贲门癌术后腰困是怎么回事(贲门癌术后胃胀什么原因)贲门癌术后腰困是怎么回事(贲门癌术后胃胀什么原因)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贲门癌术后腰困是怎么回事(贲门癌术后胃胀什么原因)

贲门癌术后腰困是怎么回事(贲门癌术后胃胀什么原因)

今年6月17日,我们收治了一位57岁的女患者,仅仅半年,就从中度异型增生,到了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黏膜内癌)。

病历资料:

主诉:反复上腹部痛半年,加重1周。

现病史:患者半年来,反复上腹部疼痛腹胀不适,有时出现隐痛,反酸,乏力,1周前上述症状加重,遂来我院就诊。

2019年12月21日电子胃镜显示:

1、贲门下病变( Type IIc)

2、慢性胃炎伴糜烂

3、十二指肠球炎

病理示:贲门下组织见黏膜肠上皮化生,伴灶区腺体中度异型増生

于是,又给该患者进行了胃镜检查,结果就在半年前的贲门下后壁,发现一处0.8*0.8cm大小的凹陷性病灶,反复观察后,当即怀疑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遂于此处取检。

染色观察

6月20日,病理报告回示:贲门下粘膜慢性炎、伴腺上皮高级别瘤变,也就是贲门早癌。

但虽属早癌,由于发现及时,目前完全可以内镜下切除病变,达到痊愈。

目前,由于内镜技术的发展,像这种早癌的内镜下治愈率,几乎接近100%!

为什么发展这么快呢?

详细询问病史,原因可能有:

1、该女患者有一个多年的腰疼毛病,长期、大剂量服用止痛药物——芬必得。

芬必得,即布洛芬,属于非甾体抗炎止痛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发挥作用。

它在胃酸条件下直接侵蚀胃粘膜,导致胃粘膜屏障受损,引起胃炎或消化性溃疡,

而且通过抑制体内前列腺素的生成使胃粘膜失去保护,胃酸侵蚀胃壁后造成溃疡、糜烂甚至导致胃穿孔出血。

而本身就有胃炎的人长期滥用,无异于雪上加霜,会加重病情,甚至癌变。

2、患者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二甲双胍;

这两种药物也能损伤胃粘膜;

3、另外,该患者还是幽门螺杆菌阳性,没有根除治疗;

幽门螺杆菌在胃炎到胃癌的进程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对于有肠化、异型增生的人,建议根除治疗,并每年复查。

上次发现肠化、中度异型增生后没有规范治疗,也没有改善生活习惯,最终导致了胃炎的迅速发展。

肠化、异型增生、上皮内瘤变是怎么回事?怎么复查?


1、肠化:

是指胃粘膜上皮细胞被肠型上皮细胞所取代,即胃粘膜中出现类似小肠和大肠粘膜的上皮细胞,是胃粘膜的常见病变,可见于多种慢性胃炎,以萎缩性胃炎多见。就是胃粘膜损伤后,自我修复的过程中,出现了类似于肠粘膜的细胞。

重度肠化和不完全大肠化生,则癌变几率增加。


2、不典型增生(异型增生)

异型增生,又称为非典型增生或不典型增生。

是指胃黏膜的结构和上皮偏离了正常状态,形态学上表现为细胞的异型性和腺体结构的紊乱。

一般认为是重要的癌前病变,是正常胃粘膜转化为胃癌之前的最后一个步骤。

分为轻、中、重3类。

轻度是指炎症性及再生性良性异型增生病变;

中度是指异型化较为明显,接近胃癌的“临界性病变”;

重度是指异型化更为明显,形态上难以和分化型癌相区别。

一项研究表明异型增生随访6个月至8.3年,异型增生消退者占70.9%,加重和癌变占18%。

轻、中、重度异型增生的癌变率分别为1.7%、9.8%,42.1%。

轻、中、重度异型增生的癌变时间分别为4.4±0.52年,2.38± 0.51年,1.28± 0.55年。

所以,对于轻度者以6~12月复查一次胃镜为好,

中度者3~6月复查一次,

重度者一经发现,则应立即内镜下治疗或外科手术干预。


3、上皮内瘤变

“上皮内瘤变”与“异型增生”是同义词,一般把中、轻度的异型增生,称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

重度异型增生则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也就是早期胃癌。

原位癌、 局灶癌、 黏膜内癌、 还有其他癌疑、 癌变趋势等等都是一回事,应该就是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小结

1、发现肠化、不典型增生一定要引起重视,要遵医嘱复查胃镜;

2、根除幽门螺杆菌,规范治疗;

3、改善生活习惯;

4、慎用损伤胃粘膜的药物,必须要用的,请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不要擅自加大剂量。

#肿瘤科普排位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贲门癌术后腰困是怎么回事(贲门癌术后胃胀什么原因)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