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虾身上起水泡是怎么回事(吃小龙虾起水泡)龙虾身上起水泡是怎么回事(吃小龙虾起水泡)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龙虾身上起水泡是怎么回事(吃小龙虾起水泡)

龙虾身上起水泡是怎么回事(吃小龙虾起水泡)

让虾农困扰的水泡病:

七月份临近结束,差不多就要到小龙虾逐渐退市、大闸蟹逐渐上市的时期了,这时一些养殖户会开始放养小龙虾苗,以放养当年孵化的第一批稚虾为主。但是夏季的高温以及小龙虾的习性等因素往往使这个时期的小龙虾养殖对水质调控、饲料投喂以及日常管理等工作的要求会更高,尤其是我们养殖户要对于养殖过程的疾病防治工作不能忽视。其中,小龙虾尾部的水泡就让不少的养殖户头疼,如果处理不好,整个池塘的小龙虾都会出现这种情况。

这些小龙虾尾部出现的水泡症状是怎么回事呢?其实这是小龙虾养殖中常见的一种细菌性疾病,主要特点就是尾扇部出现水泡、水肿,随着病情发展水泡越来越大,然后水泡边缘慢慢会出现溃烂,接着小龙虾的尾部会逐渐烂掉,甚至甲壳上出现溃疡,最终导致小龙虾死亡,所以小龙虾的水泡病也叫做烂尾病。

原因分析:

烂尾病一般认为是小龙虾受伤、互相残食或被几丁质分解细菌感染后引起的,主要有以下因素的影响:

1、小龙虾由于密度过大或缺少食物出现打斗而受伤,或者养殖户在捕捉小龙虾时导致其受伤,这很容易使小龙虾受到病菌感染,进而引起烂尾;

2、底质不好。如果池塘长时间没有进行改底,随着气温的升高,各种病原菌繁殖加快,导致池塘有害细菌增多,生活在池塘底部的小龙虾容易受到病菌感染,进而引起烂尾;

3、水质不好。小龙虾长期生长在pH、氨氮和亚硝酸盐等水质指标超标的恶劣水体环境中,往往会出现体质下降,很容易受到病菌感染,进而引起烂尾;

4、体质不好。一些小龙虾体质差时,免疫力会下降,很容易受到病菌感染,进而引起烂尾;

5、弧菌感染。弧菌为条件治病菌,养殖池塘一直都存在弧菌,当小龙虾体质好,养殖池塘的水质也较好时,一般小龙虾不会出现发病情况,但是当天气突变(如暴雨、气温突降)、蓝藻爆发和水体缓冲能力变差等因素引起水质变化较大时,易导致小龙虾应激,进而其体质下降,很容易被弧菌感染发病,结果引起烂尾。

一般稻田养虾很容易发生烂尾病,由于稻田水位较浅,稻草梗腐烂往往导致水质恶化,最终水底有机质过多,这会消耗大量溶氧而引起水体缺氧,结果水体中的有害细菌大量生长繁殖。同时,如果对小龙虾投喂不足,就容易造成成虾捕食小虾的情况,此时往往造成小龙虾机械损伤而感染致病菌。

需要注意的是,健康的虾吃掉发病或死亡的小龙虾后,也会感染烂尾病,最终可能引起整塘小龙虾发病。


应对措施建议:

1、控制放养密度,注意饵料投喂。避免小龙虾因放养过密或缺少食物而出现打斗、抢食和捕食同类等问题。


2、调控水质和底质。水体中的有益菌和有害菌的生长是相互抑制的关系,因此我们可以合理使用超浓缩EM菌光合细菌水净爽 等活菌制剂,使有益菌形成优势菌群,从而抑制有害菌的生长繁殖。同时,及时使用底速净 底必爽等底改产品对池塘底部环境进行改善,这样不仅可以清除病原菌,还可以为小龙虾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3、拌喂保健品,提高小龙虾体质。同一个池塘中的小龙虾体质弱的往往很容易发病,所以,我们在投喂时可以内服纳米生命元速壳宝 以及藻毒霉素清等产品来提高小龙虾免疫力,增强体质。在为小龙虾投料时,除了投喂优质饲料,还需要注意避免过度投喂,以免小龙虾出现暴饮暴食,进而肝脏负荷加大,最终导致出现病变。

4、定期检测水质指标。在养殖过程中,绿豪建议做好水质检测工作,以便根据池塘中的实际情况,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处理,特别是天气变化后要做好消毒工作,如使用改低王 底速净 等产品,以减少水体中有害菌的含量。

总之,我们需要做好塘口的日常管理工作,在投料管理水质调控水草养护放养密度等方面多下功夫,这样我们的小龙虾养殖才会越来越成功。

关注我养殖不迷路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龙虾身上起水泡是怎么回事(吃小龙虾起水泡)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