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印是黄的怎么回事(汗渍发黄是怎么回事)汗印是黄的怎么回事(汗渍发黄是怎么回事)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汗印是黄的怎么回事(汗渍发黄是怎么回事)

汗印是黄的怎么回事(汗渍发黄是怎么回事)

之前在谈书画鉴定的时候,有藏友交流询问印章怎么鉴定和断代的事,现在说说印章的鉴定和断代问题。

印章从材质来分,早期有铜质、后来有铁质,各类玉、石、宝石。所以从材质上看,很难给一个鉴定的标准。材质方面的断代,建议比照各类目分别进行。比如青铜器的按青铜器的断代规则,和田玉的按和田玉的断代规则,石材的按照石材的规则。

常规性的理解:青铜器于汉之后,已很少见,而寿山石用于雕刻始于南北朝,在元明开始用于个人印鉴的雕刻,兴盛于明清,再配合沁的情况,印章的制作工艺,印文,及雕刻纹饰工艺等特征,可以断代。印章和家具类似,器物本身老化所给予的断代特征不那么明显,所以更应遵循依靠天然老化痕迹和出土痕迹来定老,而后配合纹饰、印文、制作工艺等特征综合断代的原则。老化特征不明显是指不像瓷器的破泡、开片等由于不同窑口和朝代烧制器物差异较大,可以形成一定的规律性总结,但不代表无老化特征,或者做旧可以假乱真。天然的老化依然是不可仿制的。

如下是一把唐代古琴的底足木料微观特征,可以明显看到环境的侵蚀痕迹和有机附着物,在别处还有被侵蚀造成的空洞(未留图,只能做一解释)。

唐代古琴底足木料的微观特征

如下是良渚文化红玉勺上的土沁宏观特征:

良渚文化 红玉勺 土沁痕

但是土沁程度,与环境的腐蚀能力、材质本身的特点有很大关系,很难以此单一特征作为断代的依据,汉代的一些老印也有相似效果的土沁,试看下面这件汉代的印鉴,周身都是青蓝色的土沁痕迹:

汉代 印玺

在此唯一想再次强调的是,古代的制作和铸造工艺有很多是超乎现代人理解的,且工艺已失传了,现代人对这些工艺的理解都是通过阅读史籍和对照出土实物来揣摩工具的,还有很多工艺纪未见实物更无法揣摩技艺,也有很多民间藏品实物根本没被史籍所记载,这些都是未来需要研究的功课。即便是水轮脚踏机作为动力,使用细砣具雕刻,也会出现近似现代机雕的效果,所以不要看到一道道平行的雕琢痕迹就直接扔到“上周”、“机雕”里去。战汉的古玉出现这种平行排布的砣雕痕迹是很多的,基本都是用于推平地子。

如下是一枚用水轮机细砣具雕制的汉代染色红玉佩上的游丝毛雕纹:双钩、游丝、毛雕三样特征十分明显,砣具推平地子的情况一目了然。在明朝高濂所著的《遵生八笺》一篇《燕闲清赏笺上·论古玉器》说:“汉人琢磨,妙在双钩,碾法婉转流动,细入秋毫,更无疏密不均,交接断续,俨若游丝白描,毫无滞迹”。若无砣具和一系列的制玉测量用具,雕出如此平整的平行游丝几乎不可能。

如下是另一套汉代玉璧链条玺的一部分,图1是外观老化和侵蚀的痕迹,图2上,印面上砣具推地子的平行纹线很明显,图3是这套玉璧链条印的另一枚的印的印面,砣具推地痕迹已被玉沁彻底掩埋:

汉代 刘询玉璧链条玺 图1

汉代 刘询玉璧链条玺 图2

汉代 刘询玉璧链条玺 图3

而对于民间出现的翡翠印章、宝石印章、以及铜鎏金镶嵌翡翠、宝石等类的印章,由于材质本身完全不被侵蚀,仅留下老化磨损类似磨砂样的痕迹,也是鉴老易,断代困难,笔者主要也是从工艺特征和篆刻文字来断代。

明 “文华殿宝”款 粉色宝石龙玺

唐 “玄宗”款翡翠玉佩

宝石类的雕刻件,自红山文化时期就有,一直到清;而翡翠类的器物,可见文字佐证的,笔者所见最早到汉,有一套铜鎏金包镶翡翠嵌红蓝宝石的套玺,为汉公主“刘华之印”。无文字佐证的,民间见少量类战国齐国水晶珠的不对称打孔工艺翡翠天珠:

汉 “刘华之印” 翡翠套玺 图1

汉“刘华之印”翡翠套玺 图2

翡翠天珠 齐国水晶珠式不对称打孔

说到印章,在此尤其要提两种材质,一是和田红玉,二是软田黄石。

先说和田红玉,从红山文化就有,良渚文化较多见(良渚也没多少,只是比红山多些。是否来自古代的“于阗”不确定,且跨越的年代太过漫长,古代和田地区的名称历经数次变革),密度达到2.9-3.33左右,与2.6左右的轻飘飘的玛瑙不可同日而语,与同时期的和田碧玉器材质近似。

红山文化 和田红玉 C型龙 图1

红山文化 和田红玉 C型龙 龙眼处可见红色玉质

红山文化 和田碧玉 玉猪龙爵杯 图1

红山文化和田碧玉 玉猪龙爵杯 孔眼与沁细节图,可见沁与材质融合的自然过渡

良渚文化 和田红玉 三叉勺

良渚文化 和田红玉 三叉勺 细部纹饰

良渚文化 和田红玉 太阳神纹 玉斧

良渚文化 和田红玉 太阳神纹 玉斧 孔洞细部

良渚文化 和田红玉 玉琮

良渚文化 和田红玉 顶视图

春秋至战汉时期,有一定量的大大小小的和田红玉印章面世,大概由于材质的稀缺,基本上都是帝王公主玺或诸侯王印,未见普通贵族及官员印,遑论平民。笔者眼界窄,未见商周红玉玺,所见皆为汉仿:

春秋战国诸侯王印

宋襄公印

下图为10X10的和田红玉三龙钮玺,由于仅雕三龙,又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字样,故推测为秦始皇早期用红玉玺(因战国时的秦,由于周天子尚存,怕不敢公开刻此印文,而传说中的传国玉玺为五龙钮白玉印,比此类印的工艺已更为细腻)。

秦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红玉三龙钮印

红玉三龙钮印的链条小印,印文“秦”

红玉三龙钮印 主玺印文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此类印还有套印,笔者所见仅两套,用六种篆书书写,印文略有差异,小印上皆为“秦”字,与上同,疑为秦朝照战国时的六种篆书所刻,对我们了解先秦文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印文遵从战汉的特点,可左右镜像(即文字可从左至右也可从右至左):

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套印

汉代,染色红玉、黄玉、蓝玉大量兴起,可知天然红黄玉材质已枯竭。汉代为天然红玉和染色红玉并行的时期,且大量的红玉是染色玉,天然红玉也仅在少量皇族印玺上出现,汉高祖、文帝、景帝等玺多用白玉龙钮,印的四侧面往往留下隶书或篆书文字,末尾刻框线篆书阳文“天子之玺”或“刘邦之玺”一类印文,印面印文则为“天子之玺”或“刘邦之玺”一类的篆书,有带链条小印者,也有不带者。可明显看出从红玉向白玉、青白玉制玺的过渡史。

如下是一枚汉公主“刘嫖”的天然红玉印,也是一枚文字可左右镜像的印:

汉公主“刘嫖” 红玉印

如下为汉代染色红玉的一些范例,有藏友拿此类玉器磨开过局部,也去检测机构做过检测,内为和田白玉(即:透闪石类玉),染色玉打灯透光可见内质为白色。区分老染色玉还是还是老玉现代染色,主要看沁和色的层次关系,若沁在色上,则是老染。区分老染色玉和新染色玉主要看老化痕迹是否天然,以及雕刻、制件的工艺特征:

汉代 染色红玉佩

如下为汉仿秦染色红玉传国玉玺,五龙钮链条印:

左边印左上角黄色部分为老染红褪色后效果

侧面处的黄色为沁色

老旧天然的沁色和断裂,清晰的砣具推地效果:

汉代特征的印文“嬴政”:

秦、汉玺的篆刻风格差异:

和田红玉,到了汉代已经难觅,笔者于民间所见最晚者为东汉末年董卓的一套玉玺,再就到了故宫藏乾隆的和田红玉平安扣。

另外就是明清时期制印时频繁使用的软田黄石,不为传统田黄石界所认可,但有大量老化痕迹明显,且留有名人落款的印章、雕件和摆件。软田黄的硬度约2-3左右,表层可被轻易磕碰而破,但内里坚实,也有田黄石独有的萝卜纹,并有相当多的乌鸦皮留皮俏雕件作为证据。软田的颜色五彩缤纷,红、黄、橙、白较多,绿、蓝少,蓝色为宝石蓝,笔者仅见一枚。如下是一些带皮原石和带皮雕件:

黄田

红田

绿田

红田黄皮

橙田乌鸦皮

如下是蓝色田黄石,天然色:

民间寿山石、硬田黄、和田白玉的套玺和独印也有,套玺,和田白玉少,枚数最多的套玺为108枚的链条印。鸡血石章料和刻好的印章也有一些。还有一批明代的红宝石文人用小印。

红宝石制印章

另外一事,与鉴定不相关,纯属见闻:民间笔者所见,甚少唐宋元明四代的帝王或宫廷玺印,唯清代多见(有不少是民国或者现代机雕后刻上字的,还有少量是清代原刻),多为和田碧玉、翡翠,少量白玉、寿山、田黄、宝石,还有大量民国仿制清印用的是京白玉乃至料器。在笔者了解印章一事之前(大约4年前),民间曾兴起过一波收藏印章的风潮,最早可见到商代的印,最晚到清。其中有一部分藏家是为了作为收藏字画的证据来收藏印章的。有些大藏家藏有近千枚印鉴。至于这些印鉴到底是哪个朝代,何人之物,则不晓得了。估计唐宋元明四朝的不少。

上述原则,也可用于辅助各类玉雕的断代,配合雕刻的纹饰、工艺等特征即可。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汗印是黄的怎么回事(汗渍发黄是怎么回事)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