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冒冷汗发抖是怎么回事(突然冒冷汗发抖是什么原因)突然冒冷汗发抖是怎么回事(突然冒冷汗发抖是什么原因)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突然冒冷汗发抖是怎么回事(突然冒冷汗发抖是什么原因)

突然冒冷汗发抖是怎么回事(突然冒冷汗发抖是什么原因)

一说到出汗,有的人就开始来劲了!“出汗好啊,排毒。夏天什么都不用做就可以出汗排毒,多划算啊”!

问题来了,出汗就是排毒了吗?我们体内真的有“毒”吗?有没有可能出汗是某些疾病的征兆?今天咱就聊聊关于出汗的那些事!


一、出汗=排毒?你体内哪有那么“毒”!

关于排毒,七大姨八大叔养生圈子里总是会听到这样的说法。

排出宿便,可以排出肠毒;好好睡觉,可以排出肝毒;喝水排尿,就是在排肾毒;咳嗽咳痰,说是在排肺毒……

这么一看,浑身上下,五脏六腑,全都是毒,人体如果真的充斥着这么多毒素,估计早就承受不住而“中毒身亡了”!


我们的身体,有这么毒吗?

人体的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等各司其职,为的就是为身体提供营养,减少有害物质。

人体对于体内的毒素有自己的排毒功能其中肝脏、肾脏、肠道、皮肤等器官都是人体的代谢器官,也就是我们的排毒器官。

只要有毒物质进入人体后,那么这些器官就会积极地将这些物质排出人体或进行酶解。

绝大多数情况下,只要人体自身机体正常运转,就能够排出毒素,压根就不用借助外力来帮助“排毒”。盲目排毒反而会对身体造成负担,甚至出现副作用。

营养学中没有任何一本教科书提到过“排毒”二字,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从1958年到2016年共4版中,从未提及人体内有毒素。可见正统的现代医学理论根本不讲“排毒”,既然都没“毒”了,你还去“排”什么呢?


出汗多≠排毒

一直以来,大部分汗蒸馆的卖点,都是出汗有助于排毒、养颜。他们认为,疯狂喝水,然后大量排汗,就能将体内的毒素给排出去。

然而汗液的成分中,实际占比最多的是水分,在99%以上。其它的成分仅占到 0.5%~1.0%,为固体成分,主要是氯化钠(盐和钾、镁、钙、乳酸、尿素氮等)。

也就是说,无论你出了几斤汗,汗里面多数都只是水分。大量出汗,除了会损失大量的水电解质之外,并不能“排出”什么东西。

出汗的主要功能是调节人体体温,身体热了出汗降温,跟狗用舌头降温一样一样的!

不要想着蒸桑拿、做运动等千方百计出汗排毒了,盲目大量出汗反而会造成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引起更大问题。

因为体内水分大量流失,血液黏稠度升高,会使发生血栓、心梗、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概率升高;同时,高温环境会导致人体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冠状动脉收缩,增加了冠心病的发作风险。


二、每天出多少汗才算正常?

由于人和人的个体存在较大的差异性,需要结合身体基础状况、环境情况、活动情况进行综合衡量。

一般来说,只要身体舒服,出汗可多可少,都算正常。

每个人身上约有200万-400万个汗腺,正常人一天中蒸发汗液约为600-800毫升,高温天气做剧烈运动流汗的汗占体重的2%-6%。

至于看别人出汗、自己不怎么出汗,就担心自己有问题的朋友们,别吓唬自己了。只要身上没有感觉任何的不适,就不用担心。


三、身体动不动就出汗,可能是疾病的信号

如果出汗量没有原因突然增加或减少,这时候需要引起警惕了。

一些看似多汗的表象,也可能是神经系统病变、糖尿病、低血糖、心梗等征兆。

特别突如其来的大冒汗,一定要当心!


1、多汗且集中在上半身——糖尿病自主神经功能病变

汗液的分泌受自主神经系统的支配,如果半身出汗异常,往往预示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病变。

出汗是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的最早表现之一,近60%的糖尿病患者都会出现这个症状。

一些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现上半身及头面部出汗增多的情况,尤其是吃饭时发生,或者在正常的室温下大量出汗,甚至上半身出汗多,下半身出汗少或无汗的情况。

另外,存在自主神经功能病变的患者除了出汗异常外,往往还有其他自主神经功能病变的相关症状,如直立性低血压、糖尿病胃轻瘫、尿潴留、尿失禁,男性功能下降等,要引起重视。

建议糖尿病患者定期去医院进行检查,及时发现相关系统的并发症,以便处理。


2、冒冷汗同时面色苍白——低血糖

皮肤和肌肉的血管、汗腺、竖毛肌等受交感神经支配,交感神经兴奋时皮肤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增加,而副交感神经不能参与调节。

发生低血糖时,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因此出汗是低血糖的主要表现。

当我们就餐时身体会分泌胰岛素,对血糖进行调节。当饥饿难耐时,血液中的血糖就会刺激肾上腺素释放,使得交感神经兴奋,导致人体进入应激模式,进而出汗。

低血糖是糖尿病患者经常可能会发生的急性并发症。糖尿病患者若使用过量胰岛素或降糖药物(糖友夏季饮食或运动不当)时,会发生低血糖。患者早期会出现心慌、多汗、颤抖、乏力和头晕,此时需补充糖分,同时测定血糖。

若一开始就意识不清或吃食物后症状不缓解的,应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抢救。

建议不管是糖尿病患者还是健康人士,都要按时且正常进食,把握好度!


3、多汗伴有体重减少、心跳加速——甲状腺功能异常

甲状腺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器官,保持功能正常可以让甲状腺激素分泌规律,从而维持健康状态。

而部分人甲状腺出现病变,会分泌过多的甲状腺激素,加快人体的新陈代谢功能,交感神经兴奋,此时就会出现一系列明显的症状,会有心慌、体重下降、怕热出汗、情绪波动、容易失眠等情况。

如果在空调房里也经常大汗淋漓,那就需要及时检查甲状腺功能。


4、大量冒汗且疼痛——心脏病

患者除了无故出汗以外,还会伴随胸痛,这很可能是心脏病发作的预警信号。

是由于血管迷走神经的过度反应引起的,同时会造成心率和血压的骤然下降。

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心脏缺血,缺氧,会有心前区压榨性疼痛,胸骨后疼痛现象,在疼痛时忍受不住,会有濒临死亡的感觉,甚至身体大量冒冷汗,有可能是急性心梗发作。

若身边有人出现这种异常出汗且伴有心前区疼痛的情况,高度怀疑心脏病发作,一定要立即就医,别耽误最佳治疗时间。


5、潮热出汗——神经功能紊乱

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出汗,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更年期潮热。

进入更年期,内分泌紊乱,激素水平下降,就会出现与温度、运动无关的无故出汗,患者总是感到身上潮湿;当天气炎热、运动或焦虑时会加重。

普通的汗液是我们身体健康的晴雨表。在生活中我们只要细心观察,多留意,一旦发现自己出现上述或其他异常出汗情况,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去,及时止汗!

对待疾病,虚惊一场总好过过晚发现!


四、出汗后,除了盐水还能来点什么?

大量出汗后,此时来点淡盐水可以补充身体损失的微量元素,在补充盐分的同时多补充水分,这样对身体健康有好处的。

除此之外,不要额外的吃一些盐或者喝一些盐水了。

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建议,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能超过6克。我国很多家庭本身吃盐吃得就比较多,如果再额外的补充盐分,盐的摄入量就更超标了,会影响到血压,对身体健康很不利的。

专门设计的运动饮料一般能补充出汗后流失的营养物质,但缺点一个是贵,一个是部分添加了咖啡因等让人兴奋的成分,大量喝让人不适。


1、多补充维生素C

水溶性的维生素会因为排出大量汗液而流失,在水里加一粒维C的泡腾片更能帮助我们减轻疲劳感。


2、夏季出汗多,要多吃点含钾食物

夏季出汗出的比较多,身体里的钾元素会随着汗液流失而流失。所以在夏天要多吃一些富含钾元素的食物,对身体健康有好处。富含钾的食物有玉米、香蕉、绿豆、香菇等。

我们都知道夏天喝绿豆汤能解暑,这并不是没道理的。豆类里面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以及钾,煮汤的时候就会融进汤里。

豆类里面还含有一些多酚类抗氧化物质,对于缓解暑热带来的影响也有帮助。

炎热天气里,来碗清凉解暑的绿豆汤简直妙哉。

夏天出汗的多少和人的体质有关,也和外界温度、环境等其他的因素有关。出汗和排毒没有关系,如果出汗出的比较多,已经超过了正常的限度,或者出现一些其他的异常的表现,就要前往医院做相关的检查。

当然,无论是哪一种出汗,记得要多补充水分。


参考文献:

[1]杨希川. 多出汗能排毒?[J]. 家庭科学·新健康, 2017, 000(009):37.

[2]于良. 早晨喝盐水排毒,你不要命啦[J].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7, 04:78-78.

[3]黄勤. 出汗异常与自主神经病变[J]. 糖尿病之友, 2007, 000(005):39-39.

[4]侯晓平. 低血糖更应警惕糖尿病[J]. 医药与保健, 2010, 000(002):34-34.

[5]王建华. 流感来袭须防甲状腺"感冒"[J]. 保健与生活, 2018.

[6]赵靓. 从出汗的部位看出哪里"有问题"[J]. 人人健康, 2013, 000(008):62-62.

[7]赵坚. 夏季运动出汗增多可补充含钾高的食物[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6):68-68.


本内容仅供健康知识科普之目的,不能替代医生诊断,不属于医学诊疗建议,也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请谨慎阅读。本文为因数健康原创文章,未经本平台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引用。如需转载或引用请后台留言,征得平台同意后才可进行,转载或使用请务必注明来源。若本内容存在侵权行为,请与本平台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突然冒冷汗发抖是怎么回事(突然冒冷汗发抖是什么原因)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