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不挨打是怎么回事(打架不说话)说话不挨打是怎么回事(打架不说话)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说话不挨打是怎么回事(打架不说话)

说话不挨打是怎么回事(打架不说话)

图片源自网络

随着大宝和姑娘升入中学,总是觉得日子太过匆匆,每天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少。他们天天早出晚归,背着沉沉的书包、穿着厚厚的校服、蹬着大大的自行车,来回奔波在学校和家这样的两点一线上。

小宝上幼儿园的缘故,每天也差不多都在幼儿园度过,早上送他进入,下午把他接回来,只有晚上这么一丢丢的时间,听他讲话、看他画画、教他做题、陪他游戏。

时间总是这么快,不经意间孩子在不知不觉中长大,像即将展翅的雏鹰,翱翔蓝天是他们的梦想,翘首期盼则渐渐成为家长的归宿。

图片源自网络

难得周末的时光,孩子们都在家里,虽然依旧需要埋头写作业,但是总觉得距离近了一些,我做饭、整理家务之余,抬头就能够看到孩子们的身影,就是一种幸福。

许是年龄越来越大的缘故,再加上又是一年的年终岁尾,最近我总是过于感性了一些。

这时,小宝在我旁边不断地哼唱着:我有一个好爸爸,爸爸、爸爸、爸爸、爸爸……哪个爸爸不打人,哪个孩子不挨打,打是亲来骂是爱,我有一个好爸爸!

大宝笑着对弟弟说:“打你还是好爸爸?!”

小宝的情商,时不时会刷新我的认知。他对哥哥说:“爸爸打我是他的问题,我爱爸爸是我的事情,两码事好不好?”

呃?!

我还没有来得及感叹和称赞,孩子爹已经伸手抱过这个小甜嘴,美美地亲上好几口。

图片源自网络

事实上,爸爸的角色,可不仅仅是“打是亲骂是爱”,在亲子教育和家庭关系中,爸爸和孩子们的关系相当重要,缺席不得。

1、孩子的婴幼儿时代(0-6岁),爸爸是孩子的保护神

虽然说在宝宝的0-6岁,妈妈的参与感更为强烈一些,宝宝和妈妈的亲子关系也更为亲密一些。但是来自爸爸的温暖和关爱,以及像守护神一样的存在(对比于爸爸,妈妈还是比较孱弱一些),都能够让孩子在未来充满安全感。

在瑞典,如果新手妈妈经历了剖腹产手术,那么新生儿就会被直接放进爸爸的怀抱中,而不是小床上,因为这样宝宝会哭得更少,睡得更快。

图片源自网络

2、孩子的儿童时代(7-12岁),爸爸是孩子行为的规范者

我们常常用“严父慈母”来形容一个家庭的亲子关系,妈妈在孩子的世界中,的确更容易纵容和溺爱一些,有时候很轻易就会被孩子牵了原则。

这个时候,爸爸的理性就会显现出优势,为孩子树立正确的规范,教孩子学会用自信的态度面对人生。但是,爸爸也不能太过于严厉,或者动辄就训斥、打骂孩子。教育孩子,还是要拿出足够的耐心和信心来的。

哪有孩子不气人?这是孩子的天性啊!帮孩子树立规则,调整规则、完善规则,最后坚定地执行规则,就是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图片源自网络

3、孩子的青少年时代(12-18岁),爸爸更应该是孩子的精神导师

在孩子叛逆期的阶段,他们会有自己不成熟的观点和想法,但对于孩子们来讲,却是他们世界中至关重要的。所以,协助孩子磨练自己更为关键,而不是打压他们的想法,强迫他们接受自己的观点。

同时在这个阶段,爸爸要及时给予女儿保护,让女儿安全感十足,并且逐步了解应该如何和异性相处的规则;爸爸还要给儿子以榜样的力量,让儿子知道,男人应该有的模样,男孩应该学会成长,而不是永远做“妈妈的乖宝儿”。

在孩子能力范围内,爸爸要及时送给儿女以祝福,放手让孩子尝试飞翔。

图片源自网络

另外,大多数家庭中,父亲的眼界、关注点以及经历,会更为丰富一些。所以和孩子在一起,更能够带动孩子、引领孩子,而不是简简单单、重重复复的唠叨。

比如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讲,考试成绩固然重要,但生命的教育更为重要。爸爸和孩子在一起,更要注意观察孩子的成长困惑,为孩子拨开心中的迷雾,照亮前进的路。

所以,爸爸的角色绝不能是“哪个爸爸不打人,哪个孩子不挨打”的肤浅,纵然孩子是该教育要教育,但教育的方法千百万,为什么不寻找更有效率的哪一个呢?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说话不挨打是怎么回事(打架不说话)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