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击性行为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攻击性行为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攻击性行为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攻击性行为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文丨C妈学堂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看到有些人的言行举止,非常具有攻击性。他们可能一言不合,就会对别人进行语言攻击或者肢体攻击,所以这类人群在社交生活中,并不得大家的喜欢。因此在教育小孩的时候,大多数家长也都会告诉自家宝宝,千万不要做一个具有攻击性行为的人,但并不是所有宝宝都能听进家长的话。

同事老王最近就在为小孩的攻击性行为感到苦恼,因为他最近总是接到幼儿园老师的告状电话,表示他家小孩在幼儿园里,常常和其他小朋友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说出来的话语也非常难听,所以希望老王能对孩子的教育多多关注。

但老王也感到非常郁闷,因为他和他老婆都是高知分子,平常在家从来不会说脏话,而且行为举止也都非常文明,所以在小孩面前起了好的示范作用。因此老王非常想不通,为什么孩子会出现攻击性行为?

那么在《儿童行为心理学》中,就提到过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它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是非常容易出现的行为。

这种行为是指小孩通过言语或者肢体上的方式,对他人做出攻击的表现。但很多家长却并不清楚,自家小孩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行为,下面就带各位家长具体的了解一下。

01小孩为什么会出现攻击性行为?

小孩出现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并非是单一的,这和他们的个人成长环境以及心理健康,都有着诸多联系。所以家长想要对小孩的这一行为进行纠正,那就一定要弄清楚,小孩出现这一行为的原因是什么?

1)小孩认知的缘故

小孩在出生后,就如同一张白纸,所以他们的所有行为以及认知,都是要通过不断学习来完善的。

那么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小孩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的认知发展具有过程性。在大多数幼儿的认知当中,他们可能只能理解自己所认为的东西,而不能对别人的认知进行理解。所以就会有小孩以自我为中心的表现,导致他们通过一系列的攻击行为,来维护自己的认知。

例如小孩在幼儿园玩耍的时候,可能会非常喜欢别人的某样东西,但是其他小朋友不愿意把这个东西进行交换。这就会导致孩子们,因为这件东西出现攻击性行为。

2)小孩情绪的缘故

小孩情绪在他们出生时,也是处于空白状态,需要随着他们年龄的不断增长,情绪才能逐渐得到控制。所以小孩处于幼儿阶段的时候,情绪往往比较暴躁,因此他们在与别人发生意见冲突的时候,可能就会通过攻击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那么这种攻击行为,可能并不是有意的,而是想要借此抒发自己的情感,同时掌控住已经失控的局面,所以才会有这样的表现。

3)周围环境的影响

那么有的时候,孩子之所以会出现攻击性行为,可能和他们自身并没有太多的关系,而是和周围的环境有关。

要知道小孩所做的一些行为以及言行举止,很多时候都是受到外界影响的,例如父母经常用不好的言语和粗暴行为对待他人,那么小孩也会自然而然的去模仿。

而且现在的网络也非常发达,像小孩模仿电影、电视中的一些暴力行为的新闻,也是屡见不鲜的。所以周围环境对于小孩的攻击性行为,也是有很大影响因素的。

02小孩的攻击性行为主要有哪些表现?

虽然很多家长了解了,小孩出现攻击性行为的一些原因,但是对于小孩攻击性行为的一些表现,并不是特别的清楚。

因为小孩的攻击行为也是分种类的,所以家长们需要了解小孩的不同行为、不同种类,才能对小孩的攻击性行为进行及时的纠正。

①小孩的无意识攻击

小孩的这种攻击性行为可能是无意识的攻击,他们可能并没有想要去攻击他人的想法,而是想要通过攻击行为或者言语来捍卫自己的想法,所以才会有这种表现。

因此小孩的这种无意识攻击行为,往往也无法让家长对小孩的下一步行为进行判断,所以这种攻击行为在平日中的引导非常重要。

②小孩的目的性攻击

那么小孩的目的性攻击,很多时候其实出于自己的自卫,例如别人对小孩的范围造成了侵犯,或者是小孩的安全感受到了影响。那么小孩为了维护自己原本的安全感,或者想要保持平衡,所以会进行有意识的攻击。

例如两个小孩正在打架,其中一个小孩会说:“如果你再骂我,那我就打你了”。但另外一个小孩仍然骂这个小孩,所以另外一个小孩就动手攻击,这种攻击就是目的性攻击。

③小孩的敌意性攻击

所谓小孩的敌意性攻击,主要是指小孩对另外一个小孩,原本就存在着一定敌意,或者是某件事情让他们二人产生敌意,所以小孩会怀着这种敌意,去对另外一个小孩进行攻击。

例如两个小朋友都想去玩滑滑梯,但玩滑滑梯是有先后顺序的,可是两个小孩谁都不愿意让步。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小孩的吵架、打架就有可能是带有敌意性的行为了。

03如何解决小孩的攻击性行为?

如果家长发现小孩存在以上三种攻击性行为的话,那么就需要引起注意了。因为小孩的攻击性行为,如果持续下去的话,对于小孩自身成长以及未来社会的安危,其实都是一种隐患。

而且这几年校园暴力的事件也在频频发生,那么这些校园暴力的背后,也都是小孩攻击性行为导致的,所以家长应该引起注意,并对小孩这一行为进行及早的纠正、引导。

1、对小孩的认知进行训练

因为很多小孩在出现攻击行为的时候,并不知道自己的这一做法存在问题,所以家长对于小孩进行认知训练非常有必要。

因为很多小孩在小的时候,他们看待事情可能会非常片面,并不能全面的看待各种问题。所以他们在进行攻击行为的时候,往往没有考虑到道德认知层面的问题,更多的是跟随自己的心情或者想法,觉得自己怎么开心就应该怎样。

所以家长应该对小孩的这种认知进行训练,当小孩做了一些比较错误的行为时,家长就应该及时给他们指出,并且告诉小孩什么样的行为才是正确的。那么像攻击性行为,可能会给他们今后的成长带来影响,因此要进行及时的纠正。

2、家长要给小孩树立规则

家长需要给小孩树立一些规则,让小孩明白什么是可以做的事情,什么又是不可以做的事情,在《好小孩不是管出来》的这本书中,作者就曾经提到过这一问题。

很多家长在看到小孩打架,或者与别人发生矛盾的时候,可能会表现得非常激动。他们往往只会使用暴力镇压的方式,对小孩的这些行为进行制止,但却忽视了小孩会出现这些行为的背后原因。

这主要是很多家长,从来都没给小孩树立过规则,所以小孩并不知道哪些事情是可以去做的,而哪些事情是不可以做的。

那么当家长在和小孩相互制定了规则后,小孩就会明白,当自己做了这件事情的时候,如果是符合规则的,可能会受到奖励,但如果不符合规则,可能会受到家长的惩罚。小孩在这种规则的引导下,也会很快地将自己攻击性行为进行纠正。

3、对小孩情绪控制能力进行培养

因为很多幼儿对于自己的情绪控制力并不是特别的好,所以家长去引导小孩,如何对自己情绪进行控制,也是非常有必要且有意义的一件事情。

虽然很多家长会认为,当小孩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情绪以及各方面都会逐步的提高,但并不是所有小孩都能做到这一点的。所以家长的适度引导将显得尤为重要,这也能更好更快的让小孩明白,对于自己情绪进行控制,将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

那么家长可以在小孩出现攻击行为之后,通过隔离或者面壁的方式,让小孩慢慢冷静下来。同时也要告诉小孩,当他们在下一次遇到同样情况的时候,也可以通过让自己冷静的方式,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控制。久而久之,小孩不仅能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控制,也能对许多其他行为进行相应的控制。

小孩的成长并非是一帆风顺的,很多小孩都会经历攻击性行为这一过程。所以家长在看到小孩有这些表现的时候,也不要太过紧张,因为很多家长生怕小孩走上歪路,或者存在其他的问题。

家长最应该做的,其实是要找到小孩出现这一行为的原因是什么?这样才能采取正确的方式,对小孩攻击性行为进行纠正,让小孩走上正确的成长道路。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攻击性行为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