川家族旧藏

2.日本东京重要私人收藏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

本品为乾隆晚期御器之杰作,陈浏《匋雅》曾载:“乾隆款小盌,画墨彩喜鹊二十只,妍丽无匹,又杂绘他色花木。较之慎德堂黄地群鹤饭盌,有龙昭之别。”其器体轻薄莹润,土脉匀厚,碗式直口弧腹,圈足挺秀。并原盖拱隆而起,盖顶置圈足式钮。全器上下呼应,线条明朗清晰。此碗通体绘饰春林报喜。所谓“春林”者,即盖、身绘画白色杏花及粉色桃花,树干折曲斜出,围绕周身,花朵星罗其上,春融扑面,故曰“春林”;复以所绘喜鹊数十,或飞鸣于空,或驻于花枝,各依依相望,此曰“报喜”。清人《开元天宝遗事》:“时人之家,闻鹊声,皆为喜兆,故谓灵鹊报喜。”而此碗外壁绘喜鹊凡有三十,暗合一月之数,故又谓“日日报喜”。此碗之绘画全以料彩,填涂点染,堆垛深厚,色调雅正。盖顶在桃枝之后,绘清月一轮,月蓝色淡辉如环,真清夜良辰。其用彩纯熟天然,彩料或与珐琅彩及洋彩息息相关:鹊身以黑、白二色相成,黑料凝厚精纯,表面明润,隐起如点漆之笔。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乾隆画珐琅春杏柳燕图蒜头瓶一例,瓶身绘画绶带鸟之颈羽所用黑彩,质感与本品稍似,可证清中期料彩之谱系。图见蔡和壁,《清宫中珐琅彩瓷特展》,页264,台北,1992年。(图52-1) 本例与保利曾释品原属一对,见北京保利,2019-12-4,Lot.5715,(图52-2)二者皆得自日本德川家族旧藏,此外可比较者甚罕。上海博物馆藏一例,款识、画面与本品相近,但其盖已轶,录于周丽丽,《上海博物馆藏品研究大系:清代雍正-宣统官窑瓷器》,页138,上海,2014年(图52-3);此外,该馆另藏一道光例子,构图相似,但将杏林春桃换作青松,底署“慎德堂制”红书楷款,为清宣宗御用瓷器。(图52-4) 另比较两例同型而异彩者。一见霁青釉金彩八宝盖碗,口径较本品稍小,器形随之高拔少许,现存台北故宫,编号中-瓷-000153;另一例白海水红龙盖碗,全施白料彩暗划海水纹,上填五爪红龙。其尺寸、造型与本品相近,两者青花写款亦如出一辙,曾释于北京瀚海,2006-12-18,Lot.2138.(图52-5)



Lot 054 明 白瓷净瓶

尺寸:高: 20.1 cm 宽: 9 cm 底部直径: 5.4 cm

起拍价:150,000 人民币


瓶长注口,鹅颈,中以扁碟为饰,亦便于手提,下接瓶腹,瓶圆肩,一侧置一倒葫芦型小敞口,瓶身下渐收至平足,造型圆润修长。施白釉不到底,平足微外撇露白胎,为河南巩县窑作品。净瓶为佛教修行水器,梵音“军持”,原意指装有洁净之水的水瓶,此类水瓶通常从肩部孔中注水装储,再由顶部细长瓶口倒引,供扫洒净洁使用。此瓶式与佛教传入中原后也逐渐演化为供奉用具,中古儒士或也借用为酒瓶与花器赏玩,诗文散见。瑞士玫茵堂藏一例初唐白瓷净瓶(图54-1),与本品相仿,见于康蕊君,《玫茵堂藏中国陶瓷》第三卷,p279,组图,伦敦,1994-2010。



Lot 057 明 紫红釉梅瓶

尺寸:高: 23 cm 口径: 6.6 cm 宽: 15.8 cm

起拍价:800,000 人民币


紫红定器,中国陶瓷之大名誉者,宋时或即为珎。如《邵氏闻见录》传仁宗故事:“仁宗一日幸张贵妃阁,见定州红瓷器,帝坚问曰:‘安得此物?’妃以王拱辰所献为对,帝怒曰:‘尝戒汝勿通臣僚馈送,不听何也?’因以所持柱斧碎之。”可见北宋时,定州红瓷即已由重臣进献内府。苏轼诗:“定州花瓷琢红玉”,盖亦指此类。至明初,曹昭作《格古要论》,内录定窑:“古定器…有紫定,色紫,有墨定,色黑如漆,土俱白,其价高于白定,俱出定州。”说明紫定者在明初亦贵,其地位或仅在汝、官之下,隆誉至今凡有八百载矣。本品平折口,微起盘沿,短束颈,丰肩修腹,至胫稍撇,姿体丰美。足端以刮刀数镟而成,明快爽利,胎质洁白,微有沾砂,此为定窑瓶器之特征。通体满施紫红色釉,釉层凝厚,釉中颜色隐约变换,肌理毫毛如丝。其气质端庄正穆,端肩高拔不凡,将置同类中亦灼灼烁目。今存紫红定器甚少,至于梅瓶则如晨星之稀。比较数考古例子,一见镇江博物馆藏紫红釉梅瓶一对,出土自北宋熙宁四年章岷墓。其造型与本品相似,唯上腹稍硕。出土时业已碎损,后经拼修。其釉质亦厚,但有黑、红变化,或因前后所受窑温有别而致。图像见载《中国陶瓷全集•9 定窑》,图58,京都,1981年(图57-1)章岷为宋仁宗朝进士,与范仲淹等人交游密切,遂知此类确曾为彼时之文士阶层所用;此外,安徽合肥出土一例,造型与本品稍异。其盘口硕大外张,端肩斜收腹,施釉不及底,露圈足一周。曾施金彩工艺,现已无存。录于杨立新等,《中国出土瓷器全集•安徽卷》,页115,北京,2008年(图57-2)。此外,还见于江苏金坛市出土一例,造型收腹较紧,圆肩庞硕,气势浑然,紫红色釉,施釉细润。刊于张敏等,《中国出土瓷器全集•江苏上海卷》,页129,北京,2008年(图图57-3);另江阴市出土一定窑白釉例,造型与本品相似,唯施白釉,亦可参考,见前引书目页103(图57-4)。再较国外收藏数例。一为耀州窑紫红釉梅瓶,与本品器式相近但造型略逊,釉色略棕,曾释于Christie’s NY,2014-5-28,Lot.3323(图57-5);雅号临宇山人之富田雅孝氏亦旧藏一例,器式甚佳,唯胎土略显粗黄,或非曲阳烧造,曾展于朝日新闻社,《神品とよばれたやきもの宋磁展》,页78,大坂,1999年,此外亦历经数次重要展览,为日本极重要之私人收藏,后亦释于Christie’s NY,2016-9-15,Lot.713(图57-6);另见大英博物馆收蓄一例,与前曾引之合肥例造型相似,惜已无口,自颈端磨平,其原属大维德基金会收藏,编号PDF.326(图57-7)。



Lot 060 明 青瓷钵

尺寸:高: 7.5 cm 口径: 13 cm 底部直径: 6.3 cm

起拍价:800,000 人民币


此钵纯粹清俊,若美玉镟琢。其圆口稍敛,直壁深腹,圈足略阔,器式典肃雅正。全器通施青釉,釉光清朗明润,质地细糯,隐有气泡攒聚。其釉层莹厚,开细碎冰纹,纹线略起荧光。是器器制匀厚,修足精正,其足端修平,微切圆角,足壁薄厚均匀。控釉亦细谨,沿足紧起一线而无一粘连,可见其无论是修坯、施釉亦或烧制,皆炉火纯青,不落差手。且釉质丰莹,细媚滋润,隐起冰片,层层相迭若碧玉妆成。本品造型阔口薄唇,直腹较深,宋金时应作以盛装器所使用。其应原配瓷或其他材质的器盖,盖作抓钮,下承托盘,将全器擎起,层层映衬,十分典丽。如见河南叶县文集窖藏所出土一例,其器施天蓝色钧釉,器式相近,但较本品尺寸小甚。其出土时配以瓷盖,盖顶微隆,下衬以撇口浅盘为承,其蓝色明朗鲜丽,器式凝润小巧,见录于刘海旺等,《叶县文集出土陶瓷器》,页186,郑州,2017年;此外该遗址还出土一例青瓷钵,器式与本品相似,但品质难以比拟。其青釉较本品稍显浑浊,修足及底釉亦较粗糙。且腹身稍浅矮,不类本品之典肃气质。同录于前引书目,页185。(图60-1) 本品釉质凝润,冰片层纹迭进,光朗非常,与汝州张公巷窑作品有类同之处。张公巷窑史籍未载,为近年来考古所新见。其所制器类与清凉寺汝窑大量重迭,工艺亦有相近之处,制作极为精严,学界一般视其作金代官窑,但尚未见有完整器存世。该窑亦制如本品之直腹钵者,略举窑址考古所见两例,稍助参考。一例造型与本品相近,但修坯更为薄俊,其釉层甚厚,乳糯细腻,釉色清纯明粹,开大片冰纹。底足修整极严,刮釉垫烧,底存五枚支痕,或未防止塌底而设;另例尺寸较小,器腹较为收敛,釉层乳糯,微起纹片,亦刮釉垫烧。二者见录《河南新出宋金名窑瓷器特展》,页84、99,北京,2009年。(图60-2、3)此二者与本品属同一器式,釉质及工艺稍有相似,虽不足证为同一窑口,但亦可说明技术上或存在亲缘关系。实际上,关于汝窑、钧窑及耀州窑等北方青瓷窑场之亲缘关系曾早见于学界论述,如汪庆正等,《汝窑的发现》,上海,1987年。另比较河南窑场之青瓷长颈瓶两例,一例出自北京考古所见,阔口长颈,垂腹圈足。外施青釉,釉色清润,开片纹顺序有致,见刊于《北京文物精粹大系陶瓷卷》,上,页250,北京,2004年(图60-4);另例与前引北京例相近,但釉质较北京例稍明透,曾两度释出,一见Sotheby’s HK,1994-4-16,Lot.16。后见Sotheby’s HK,2013-6-7,Lot.3028。二者皆造型优美,器式高昂,十分珍罕。(图60-5) 此外再比较一例天蓝釉者,现藏东京国立博物馆,其器作葵花式,深腹,凝丽优雅,釉色天蓝,但较常见之钧窑更具乳质感,与青瓷相似,其坯体匀厚,制作精良,见录《特别展中国の陶磁》,页118,东京,1994年。(图60-6)



Lot 064 清雍正 斗彩缠枝红番莲并四季花卉碗(一对)

尺寸:高: 6.4 cm 口径: 12.3 cm 底部直径: 5 cm

起拍价:3,000,000 人民币


来源:1.源自清宫旧藏,后由内务府拍卖,山中商会或茧山龙泉堂竞得(传)

2.日本重要家族世藏
展览出版:《明万历•清雍正瓷器》,保利艺术博物馆,2008年11月

影视:央视国宝档案

记录:保利2008年秋季拍卖会,“菊采东篱—日本珍藏重要明清陶瓷”专场,编号2336
款识:大清雍正年制 此对碗敞口稍撇,圆弧腹,圈足,底署雍正青花楷款。内里用弦纹环口,内底斗彩团花如洋菊、荷花等,花叶繁转细锐,叶片连绵。其外以青花勾云纹锁口,碗壁则以斗彩技法,绘画缠枝番莲。设计颇具巧思:以青料单线勾描花枝翻转,复用双线勾出花叶及细芽,而主要的番莲则以矾红勾染描绘,仅在花心处略填青花,用以分色。嗣后在花叶及花蕊中,填以绿彩,而在细芽和花心中,淡染一痕黄彩。全器之布局疏密有致,且用彩克制,使本略显繁冗的构图,呈现出清丽含蓄之风姿。将西洋洛可可风格融汇于东方的清水淡彩,展示出胤禛对西方世界的好奇与其本人的不凡品味,也反映出雍正宫廷所具有的高超设计能力。斗彩本自我国,由宣德肇始,至成窑声隆大兴。18世纪,随着中西交往密切,清宫中展现出对西洋艺术的浓厚兴趣。雍正时,斗彩发生了两点改变:其一大量采用源自西洋的料彩技术,将五彩凑斗部分的转填粉彩,使其别有柔和娇丽之貌;其二则在斗彩纹饰的设计中,开始采用西洋纹样,将洛可可装饰风格引入御窑厂。本品即是在此背景之下所诞生的。可供参考之相似案例甚罕,一见南京博物院收藏之一对斗彩番莲碗,其装饰及技法与本品相仿,但部分设色之细节稍有不同。南京例采用全部青花勾勒,复以彩料填绘的传统方式,且花卉之描写略为差异。此外,南京例径阔14cm以上,比较本品之12.1cm的口径稍大,口亦随之稍撇。其分两次前后刊出于宋伯胤等,《清瓷萃珍:清代康雍乾官窑瓷器》,图59,香港,1995年;徐湖平,《宫廷珍藏:中国清代官窑瓷器》,页124,上海,2003年。(图64-1) 此外,与本品之装饰及技法相一致者,另可见撇口盘式。例举如英国Marchant氏之旧藏,除造型外与本品十分相仿,径阔20.7cm,为雍正斗彩盘中之较大者。图像见录于Marchant,90th Anniversary Exhibition of Qing Porcelain from Private Collections,页54,伦敦,2015年(图64-2);又Marchant氏另藏一例于稍早的展览中,径阔15.6cm,尺寸较前引略小。其曾为Henri Maspero 所有,后释出于Christie’s HK,2011-11-30,Lot.2932.(图64-3)



Lot 075 清乾隆 仿宣窑青折枝六方大尊

尺寸:高: 67.5 cm 口径: 20.7 cm 宽: 37.5 cm

起拍价:600,000 人民币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

此瓶式为雍正所创制,但今日仍存者世所罕见。巴黎吉美博物馆藏一雍正款例,即为本品之先行。瓶身所绘卷草以洛可可式风格绘画,勾连垂坠,并以番莲摇升,极具西洋风貌。见录Alexandre Hougron,La Céramique chinoise ancienne,页206,巴黎,2016年(图75-1)。此外,上海博物馆另存一例造型及纹饰皆相近,但将六方瓶体改做四曲海棠样式的作品,见周丽丽,《上海博物馆藏品研究大系:清代雍正-宣统官窑瓷器》,页25,上海,2014年(图75-2)。此类大尊将中西之传统完美容衬于一器,显示出世宗宫廷的高超设计水准。乾隆朝续作此品,曾经高宗御赏。见载乾隆七年的造办处档案:“六月十一日,司库白世秀,副催总达子来说:太监高玉交……宣窑青花摘枝花果六方大罇一件……传㫖:俱着配座,钦此。……于乾隆八年三月二十七日,司库白世秀将……宣窑摘枝花果六方大罇一件,俱配得木座,交太监高玉呈进讫。” 本品制器极难,因其体貌硕大又经六方拼接,要求各面之伸缩统一,拼合严密,故极易坍塌崩裂。明人王世懋《窥天外乘》云:“盖窑器圆者,旋之立就,倏忽若神。独方物即至小,亦须手捻而成,最难完整,供御大率十不能一二,余皆置之无用。”雍乾间,制作大型方器的技术进步,成功率大幅上升,但仍得成非易。加之此类青花繁密浓翠,釉面平匀光润,无不对烧造时有高难之苛求。今存可比之例稍罕,且多存贮于各大博物馆中。如台北故宫所蓄例子,与本品相一致,见录于余佩瑾,《福寿康宁:吉祥图案瓷器特展图录》,页184,台北,1995年(图75-3);此外,南京博物院藏一例,源自清宫,刊于徐湖平,《宫廷珍藏:中国清代官窑瓷器》,页212,上海,2003年;另有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蓄一例,刊载吕章申等,《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文物研究丛书•瓷器卷 清代》,页118,北京,2007年。此外比较一例私人收藏,为香港庄绍绥先生所雅蓄,器高66.7cm,较本品略矮,烧成温度或稍高,致使青花微有晕散,但釉质亦随之更显清透明润,图像刊于朱汤生,《庄绍绥收藏中国瓷器》,页118,香港,2008年。(图75-4)



Lot 079 清康熙 素三彩暗云龙折枝茶花宫碗(一对)

尺寸:高: 6.9 cm 口径: 14.9 cm 底部直径: 6.7 cm

起拍价:800,000 人民币


展览:养和堂收藏中国近代书画与清朝陶瓷,东京,出光美术馆,1987年。

出版:1.出光美术馆,《养和堂コレクション中国近代书画と清朝陶磁展》,东京,1987年。

2.鸿禧美术馆,《中国历代陶瓷选集》,台北,1990年"
款识:大清康熙年制 此对碗器形秀俊,制工精巧,器壁匀薄坚致,碗内施釉细润,外壁暗锥工若隐若现,四色填染浓丽鲜明,二者宛若天合,至臻美善。其敞口微撇,深弧腹,圈足甚阔,足壁亦薄,外底书康熙青花楷款,款字锋芒毕露,飞扬遒劲,为经典臧窑款识,此品类亦为臧窑所新创。其工序极为复杂:先制坯体,暗锥龙纹于外壁,再于碗底、碗内敷饰白釉,而将外壁留为素坯,入窑经高温烧成后,复填染四色,最后于诸彩上罩透明玻彩一层,再入窑以中低温烧制,而后方成。碗壁所锥刻之龙纹细致入神,其鳞甲皆然,龙爪锋锐,龙首嘶吟高昂,一彰康窑龙形之威猛如生。龙纹之上,以青料勾画两组折枝插花轮廓,另有两只蝴蝶间绘其中,复染青、绿、黄、赭紫四色,其茶花绘笔奔放,生动鲜活,不落程式窠臼。因无红色,故曰“素三彩”,所尤妙处,乃经中低温烧制后,诸色与外层玻彩相融,致使彩料更加鲜润明透,如水晶莹,于典肃中有清隽之气。此康窑名品百年来素为藏家所重,追求不怠,今日多贮藏于海内外之大型博物馆与重要私藏。略举数例,稍资比较。一例北京故宫收藏,口径与本品一致,但蝴蝶稍有差异。制工一致,见录耿宝昌,《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御窑瓷器》,卷一上册,页142,北京,2005年(图79-1);次例见南京博物院,与本品及故宫例相近,刊载徐湖平,《宫廷珍藏:中国清代官窑瓷器》,页67,上海,2003年。另比较玫茵堂旧藏两例,一例如本品之碗式,图见康蕊君,《玫茵堂藏中国陶瓷》,卷二,页228,伦敦,1994-2010年;一例为盘式(图79-2),工艺与本品相同,但三彩纹饰更为折枝石榴,盘径25cm,内底锥威猛团龙,录于同书卷四(二),页377;上海博物馆亦存一盘例(图79-3),刊载汪庆正等,《上海博物馆藏康熙瓷图录》,页222,香港,1998年。同书另录一碗式例子,与本品极为相近,见前引书目,页221。(图79-4)



Lot 082 清乾隆 厂官釉兽面双环大汉尊

尺寸:高: 53.9 cm 口径: 21.5 cm 宽: 37.5 cm

起拍价:1,800,000 人民币


来源:仇炎之旧藏

记录:香港苏富比,1994年5月4日,编号121
展览:日内瓦1988-1989年,鲍尔东方艺术馆、湖案汀阁之珍藏展,编号C-17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

此尊恢弘壮硕,高达近54cm,其广口外敞,束颈溜肩,鼓腹斜收至胫。所设底台稍高,圈足外撇,底面铭刻乾隆篆款。外口起环带一周,并肩、腹等处各凸环纹。肩部对设辅首作兽面衔环式,兽面模印清晰,须毛卷起,双目圆睁。内外施凝厚厂官釉,其釉质乳浊,内隐结晶作肌理变化,釉光素润,釉色甘黄,结合仿汉壶器式,气质浑朴敦穆,高古袭人。此尊式自雍正时纳入御窑,因世宗好古,择选三代至秦汉之青铜器样,配合诸色异彩,参古会今,比拟百代,成就雍朝珍玩。弘历自幼天智英才,在胤禛的影响下,耳濡目染,亦雅好鼎彝官哥,初践皇祚,即任用唐英,钦定更革,续造前朝诸器。乾隆三年,在内府颁出交于唐英按样烧制的大量御器中,即有“厂官釉放大兽面双环大汉尊”,与本品对照,严丝合缝,可鉴其制于乾隆三年之后,属高宗钦定的御命瓷器。所谓“厂官釉”者,唐英《陶成纪事碑记》中录有:“仿厂官窑,有鳝鱼黄、蛇皮绿、黄斑点三种”《景德镇陶录》注解“厂官窑”:“出自直隶厂窑所烧,故名。多缸、钵之类,釉泽苍古,配合诸窑另成一家。”遂知此厂之指为河北烧造瓦坛琉璃诸器的窑场,经唐英模拟:“用紫金杂釉,白土配合,胜于旧窑。”又因其釉色多似茶叶研末,故又世称“茶叶末釉” 本品釉色黄中尚青,古朴苍雅,应即唐英所记述之“鳝鱼黄”。试比较一例雍正作品,今为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蓄,器制较小,仅24.8cm,器腹斜收较本品更陡,更添俊秀而略少雄浑,图像见载于《故宫清瓷图录》,卷1,图版152,东京,1980年(图82-1)。乾隆朝作品亦甚罕,比较两例私人收藏。其一源自于山中商会经理长谷氏,器高52cm,较本品略小,其余一致,曾展于明尼阿波利斯艺术学院,释于北京华艺,2020-10-16,Lot.1514;另一例美国私人收藏,尺寸一致,后释出于Sotheby’s NY,2020-9-13,Lot.550.(图82-2)



Lot 608 明 铜羊形车尊

尺寸:长33 cm . 高 28.5 cm . 重 5774g

起拍价:900,000 人民币


宋代以降,仿古之风颇盛,宋•蔡绦《铁围山从谈》卷四有“时所重者,三代之器而已。”宋人之崇慕古风,是至上而下的,统治阶级希望“帝承天休,宪王代,稽古象物,昭德于彝器”;文人雅士则更多的希冀能从古器之中追摹商周之遗风,正是因为如此,古器物收藏与赏鉴成为文人书斋生活之必备。《诗经》中有曰:“文王之政,廉直,德如羔羊”,羊“跪乳”的习性被视为善良知礼,其外柔内刚也被引申出许多神圣的秉性,在民间更是直接象征着“吉祥”之意,成为青铜重器着力表现的对象。宋人对羊之喜爱当为古代各朝之最,就宋朝皇室而言,吃羊肉是“祖宗家法”。《后山谈丛》所言:“御厨不登彘肉。”李焘记载辅臣吕大防为宋哲宗讲述祖宗家法时说:“饮食不贵异品,御厨止用羊肉,此皆祖宗家法所以致太平者。” 此件羊车,为仿商周之器所作,周礼繁复,时所造之牺尊有牛、羊、凤等造型,体型较大,且牛羊首系锁链,旁边铸人像以作牵引,以示古人对天界之敬重向往。此器体型适中,工艺繁复,古拙庄重,为典型宋代仿古制器。时人之礼制由唐五代演变,已与周礼大不相同,故此件羊尊当为宋人仿古之观赏器,纵观整器之体量、工艺,非王公贵族不能有。羊尊内体中空,一次浇筑而成,下承四轮台座,完整无缺。尊通体饰仿古纹饰,线条流畅,简约大方,气质高雅。皮壳古润,宝光熠熠,局部呈现深红色斑,古韵洋溢,极具历史的厚重与深邃之感。器形浑圆饱满,极为难得。羊颈间有出戟,规整庄重,羊首及四肢的勾勒更是巧夺天工,与出戟一道成为尊体表面锦上添花的装饰,兼具硬朗与优雅,颇具玩味,而背上自由翱翔的蝉则从侧面表现出宋朝贵族士人阶级志趣高远,当一鸣惊人的远大理想。兽面眼部凸起,表情凶猛,结构严谨,制作精巧,还隐隐约约透出一种神秘而又原始的气氛,显示出古代人们对自然力量的崇敬与畏惧,象征王权的威严神圣不可侵犯。故宫博物院清宫旧藏有一件相同造型、相同时期的鎏金作品,文物编号故00077645. 正色佳品例,可参考法国赛努齐博物馆藏品,录于《Bronzes de la chine imperiale des Song aux Qing》,赛努齐博物馆,2013年,页87,图39.

参阅:1. 故宫博物院清宫旧藏 “宋•鎏金尊”

2.《西清续鉴甲编》•卷五•三十三 。

3.法国吉美博物馆研究员Michel Maucuer编《Chine imperial》(中国青铜器)

4.《吉祥如意文物特展图录》,国立故宫博物院,1995年,第207页。

5.《Bronzes de la chine imperiale des Song aux Qing》,赛努齐博物馆,2013年,页87,图39.



Lot 609 清乾隆宫廷造办处 和田玉带皮籽料连铜鎏金器座“金风玉露”山子摆件

尺寸:座重13197g 玉重 5792g 18.5 x 18.5 x 40 cm

起拍价:3,000,000 人民币


来源:香港家族私人收藏。
展览:1.《玉意——乾隆帝的艺术梦》,加拿大温哥华保利艺术馆,2018年9月20日-11月28日。

2.《萃锦曩怀——清代艺术珍宝展》,恭王府博物馆,2019年10月2日-11月15日。

记录:1.伦敦佳士得,1995年12月4日,编号0302.

2.香港苏富比,2017年11月30日,编号0040.
款识:“前”楷书款

始观此精美绝伦的山子,我们不禁联想到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东坡肉石”,制式与本品相同,均以天然原石为主体,下衬鎏金器座。本品原石,乃亿万年大地的演变,千百年喀什玉龙河的洗礼所造就的大地精华——绝品和田玉带皮籽料。此料料形硕大饱满,上散而下聚,通体圆润,玉质细腻油润,毛孔清晰,厚重内敛,并带有天然玉石金黄皮色,质朴不宣,返璞归真,野趣天成。通身紫灰、金黄纹理纵深,如若夕阳暮色,晚霞氤氲变幻,散发着剔透的灵性与神意,是为:璞石不琢自成一景,实是天工造物。与此相对,此件顶级的天然籽料隽品,带有原配铜鎏金器座,以成赏石山子之用。鎏金厚实,金水柠黄靓丽,附着力极佳。精铜分体铸造,入手极其沉重:上层为覆莲式,联珠颗颗分明,莲瓣三层迭压,饱满鼓凸,环绕器座一周,排列工致,表现出乾隆朝京造风格金铜造像构件的典型特征。类似作品可参考故宫博物院所藏“铜鎏金十一面观音立像”,文物号:故00000235。下层则作束腰须弥山样式,崖石上下对称,连绵起伏,山峦有主次之分,山形有高低之别,聚散之间,流露浑然大气之感。见有紫禁城雍和宫前陈设“铜须弥山”。器座底缘,阴刻楷书“前”款识,猜想当为彼时宫中陈设的方位。自古以来中华民族是个爱玉的民族。远古时代老祖先就知道“石之美者,玉也;历代的帝王,以玉作六器,祭天地四方,吟诵着“君子比德于玉”,分执六器以为礼,发展至清朝,宫廷中玉石被打造成各种不同形态具备不同功能的各种御用器物,处处可见。其中真正到了嗜玉成痴嗜玉、乐此不彼、与玉形影不离的帝王的当首推乾隆。乾隆皇帝不仅痴迷于玉,还识玉、懂玉,是一位名符其实的古玉鉴赏家。乾隆之爱玉,可谓身体力行,他亲自督办组织采集、制作各种玉器,并在京师设置养心殿造办处和内廷如意馆,对宫廷玉作人员的组成、工匠的选配及工匠个人的技术水平,事无巨细,这也极大的提高了宫廷玉作的技术水平。此尊乾隆时期的玉山子,构思精巧,率朴至臻的天然玉石籽料,辅之以精工细作的鎏金器座,高贵华美之态显露无余,别具一番悠远的意味,可谓金风玉露、金玉良缘、佳偶天成,展现出典型的乾隆造办处特征,是为宫廷置器的稀见珍品。

附1995年12月4日,伦敦佳士得拍卖图录。



Lot 614 清乾隆 翡翠雕鳌鱼观音立像

尺寸:净高34 cm . 总高 40.5 cm .

起拍价:4,000,000 人民币


记录:香港苏富比,1988年11月17日,编号0426,估价HK$ 400,000-600,000.

镌文:金鳌独占,普度慈航。永宝佛像,庄严无双。乾隆御题

翡翠是一种天然矿物岩石,属天然玉石的一种,拥有多种颜色,翠绿、红翡、紫罗兰色、黑色、黄色、篮色等,其中翠绿色备受世人青睐和追捧。质地越细腻,透明度越高,整体效果越晶莹剔透,为难得的佳石。翡翠是目前中国玉器中最光彩夺目的玉种,于清代进入中原,据清宫档案记载,雍正十一年云南巡抚张允隋以“云石”、“云玉”、“滇玉”名目开始向宫廷进献翡翠,初时尚不贵重,但很快乾隆初期便成为备受追捧的珍贵玉料,纪昀在《阅微草堂笔记》中称:“云南翡翠玉,当时不以玉视之,不过如蓝田干黄,强名以玉耳。今则以为珍玩,价远出真玉上矣……”乾隆元年,宫中建如意馆,专制玉器,乾隆亲自督办,并组织收集各地精美翡翠玉器。时至晚清,慈溪太后特别喜爱翡翠,使得翡翠在晚清成为实至名归的“玉中帝王”。当时曾用大量的中国白银换回了上等缅甸翠玉,属高档的翠玉,几乎被清政府所垄断。此翡翠观音佛像制作精美、细腻,体现了宫廷审美趣味。此尊观音选硕大翠玉整料圆雕而成,其质有明显的变斑晶交织结构,玻璃光泽明亮,浅翠绿色遍布全身,沁人心脾,水头极好,且经精工打磨抛光,更是绿意油润,如沐春光,尤为难得。观音头束发髻,发丝根根毕现,戴如意宝冠,开脸丰腴饱满,眉如弯月,双目微启下视,鼻梁挺拔,双唇微启,身着曳地襦裙飘逸,腰间以丝带系束打结垂下。左手胸前结说法印,又有持如意,点化芸芸,教化众生,解救苦难,以甘露洒于人间。造型端庄,面带微笑,神情祥和,全身比例均匀,手脚写实细腻,衣纹起伏流走自然显质感。观音跣足立于鳌鱼之上,龙首双眼圆睁,炯炯有神,额生双角,张口露齿,长须翘鼻,身似鱼,背鳍伸展,金鳞历历有度,鱼尾卷起上扬,灵活生动,隐现于汹涌的波涛之中,衬托鳌鱼跃然出水,凌空飞腾之势,静中寓动。此作品将佛教文化与清代宫廷玉雕技术相结合,用料质佳,翠绿丰富,纹理全面,集浮雕,镂雕,圆雕于一身,型制典雅高贵,气质不凡,开脸面相清秀,体态文静,层次分明,刀法线条含蓄刚劲,细微之处妙至颠毫,叹乎其技,是较少见的上等翡翠中难得的雕件,颇具收藏价值。旧配紫檀木雕海水纹器座。

附1988年香港苏富比拍卖图录。

参阅:1.北京匡时,2016年12月6日,编号3164,成交价RMB 74,750,000。

2.《故宫经典——故宫观音图典》,故宫出版社,2012年,页274。

3.《香港苏富比二十周年》,两木出版社,1993年,页307。



Lot 628 清中期 剔红花鸟图八角锦面方桌

尺寸:104.5 x 104.5 x 84.5 cm

起拍价:1,800,000 人民币


记录:1.伦敦佳士得,1980年7月14日,编号0335.

2.中贸圣佳,2018年11月24日,编号3110。

剔红方桌,华丽非凡,满布锦地纹,繁密交迭,远观细如锦缎密纺,近观如蔺草编织,无一变形。桌面边框设开光,细密“卍”字锦地上雕各式花鸟图案,构图清雅,形象生动,应该是根据画家画稿而成。桌面心则雕刻成八方形盒菱形相合的锦纹,图案交迭排列,花团锦簇,繁不胜数,应该是模仿织绣物的效果。桌面框雕刻细密的雷纹,束腰上雕回纹锦。牙板较宽,四面开光内依次雕刻春桃飞燕、荷花海棠、芙蓉双鸭、梅花群雀四季图案,并以不同的锦纹代表天、水、地。牙板两头做成卷云纹和腿足相抵,上雕细密的西番莲纹。方腿足,锦地细密,上方雕鼎形寿字,下方雕团寿字,中间为如意花纹变体。剔红是甚为精细繁杂的漆工艺,人工成本极高,清代宫廷所用剔红器具多在苏州、扬州一代制作。据档案记载,乾隆初年,弘历命在造办处“牙作当差的刻竹名匠从事雕漆,乾隆三年十月十四日,传旨:雕漆盒若漆得时,交牙匠雕刻,钦此。”以刻竹技法雕刻漆器,自然把竹刻那种奇峭清新、精致纤密的风格带到雕漆中来,影响所及,使乾隆雕漆立刻呈现出刀锋犀利精密,棱线深峻有刃,表现出锋棱之美的崭新风貌,所制雕刻之精,几乎无懈可击。本品便为乾隆至嘉庆时期,精工细作之典型器物,其尺寸方正而硕大,显庄重典雅之气,漆层厚重,雕漆刀法灵活多变,深峻细腻,一丝不苟,锋棱显露,巧夺天工,处理手法为乾隆一朝所独创,极具时代特征。通体雕饰华丽繁缛,繁而不乱,层次感极强,主题表现明确,各式锦纹、寿字纹、缠枝莲纹、如意纹及回纹均为清宫置器祈求纳福延寿之常见纹饰题材。雕漆器多为案头箱盒小件,大件家具甚为珍贵,此桌雕刻工艺细致,气质华贵,具有鲜明的宫廷风格,是宫廷陈设之佳器,为剔红作品中至精至善之作,诚可典藏。同类做工的椅具见有数张,方桌少见。美国西雅图亚洲艺术馆收藏有一件剔红方桌,收录于The Arts of China, After 1620,尺寸比本例略小,但造型和装饰趋同。



Lot 629 明万曆辛丑(1601年) 戗金彩漆花鸟云龙纹大柜

尺寸:132.6 x 59.5 x 170 cm

起拍价:2,000,000 人民币


款识:“大明万曆辛丑年制”楷书款 说明:此柜极为硕巨,气势恢宏,使人望之便觉非寻常王公所用之器,宫廷气息盎然。通身以朱黄漆为主要地子,戗金填彩工艺装饰。柜身四面齐平,正面对开门,缠枝花卉纹界隔的四开光内,四幅意境空幽的花鸟图映入眼帘:左上方,牡丹依寿石而生,幼竹摇曳生姿,彩蝶翩翩飞舞,一只仙鹤体态婀娜,昂首长鸣,与天际飞来之鹤相互顾盼;右上方,两只孔雀漫步于山花烂漫的江岸之畔,远处群山迤逦,祥云缭绕;下方两幅左右相互呼应,梅枝自一侧湖石之中横欹而出,叶片希落,梅花精秀而含苞待放,两只绶带鸟栖于梅枝之上,其一昂首傲立,其一望向盘旋双蝶,旁又有茶花相伴。四幅图案刀刻工艺极为细致,对于景物、瑞鸟、花卉的刻画写实而清丽,填彩准确,布局疏朗有致,宛如四幅小品写意画作,富宋画之意蕴,必出自宫廷绘画高手之范本无疑。对开门下横枨及柜框,均黑漆地戗金饰连续的缠枝花果纹。横枨下牙板饰双龙驰骋于海水江崖之上,五爪龙身姿矫健,猪鼻横目,鳞片毕现,气势撼人,其下水波奔腾,极具韵动之感,图案时代特征鲜明,为典型的明嘉万时期装饰纹样,三面直牙条均饰“壬”字祥云纹。侧山四面均以仙鹤、孔雀、绶带鸟主题的花鸟纹,于柜门纹饰相呼应。打开仓门,中设两屉,亦以黄漆地戗金填彩,饰以缠枝花卉纹。除此之外满髹黑漆,漆质浓郁,色泽纯正,黑中透亮,因传承使用年代久远,漆面各处可见蛇腹断为主的断纹,古色古香,呈现出不规则而显天然自成的装饰纹样,极具美感。柜上装有铜鎏金面叶一幅、合页四幅,饰以云龙纹,亦是典型的万历朝特征,与暗藏板龙纹风格相同。方角柜是在明代万历时期流行较广的大件家具,并常常是置于起居室显眼的方位,北京故宫现存有同种类型及风格的家具,均为明末清初之精品,存世量十分稀少,是中国古代工艺和宫廷家具装饰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表现方式。此柜最为难得之处为,侧山一隅落有“大明万历辛丑年制”楷书干支款,极为难能可贵,万历辛丑,即明神宗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此时剔红、剔彩、戗金等漆工均极其兴盛,本品可一睽彼时戗金填漆工艺之精湛,为研究明晚期漆器家具提供了标准器,极具历史价值。或因漆器工艺作品难以保存,且此类家具规格硕大,保存至今者实属稀珍。一例原为王世襄先生旧藏,并称之为“无价之宝”的一套“明万历黑漆描金四大件柜”,录于《中国古代髹漆家具》,文物出版社,2012年,页113。后于北京保利2015年12月7日拍卖,编号7353,成交价RMB 17,250,000.所落万历年号款,款识写法与本品如出一辙。



Lot 827 清早期 “宣德年制”款铜冲耳四方鼎式炉(原配宣德款炉座)

尺寸:高24.5 cm . 宽15 cm .炉重3731g.座重1615g

起拍价:800,000 人民币


款识:“宣德年制”四字篆书款(炉底、炉座)

本炉色相具足,古穆精醇,传世品罕有与之相伯仲者,见一例中贸圣佳2018年11月24日拍卖,“清康熙•四方大鼎式炉连座”,其形、其款与本品如出一辙,仅皮色不同,成交价RMB 5,290,000,编号3079,可兹赏鉴。铜胎精铸,致密细润,色泽雅丽,精光内含。整作四方鼎式,宽边平口,双立耳,束腰,鼓腹,四柱形足。底铸减地阳文“宣德年制”四字篆书款。底座规整,束腰彭牙,卷云足,四字篆书款“宣德年制”,与器身相映成辉。整器造型规整大方,稳重雅致,线条柔和而不失坚挺,尚有明式家具素雅简约的审美风格。方鼎器形仿古,稳重庄严,器形之至刚与纹饰之柔逸完美统一。器身精工细铸,通体无纹,既有皇家的威严,又有吉庆的寓意,可谓“淳朴率真,天然谢雕饰”之风格,手感细腻,堪为炉之佳器。文献记载:“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元士三也。”鼎的形制因时代而异,商代前期多为圆腹尖足,商代后期和西周早期圆腹柱足鼎占多数,西周中期鼎仍多柱足,但垂腹较宽。西周晚期,鼎足呈马蹄形,多半球形腹。明末清初之际,摹古之风盛行,商鼎周尊造型器物开始出现在上层社会装饰中,并成为文房清供之佳物。宣德三年,宣宗敕谕宫廷御匠吕震和工部侍郎吴邦佐,选用暹逻国所贡的风磨铜佐以锌、锡等贵重金属,参考《博古图》等古籍及内府藏器,铸成一批铜器。其铜料熔锻时达十二炼才准铸器,每斤铜液仅能炼出四两精铜,故这批铜器铸成后尤显铜质精美,亦成为后代明清宫廷追崇仿铸的对象。此类铜器在明清档案文献中被称为“宣铜”,其用料及炼法皆仿宣德做法。观今故宫旧藏宣铜器中,属康雍干三朝所作者尤为精细,可作清造“宣铜”的标准器。此鼎式炉即为清早期宣铜精品,其铸铜精良,皮色深栗,宝光内敛,且器型俊美,造型匀称,观其器型,应有参照《宣德彝器图谱》中之“仿古周丰鼎”,而又加入了清早期时期的审美风格,故整器甚具古朴庄严之感。附木质炉盖



Lot 834 清早期 “宣德”款官造红皮铜活环耳钵式炉(原配炉座)

尺寸:高15.4 cm .口径9.2 cm .重量3062g

起拍价:600,000 人民币


款识:“宣德”篆书款

君子佩玉,文人博古,铜炉取玉之温润,谦谦和悦;取鼎彝之浑厚,古意内蕴。铜本坚实朴拙,融汇多种金属元素,经多重工艺,千锤百炼,终成珠光宝器。钵式炉,其器型见载于明代吕震等撰成的《宣德彝器图谱》中之“钵盂炉”,并分有大小两种尺寸,皆八炼洋铜铸成,系仿照宋代填漆款式铸造,为宣德炉款式唯一仿自漆器者。与本品极为相似的一例,中贸圣佳2017年6月18日拍卖,“清初•宣德款兽耳含环钵式炉”,编号0139,成交价RMB 5,175,000。造型、款识、器座均与本品如出一辙,仅双耳略有差异,本品较之,皮色却更为殷红喜人。另见一例为故宫博物院清宫旧藏,无耳原座 “宣德款铜钵式炉”,文物号:故00142842。此钵炉敛口,丰肩饱满,鼓弧腹,下部弧收,形成上阔下窄之势,型若宝珠,圆满庄重。沿起灯草线,辅首置于炉身最宽处,状若棋子,悬扣双环,此种修饰在常见宣炉中所见极少。除此之外再无他饰,以彰显器物的线条之美。皮色棣如红棠,籍点微墨,似枣熟透,宁静匀透,润润可比和田之玉,艳艳秋波,赛过夕照太湖。绵软之感,似有香波,随那妙色启人心扉,大凡炉有纹饰者,总难有此奇境佳色。古往今来宣炉一物,众人皆云“红皮之器以正德朝为最佳”,赏观此炉,方知未必有其实也。参考北京保利2016年6月6日拍卖,“明正德 阿拉伯文鬲式炉”,编号7337,成交价RMB 3,220,000. 露铜处细查,铜质金黄沉蕴,细实密融,黄中泛银,滟滟如波,细密若水,与明代上品宣铜所用,可比同质。底心微凹近平,精铸细刻“宣德”悬针篆书款,开框方正,边线利落,地子平整,字体端正,右窄左方,笔画细窄均整,转折端方有致,体现出清代早期官铸炉高度的制作标准、精湛工艺和不凡气度。原配器座更是难得,王世襄所著《自珍集》曾言:“予藏炉四十多具,均有檀、梨木座。十年浩劫,全部被抄。发还时炉失约三分之一,……皆有好于潘家园代为觅得,勉强配合,宜其无一相适也。”由此可知铜炉配原座者,难能可贵。



Lot 843 明 铜鎏金关公坐像

尺寸:净高34.5 cm .净重5222g

起拍价:800,000 人民币


关公以精铜为材铸造,通身原有鎏金,传承供养年代久远,覆之以厚重的包浆,古意盎然。关公 头戴青巾皂角帽,耳侧垂巾带,面庞圆阔,眉头紧皱,丹凤眼,卧蚕眉,气度超凡,长须美髯,足踏长靴,呈威震四方的姿态端坐,有如屏气凝神欲阅览军机大事,亦或蹙眉思索文韬武略。双手置腿上,右手握拳,胸背笔直,耸肩颔首,里层着铠甲,外层罩以袒右长袍,以革带紧勒前胸。尊像造型深具美感,技巧精湛,刚柔并济,以阴阳双刻表现出流畅的衣纹、裙边上的花纹和层层凸起的鳞甲,呈现出不同物料的质感,且躯干造型无一处重复,其右肩兽头怒张大口,手肘铠甲线条硬朗笔直,左肩袈裟光滑简洁,手肘下垂衣纹畅顺。右膝铠甲露出,左膝袈裟垂落,虽为坐姿,却仍气宇轩昂,难挡英武之姿,显现出关羽智慧与勇武并存,是忠义两全的化身。关公本为东汉末年刘备的重要将领之一,而关羽在三国时期的历史或演艺故事众人早已耳熟能详,从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到过五关斩六将的千里走单骑,再从镇守荆州水淹七军至最后败走麦城被斩杀,其忠义双全与智勇兼具的精神被后人所传唱,因此逐渐转变成宗教信仰的一种象征,而其信仰可追溯至宋代,并成熟于明代,再绵延传续至今依然为广泛的民间信仰,不仅被奉为武圣,更与孔子齐名,被尊称为「文武二圣」,明代万历时被称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清代时被光绪帝封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显威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附木质器座。

参阅:厦门保利,2019年1月6日,编号1047,“明中期•铜鎏金关公像”,高23.5cm,成交价RMB 1,725,00。



Lot 847 元 大都风格铜鎏金释迦牟尼佛坐像

尺寸:高17.8 cm .重量1053g

起拍价:800,000 人民币


元(1271-1368 年)宫廷风格合金铜镀金(黄春和 首都博物馆研究员:2017年 2月25日) 此像头饰螺发,头顶肉髻高隆,形似塔状,大耳垂肩,耳轮分明;面形宽大,相容庄严,眉弓隆起,双目低垂,神态安详。肩部宽阔,腰部收束,躯体健硕壮美。上身着袒右肩袈裟,下身着僧裙,衣纹简洁,仅于领口、手臂、袖口和小腿处刻画宽大衣缘,衣缘以连珠线镶边,上面刻画精美的涡旋状缠枝莲纹饰。结跏趺端坐于莲花宝座上,右手结触地印,左手结禅定印,表现释迦牟尼佛降魔成道时的姿势。座前横刻一金刚杵,正寓意释迦佛降伏魔众。莲座造型周正,上下边缘各饰一周连珠纹,莲瓣宽大饱满,头部略有卷曲,形制美观大方,上下对称分布,环绕莲座一周。莲座下无封藏,但从大开的内膛可清晰看到内膛的面貌,为造时代、产地和工艺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依据。以合金铜铸造,表面镀金保存完好,金色灿烂,亮丽悦目。整体造型完美,法相庄严,胎体厚重,工艺讲究,具有元代宫廷造像的鲜明风格特点。不管是信徒或藏家,释迦牟尼像是一定要有的,因为他是教主,是信仰的灵魂,也是所有佛造像的基础。因此,数量最多也最普通的是他,但最顶级的佛像精品也是他。对于收藏者来说,能否持有一件出类拔萃的释迦牟尼像,将成为检验其收藏水平的标准。此尊为典型的元代大都风格造像。表现了佛陀最经典的释迦牟尼佛成道像,象征着世尊菩提树下禅坐冥想、降服魔罗、最终成就正等正觉,在“八大圣迹”佛传故事中,降魔成道是传播最广的。

参阅:1.西泠印社,2019年12月15日,“13世纪•铜鎏金释迦坐像”,编号4702,成交价RMB 3,335,000。

2.广州华艺,2015年12月20日,“元大都•铜鎏金贡噶宁波”,编号1033,成交价RMB 4,370,000。

3.北京保利,2015年6月7日,“元•伐阇罗弗多罗尊者”,编号7459,成交价RMB 35,075,000。



Lot 848 明 铜漆金准提佛母坐像

尺寸:高67 cm .重量19900g

起拍价:500,000 人民币


此尊准提佛母坐像体量十分高大,胎体厚重,通身漆金,传承供养年份久远,局部显露朱红底漆。一面二十四臂,各臂分持宝镜,莲花、利剑、青珠、金刚杵、金刚橛,吉祥结,法轮,宝伞,宝幢,梵箧,鱼等,表示消灾、去惑、增福、延命、超脱轮回、往生净土等愿。佛母面相饱满祥和,头戴五叶高冠,显静寂相,主臂胸前合掌,后两臂于头顶上空双手托举佛陀。袒露胸部,佩饰连珠长链,下着长裙,双脚跏趺端坐,衣褶边蜿蜒流畅的铺于座面。整尊造像躯体结构匀称,宽肩细腰,造型端庄大方,是值得珍藏的精品之作。准提佛母的梵文为Cundhi,译为清净或明觉,含有七亿佛母,三世诸佛之母的意思,故又称“七俱胝佛母”,是佛教中显教、密宗所共尊的大菩萨,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其又称准提菩萨、准提观音、天人丈夫观音等,密号为最胜金刚,为六观音之一。在中国佛教徒的心目中,准提菩萨是一位感应甚强、对崇敬者至为关怀的大菩萨,他的福德智慧无量,功德广大、感应至深,满足众生世间、出世间的愿望,无微不至的守护众生。修学准提咒并没有任何限制,不分任何身份者,都可以修学诵持的,依此也可看出准提菩萨的慈悲。准提佛母的造像有很多种,是菩萨因应众生求法的不同缘起,而示现不同的形象。

记录:纽约佳士得 2016年3月17-18日拍卖,编号1416。



Lot 905 清乾隆  铜胎画珐琅“瓜瓞绵绵”开光花鸟图六方弦纹撇口瓶

尺寸:高32.8 cm . 重量1149g

起拍价:350,000 人民币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说明:此瓶造型别致,釉料色阶变化多而光洁,珐琅彩亮丽精美,画面层次分明,纹饰优美,为清乾隆时期典型的造办处所制之品。《宫中进单》0679号记载:乾隆四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粤海关监督德魁进珐琅六方瓶一对。本品或许为其中之一,而另一只曾于北京华辰2017年6月5日拍卖,编号2016,成交价RMB 1,380,000。两者若不仔细对比,宛如一物。翻阅公私典藏,此种西洋风格画珐琅器在乾隆朝极为盛行,现故宫博物院藏清乾隆画珐琅开光西洋风景人物图六方瓶,收录于《故宫博物院藏品大系:珐琅器编5》,安徽美术出版社、紫禁城出版社,2011年,页103,图70,与拍品风格相似,蓝料款识应为一人所书可资比较。现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清乾隆画珐琅西方人物方瓶,见《故宫珐琅器选萃》,国立故宫博物院,台北,1971年,图47,通体绿釉四面开光珐琅彩为地绘缠枝花卉,器腹四面开光绘西方人物。另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清画珐琅西洋人物瓶,刊于《明清珐琅器展览图录》,台北故宫博物院,1999年,页267,图146,外饰缠枝花果为锦,腹部开光绘西洋风景与人物,风格皆与本品相似,可资比较。拍品撇口、长颈、颈上三道弦纹,六棱腹、外撇足。通体黄釉珐琅彩为地绘缠枝花卉,色彩艳丽,花朵妍放,多姿多彩,繁缛得当,为清乾隆时期瓷器纹饰典型风格。腹面六棱各有开光,开光内以绘制花鸟图,六面风景,各有不同,呈色鲜明,尽显富丽堂皇的皇家气派。画面处理多采取色彩渲染的手法,增加了层次感和立体效果,手法颇有几分西方油画的风格。这件弥足珍贵的开光花鸟纹瓶是乾隆时期的御制器物,其精湛细腻的工艺尽得当时宫廷珐琅器之神韵。此器的珐琅料及施彩均为上乘,外观美不胜收。拍品集彩绘、描金、开光等多种工艺于一身,充分反映出乾隆时期高超的制瓷工艺水平。因其工艺精良,色彩妍丽,构图精美,殊为难得。



Lot 924 清乾隆  “景泰年内造制”款铜胎掐丝珐琅夔龙穿莲纹狮钮四方大熏炉

尺寸:59.3 x 59.3 x 78 cm

起拍价:800,000 人民币


款识:“景泰年内造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说明:此掐丝珐琅熏形制硕巨,自上而下层阶甚多,纹饰也极为繁复,每层均为正方形,边角转折利落,线条硬朗。鎏金狮子戏球捉手,下衬拐子花卉纹方形炉盖,此炉最为精美者当属中间镂空透气屉身,第一层饰云蝠形缠枝莲纹,第二层为贯套花卉纹,最下层为夔龙穿花纹,下衬覆莲纹一周。板沿厚重较宽,托起炉盖及屉,方斗式炉腹饰缠枝西番莲纹。下承简化兽足,圆润鼓凸,踞地有力,亦以缠枝花为饰。最为值得称道的是,此式掐丝珐琅大炉,或因铸造难度之故,极少见落款者,本品底心减地铸修“景泰年内造制”,六字篆书寄托款,款字内容特殊,布局舒朗有致,结字方正规矩,微见伶俐刀痕,为典型的乾隆时期炉款。保利香港2017年4月4日,售出一件原为文德尔伉俪旧藏的掐丝珐琅六方熏,以HKD 4,484,000高价成交,编号3114,其尺寸较本品略大,但不及本品宽厚沉稳。一例纽约佳士得2006年3月29日拍卖,一件掐丝珐琅象足熏,尺寸略小,但釉色多有相同之处,编号0298,成交价USD 198,000,再见一例为北京保利,2010年12月5日,五周年拍卖会,一件“掐丝珐琅缠枝莲纹方形四足炉”,以RMB 2,800,000价格释出,可兹赏鉴。北京故宫博物院清宫旧藏的“掐丝珐琅勾莲纹四方熏炉”,于本品气势相近,镂空处多以鎏金装饰,文物号:故00117276。掐丝珐琅熏炉为明清两代宫廷重要陈设器,通常置于宫殿内用作烧灰取暖或燃点檀香,传至乾隆一朝,铜胎掐丝珐琅工艺极其纯熟,亦融入更加丰富的装饰因素,不仅愈加美观,也逐渐跳出实用器之范畴,兼具观赏性。观本件熏炉之规格,极可能为清代乾隆时期皇宫内的重要摆设,可参考法国国家博物馆枫丹白露宫内,一件掐丝珐琅云龙鹤莲纹方形熏炉,放置于殿堂前方,风格和尺寸均与本拍品相近。故宫博物院各主殿上仍保存有大量熏炉,与本件熏炉形制相同者并不少见,可作参考。此外,可查各大博物馆所藏及历年拍卖场上出现之例,无不品相欠佳或尺寸小,本品品相甚为完好,更显珍贵。



Lot 928 明宣德  御制铜胎掐丝珐琅缠枝莲纹出戟尊

尺寸:高18.5 cm .重量1428g

起拍价:800,000 人民币


说明:此宣德御制珐琅尊,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一件纹饰、造型、尺寸非常相似的例子,唯局部的设色略有差异,同样定年宣德,底部刻十字金刚杵并后刻景泰伪款,见1987年北京出版《中国美术全集》,第10册,图版299号(图一)。上述出版论证该器为御用监制造。另有一件相似例,出戟为牙状,载于H. Garner着,1962年伦敦出版《Chinese and Japanese Cloisonné Enamels》,图版18号;另一件为Pierre Uldry珍藏,著录于1989年苏黎世出版《Chinese Cloisonné:The Pierre Uldry Collection》,图版25号。历年国内外拍卖,偶有上拍类似器物,如北京保利2018年6月19日拍卖,一件“明宣德•御制铜胎掐丝珐琅缠枝花卉纹出戟尊”,原为英国古董商Eskenazi旧藏,以RMB 6,900,000价格释出,编号5186。同为北京保利2009年11月23日释出,一件无来源的“明宣德•掐丝珐琅缠枝莲尊”,以四百余万人民币成交,编号2057。伦敦佳士得2010年5月11日拍卖亦有同类作品,成交价EUR 303,446,编号0119。此式尊形圆鼓,仅为宣德朝所流行,后世不见,晚明、清三代仿制者,多见为细而高者,《故宫博物院藏品大系•珐琅器编•1》,安徽美术出版社、紫禁城出版社,2011年,页86,图20。此尊为喇叭形侈口,圆腹微扁,饱满敦实,覆钟形高圈足,足端外撇,造型仿自商代青铜器,通体以天蓝色珐琅釉为地,分成三层花卉纹,颈、腹、足上均饰四出戟,口内饰铜鎏金錾花蕉叶纹,以及牡丹和山茶,令整体纹饰更丰富,底板錾刻十字形金刚杵。外壁颈部饰栀子花,腹部饰缠枝莲纹一圈,足墙饰缠枝牡丹纹。此器造形端庄,釉色纯正饱满,发色鲜艳,具宣德时代特色。明宣德时期的掐丝珐琅器多以蓝色珐琅釉为地,共享了六种颜色,即天蓝、红、黄、白、墨绿、宝蓝,颜色纯正,釉质细腻,气泡较少,反映出珐琅质量的精良。其器物上的缠枝纹装饰布局疏朗,花朵饱满,以单线勾勒枝蔓,掐丝活泼豪放。



Lot 929 清乾隆  “大明宣德年造”款铜胎掐丝珐琅甪端香熏(一对)

尺寸:高35.2 cm . 重量1 6304g.重量2 6302g

起拍价:600,000 人民币


来源:Raymond Smith KBE绅士(1917-2002)及Smith女士(1918-1996)收藏。1975年左右,购于偷敦一家拍卖行。
款识:“大明宣德年造”六字三行楷书款

说明:此对甪端熏,胎体厚重,形体方正,丰满结实,脚踩盘蛇,风驰电掣,昂首傲立,双目圆瞪,炯炯有神,气宇不凡,见皇家气象。甪端护卫在侧,显示皇帝为有道明君,身在宝座而晓天下事,做到八方归顺,四海来朝。故而甪端崇拜在明清两代均为皇家所重视,内府专置有司负责制造事宜,以供内廷之用。如故宫博物院太和殿宝座两侧之掐丝珐琅甪端,参见《清代宫廷生活》,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2006年。掐丝珐琅甪端的制造始于明万历年间,北京故宫博物院典藏“明万历款•掐丝珐琅甪端”是目前所见带年号款的掐丝珐琅甪端最早的例证,为明宫御用监所造。《故宫博物院藏品大系•珐琅器编•1》,安徽美术出版社、紫禁城出版社,2011年,图版102-103号。本器兼用錾胎及掐丝珐琅工艺尤其珍贵,张宗宪珍藏一件非常近似例子,见苏州博物馆2007-2008年举办《绚丽•华贵•至尊—香港张宗宪先生珍藏御制宫廷掐丝珐琅器特展》,图录60页;该书第40页另载一对掐丝珐琅甪端;二例均定年乾隆。另见沈阳故宫博物院收藏数例,见2007年沈阳出版《沈阳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精粹—珐琅卷》,90-95页,图版4-6号。历年拍卖场上,掐丝珐琅甪端屡见不鲜,但如本品如此精工细作者,实为凤毛麟角,且成对保存状况极好,更显难能可贵。参考几例:一尊带有乾隆六字刻款的掐丝珐琅甪端熏,售于北京保利2010年6月4日,《宫廷艺术与重要瓷器工艺品专场》,编号4335,高度35cm,成交价RMB 4,,032,000。一尊尺寸较小,高约26cm,经香港佳士得2014年5月28日售出,成交价HKD 2,200,000,编号3538。成对的甪端熏,见伦敦苏富比1996年11月11日拍卖,编号0153,后经香港佳士得2021年5月28日再度售卖,成交价HKD 6,000,000,编号3016。陈设之用的一对掐丝珐琅甪端,见北京翰海2010年6月7日拍卖,成交价RMB 10,640,000,编号2540。本品于工艺精湛、釉彩妍美之外,最为可圈可点之处则是楷书“大明宣德年造”六字款,纵观乾隆一朝,掐丝珐琅器皿不乏佳器,然落有宣德寄托款者屈指可数,年号款的甪端更是珍稀,由此可知,本品级别高贵,非同凡响,为乾隆盛世内府瑰宝,虽历近三百年风霜依然宝光照人,今日成对出现,是为幸事。



Lot 930 清康熙  铜胎掐丝珐琅胡人献宝烛台(一对)

尺寸:1#:高39 cm . 重量3570g 2#: 高39.5 cm .重量2923g

起拍价:800,000 人民币


来源:埃斯肯纳齐(Eskenazi, Milano.)旧藏

记录:1.伦敦苏富比,1982年10月29日,编号0012.

2.米兰苏富比,2016年6月14日,编号0055.

说明:胡人献宝为中国封建社会繁荣昌盛、万邦来朝的现实反应,寓意国力强盛、天下太平。康熙年间对外交往频繁,清宫中,有许多以胡人为主题的珐琅器,可归因于康熙帝对于新奇事物好奇与喜爱。相关例证可见今北京故宫博物院庋藏清早期“掐丝珐琅蕃人落地式烛台”,与本件皆以胡人为主题,将异域人士深邃五官、浓密卷曲毛发等特色生动呈现,人物形象及面部表情丰富,栩栩如生。文化意义上表达了清代以“天朝”自居的政治思想,也成为封建政权彰显国力、拓地扬威以及民族融合的记录和象征。故宫所藏掐丝珐琅胡人形象的器物,除烛台之外亦见有香炉作品,如“掐丝珐琅双龙捧寿纹长方熏炉”、“掐丝珐琅夔龙纹人足熏炉”等,见《故宫博物院藏品大系—珐琅器编2•清掐丝珐琅》,故宫博物院编,紫禁城出版社、安徽美术出版社,2011年,页94/72,图67/72。拍品掐丝珐琅胡人形象,为典型的康熙朝制式,且品级极高,实为稀珍。历年拍卖场上偶有出现,均成交价不菲。最为知名者当属文德尔伉俪旧藏的一对掐丝珐琅胡人烛台,于香港佳士得2012年5月30日释出,成交价HKD 6,620,000,高37.5cm,编号3906,烛盘作圆形,而非本品方形。另有美国奉三堂艺术基金会 (David Huang & Son Art Foundation)旧藏,单件保存的“清康熙 御制铜胎掐丝珐琅蕃人烛台”,尺寸较小,高约26.5公分,北京保利2014年12月4日释出,编号7319,成交价RMB 1,955,000。胡人跪姿,手托圆珠宝物的一尊“清康熙•铜胎珐琅胡人献宝摆件”,与本品形象相类,见香港佳士得1999年4月26日拍卖,编号0561,后经中贸圣佳2021年7月7日售出,编号0775,成交价RMB 1,380,000。拍品烛台呈胡人顶双层方承盘式。胡人形象粗犷,眼若铜铃,阔鼻直口,头戴抹额,须髯卷曲,身着单衣,一手撑于腰部,一手上承烛台,单膝跪地,脚踩底座。原装烛扦,下接大小两个宽沿盘状承烛泪小盏,中间靠一段四角分明的方柱相连。胡人衣饰及烛台、底座皆以蓝色珐琅釉为底,承台四周及底座上饰缠枝莲纹,分以五彩填染,花叶轮廓又均由掐丝金线勾描,枝叶缠卷,繁复密致。烛台板沿处饰以八宝纹,胡人衣着则以海水云龙纹装饰,龙身威武遒劲,姿态威猛张扬,周围卷云环绕,象征最高权力,实属罕见。烛台造型别致,兼具实用性和趣味性,掐丝珐琅工艺繁复,所用蓝料莹厚,颜色明亮鲜艳,整体富丽堂皇,尊贵典雅,成对保存,尤为难得。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侧裙漆面有纹路是怎么回事(汽车侧裙底漆)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