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脚特别容易冻是怎么回事(手脚容易冻是什么原因)手脚特别容易冻是怎么回事(手脚容易冻是什么原因)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手脚特别容易冻是怎么回事(手脚容易冻是什么原因)

手脚特别容易冻是怎么回事(手脚容易冻是什么原因)

每年天气一凉,总有一部分人提前入冬:别人还在穿大衣,怕冷的人已经裹上了羽绒服;别人还在喝温水,怕冷的人已经拿起了保温杯……为什么有些人对“冷”特别敏感?哪些习惯会让你越来越怕冷?如何温暖过冬?一起来看看吧。

为什么有些人对“冷”特别敏感?

人体各个系统的运行都是需要能量的。能量来自于食物的动力效应、基础代谢和活动。因此,人在健康状态下,饥饿时会比饱腹时怕冷,运动前会比运动后怕冷。

由于基础代谢率与年龄、肌肉含量等有关,大多数女性比男性怕冷,老年人比年轻人怕冷。

但如果近期内突然明显怕冷,就要引起注意。很多疾病,包括心血管、内分泌和神经系统的病变,都会让人感觉怕冷。

身体缺铁

几乎所有的危害怕冷人群身体里面的铁元素不足,血浆中的甲状腺素比较低。铁元素不足的人群血红素比较少,降低了血液吸氧能力,让组织代谢功能发生障碍,身体里面不能产生更多的热量而让人们异常寒冷。

甲状腺素分泌不足

当甲状腺出现异常时分泌的甲状腺素减少,减慢了血液循环的速度,产热量就不足。尤其是到了更年期雌性激素水平低,不利于神经血管的稳定,从而让患者出现腰腹部以及手脚发冷。

血管病变

如下肢动脉硬化狭窄,下肢血液循环会明显减少,导致肢体慢性缺血,出现患侧肢体乏力、腿脚怕冷、发麻抽筋等症状。

外周神经病变

如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中常见的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几乎可累及全身任何神经,其临床症状就有手指、脚趾及下肢的发冷、麻木、疼痛等。

下丘脑病变

下丘脑是大脑皮质下植物神经和内分泌的最高中枢,是人体的体温控制中心,它的病变可引起机体内分泌功能紊乱,导致怕冷、脱发、肥胖等。

药物副作用

如降压药β受体阻滞剂,常见的有心得安、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广泛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副作用,如失眠、怕冷、性功能障碍等。

这6个习惯让你越来越怕冷

除了病理性因素,很多不良习惯也会让你比别人更怕冷。

不爱运动

相关研究也证实,运动时肌肉收缩可产生更多热量,中低强度运动时身体产生的热量是安静时的3~5倍。经常锻炼身体,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怕冷症状。

爱吃素

脂肪有助提升饱腹感,身体也会感觉更暖和。不少人吃肉太少,铁元素、蛋白质等营养素摄入不足,会总感觉冷。

穿衣太紧

打底裤、打底袜等紧身衣物,容易导致身体末端血液循环不畅,出现手脚冰凉,甚至诱发冻疮。当气温偏低时,应选择宽松、舒适的衣物。

吃寒凉食物

秋冬季节喝凉水,容易导致身体阳气不足,出现畏寒、怕冷症状。

疏于保暖

缺乏保暖意识,穿着过少,会使人体代谢变缓,更容易失去热量。相较而言,女性身材娇小,产生热量的肌肉群更少,代谢率更低,更易丧失热量。

过度节食

食物摄入人体后,一般的能量会转化为热能,用于保持体温和供人体散热。吃得太少,身体能量跟不上,会使人体气血亏欠,导致四肢寒凉。

这6个方法让你温暖过冬

睡前泡泡脚

坚持泡脚是缓解手足冰凉的有效方法,有助提升身体御寒能力。晚上7-9点,用40℃左右的水,浸泡双脚15-20分钟(不宜超过20分钟),让水漫过脚踝,泡至身体微微出汗。泡完后立即擦干双脚,并穿上保暖袜子。

增加热量摄入

天冷人体消耗能量增多,需要适当增加热量摄入,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为了避免摄入过多脂肪,建议最好选择低糖、低脂、高热量食物,如鱼肉、鸡肉及豆类。

护好身体6个部位

防寒是保护关节、预防心血管意外事件的重要措施。护好头部、颈部、后背、双脚、肚脐、膝关节等部位,整个人就会暖和很多。

通风、保湿

冬季干燥,人体水分流失快,如果不及时补水,皮肤容易干燥、皲裂,还会影响血液循环,令人感到更冷。因此,应养成定时喝水的好习惯,别等渴了再喝。

控制温度

冬季室内外温差大、通风不畅,容易引发疾病,建议将室内温度控制在18℃~20℃,最高不要超过26℃。

多晒太阳

多出门晒太阳有助于补充维生素D,增加人体对钙的吸收,防止骨质疏松,提高抗寒能力。

文章综合自人民网、生命时报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手脚特别容易冻是怎么回事(手脚容易冻是什么原因)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