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瓜叶子萎焉是怎么回事(甜瓜叶片萎蔫什么病)甜瓜叶子萎焉是怎么回事(甜瓜叶片萎蔫什么病)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甜瓜叶子萎焉是怎么回事(甜瓜叶片萎蔫什么病)

甜瓜叶子萎焉是怎么回事(甜瓜叶片萎蔫什么病)

引起甜瓜枯萎病的原因是什么?

甜瓜作为葫芦科甜瓜属一年生蔓生植物, 是国内外重要的园艺作物和经济作物之一, 我国甜瓜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 甜瓜枯萎病又称死秧、死藤、萎蔫病、蔓割病,露地和保护地栽培均可发生,保护地发病率比露地重, 是甜瓜生产上重要的真菌病害,常引起瓜秧枯萎死亡。 近年来,随着我国设施栽培的迅速发展,甜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枯萎病的发生也日趋严重,发病率有时可达 50%~70% 。

1 甜瓜枯萎病为害症状

甜瓜枯萎病是典型的土传真菌病害, 典型症状是萎蔫。 在植株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但以开花坐果期发病最重,常引起瓜秧枯萎死亡 。 出苗期发病,幼苗茎基部变褐缢缩,下部叶片变黄猝倒而死,剥开病部放大观察,可见幼嫩组织变淡褐色;苗期发病,叶色变浅,逐渐萎蔫,严重时幼苗僵化枯死;成株期发病初期,叶片由基部向顶部逐渐萎蔫,似缺水状,晴天中午更为明显,傍晚逐渐恢复,叶面不产生病斑,数日后,瓜秧叶片萎蔫下垂,病株茎基部表现矮缩,表皮粗糙、纵裂。 若环境条件有利于病害发生时,病势发展急剧,出现“半边枯”现象。 病株根部褐色腐烂,茎基部常纵裂,纵剖视病茎,可见维管束变为褐色。 在潮湿的环境条件下,病部呈水渍状腐烂,表面产生白色或粉色霉层, 即病原物的菌丝体和分生孢子。 瓜根易从土壤中拔起,须根很少,皮层与木质部易剥离,根的维管束变成褐色。 轻病株一般不枯死,仅表现矮化症状。 病株在瓜田中常成条或成片发生,个别严重的则造成全田大部瓜秧枯死现象。

2 甜瓜枯萎病病原及侵染途径

甜瓜枯萎病的病原是一类称为尖镰孢的真菌。该菌为菌丝体、菌核、厚垣孢子在土壤、病残体或未经高温腐熟的肥料中越冬,也可以在种子上越冬,成为第二年的初侵染源。 病株茎基部表面所见粉红色霉层是病菌的菌丝体、分生孢子和厚壁孢子。 该菌有较强的腐生性, 在无寄主条件下, 能在土壤中存活6 年以上 。 厚垣孢子及菌核通过牲畜消化道后仍不失掉活力。 所以,连作地和施用未充分腐熟有机肥的地发病重。 土壤中休眠的枯萎病菌,第 2 年受到瓜类蔬菜根系分泌物的刺激,可打破休眠,在适宜的温、湿度下萌发出牙管,从根部、根尖或伤口侵入,刺穿表皮、皮质组织,进入维管束,在导管内生长发育。 病菌在导管内分泌果胶酶、纤维素酶分解破坏细胞,使有毒物质堵塞导管,阻碍水分的运输,当植物蒸发量大时,供水不足而导致萎蔫,严重的出现死秧。 病菌是由下向上扩展, 所以, 病株萎蔫先从下部叶片开始,以后逐渐向上发展。 病菌还能分泌毒素,干扰植株的代谢作用,致使植株中毒死亡。

除土壤带菌外,种子也可传带病菌。 种子带菌为病害的远距离传播(尤其是新小种的传播)以及甜瓜新种植地区的病害发生提供了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初侵染源。

3 甜瓜枯萎病发病条件

在土壤中残存的菌丝体及厚垣孢子和菌核,当土壤温度在 8℃~35℃ 都能萌发,而以 24℃~28℃ 萌发生长得最快。 土质黏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耕作粗放、根系生长发育不良也容易造成病害发生 。 影响植株根系生长的因素往往有利于枯萎病的发生。 如天气时雨时晴,或久旱后下雨,或灌水量过大,灌水次数过多,田间有积水或高温、高湿、土壤偏酸性等都有利于病菌的侵入而加重发病程度。 另外,地下害虫和线虫较多造成根系损伤, 为病原菌的侵入提供了有利条件 。

4 甜瓜枯萎病的综合防治

4.1 抗病育种

选育优良的抗(耐)病品种,培育无病壮苗。 在同一栽培条件下, 早熟品种抗枯萎病能力明显低于晚熟品种 。 早熟品种中又以白色品种抗病性最差。 而绿皮、花皮、黄皮种群的品种抗性较好。 抗病育种是防治枯萎病的重要手段,但存在育种周期长、抗病品种资源稀少、 病原菌生理小种的致病力分化且不稳定、多基因控制抗病性、遗传规律较复杂等问题,难以完全满足生产的需要。 有了抗病品种,还应注意培育壮苗。 选用优质种子,经 52℃ 温汤浸种 10 min 后催芽播种; 在育苗土配置过程中, 要加入土壤消毒剂, 使秧苗子叶肥大, 叶色浓绿, 茎节粗壮、 根系集中。

4.2 嫁接

枯萎病具有明显的寄主专化型, 利用这一特性进行嫁接栽培,可有效防止瓜类枯萎病的发生 。 利用砧木根系耐低温、耐渍湿、抗逆力强和吸肥力强的特性,促进植物生长旺盛,提高抗病性、增加产量。 最常用的砧木是南瓜, 嫁接后可显著提高甜瓜抗枯萎病的能力。 但不同品种的南瓜砧木嫁接的成活率和成苗率差异明显。 在实际嫁接栽培过程中,砧木的亲和性,尤其是嫁接瓜在品质性状上的表现,是甜瓜嫁接防病的主要障碍 。

4.3 农业措施

与非瓜类作物实行 3~5 年的轮作倒茬是防治甜瓜枯萎病的重要农业措施。 茬口以选择小麦、豆类、休闲地最好,其次是棉花、玉米等。 此外,采用洋葱和大蒜作为轮作物,可明显减轻枯萎病的为害 ,也可实行水旱轮作,选择中性或微酸性的砂壤土种植。

加强栽培管理是重要的农业防治手段。 主要措施包括合理施用磷、钾肥和充分腐熟的肥料;适当中耕,提高土壤透气性,促进根系粗壮,增强抗病力;小水沟灌,适当控制浇水,保持土壤半干湿状态,忌大水漫灌,及时清除田间积水;发现病株及时拔除,收获后清除病残体,减少菌源积累。

4.4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具有防效高、见效快、杀菌谱广、成本低、使用简单等优点,现阶段仍是甜瓜枯萎病综合防治体系中最重要的措施。

4.4.1 种子处理 为消灭种子内外所带的病菌,可用 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1 000 倍液,浸种 30~40 min ,多菌灵可明显抑制甜瓜枯萎病菌的菌丝生长, 拌种处理后,对甜瓜枯萎病的防效达 78% 。 也可用 40% 福尔马林 100 倍液浸种 30 min , 浸后都要用清水洗净后进行催芽或播种。 此外,用种衣剂处理种子能有效提高甜瓜出苗率,降低枯萎病的发病率。

4.4.2 苗床及土壤处理 为了预防发病, 应对移栽穴或直播穴施药土处理,杀灭土壤中的病菌。 药土比例为 1∶100 ,即 1 kg 农药与 100 kg 细潮土混合均匀,每穴施入 10 g 左右, 随后播种覆土。 常用药剂有:50% 多菌灵、 70% 甲基托布津、 40% 拌种双等。 对酸性土壤可施用生石灰或喷洒石灰水进行调合。 一般每亩用 50~75 kg ,施入的石灰要均匀。 若喷洒石灰水,用量为 500 kg 水掺入 2.5~5.0 kg 生石灰。

4.4.3 药剂灌根 要经常观察瓜株长势情况, 特别中午高温时间要细致查看,发现病株,及时进行灌药治疗。 为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以瓜株为中心,挖一个深 10 cm ,宽 8~10 cm 的圆形小坑,主根基部稍露在外,将药液灌入坑中,要灌足药量。 灌药后暂不封坑,使病根受锻炼,提高抗病力。 可选用 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70% 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70% 敌克松原粉等 500~1 000 倍液,每株灌 250~500 mL ,每隔5~7 d 灌一次,连续 2~3 次,可收到明显的防治效果。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甜瓜叶子萎焉是怎么回事(甜瓜叶片萎蔫什么病)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