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鱼在水草上扑腾是怎么回事(草鱼为什么早上总是浮出水面)早上鱼在水草上扑腾是怎么回事(草鱼为什么早上总是浮出水面)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早上鱼在水草上扑腾是怎么回事(草鱼为什么早上总是浮出水面)

早上鱼在水草上扑腾是怎么回事(草鱼为什么早上总是浮出水面)

"泳层"一词对钓鱼人来说并不陌生,它指的是鱼在水中所处的位置,也可以说是深度。泳层的由来,主要是由鱼的身体结构和习性特点不同导致的,例如鲶鱼、黄辣丁这种肉食性鱼类,主要以小鱼小虾和水底昆虫为食,食物所处的位置决定了它们的泳层,像小白条这种水面小鱼就不同了,它十分活跃好动,反应迅速灵活,身体消耗大,除了食物需求,其对氧气的需求量也大,水面是溶氧量最高的地方,因此主要泳层在水的中上层。总的来说,食物和氧气含量是决定鱼的泳层最重要的条件。

不同的鱼,泳层不同

虽然鱼有固定的泳层,但有一点你不能忽略,食物和含氧量不是一成不变的,于是泳层成了一个可变的量,这就给钓鱼人出了个很大的难题,钓鱼最好的状态就是饵料的位置和鱼的泳层处于一个水平线上,如何确定鱼的泳层就显得至关重要了,这也正是我们今天要聊的话题。

冬季,正常情况下气温在10度以内,表层水温受到气温的影响最为直接,所以表层水温略低于底层水温,在深度差大于4米的时候,上下温差可以达到5度左右,这样看来鱼应该聚集在水底才对。在天气晴朗的午后,由于太阳直射,水表温度持续上升,就会出现水面温度高于水底的情况了,再加上深水处食物匮乏,鱼就会上浮觅食。

冬季鱼会出现离底情况

冬季做钓,暖阳高照,鱼儿上浮,钓底还是钓浮?

时光飞逝,转眼已经立冬,本以为温度会立即下降,谁知连续几周的晴好天气,让温度不降反升,颇有初秋的味道,对钓鱼人来说又可以重拾鱼竿,钓上一段时间了。好不容易盼来一个周末,阳光明媚,考虑到上午温度处于上升期,较不稳定,于是专门等到中午才出门。步行来到河边,已是汗流浃背,不得不感慨钓鱼不易,且行且珍惜。虽然是自己熟悉的水域,但并没有匆匆下竿,沿着岸边寻找最为合适的钓位,顺便观察水面情况,只见水面波纹四起,还时不时有鱼翻身跃出水面,激起阵阵涟漪,心中一阵暗喜,这个现象至少说明两点,一是该水域肯定是有鱼的,看动静还不小,二是温度高,鱼的活跃度好,对食物的需求一定很旺盛,今天的收获应该不会太差。

往往事与愿违,周围水面上明明看到有鱼的动静,但就是没鱼咬钩,因为我的目标鱼是鲫鱼,所以毫无疑问肯定是钓底,直到我看见有鲫鱼在水草边扑腾,才反思是不是天气回暖鱼儿上浮不在底层了?那我到底该不该钓浮呢?带着这两个疑问进一步分析。

钓底没有鱼咬钩

鱼为什么要离开熟悉泳层

在上文中说到鱼是有固定泳层的,有些鱼是食物决定,有些鱼是因为水中的含氧量决定泳层,最终的结果是进化会让鱼的身体需求更符合不同水层的特点,有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钓起来的鱼有些很快就死了,有些却可以活很长时间,主要原因就是鱼身体的耐受性不一致,这其中就包括了耐低氧性和温度变化。

鱼的耐氧性不同泳层不同

既然鱼有固定的泳层,为什么会出现离开熟悉水层的现象呢?原因其实很简单,主要有三点。

1、 水温变化,使鱼身体感觉不适,而不同的深度水温是不一样的,这就是鱼发生迁徙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这种转移是长时间的,这也是趋温动物的特点。

2、 水中氧气含量的高低直接威胁鱼的生存,并且越深的地方水压越大,那么氧气含量也就越低,为了生存,必须向氧气含量高的地方转移,这个过程发生的速度快,持续的时间也很长。

3、 鱼的食物范围比较广,每一种鱼都有自己喜欢的食物种类,这里举一个常见的例子,水面水草茂盛的地方,经常看到有草鱼探头吃草,草鱼的常见水层应该是中层,但为了觅食会短暂离开泳层。

草鱼探头吃草

钓底容易,但是钓离底的难度却直线上升

当鱼出现离底,不管是以上哪一种原因,直接导致鱼饵和鱼不在同一个水层,鱼不能及时发现并吃饵,所以久等无鱼就成为了理所当然的事了。看到这里很多钓鱼人就会说,既然鱼离底了,那就直接钓离底呗。其实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此时不能轻易改变做钓的水深,有2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鱼离底的原因上面已经做了阐述,由此可见,鱼对水深是有要求的,当鱼离开熟悉水层,也就是正常的安全区,说明鱼出现不适,例如缺氧、温度对食欲的影响等,在这种情况下及时你钓浮鱼也不会开口。

第二个原因:钓底非常简单,在不追求灵敏度的情况下,下拉浮漂到铅皮躺底这是每一个钓鱼人都会的操作,但是钓离底就不同了。离底的范围非常大,无法确定鱼钩在水中的位置是主要难点,这样如同大海捞针一般,只能碰运气。

下拉浮漂钓离底难度大

"一试二变"精准找到泳层,引导鱼到指定水层是关键

一试:当鱼频繁在水面追逐、翻腾或者跃起,或者饵料入水浮漂还没归位就出现截口这些现象时,基本可以判断鱼离底了,为了精确找到鱼所处的水层,有两种方式可以进行判断,第一种是在浮漂调钓正确的情况下,从底部开始找鱼的泳层,每隔半小时左右下拉浮漂5-10厘米,直到出现明显的吃口位置,这种方式虽然比较耗时,但是对鱼的泳层可以做出比较准确的判断。

一变:在冬季天气晴朗时,浅水处温度上升快,食物充足,与其盲目调整水层不如先转移钓位至浅水处,水深1-1.5米处为宜,这个深度阳光的穿透能力可以抵达,同时也可以刺激水下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氧气,这样鱼的食欲更好,往往会出现连竿的情况。

二变:当观察到鱼的泳层变化后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利用打窝的技巧让鱼沉底,简而言之就是用食物把鱼留在水底。具体操作很简单,选择颗粒较大且雾化慢的窝料,酒米和红虫颗粒就是很好的留底窝料,用钓鱼人的行话就是"把鱼打沉底"。

将鱼打沉底是常用的打窝方式

写在最后

其实鱼的泳层变化在夏季时更为突出,在高温和水中溶氧量的多重影响,鱼需要在生存和生活之间不断的去做选择,即便是这样,我一直认为不应该根据鱼的泳层立即调整做钓水深,因为一旦鱼的泳层改变就说明鱼感觉不适,这个时候其食欲是很差的,盲目追赶效果并不好,以上两个方式折中考虑了食物、温度和水中的氧气含量,是钓鱼人比较容易操作和控制的办法。对于鱼的泳层改变,钓友们有更好的办法也可以留言交流学习。

文:钓鱼领域作者工作之渔原创作品,侵权必究!

图: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联系必删!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早上鱼在水草上扑腾是怎么回事(草鱼为什么早上总是浮出水面)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