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息肉周边颗粒状改变是怎么回事(肠道息肉表面颗粒样)肠息肉周边颗粒状改变是怎么回事(肠道息肉表面颗粒样)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肠息肉周边颗粒状改变是怎么回事(肠道息肉表面颗粒样)

肠息肉周边颗粒状改变是怎么回事(肠道息肉表面颗粒样)



炎症性肠病是一种慢性肠道非特异性疾病,常见的临床表现是慢性腹泻、腹痛、便血、里急后重、粘液脓血便等。治疗药物有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生物治疗、抗生素、益生菌、营养治疗等等。

如果早期发现,如果病情较轻,可以通过规范的药物治疗达到临床缓解粘膜愈合的目标。如果发现比较晚,病情比较重,又没有得到比较规范的治疗随访,则极有可能发生并发症,或病情很重,不得不采取手术切除肠道的方式来治疗。

是不是手术后就万事大吉,救患者于水火之中呢?是不是手术就可以达到刀落病除的目的呢?事情远远没有这么简单,病情的复杂,个体的差异,手术后也可能还会有其他的表现和发展。所以说,炎症性肠病如果进行了手术,手术切除的标本还需要进一步好好检查,全面了解肠粘膜的病理学变化。

那么该如何做呢?

(一)手术切除标本取材规范

手术切除标本应及时进行预处理。沿肠管纵轴剪开肠管,一般小肠沿肠系膜对侧缘剪开,结肠沿前结肠带剪开;

若有肿瘤,则沿肿瘤对侧剪开。清理肠内容物后,进行充分固定,一般固定过夜。

对于粘连扭曲的肠管,直接切开可能会破坏瘘管、憩室等重要病变,建议预处理时不剪开肠管,清理肠内容物后,将固定液灌注入肠腔,夹紧两端切缘,进行固定。

标本取材前辨认小肠及结肠,分别测量小肠及结肠的长度、管径,寻找阑尾,并测量其长度、管径。

仔细观察肠壁病变并进行详细、客观的记录,评估病变分布,测量肠壁厚度,有无肠管狭窄,记录肠壁最厚、最薄处,狭窄段长度及肠管内径。观察各肠段黏膜形态改变,是否有溃疡、息肉、颗粒状等改变,观察肠壁有无瘘管、脓肿及脂肪缠绕,寻找有无肿瘤。

按解剖顺序描述各类病变特点,测量各类病变大小及位置关系,不同位置的同类病变用序号区分。

建议固定后,将标本按解剖学位置摆放,拍照记录,拍照既要拍摄全貌,也要拍摄病变细节特写。

1. 病变取材按如下顺序依次进行:

(1)取肠管两侧切缘,齿状线、盲肠、回盲瓣、阑尾及回肠末端。

(2)每隔5 ~ 10 cm规律取材,若送检肠管较短时,可按实际情况缩短间隔。无需特意挑选病变部位,不应规避正常黏膜,注意在正常黏膜与病变交界处取材。克罗恩病标本在肉眼正常处可进行连续取材,有时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对诊断有价值的节段性病变及早期病变。

(3)按病变描述的顺序,在病变处取材,比如增厚、狭窄、僵硬明显的部位应多取。不同部位的同类病变应注意分开取材,放入不同的取材盒中。

(4)检查肠系膜淋巴结及肠系膜血管并取材。

2. 取材注意问题:

取材方向视具体情况而定。

若送检肠管较长、病变较弥漫,与肠管长轴平行取材,纵行病变与肠管长轴垂直取材。

若肠管较短、病变跳跃,则以肠管长轴垂直取材为主。

一般来说,克罗恩病标本以取材方向与肠管长轴垂直为主,尤其是纵行溃疡处;溃疡性结肠炎标本以取材方向与肠管长轴平行为宜。

肠壁取材应注意取肠壁全层,包括肠系膜脂肪血管组织,以观察有无透壁性炎、肠穿孔及肠系膜血管病变等。注意寻找可能癌变处,若有癌变,则按结直肠癌取材规范进行。

(二)克罗恩病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

克罗恩病最常累及末端回肠和右半结肠,特征性病变为节段性、透壁性炎症,炎症累及肠壁各层,引起肠壁增厚、肠腔狭窄、形成瘘管等改变,组织学可出现慢性肠炎、炎性息肉、肠壁炎症细胞浸润伴纤维组织增生等改变,并可见肉芽肿形成。

1. 克罗恩病手术切除标本大体形态特征:克罗恩的病变呈节段性分布,在手术中可明确观察到病变跳跃性的特点,病变肠段之间为正常肠段,两者之间分界清楚,但是手术一般只切除有肠梗阻、脓肿等并发症的病变肠段,故手术切除标本不易见到病变节段性分布的特征,但是在肉眼正常肠段进行连续取材,有时在显微镜下可见早期病变呈节段性分布,对诊断有帮助。

肠壁常常显著增厚,肠腔狭窄。黏膜面溃疡常呈纵行。溃疡间的黏膜水肿,相对隆起,被深溃疡分隔,形成鹅卵石样状外观。纵形溃疡修复后,留下铁轨样疤痕,疤痕收缩可引起组织下陷。炎症刺激形成炎性息肉,黏膜可见息肉状突起。裂隙状溃疡穿透肠管,可导致瘘管形成,瘘管旁肠壁或肠旁可形成脓肿,炎性肠管可相互粘连。回肠浆膜面可见脂肪组织绕肠管延伸,形成脂肪爬行。

2. 克罗恩病手术切除标本的组织学核心形态特征:慢性炎症累及肠壁全层,形成透壁性炎。黏膜层可见广泛的慢性肠炎改变,黏膜固有层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小肠绒毛增粗、变短,甚至变平,回肠末端常见幽门腺化生,结肠可见隐窝分支、隐窝缩短等。肠道可见炎性息肉形成。肠壁各层均可见数量不等的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黏膜下层及浆膜层常见淋巴滤泡呈串珠状增生。

肠壁常见溃疡形成,溃疡大多与肠管长轴平行,部分病例可形成裂隙状溃疡,深而狭长,边界清楚,呈刀切状,与肠管长轴呈一定角度伸入肠壁深层。裂隙状溃疡是瘘管形成的组织学基础。

肠壁各层受长期慢性炎症刺激,常引起黏膜下层和浆膜下层的纤维组织增生、神经组织增生,固有肌层增厚,有些病例在深溃疡修复后,可见固有肌层与黏膜肌层融合。浆膜血管可继发血管改变,出现闭塞性动脉内膜炎、慢性静脉炎等,但一般受累血管数量不多。

肉芽肿可见于肠壁各层,一般体积较小,散在分布,需要仔细寻找。肉芽肿内可见少数多核巨细胞,但没有坏死。肉芽肿的数量与肠壁炎症及其继发的纤维组织增生等改变不成比例,炎症分布不以肉芽肿为中心。长期治疗后肉芽肿可消失。肠系膜淋巴结内有时可见肉芽肿。



3. 克罗恩病手术切除标本的鉴别诊断:

(1)肠结核:多局限于回盲部,肠壁各层可见大量肉芽肿形成,以黏膜下层、固有肌层、浆膜下层为主,肉芽肿体积大,数量多,常常相互融合,可见Langhans巨细胞,典型干酪样坏死不多见。肠壁炎症以肉芽肿为中心分布,肉芽肿旁可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伴或不伴纤维化等改变。但没有肉芽肿的部位,肠壁各层形态基本正常。黏膜的改变与肉芽肿位置相关,当肉芽肿过大且靠近黏膜层或肉芽肿位于黏膜层时,病变则可波及黏膜层,出现溃疡,或引起隐窝结构改变、幽门腺化生等慢性肠炎改变,范围一般较局限。

肉芽肿距离黏膜层较远时,黏膜形态正常。肠旁淋巴结常见体积巨大的肉芽肿,中央可见典型干酪样坏死。但是经抗结核治疗后的手术切除标本,肉芽肿数量可显著减少,甚至完全消失,但遗留慢性肠炎、肠壁炎症、纤维化等病变,与克罗恩病非常相似,组织学形态上难以鉴别。故临床病史及治疗前活检对鉴别诊断非常重要。

(2)肠白塞病:肠白塞病常位于回盲部,溃疡常较深,达黏膜下层甚至固有肌层。

急性缺血时溃疡旁黏膜呈缺血改变,黏膜固有层炎症细胞很少,或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急性炎。

慢性缺血时,溃疡旁黏膜可呈慢性肠炎改变,可见隐窝结构改变及腺体化生。溃疡处可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溃疡底部肠壁可见数量不等的炎症细胞浸润,甚至可见透壁性炎,但病变范围局限,溃疡旁黏膜固有层浸润炎症细胞的数量迅速递减,距离溃疡较远处可见黏膜及肠壁结构正常。血管炎改变常位于黏膜下层或浆膜层,静脉壁或动脉壁及其周围淋巴细胞浸润。慢性期可见孤立静脉血管全部或部分闭锁。肠白塞病没有肉芽肿改变。


(3)特发性肠道血管病:包括多种肠道血管病变,原因不明,常引起肠壁溃疡或肠壁增厚。动脉纤维平滑肌结构不良是一种原因不明的非炎症性、非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肠壁及肠系膜中等大小动脉内膜或中膜的纤维平滑肌增生,血管腔狭窄以及逐渐闭塞。肠道淋巴细胞静脉炎是罕见地发生于胃肠道静脉的血管炎,不伴有系统性累及;病变可累及小肠和(或)结肠,肠壁及肠系膜小静脉可见血管炎,管壁淋巴细胞浸润,可伴有血栓形成,也可见静脉纤维内膜增生,管腔闭塞。特发性肠系膜静脉肌内膜增生是一种非血栓性、非炎症性肠系膜静脉闭塞,可见管壁平滑肌显著增生,管腔狭窄。

肠道血管病可累及单节段或多节段肠管,肠壁溃疡,溃疡旁黏膜慢性肠炎改变,肠壁可见数量不等的炎症细胞浸润、纤维化,与克罗恩病相似,但血管病变引起的慢性肠炎、透壁性炎、纤维化等病变多局限于溃疡旁,远离溃疡的肠壁则不会出现这些形态改变。血管病一般没有肉芽肿形成。诊断这些血管病的关键是仔细观察肠壁及肠系膜动脉、静脉形态,是否有异常的血管改变。不少血管病变可通过影像学发现肠系膜血管异常,有助于术前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参考文献:中国炎症性肠病病理诊断专家指导意见中华炎性肠病杂志2021 年1 月第5 卷第1 期Chin J Inflamm Bowel Dis,January 2021,Vol.5,No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肠息肉周边颗粒状改变是怎么回事(肠道息肉表面颗粒样)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