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认知不同是正常的(人和人的差别在于认知)人与人认知不同是正常的(人和人的差别在于认知)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人与人认知不同是正常的(人和人的差别在于认知)

人与人认知不同是正常的(人和人的差别在于认知)

♥“认知越低的人越固执,认知越高的人越不固执”

恰恰相反:

认知层次越高的人越固执。没有认知的人没有固执。

先不要急着评论我的无知。

……

说一个不一样的道理。

对于人的认知,这篇文章将是你一生中最值得读的篇章,没有之一(无知之见)。

一、

反对这句话的人肯定是自认为有认知的人。非要反对这句话或者这个道理是不是一种固执行为?

……

认知是什么?

是不是认识和知道。既然是认识和知道,这说明已经有了形,有了相,有了果。形、相和果是不是就是于大脑中一种固化的东西?

没有固化的东西,又怎么会生出固执之心?

……

所以这只是初级程度的认知。

吃饭是人的一种基本行为。但是吃饭会生出初级认知之心---什么好吃,什么不好吃;不好吃的不吃,好吃的贪吃。这就是固化、对立和伤害。

欣赏美是人的一种心之神性。但是对美的认知生出了美丑之心---那个好漂亮,这个好丑。美的一眼不眨,丑的一眼不看。这是不是自我、分裂和对立。

人性来源于动物性,这种基本认知和动物没有区别,所以谈不上高层次的认知。

……

真正伟大的认知不是没有认知,而是没有自我认知。

换句话说,认知的结果它不会存贮于自己的大脑之中。它不会生出我喜欢吃,我讨厌吃;我认为美,我认为丑的分别之心。

真正的认知它不会固化于自己的大脑之中,它会像阳光、像雨水存于自然万物之间。我的心不存在于我的心中,它依附天地自然万物而生

……

在人心与万物两点之间有一个东西被人创造了出来,它就叫思想。我们看万物不是我们的心与万物直接的共鸣、呼应。而是心透过思想去分辨万物。注意,♥这里说的是你本来就想去分辨万物,所以思想自然而然的就会被放在了你的心和万物之间作为观照法门。

就像你本来就想吃好吃的,那么自然好吃的不好吃的思想法门就会被你从大脑中给调用出来作为分别的工具。

……

如果说你不想去分辨万物,不想去明辨是非、黑白、善恶、美丑……,那你自然也就生不出分别之心、矛盾之心、对立之心。

可是如果仅仅是这样,那人的认知又是为了什么呢?如果我们连善恶、黑白、美丑都无法分辨的话,那人的神圣又从何谈起呢?

……

二、

生心、生机、生命!

你为什么活着?为什么会来到这个世界,是因为你是被生出来的,你有生机、生命和生心。

一旦你无法生出东西来,你的生命也即将面临终止。可是又如何让你的心中一直生出精、气、神呢?


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遇到你喜欢的一本书,喜欢的一段文字,遇到美丽的风景……这中间会发生什么奇妙的变化,你知道吗?

……

你遇到的这一切会让你的心中生出一些东西来,那就是心与之共而动。你会感到心驰神往、心旌摇动、怦然心动、沁人心脾、心旷神怡……。

肾生精,心出神。

神与之往而心动,心为之动而生命。

……

张国荣有首歌叫《第一次》。

你第一次看到的花,第一次看到的风景,第一次赚到的钱,第一次的恋爱,第一次的工作……这一切是不是都让你有了心动的感觉?

♥你以为的只是看花、看风景,赚钱、谈恋爱。你不知道的是:这是一种能量的传输,就像无线充电,它们给你的心充了电,所以你的心才会有生机,这就是心动的感觉。

……

可是第2次第3次第4次以至于无数次之后呢。它们越来越无法让你心动,因为它们已凝聚成了你的思想,变成了你的固执和习惯。这个时候你就会发现,它们不但无法为你的心补充能量。你还必须得为这些固执的思想和习惯不断地消耗你的能量。

事态在越过一定程度之后,发生了不可逆转的改变。就像你为之坚信的理想不断的在伤害你自己一样。

……

“世人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老子》。现在是否能真正明白和领悟呢?

真正的“美”能够为你带来共鸣,补充能量;而那些所谓的美的东西却在吸引你的心神,消耗你的能量。是不是如此?

你天天欣赏的美女,想赚的钱,想要的东西,想走的路,做的梦,想做的所谓正确的事是不是和贪杯嗜欲一样都在不断消耗你的精气神?

如果“真、善、美”不能给人类带来心灵的互动与共鸣,它还不如“假、恶、丑”。因为假、恶、丑会引起你的敌视和自我保护。而“真、善、美”却在拼命诱惑你的心灵,消耗你的能量。

所以这不是真正的“真善美”。但是绝大多数的人却为此而白白消耗自己的一生。

……

谈到这里,你对于认知是否有了更深的了解,对于真善美是否有了更高的认知。

这世间一切对于人的心灵而言,都只是过河的船,行路的鞋,它们都是工具。我们用它是为了帮助我们去到彼岸,而不是把我们最终变成它们的工具。

所以为了善良而去善良,人就变成了“善良”的工具。那就不是人得“道”而成了工具得“道”。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微笑着、开放着、坦然地度过一生。我们不需要和别人比谁拥有更多?谁权力更大?谁地位更高?你要比的起码也是谁活得更久?那你要相信,有一些东西能够源源不断的给你的心灵补充能量,你是不是更健康,更能够活得更久。

所有的对错、善恶、是非、黑白……只是我们过河的船,而不是我们心灵的归宿和坟墓。

如果你紧紧抓着对错,是非、黑白不放,那就意味着你永远也没有过这条河。

所以人间必然是你最后的归宿。

……

读到这里,这篇文章是不是让你的心中生出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如果有,说明我吹过的牛还是牛;如果没有,说明我只是一个无知的人。

……

谢谢,有缘相遇,无梦天涯。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人与人认知不同是正常的(人和人的差别在于认知)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