埙吹出哨音是什么原因(埙吹起来有哨音)埙吹出哨音是什么原因(埙吹起来有哨音)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埙吹出哨音是什么原因(埙吹起来有哨音)

埙吹出哨音是什么原因(埙吹起来有哨音)



埙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乐器之一,也是中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吹奏乐器之一。它盛行于战国初期,主要应用于宫廷的祭祀活动,属礼器。秦汉以后成为宫廷雅乐乐器中的重要成员。到了宋代,因其苍凉、婉转的音色,受到文人雅士的欣赏,留下许多诗篇。

野畦供鼓吹,幽鸟奏埙篪 —— 宋 · 胡寅《古今豪逸自放之士鲜不嗜酒》

万卷诗卷老雪溪,欣然二子和埙篪 —— 宋 · 楼钥《送王仲方添倅海陵》

吴楚山川隔,埙篪笑语欢 —— 宋 · 赵蕃《呈叔骥和叔》



目前中国关于埙的形成,还没有统一定论。多数人认同的一个说法是埙的形成源于新石器时代的狩猎工具,是先民们在使用一种空腔的石头(石流星)投击鸟兽时,受到因空气流动产生的哨音启发制作了埙,后经长时间的演进、发展,三孔、六孔、八孔、九孔、十孔、双八度等埙器相继诞生。

而在中国的古籍中,埙的形成有不同记载。

《通历》载:“帝喾造埙。”

《世本》载:“埙,暴辛公所造。”

《拾遗记》载:“包牺灼土为埙。”


埙之所以独特,在于它的音色。古人爱埙能把它上升为礼器,而对现代人来说,一提起埙,悲伤与苍凉感就来了,所以一般人不听埙曲,更不买埙。

实际上埙的音色并不悲伤,它是一种以韵取胜的乐器,音色玄妙又平和。玄妙在它在你的耳边响起,你会觉得很远,它在很远的地方响起,你又会觉得很近。

平和在它正五声、调六韵、刚柔并济、清浊分明、虚中厚外。唐代郑希稷在《埙赋》说道:“至哉!埙之自然,以雅不潜,居中不偏,故质厚之德,圣人贵焉”。




埙是一种很奇怪的乐器,奇怪在不喜它的人,远离;喜欢它的人,沉迷。制埙师翁彦就是一名埙痴,他不是从小学埙、制埙之人,只是偶然一次听到埙音,自此十二年,痴迷于此,心慕手追。

他说:“越来越相信缘分这个词了,我跟埙突然就遇见了,继而留在骨子里了,再也放不下。”

翁彦



翁彦很喜欢作家贾平凹说的一段关于埙的话:“我也不会唱歌,连说话能少说就尽量少说。但我喜欢埙,它是泥捏的东西,发出的是土声,是地气。现代文明产生下的种种新式乐器,可以演奏华丽的东西,但绝没有埙那样虚涵着的一种魔怪,上帝用泥捏人的时候,也捏了这埙,人凿七窍有了灵魂,埙凿七孔有了神韵。”

与泥为伴,是翁彦接触埙以来,最常做的事情,他说:“埙由泥生,由人造,来自大地,也能行走于大地。是泥与水、与火、与人的碰撞,开七孔,则韵成。”


翁彦的工作室位于北京房山一隅,一座二十平米大小的院子,放满了他制埙所用的各种泥。有湿的,有干的,还有在他身上的。我常笑他是一个喜欢吃土的中年男子,因为每次见他,从头到脚都是土,就没有干净的时候。

而对翁彦来说,泥土是埙的生命,也是他的“生命”。泥土的好坏,决定了埙器的成败。



翁彦对土的极致追求,源于埙器制作的断代。礼崩乐坏之后,埙逐渐绝于大众之耳。而在中国古籍中,关于埙的记载本就不多,埙的制作与埙谱就更少了。

《尔雅》注:“埙,烧土为之,大如鹅子,锐上平底,形如秤锤,六孔,小者如鸡子。”

《旧唐书.音乐志》说:“埙,立秋之音,万物曛黄也,埏土为之……。”《诗经》云:“伯氏吹埙,仲氏吹篪。”


最初,翁彦追求年代久远的黄泥土。他在北京周边四处寻找,哪里的山有挖掘机动工,他就拎着袋子去装土,然后回家烧制。如此三四次之后,他发现黄泥土不行。因为出窑的埙三天后出现开裂,细查发现是黄泥土的粘性太大,里面的小砂砾不能完全过滤出来,实验以失败告终。

接着,翁彦开始广撒网多淘土,去全国各地行走。碰到看着不错的土就踩踩、摸摸。有一次他看到一块紫黑色的土地,摸起来比别的土更细腻,抓起来也有分量,于是马上请人雇车拉回小院开始制作。

这次他细细过滤泥土,发现这种紫黑色的土,砂砾极少,开心极了,立马拉坯制作。遗憾的是,这次的埙还没烧制,仅在风干的过程中就已经开裂了。原来这种紫黑色的土含铁量太高,不适合烧制。

如此种种与土的“斗争”,翁彦持续了五六年之久,所幸最后遇见了一种合适的泥土。



相比其他传统乐器,埙的制作相对简单,翁彦一个人做起来很轻松。最辛苦的就是找土做泥,只要材料准备妥当了,其余的就看时间了。

将干土变成湿泥,需要时间来配合,先沉淀十日,再用极细的筛网进行筛选后才能使用。

将湿泥变成陶坯,需要技艺的配合,形制和数量他自由掌握。关键的步骤是做音孔,在湿坯上做孔,然后试吹调音。这个步骤在埙器烧制完成后还要重复一次,叫作“修音”。目的是处理烧制完成后由于音孔变化而导致的音准问题。

对翁彦来说,一款埙器的制作,最不可控的是陶坯的风干。他说:“陶坯是不能晒的,只能安放于阴处风干。夏天天气干燥,快的时候风干一周就能入窑烧。春秋温度不高,但一个月也能烧一次,就冬天麻烦,有时候一个冬天也就烧一次。”

最后,陶坯风干入窑烧制,埙成。



翁彦喜欢在埙上创作,也许是因为埙本身拙朴,音色又厚重,所以他在埙的外形上做各种尝试。

有的刻画人物,有的刻写诗词,他还将树叶、花朵入埙,去尝试他能想到的各种技艺。其目的是埙器能够得到大众的赏识,让大众能够接触埙并且愿意了解埙。




勤勤恳恳做埙十二载,翁彦现在已是小有名气。很多爱埙人从外地来到他的工作室,与他一起切磋埙技。他陆陆续续也收了几个徒弟,还遇见了一些投资人。

很多投资者对他说:“公司这边批量制作传统埙,只需要盖你的印章,然后向社会推广你。大部分埙能卖上万元,收益三七分,你看这个事……”

翁彦没有接受投机者的邀请,对他来说,这些埙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一样。遇见真心喜欢的人,他愿意免费赠送;不喜欢的人,卖多少钱都没意义。


对翁彦来说,埙的推广固然重要,但造假不行。所以他在制埙之余,自己做起了推广。他先创建了一个埙乐QQ群,每天在里面跟群友聊天,分享制埙小知识,还经常开视频吹奏埙曲,现在群里有已经有三百七十二人,都是翁彦的忠实“粉丝”。

其次,他开始关注展会,遇见合适的,他一个人背着几十个埙去参展。通常情况下,由于经费原因,他的展台都不会太大,能放大概二十个埙。

他一边吹奏埙曲,吸引参展人员的注意。有人靠近,他就开始放下埙做讲解,有人想学,他还会现场教学。

他试图在这个百乐齐放的世界里,为埙的延续,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翁彦与参展人员合影


撰文/摄影:冠如

注:本文图片中的埙器,均由翁彦制作。

民艺

征集令

如果你的身边,有这样的手艺人,请联系我们! 我们将会以最快的速度和最真的热情去传播他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埙吹出哨音是什么原因(埙吹起来有哨音)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