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乒乓球时右脚肿是什么原因(打乒乓球手肿)打乒乓球时右脚肿是什么原因(打乒乓球手肿)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打乒乓球时右脚肿是什么原因(打乒乓球手肿)

打乒乓球时右脚肿是什么原因(打乒乓球手肿)

我们业余球友由于没有教练送多球练摆速,平时固定落点的练习很不利于步伐移动,一旦正式开始比赛,落点、速度、旋转不固定了,瞬间就像变了个人,失误频频,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不会用脚找球。如果这个问题不改正,练再多技术动作都是徒劳,因为几乎所有的技术动作都是在步伐到位的基础上才能做完整,发挥作用。脚步移动去找球,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打球时明明知道要移动步伐,但总是丢球了才意识到还是没有移动,这归根到底是因为这几个长期形成的坏习惯在作祟。

1.见球恐慌

首先是没有自信,尤其是来球急长时,怕失误,不敢认定旋转类型,不敢果断处理,总是犹犹豫豫,管他什么旋转,随意去接一板,肯定是失误多。殊不知,打乒乓球最怕犹豫,稍一迟疑就会错过时机。

纠正方法:根据自己的盯球,大胆判断旋转类型,果断采取相应的接球方法。

2.不会盯线路引拍

首先是不会随着来球去移动步伐、用身体向后引拍,总是对不上点,或早或晚。盯球引拍没有同步意识,引拍一定是与来球同步向后引的,看对方球已经出手,在向我方移动的途中,就要引拍了,球速越快,引拍也越快,这样就不会被顶住。

纠正方法:要明白盯球不是看球在哪,而是看球往哪去,盯的不是一个点,而是一条线,一个方向,这样盯住球,才能弄清它到底是怎么跑的。

3.不会盯动作预判落点

不会盯住对方的拍型和动作预判来球落点的大致方向。最容易出错的是在反手位,如果对方发到我们的反手位大角度,我们没有盯好,还是按照一般反手位球处理,脚步就不会移动到位,只能向左方伸胳膊去接球,这样的接球动作,就不好接出高质量。正手位球也是同样的道理。

纠正方法:注意盯球的同时盯对方的拍形和挥拍动作,主要是挥拍动作及发力方向,看往哪个方向打的,然后快速向相应方向移动。

3.随意抬大臂伸手够球

好多球友看见来球的第一反应经常是伸胳膊,而不是移动身体,如果球离自己远了,就伸直胳膊去够,常常弄得东倒西歪、前仰后合,毫无紧凑可言,这样哪能把球打上台。打乒乓球必须要身体抱团紧凑,身体和胳膊始终是保持一个姿势不变的,只有在打球时由于发力和惯性,需要收小臂时,才有所变动,但还原回来后还要保持接发球时的基本姿势。

纠正方法:练球时刻意去夹住大臂,实在不行就拿个毛巾放在腋下,宁愿漏几个球也别随意抬起去够,这样不移动步伐都难。

4.忽视台内球技术

很多球友喜欢打长球,直来直去,大开大合,这样很不利于练习步伐。在长与短的变化中最考验步伐移动,上步处理短球衔接身体还原本身难度就很大,还伴随着手上动作的调整,注意点很多,稍有不慎就容易动作走形。处理台内小球对步伐要求极高,比如摆短、挑打、拧拉,如果步伐不到位,很大可能会失误。

纠正方法:平时打比赛时,刻意多发点短球,体会上步,还原,撤步,左右移动的步伐,体会收大臂,用小臂和手指手腕发力摩擦的感觉。

5.消极意识根深蒂固

尤其在防守时,有的球明明在自己的防控范围之内,即便不能反拉,挡一板也是可以的,但在实战中却总是早早就缴械投降了,一看对方发力进攻了,不管这个球质量高低,干脆就松下来了,眼看着球在我方落台,也没有任何行动,然后马上又会发现,这个球离我们也不远,只要稍微动一下就能碰到了。

纠正方法:坚定“球不落地决不放弃的理念”,尝试去接每一个球,哪怕失误了,也绝不会怪自己。

我想,只要彻底改掉了这个毛病,以后打球想不移动步伐都难。

以上是我的一点体会,欢迎球友们批评、指导、指正,共同提高、共享乒乓之乐。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打乒乓球时右脚肿是什么原因(打乒乓球手肿)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