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内壁发白紫是怎么回事(口腔内壁颜色发紫)口腔内壁发白紫是怎么回事(口腔内壁颜色发紫)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口腔内壁发白紫是怎么回事(口腔内壁颜色发紫)

口腔内壁发白紫是怎么回事(口腔内壁颜色发紫)

老家的茶算是小说中提的粗茶了,后来知道是川字,据说,蒙古人不识汉字,但用手一划拉,三个指头印子便是。从商店买来的砖块茶,即使掉地上并不会碎,得用斧头敲碎,再用手掰,放到茶叶盒里,也算是个力气活,小孩子是做不到的。上次我给父亲带回去的“牡丹”,他照例掰碎,放在盒子里方便使用,我倒想起来小时候的粗茶来,只是很久没有见过了。

小时候也曾喝过茶,四爷爷是木匠,是在四爷爷给我家做木工时候,四爷爷是自学成才的。我家需要做一个装衣服的柜子和一单扇门,春天便砍倒门前的柳树,粗脖子柳树也不知道是哪年种的,夏天倒是一片阴凉,坐树下吃饭或聊天变成了生活的一部分。柳树干了易裂开,砍下来要经过浸水,像混凝土要养护一样。树砍了,光线倒亮了不少,虽然又种了杏树,但杏树还小,夏天便不能乘凉了。

剥掉皮后的树干,被几个壮劳力把泡过又风干的树干五花大绑,弹上线,沿线再用手拉大锯从中剖开,再锯再据,一片一片便成了木板板。

这年冬天初雪,四爷爷便动手做家具了。进门会带来一阵冷风,炕头早已支起炉子,只是未生起火车。四爷爷从地上捡起昨天的锯下的碎木头和刨木板的刨花,火苗由小变大,直到可以熬罐罐茶了。顺便把弹线的墨斗也放在火炉边上烤上,前天晚上可能冰冻了,拉线不那么吃力为止。

茶在罐罐里咕咚咚地响,烟锅在嘴里吧嗒吧嗒。喝完三两茶,跳到地上拿起木头斜着眼左看看右看看。刨完一面便停下,再喝三两茶,再吸三锅烟,可以打个榫卯来,如此这般,喝茶吸烟和干活交替了一个冬天。有时候他说喝淡了娃娃可以喝,我怕烫,搁在边上凉了再喝。家具做了一个冬天,除了做成的家具,碎木头和刨花烧了炉子,茶叶也费了不少。

学校毕业后到了南方,2002年年初,尝过潮汕的功夫茶,好奇于茶水在3个小杯子里倒来倒去,茶杯里进去一半,洒掉一半,哪里像喝水呢?后来在潮州工作三年,进谁家的门也得拉出茶具来,电炉子也方便,三个杯子摆在台面上,先是主人洗茶倒茶,三杯下肚后再拉家常。后来自己动手,茶具很烫,烫到了得忍,忍到习惯便不再烫了。黄枝仙是本地茶,粗梗老叶,茶汤如酱油,苦涩是第一感觉,再喝便逐渐甘甜起来。时间长了,也理解了,这茶不再是解渴的茶,是招待不可少的,如递烟让座一般。据说本地人喝茶的花费如同吃饭,吃差点也得喝茶,茶便等同于粮食。

后来工作到了福建,大街小巷茶叶店,一方面说是本地生意兴隆,看那门楣古色古香,窗明几净,摆个大茶海,主人端坐正中,无论你是来买茶的还是顺路避雨的,喝二三杯像见了熟人打招呼一样;另一方面是闽商的茶文化,北方又叫茶道,让人想到的是道具,沾上文化便高雅起来了。从树叶到文化,里面夹杂着多少商人和文化人的情怀呢?

茶文化到现场我依然不懂,看着不同颜色的树叶子在开水中舒展开来,或苦或涩,或浓或淡,喝久了似乎喜欢上这各种味道来,但我不认为这与我的文化能沾上边,倒让我记起了老家土生土长的地椒茶来。

老家的茶是生长在黄土高塬山坡背阴处的的野草,土名叫地椒子,草枝总是有点墨绿,初夏会开出白紫的小花来,叶子和花小到以毫米计,但聚集到一起总是显得茂盛起来。

像草一样采回来,采的过程并不用镰刀,用手便可薅出来,放在夏天太阳底下晒干,把硬的根茎去掉,再放在锅里炒,加点粗茶调一下味。为什么要用粗茶水调味,我想是它的味道有些怪香吧。炒制的时候得用柴火,文火炒到焦黄,可用手轻轻地翻着受热均匀,不得用力,有的人家就会炒糊。炒好的泡了水便叫地椒茶。小时先前是我烧火外婆炒,后来我也学会了,偶尔一年也会炒来喝。夏天来了,烧一锅开水,冲在粗瓷盆里,放在阴凉处,谁渴谁喝,喝了便可解暑解渴。

这开着白紫花花的野草的学名叫百里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口腔内壁发白紫是怎么回事(口腔内壁颜色发紫)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