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摩尼佛鼻子尖发黑是怎么回事释迦摩尼佛鼻子尖发黑是怎么回事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释迦摩尼佛鼻子尖发黑是怎么回事

释迦摩尼佛鼻子尖发黑是怎么回事()




印度祖师像 内地 17至18世纪青玉 高15.3厘米 宽9.3厘米

祖师头戴班智达帽,面部泥金,墨线绘眼框及髭须。身披袒右肩式袈裟,袈裟表面有阴线刻划的规则排列的衣褶。头向左侧,右手撑身后,左手上举,掌心向外,身体左扭,似乎正在辩论之中,表情沉静而不激烈,精神饱满,一副大家风范。坐双层高垫上,右腿平放,左腿竖起,右肘支右腿上,姿态优雅,左侧身后有印度祖师随身的圆盒,作为其游学的标志物。

整个作品人物形象刻划细致,写实。通体打磨光滑,左臂一侧及身下衣褶较多,工匠于此处表现尤其用力,通过流畅灵动的线条,将袈裟轻飘柔滑的质感表现得十分生动,有亲手触及的感觉,颇有汉地作品的特色。底板装脏,有细线刻划的十字交杵系帛丝图案,不易察觉,精致生动。

这是一位不知名的印度祖师像,可能是属于西藏普遍崇拜的"六庄严二胜"组合中的一位。西藏传统将古代印度大乘佛教哲学家中著名的龙树(Nagarjuna,约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2世纪间)、圣天(Aryadeva,约公元2至3世纪间)、无著(Asanga,约公元4世纪)、世亲(Vasubandu,约公元4至5世纪)、陈那(Dinnaga,约公元5世纪)和法称(DharmanakTrti,约公元6至7世纪)六位大师称为"六庄严",严持戒律的两位大师功德光(Gumaprabha,约公元5至6世纪)和释迦光(Sakyaprabha,约公元7世纪)称为"赡部洲二胜"。

大成就者喜乐和西藏 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 红铜 高13.5厘米

喜乐和头戴五骷髅冠,挂精美的耳珰,裸上身,饰十字交叉精美珠络,双肩披络腋,左肩挂弓,右肩背箭囊,暗示他看见新造的箭后立即产生觉悟,认识到空色分别的错误,其本质不二。他双手施转法轮印,表情微怒,以奇特的瑜伽姿坐于圆形莲台上。身下垫羚羊皮,象征他的厌世出离心。台座上右边供兽角,左边置金刚杵,表明了他密法修行的成就。底板上刻划十字交杵纹。整个作品虽然体量较小,但颇有震撼力。

大成就者(Mathasidtha)是专对印度以修习密法获得成就并对密法传播作出贡献的那些上师的称呼。由于身份特殊,他们的身上形象怪异,笼罩着神秘的色彩,因此西藏对于大成就者一直作为密教上师崇拜有加。虽然西藏传统有八十四大成就者的说法,并有一本有关他们传记的书,但实际绘画和文献中,对于大成就者的数量一直并不确定,有80、84、100多位等各种说法,大成就者的特征也不统一,除了几位大家耳熟能详的之外,很多都要靠藏文题记来辨认。

根据西藏《八十四大成就者传》的记载,这些大成就者或出身低微,或就是贱种阶级,也有出身高贵的王胄之家或是婆罗门阶级的;他们从事的行业也有不同,有渔夫、屠夫、小偷,也有一国之君或修行已有所成的异教徒。但他们都在从事同一项事业就是通过神秘的方式(瑜伽),与当时社会相左的行为(喝酒、性乱等)和怪异的场所(坟场)进行独特的瑜伽体验。他们并不仅仅是身怀绝技的高级瑜伽师,而是一群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佛教徒,是探索一切有情(除了人类以外,还包括一切有生命的存在)脱离生、老、病、死的在世之苦和无限轮回的永恒之苦的先驱和思想家。他们利用现世短暂的生命,追求永恒存在的精神,达到永恒快乐的彼岸,精神永存的家园。喜乐和就是其中广为人知的成员之一。

喜乐和是婆罗门种姓(Brahmin),生活在公元8世纪下半叶的东印度。他白天遵守婆罗门规范,晚上则遵循佛教的行持,尤其专注密法,因此大师同时遵守了婆罗门和佛教的戒律。他因喝酒,被众婆罗门告发到国王面前,称其喝酒破坏婆罗门教规,要求将他逐出教门。为了表明自己的清白,他在众人面前,将手放入滚烫的油中,毫发无伤。众人不服。他又徒步走过水面而不沉,再次证明他的清净无污。最后他的体重较其他人重,说明他未曾饮酒。经过三个回合的较量,国王宣布,他既然有这样高的成就,就应当允许他喝酒。全国百姓都信服了他的密修成就,,皈依于佛门。

后来喜乐和大师和一位制箭铁匠15岁的女儿结婚,一同在荒远之地隐修,曾一次入定12年之久,出定之时还想起入定前妻子为他做的萝卜。他的妻子立即对他入定修行的效果表示怀疑,认为他的妄念分别还没有消除。他虚心地接受妻子的批评,认真摒除分别与执着妄想,专注地禅修,彻底断除了烦恼,得到了大手印的成就。他是古印度实践大轮上乐(Cakrasamvara)密法的上师之一,他创作的道把(Doha)行歌阐述了俱生欢喜(Sahajananda)观修的基本原则,对西藏文学产生过巨大影响。他与上乐金刚和佛陀嘎布拉金刚(Buddhakapala)的教法有关系。也有人认为他是密教大师龙树的上师。

莲花生像

蒙古地区 18世纪末至19世纪红铜鎏金 高29厘米

莲花生上师头戴宁玛派独特的莲花帽,这种帽式在宁玛派中只有高级喇嘛才允许佩戴,成为宁玛派标志性的帽式。面部泥金,双目圆睁,双眉上扬,长发披肩,带有瞋怒的表情,表现了他作为密教大师的身份。卷曲髭须,长耳珰,一副生动的印度大师的面相。披宽厚的袈裟,右手持金刚杵,左手托嘎布拉碗,碗内有象征长寿的瓶花,左肩原倚靠喀章嘎,现已丢失,这些都是他的标志性法器。全踟趺坐于单层仰莲座上。

造像线条粗重,衣褶凌乱,是18世纪后期的造像特点。通过耳珰和莲瓣的形式,可以推测它是出自蒙古地区的作品。

莲花生大师对于西藏佛教产生过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他是乌伏那国(U-ryan)的太子,后出家,在印度四处游学,遍访名师,曾苦修密法,获得证悟,成为一名密法大师,擅长咒术。后由先期入藏的印度佛教大师寂护(Santaraksita,公元8世纪)推荐,西藏吐蕃赞普赤松德赞(Khri srong lde btsan,742~797年)派人邀请来藏弘扬佛法。他一路之上,以密教咒法收服许多本教(Bon)的神祇,化为佛教的护法神,同时吸收了西藏本土信仰纳入佛教教义中,使之成为具有西藏特色的佛教,即今天所说的"藏传佛教"。在战胜西藏本土宗教本教的势力,扩大佛教影响之后,约于779年创立了西藏历史上第一座寺庙桑耶寺(bSam yxas degon)。佛教寺院建成之后,莲花生和寂护共同主持了盛大的开光仪式,由寂护担任堪布,选派7名藏族青年出家,莲化生任密法教师,与其他12位印度班智达一起给他们剃度出家,这是吐蕃第一批出家弟子。二人在给这些藏族僧人讲法的同时,还教授翻译技巧,将一些印度密法翻译成藏文,为卫藏佛教前弘期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据说,莲花生离开西藏前,将一些密宗法要和他的史传等多部典籍秘藏在湖滨岩山之隐蔽处,待后人发掘传播。后来这些经典被发掘出来,称为"伏藏"(gterma),西藏也出现了很多掘藏师。

由于莲花生传奇的经历和神通以及对西藏佛教建立和发展的贡献,后弘期宁玛派尊奉他为该派的开山祖师,在西藏其他教派中,他也受到广泛崇拜。

阿旺诺布像西藏 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

黄铜,错嵌红铜 高13.5厘米,宽9.5厘米

上师头戴夏帽,用红铜做成,可能代表帽子为红色。眼眸嵌细小黑珠,左眼珠丢失。双目睁开,面含微笑,双耳竖立,颇有写实效果。右手当胸施无畏印,左手施禅定印dlyanma),持经书,表现他睿智的内在气质。身着厚重袈裟,衣缘袖口均错嵌红铜,这种装饰方法十分独特。坐于莲台上。莲台上部无莲瓣,为圆弧形台面,可能表现的是莲台的坐垫。祖师身下铺坐羚羊皮,暗示上师在密教教法方面的修为和慈悲的精神。

底板嵌红铜版,十字交杵图案粗糙,与底座不合,可能是后补。整个造像表面处理不够精细,莲瓣形式和人物表现均反映出16世纪后半叶,甚至更晚的特点。

这是一位西藏佛教祖师,在其莲台背后有藏文题名∶Ngag dbxang nor bulanamol,汉语译为"礼敬阿旺诺布!"据此可知,此祖师叫阿旺诺布。现在所知,在西藏大师中叫阿旺诺布的人有数个,其中一位16世纪的宁玛派(syingmapa)掘藏师就叫这个名字。这个名字是西藏比较常见的名字之一,加之题记中也没有提到这位祖师的其他尊号,因此很难断定他的准确身份。


宗喀巴像

西藏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金高50厘米

此尊造像用材名贵,装饰华丽。宗喀巴身体、肩花和华盖均为金质,大师颊颐丰满,面含微笑,下须鼓出,虽为祖师形象,但并不写实,与我们所见释迦牟尼佛、弥勒佛等像面容并无区别。此面相模式的使用是为了彰显宗喀巴大师至高的成就。披袈裟,双手施转法轮印,肩头莲花上分别供智慧剑和梵笈,与文殊菩萨所持法器一样,暗示他作为文殊菩萨的化身,具有无上的智慧弘扬佛法。单层仰莲,为银间镀金,底座为红铜镀金方台,周围有狮子支撑。垂帘正面嵌大颗松石,周围嵌珊瑚、松石、珍珠,华丽高贵。背光和枝叶均是红铜镀金,上缀嵌珊瑚珠和珍珠各36颗。宗喀巴头顶莲台上为其密教本尊神之一面二臂双身上乐金刚像,最上面竖立华盖,两边树枝上各立紫金空行母24尊,均作一面四臂,各执法器,座前供金质嵌珍珠石宫灯式幡杆一对。

此造像来源极为独特。其背光后板上刻有四体字记录其缘起。汉文云∶"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七月二十日,班禅额尔德尼瞻仰天颜,恭进十二上乐王座,藏释迦牟尼舍利,大利益宗喀巴像。"藏文称班禅额尔德尼当日所进为"上乐金刚与十二空行母、有释迦牟尼佛舍利的大利益宗喀巴佛像一尊"。所以这件金质造像的主题是黄教祖师宗喀巴,配合上乐金刚及12尊空行母的曼陀罗成员,其座内还装有释迦牟尼佛的舍利。1780年是乾隆帝70岁万寿,普天同庆。六世班禅亲自来京祝假,这件礼物是他第一次正式送给乾隆帝的大礼。在他的传记和档案中都提到此事。根据档案和汉藏文文献记载,此像并不是七月二十日送给乾隆帝的,而是七月二十二日,因此题记的年代有误。由于天降大雨,道路阻断,班禅原定于七月二十日抵达承德的行程受阻,推迟两天到达。当时军机处的藏文奏折也证实了这一点。但当此像送进内务府时,随从带来的热河信帖却误为七月二十日,后来造办处工匠在背板上刻年款时自然采用了这个错误的日期。

清宫档案记载,当年八月初一日,此像奉旨送到内务府造办处收拾。除了将肩花和枝叶上的小像排列加固之外,另将其中假珍珠6颗换成真珍珠,增添两座小挑杆一对,在菩提树背光后加添铜镀金背板一块,上面刻上四体字题记,在宁寿宫花园佛日楼楼上中间安供。因此,此像的大部装饰都是西藏原装,并未改动。题记中只提到12空行母,实际背光的枝叶上却有24尊之多,其中只有最外缘枝叶背后的8位空行母才是上乐金刚曼陀罗的成员,而宗喀巴两侧菩提树上各有8位供养天母和8位守护天母,均为舞蹈姿,他们都不属于上乐金刚曼陀罗的成员,只是常见的两组供养佛母。最外缘枝叶背后两侧上下各有4位空行母,她们分别是13 尊上乐金刚曼陀罗中台和四隅的8位空行母,作右展姿。13尊上乐金刚曼陀罗除主尊为上乐金刚之外,其余12尊均为空行母。题记中所谓"十二上乐王座"可能指的就是这种上乐金刚曼陀罗吧。

此件作品并不是一般供奉的造像,而是六世班禅专门为北京之行所造。宗喀巴造像配置上乐金刚曼陀罗的尊神,可能与三世章嘉若必多杰为乾隆帝施过上乐金刚灌顶有关。此次进京过程中,六世班禅曾多次进献同一题材的唐卡都是同样的目的,即赞扬乾隆帝对于密法修行的成就。

此后,乾隆帝反复下旨内务府造办处用各种金属复制此像,供奉在宫禁廷苑大小佛堂中。目前所见保存的有三尊,两件为紫金铜像,一件为金质。前二件均藏故宫博物院,最后一件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这件作品完成最早,其背板后四体文字中,汉文云∶"乾隆四十六年孟夏月,卫藏贡有大利益金宗喀巴佛像,春旨照式范金,造此宗喀巴佛,宣扬黄教,普利众生。"虽然未提到原作为六世班禅贡献,但比较二者几无二致,可证此像就是仿照六世班禅所贡宗喀巴像的作品。现供奉在紫禁城内梵华楼明间楼上,红漆雕宗喀巴像前的供桌上一尊紫金宗喀巴造像,背光四体字的汉文云∶"乾隆四十六年,岁在辛丑,冬十月吉日,奉旨照西藏扎什伦布式成造紫金利益利玛宗喀巴,永兴黄教,普证圆成,吉祥如意。"第三尊背后并没有题记,根据档案记载,应造于乾隆四十八年。由于四十六年初,造办处试验紫金利玛配方成功,乾隆帝采用这种珍贵的新铜合金配方仿照金质宗喀巴像前后造了两尊宗喀巴像。类似的作品在宫中一再成造,反映出乾隆帝对此尊造像的珍重和喜爱。

宗喀巴像西藏 17世纪术铜镀金 高24厘米

宗喀巴头戴黄色通人冠,双手施转法轮印,各牵莲枝,莲花在肩头开敷,右肩莲花上供智慧剑,左肩供梵筑,与文殊菩萨所持法器一样。在宗喀巴大师的传记中,不断提到宗喀巴大师是文殊菩萨的化身。所以头戴通人冠祖师,具文殊特征者,往往被认定为宗喀巴大师,这种看法虽然不一定准确,但往往比较容易被人所接受。

此像金色沉稳,表情从容,与宗喀巴饱学多识、深沉博大的精神世界十分吻合。其莲座上仰覆莲上下均有竖痕,表示其莲蓬的形式。这种表现形式多见于清代以后,结合其金色和做工应是明清之际的作品。

宗喀巴(Tsongkha pa,1357~1419年)不仅是西藏格鲁派(黄教)的创立者,也是藏传佛教界最为重要的宗教改革家,精神领袖之一,被藏族人民誉为"第二佛",即释迦牟尼之后的另一位世间佛尊。因为他是出生在青海宗喀地方(今天塔尔寺所在地)的圣人,所以尊称他为宗喀巴。他的本名叫罗桑扎巴(Blo bxang grags pa),出生于官宦之家。从小跟随噶当派大师学习,打下了深厚的基础,16岁离开家乡,开始了在前后藏游学的生活。在西藏,他遍访各教派名师,广泛学习佛教显密经典和教法,学识日进。从29岁开始,收徒授业,逐渐崭露头角。随着思想日趋成熟,他开始建立自己的佛教思想体系,先后著书立说,宣扬自己的观点,著名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和《密宗道次第广论》都是标志其佛学思想成熟的里程碑式的著作,直到今天仍是成为格鲁派必修的本门经典,最终创立了格鲁派。如果他只是著书产说,宣传自己的学说,那只能说明,他只是西藏众多著名祖师中的一位。他对于藏传佛教的贡献还在于他对佛教实践的身体力行。与此前众多教派重密教修行,轻显教理念修学的弊病不同,他极力主张由显入密,先显后密。学显宗以确立正确的菩萨救度世人的慈悲思想,然后修密以达到即身成佛的同时,仍以慈悲心救度众生为最终目标。他还主张,僧人应当有别于世俗人,严格遵守佛教戒律。这些主张都是对当时佛教界思想和行为混乱现状的批评和纠正。所以他的主张一经提出,便得到僧俗各界很多有识之士的广泛支持,格鲁派在西藏的名声雀起,最终在17 世纪40年代获得了西藏宗教的最高地位。




三世达赖喇嘛像

北京,清宫内务府造办处 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银 高32.7厘米,连龛高87厘米

达赖喇嘛面容瘦削,鼻梁挺直,双耳直立,面含微笑,颇有写实特点。内着两层短衣,外披肥大的袈裟。衣缘、袖口有细线刻划的装饰图案,与我们常见的西藏上师的形象十分相似。坐于三层坐垫上,右手施无畏印,左手施禅定印。头戴织金班智达帽。人物造型简洁,但气质非凡,线条简略明快,很有西藏造像风格的特点。

这件银像供在一座黑漆描金殿式龛内,龛后有四体字,汉文作∶"乾隆四十四年七月初十日,钦命章嘉胡土克图认看供奉利益银造三辈达赖喇嘛。"从题款的口气,我们可以推定,此像是清宫作品,由三世章嘉认看后供奉的,认看的时间与此像完成的时间相距不远。

此像很可能并不是清宫独立创作而是仿照西藏造像成造的作品。其原作的年代大致可以推测在17世纪上半叶。它的造型与中国国家博物馆所藏一件1650年左右,专门为朝觐顺治帝而造的五世达赖喇嘛的银像极其相似。除了风格上的判断之外,这一点也可以观察达赖坐垫的数量而知。1672年五世达赖喇嘛阿旺洛桑嘉措(Ngag dbang blo bcang rgyamtsho,1617~1682 年)规定了西藏各界以及北京来的钦差大臣的等级坐次高低,其中达赖喇嘛从五层坐垫,钦差大臣铺五层薄坐垫外,其余都是四层以下。此像中达赖喇嘛只坐了三层坐垫,显然与五世达赖喇嘛的规定不符,因此,此像的原作当是在此前成造的。

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bSodnames rgyal mzsho,1543~1588年)对于格鲁派有特别的贡献16世纪,蒙古土默特部的俺答汗(阿拉坦汗)率部进入青海湖附近时,派人进藏延请索南嘉措来青海会面。1578年二人相会于青海湖畔仰华寺。索南嘉措劝请俺答汗皈依佛法,获得支持,同时二人互赠尊号。索南嘉措赠俺答汗"咱克喇瓦尔第彻辰汗",俺答汗赠索南嘉措"圣识一切瓦齐尔达喇达赖喇嘛"的称号。从此,索南嘉措这一转世系统有了"达赖喇嘛"的称号。他又将前二世转世追认为第一世、第二世达赖喇嘛,此后的转世遂形成了格鲁派达赖喇嘛的系统。因此,达赖喇嘛这个转世系统是从索南嘉措开始的。由于得到势力强大的土默特蒙古的支持,格鲁派的名望和地位得到较大的提升。

咱雅班第达像西藏 1663年?铜镀金高34厘米

此像为红铜片拍打成型,外表銮金。祖师右手施说法印,左手施禅定印,踟趺坐于三层坐垫之上,面容清擢,皱纹满布,慈颜含笑,双耳直立,一副饱经沧桑但意志坚定的睿智老者形象。肥大的袈裟裹住全身,下摆垂落于坐垫之上,线条流畅生动。从其面部表情的栩栩如生以及内在气质的强烈感染力上可以找到15世纪以来典型的西藏风格祖师像模式,但是从一些工艺特点,如用铜片拍打成型,銮金明亮,线条准确自如以及一些表现手法,如鼻梁修直、鼻尖略勾等方面看,都具有尼泊尔艺术的特点。

祖师像座底板中心刻划的是十字交杵图案,两边各起数行托忒文题记,原文转写如下(由左向右)

(1)saidi altaci blamatani (2)gegei bosghoghson ene buyan-(3)-yerecisti ghorban (4)moijivaitan khoson (5)bolod tani shajinai barl (6)-dan torojdere igei (7)bodiyin khutugh (8)toir olkhu (9)boltughi 汉译为∶

贤者所立銮金上师像福德,由是来世免坠三恶途,同您教法结因缘,速证无上菩提果。咱雅班第达(1599~1662年),原名南喀嘉措(Nam mkhavi rgya mtsho),出生于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的望族桑噶斯(Sangkhas)家族。17 世纪初,藏传佛教格鲁派开始影响到卫拉特蒙古。1615年,和硕特部的首领拜巴噶斯皈依黄教,并让自己年满16岁的义子咱雅班第达替自己出家。随后,咱雅班第达到西藏留学,很快精通了显、密教法,获得格西学位后返回故乡。在此后23年的弘法生涯中,他先后向东传法到喀尔喀蒙古的扎萨克图、土谢图、车臣等部,向西远及伏尔加河下游的土尔扈特部,为王公贵族和平民百姓诵经、祈福、主持葬礼、举办法事,使黄教在卫拉特蒙古和喀尔喀蒙古地区的影响进一步扩大,也为自己赢得了很高的地位,深受蒙古族社会各阶层的尊敬。

1644年,他着手翻译了著名的藏族文献《玛尼全集》,1648年,他创制托忒文,在沟通蒙、藏文化,保存卫拉特民族历史文献方面具有显著

三世章嘉国师像

北京,清宫内务府造办处 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银间婆金高75厘米

章嘉像为银间镀金,颊颐丰满,是典型的福寿之相。头戴班智达帽。帽子、衣领缘和莲座均镀金,银色已氧化,发黑,想像当时刚完成时,银白色与明亮的金色相映成辉,一定令人赞叹不已。据说,章嘉的面颊上有一个鼓包,这也被工匠塑出,可见人物面相非常写实。莲座较高,莲瓣均匀,瓣尖略挑,是明显清宫的特点。

此像供于雨华阁东配殿影堂。档案记载,此像因章嘉国师于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去世而造,像重六百九十九两一钱。故宫还收藏了一尊六世班禅坐像,是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特造供奉,原供于雨华阁西配楼班禅影堂。堪称双璧。

章嘉呼图克图这一系统从二世阿旺洛桑却丹(Ngag dbang blo bxang chos brtan,1642~1714年)就开始驻京,并深受清廷的推崇。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受封为国师,成为清代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国师。至三世若必多吉(1717~1786年)时,因与乾隆帝有同窗之谊,加之乾隆帝笃信佛教,且章嘉国师学识超人,故深受器重。他对于清宫佛堂建设、法物成造的贡献无人能及。他先后编纂《诸佛菩萨圣像赞》作为宫廷藏传佛教的图像学指导书籍,又参与蒙、藏、满文《大藏经》的编译、刊刻出版,帮助乾隆帝将《首楞严经》翻译成满、蒙、汉、藏四种文字刊行,赐给蒙藏各地。他还是清宫藏传佛教寺庙、经堂建设、内部陈设以及法器、佛像、唐卡创作的艺术顾问。他还作为乾隆帝的特使赴西藏参与达赖转世、坐床的工作,对于稳定西藏的政局贡献颇巨,是清代最有名的藏传佛教一代宗师。

大持金刚西藏 15世纪

钢镀金,嵌绿松石、青金石和珊瑚高19厘米

大持金刚面如童子相,双手施金刚叫迦罗印(vairahunkara),各牵莲花(padma)一支。莲枝倚双臂外侧到肩头。左肩莲心横置金刚杵(Vaira),右肩莲心置铃(ghaita)。菩萨装束,头戴五叶宝冠,正中冠叶宽大,以松石和青金石嵌成莲心状。耳珰嵌松石。身上璆珞、臂钏、手镯、脚镯等均以精细连珠纹表现,并嵌石,做工精美。上身袒裸,以项链饰,下身着裙,薄衣贴体,不见衣纹。全踟趺坐(dhyanasana),莲座略扁平,上下沿饰连珠,莲瓣均匀,座面平滑光亮,反映出加工的精细和镀金水平的高超。带有明显的尼泊尔工艺的影响,可能出于西藏南部工匠之手。

大持金刚,梵文义为持金刚者。汉文或译为持金刚、金刚持、秘密主等;双身大持金刚也称为秘密大持金刚。从其所持法器铃和杵看,他的起源与著名的金刚手菩萨有密切的关系(详见下文∶金刚手菩萨)。在印度最迟到10世纪上半叶大持金刚已经正式有了本初佛的身份,成为印藏佛教中最被广泛接受的本初佛。在西藏的造像或绘画中通常能见到两种形式,单体或双身(Yab YHum),体色为蓝色,有时为金色。单体时,左手持铃,右手持杵,双手交持胸前,施金刚叶迦罗印。金刚杵象征本初佛所本有的不可破坏,最为坚实的"空",即终极真理,,铃象征智慧(praqina),像铃声四处传遍。有时大持金刚双手各持莲枝,莲上分立铃和杵。双身时,拥明妃般若佛母(Prainaparania)。佛母右手持钺刀(Kartrka),左手持嘎布拉碗(Kapala)。钺刀象征破除无知,嘎布拉碗象征绝对统一。双身拥抱表达了分别与无分别的思想都是错误的,二者的统一如水乳交融,持金刚是最高真实"空"的化身,般若佛母代表慈悲,他们的结合意味着进入了空的境界,同时慈悲出现,虚妄分别消失。这就是密教修行所达到的所谓悲空双运的最高境界,也就是所说的涅槃。

大持金刚

内地,可能是清宫廷,或内蒙古察哈尔地区17世纪下半叶至18世纪初

铜镀金,嵌绿松石、青金石、珊瑚石 高16.5厘米Vairadhara

此尊大持金刚与图10在图像学特点上的显著不同是,双手施金刚叶迦罗印,左手持铃,右手持杵,而不是将它们置莲花上。大持金刚额部窄短,呈弧形,鼻梁高直,双目细长,微微下视,表情沉静,身上肌肉平滑有弹性,充满青年人的朝气。头戴五叶宝冠,冠叶分散,互不相连。每叶呈卵形,花瓣图案,中心嵌石两颗。高发髻,发丝清晰。长耳珰垂至肩下,上部是圆圈,下部呈缀珠状。上身袒裸,项链分长短两部分,短的绕项部,嵌石;长的垂至腹部,在乳部嵌石。天衣自双肩而下,过腋下,从肘部绕双臂下至身后座上,再从身下而过,到座前垂落(右边的天衣已经丢失),是典型的明代后期出现的天衣模式。清代康熙以后的造像中均采用了此形式。下身着裙,腰带系扣,而不是尼泊尔式的珠宝腰带。腿上和脚下衣纹简略,裙边有一宽边,阴线刻花为饰。臂钏、手镯、脚镯连珠饱满圆润。最具特色的是它的莲座。莲瓣为立体造型,共分上下四层,均为仰莲式。在最上一层莲瓣间露出细密的莲蕾。座上沿有一圈精美的连珠装饰。他的面相已经有了清代宫廷造像的特点,可以从康熙时期的造像中见到,但是它的莲座形式,却是喀尔喀蒙古咱那巴扎尔的造像中所常见。其天衣形式,镀金的亮度以及耳珰的形式均可以在现存的清康熙时期的铜造像中见到,所以此尊极可能是康熙时期的造像,但有喀尔喀蒙古的影响。当时内蒙古察哈尔地区造像中心多伦诺尔受到喀尔喀蒙古和清宫造像的双重影响,所以此像也不能排除是在多伦诺尔所造的可能性。


金刚萨捶东北印度 12世纪

黄铜嵌石,嵌饰已失 高30厘米

这是一尊典型的东北印度波罗王朝后期的作品。菩萨装束,面庞方正,鼻梁粗短,双目圆睁,低头垂视。头戴五叶冠,每个冠叶中心原有嵌石。高耸的发髻,顶上饰珠宝。耳后发笄两头呈扇面形,极富特色。其耳珰为双层环形,显得很厚重。上身宽厚,肌肉有力,腰部收细。右手持杵指心,左手持铃置腰间腿上。全踟趺坐于莲台上,莲瓣肥厚。莲台在高方台之上,方台正面有二象,二象间有八辐法轮,象征佛法,形象生动。此像的背光很有特色。拱门式大背光,顶上有佛塔造型;靠佛头部有一大莲花开敷,靠肩部两边各雕类似于鹤鹑的鸟,口中似衔珠串。通常这种形式的背光在这个部位多见摩竭鱼(makara)形象。这种背光样式在东北印度波罗风格(Paastyle)的造像中最为常见,而且在黑水城发现的西夏唐卡上也可以见到,反映出12世纪的印藏佛教艺术的基本特点。

清宫原系黄纸签云∶"大利益番铜旧利玛金(残)。"(插图)此处"番铜旧利玛"指西藏造旧像,代表了当时清宫,准确地说,代表了章嘉国师本人对此像的认识,但并不准确,此像当为东印度的作品。

金刚萨捶,在清宫中的名号常译为"金刚勇识佛",也有意译为"金刚心"的,但很少使用。从其梵文名号看,Vairasatva,vajira(金刚,金刚杵)代表"空性",sathva(根本,精神,灵魂)象征纯粹的知识,二者合而为一,表明了此神的本质是纯粹(真正的,永恒的,纯净的)的知识,就像不具有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空性一样。金刚萨捶在大乘佛教神系中的角色很难界定。从密教无上瑜伽部教义上看,他从阿闷佛(Aksobhya)而生,同时统领五方佛,也被称为第六佛。从图像学上看,他持金刚杵和铃,显示出他的出身与古老的金刚手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也导致了他与大持金刚经常混淆。藏传佛教中,他有本初佛和菩萨双重身份。在西藏,某些教派认为,大持金刚和金刚勇识是同一神的不同形象,金刚勇识更积极活跃,更加关注众生。在《诸佛菩萨圣像赞》和《宝相楼》的众神中,金刚勇识还有菩萨身份。金刚勇识菩萨,在前者的神系中,他位居众菩萨之首,在十六大菩萨的组合中,他也是排在第一位的。随着佛教的密教化,他的地位越来越高。在许多怛特罗经典中,面对无数佛、菩萨、天众讲授密法者即是金刚勇识佛。在他的宝冠中常有阿闷佛的形象。如果金刚勇识佛是立像,那么他的右手掌心立金刚杵于胸前,左手下垂,持铃靠腿。他的本初佛双身形象极少见,多被秘密供奉,鲜为人见。所持法器与单身形象一致,拥明妃Vairasatrvatmika,她左手持嘎布拉碗,右手持钺刀。日本学者认为,白色金刚勇识佛,是菩萨而不是本初佛;单身本初佛应是金色。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释迦摩尼佛鼻子尖发黑是怎么回事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