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东西要转发正常吗(转发的东西)好东西要转发正常吗(转发的东西)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好东西要转发正常吗(转发的东西)

好东西要转发正常吗(转发的东西)

越来越多人发现,当代家长对于子女的重视程度明显比以前更多了。想起随随便便“放养”的形式就长大的这代人,现在的学生们可谓360度无死角的被关心着。

其实,这并不能说是家长们过于宠溺学生或者太矫情。笔者认为,正是经济和教育意识的进步,才有了现在的状态。

除了学习方面,我们对子女在思想及性格培养上也投入了不少的关注。不过有些时候,我们以为对学生有利的培养思维,实际上可能存在一些弊端。

“别强迫孩子太早学会分享”,家长以为好的教育方式,可能坑了学生

笔者一个亲戚家的女儿小伊,已经是幼儿园大班的学生了。在家长的眼里,她一直是个很听话的学生,从不让人操心。

在同龄人还很任性的时候,她却显得更为懂事,包括自己的东西被亲戚家的孩子拿去,家长也不用担心面子上的问题。

小伊不会哭着不放,而是很懂得谦让,愿意把自己的东西分享和赠予给他人。可是最近小伊的情绪却十分低落。

家长问了以后发现,原来是自己给她带去幼儿园吃的寿司,被其他同学们抢光了,自己都没有吃饱。家长觉得这是一件小事,再给她做一份就可以了。

但小伊始终很难迈过这道“坎”,变得闷闷不乐。家长跟笔者说起这件事时,让我想起了一位专家之前说的话,现在看来还真的很有道理。

学会分享,这可能是不少家长,为了避免学生形成自私的性格,而进行的教导。可实际上,如果太早强迫他们学习分享,反而可能坑了学生而不自知。

还没建立边界意识,就先“分享”,专家坦言:弊端常在后期暴露

或许我们很多家长在面对学生的一些“问题”时,只看到了表象。只是一盒寿司而已,真的至于这样吗?但站在学生的角度,这可不只是一顿饭的事。

而且,小伊的难过和困惑,可能早已积累很久了。“孔融让梨”的典故大家都知道,但你会发现比较有智慧的家长,多半不会要求学生这么做。

明明大家都是学生,都想要好的梨子,自己却既要让着哥哥,也要让着妹妹,这样做真的公平吗?如果真的培养出这样的学生,那很可能意味着他难以建立“边界意识”。

幼儿教育教育专家直言,学生还没建立边界感,就先被要求学会“分享”和谦让,弊端常在后期暴露。在同学之中,他们很难学会维护自己。

本来属于自己的物品,其他学生想要借用,甚至想占为己有的时候,这类同学明明心里不情愿,却只为了得到“懂事”的美名而放弃自己应该维护的东西。

等到正式上学以后,涉及到更多的评选评优,这类学生也可能自己付出了不少辛苦,为班级做出贡献,却不敢于争取,总想把奖状让给别的同学。

倘若这些在家长眼中都是小事,那么,其他一些隐形的弊端就更难留意到了。在这种培养思维下成长的学生,很可能形成讨好型人格。

他们习惯了用单方面付出的方式,靠分享属于自己的东西来获得家长、老师和同学的认可。长此以往,难以看到自己真正的价值,容易培养不自信的性格。

聪明的家长不仅教学生分享,更要让他们学会“交换”,这样才公平

教育专家的这段话,提醒了家长们,教学生“分享”的时候,要同时告诉他们底线和原则。不能一味为了分享而勉强自己,这样的话严格来说不叫分享,而是“自我牺牲”。

无论是家庭关系还是在学校与同学相处,“牺牲”都不是好的模式。相比之下,聪明的家长既不会让学生太抠门,也要培养他们“交换”的思维。

就比如小伊,更为正确的培养方式是,在自己能吃饱的前提下,可以把食物分享给同学。如果有人没经过同意就过来拿,应该学会让对方拿自己的零食交换。

有个很奇怪的现象,有些家长培养学生时,总是教他们“多长心眼,千万别吃亏”,弄得同学们都想远离;有的家长一味让学生付出自己,人缘虽好却常成为不受尊重的对象。

这两种都是家庭教育里,比较极端的例子。在这个问题上,不妨多培养交换的思维,这对学生来说才显得更公平。

【话题】你觉得教学生分享的时候,要告知哪些原则呢?(图片来自网络)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好东西要转发正常吗(转发的东西)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