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事就反复想是怎么回事(有点事就反复的想)有点事就反复想是怎么回事(有点事就反复的想)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有点事就反复想是怎么回事(有点事就反复的想)

有点事就反复想是怎么回事(有点事就反复的想)

我这个人自律性比较差,但是责任心还可以,在一定的约束环境下,往往还能比较好的完成自己应该干的工作,但是在完全需要自我管束的情况下,往往又会自我放弃,这样的情况这这几年当中不断反复,反映出来的效果就是工作当中还算尽心尽责,需要完成的工作搞得还不错,但是自己自己自己设定的目标和计划就虎头蛇尾,完成的一塌糊涂,搞得我对自己的自我约束越来越信心不足,现在也不太敢对自己再设定什么目标了,昨天又去加班,周六的时间本来就就没什么人,本想刷5分钟的抖音再开始,结果一下到了12点,期间虽然心绪也很焦虑,但还是迟迟放不下,直到12点准备吃饭了,才结束了荒废的一上午。

回来后我一直在想,人最难的可能就是怎么去跨越想到和做到之间的鸿沟,为什么有些事明明知道是不好的仍然会戒不掉这个瘾头,有些事知道是应该的却又为何总是无法开始或是不能坚持,对一些事情我们是如何上瘾的,而又是该如何戒掉的?

我们的所有情绪变化有时存在生理基础的,我们的高兴或者悲伤的变化肯定是因为我们大脑中感知情绪的什么物质分泌多了或者少了,而我们大脑的结构分为前脑.中脑.后脑,而中脑又被称为情绪脑,主要负责我们的视觉.听觉的处理,也就是说我们平时所有的视听刺激都会来到这个区域从而引起变化,而这个中脑会分泌一种物质叫“多巴胺”,这种物质说起来比较复杂,简单点说就是大脑分泌的一种神经传送物质,主要是是传递人的兴奋、愉悦等正向情绪,这种物质的分泌量一般是在固定的区间范围内波动的,如果长期分泌过少的可能就会抑郁、低落、失眠等,等人类的所有的成瘾的行为往往都与这种物质的分泌有关。

这里需要了解下我们神经系统的形成,我们在百万年长期的成长进化过程中,神经系统的形成的首要目的是求存的,而不是求真的,也就是说我们的中枢神经系统存在的最重要目的是要让我们生存下去,这样就形成的一套奖励机制和惩罚机制,奖励和惩罚的标的物就是“多巴胺”,一旦我们的行为能够促进自身的生存就会更多的分泌,反之则减少或者不分泌,能能否促进自身生长的判定标准就是自身的满足感;举例来说,在原来部落状态时,因为生存和生殖资源的匮乏,如果能搞到一只羊、一只鹿和一个媳妇那么大脑就认为生存有了保障,就会分泌多巴胺予以奖励,让人产生幸福感,目的是促进人在后续的生活中继续获取生存资源,获取的生存资源越多,多巴胺的分泌也就越多,这也就是为什么富人的整体幸福指数往往是较高水平的原因;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往往不再为温饱奔波,但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工作机制却不会在短时间发生变化,还是按照满足感的标准进行工作,而不会分辨这样的满足感是好还是坏,因为理性的判断是大皮层工作范畴,这也就是为什么理性很自责,身体却很诚实;大脑对满足感的要求是无节制的,越多越好,越快越好,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往往都喜欢追求短时间的强烈刺激,这样的生理基础没办法。

所有成瘾的行为几乎都符合这样的特点:反馈及时、获取简单、产生优势满足的心理感,如抖音、电竞等,当然也不是说所有的人都会对抖音、电竞上瘾,就是对运动、读书上瘾的人基本也符合这样的特点要求;这里还存在一个概念,叫“刺激阈值”,也就是说人会对不同程度的刺激往往会有不同的反应程度,从而分配不同的精力资源,人们的生理结构认为低程度的刺激需要分配较少的精力就可以处理,而高程度的刺激就要更多的精力资源,这也就是为什么看抖音根本得不到休息,反而更叫疲劳的原因。

那么成瘾的行为能不能戒掉呢?可以,但是比较难,也需要一定的方法技巧,强行把原来的刺激拿掉会给心理造成一定的不适感,而这个不适感所引起的空虚和焦躁往往是后期反复的心里铺垫。

成瘾的生理的依据有个特点,是在不依靠理性判断的情况下,大脑只能判断满足感的获取,却不判断获取的来源,也就是说在理性不参与的情况下,刷抖音、打电竞的满足感可以靠其他的更为正当和促进自身成长的方式来替代和修正,也就是偷梁换柱;这时就就需要理性来参与下,寻找一个更适合自身长期发展的较为健康的活动,最好刺激性也小一些,将这些强刺激更换的弱刺激,这样自身的精力也得到了更好的保存。

一开始肯定会难一些,强刺激的消除引起的不适感会在一段时间内反复令自己再次获取,这时除了必要的压制外,寻求更为长期、更为难于获取的价值往往是更为成熟的方案。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见识过更好的,也就不屑于这样的低级趣味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有点事就反复想是怎么回事(有点事就反复的想)
分享到: 更多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