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口边有小孔是什么原因(耳边有小孔是怎么回事)耳口边有小孔是什么原因(耳边有小孔是怎么回事)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耳口边有小孔是什么原因(耳边有小孔是怎么回事)

耳口边有小孔是什么原因(耳边有小孔是怎么回事)

7月6日,江西省贵溪市的气温达到37摄氏度。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鹰潭工务段上清路桥养修工区工长罗星和工友们,在鹰厦铁路杨树排隧道里走走停停,不时用检查锤敲击隧道石壁,借助头灯的光线,检查是否存在掉块、渗水等隐患。

闷热、潮湿的隧道内,每个人都是大汗淋漓。“这条隧道有着特殊的意义。当年为了打通它,铁道兵前辈们做出了巨大牺牲,我们必须踏踏实实把它守护好,苦点累点都值得!”罗星抬起胳膊,边擦汗边说道。

杨树排隧道位于贵溪市耳口乡圳上村附近,是鹰厦铁路从鹰潭引出后的第三条隧道。在它的建成背后,有着一段悲壮而感人的故事。

由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出品的纪录片《鹰厦线》提到了“杨树排隧道”的由来:1955年,原铁道工程兵某师名叫杨树的排长,率部打隧道,当时全靠人力肩挑手搬。就在快要打通时,隧道轰然塌方,全排战士壮烈牺牲。后来,为纪念杨树排长和其他铁道兵战士,这条隧道被命名为“杨树排”

在这部纪录片里,当年的一位勘测者说:“现在来看不在话下,那个时候就怕隧道,一公里长的隧道有什么稀奇呢?但谁都不敢碰!”由此可见当时修建铁路隧道的难度。

隧道建成时全长158米,后因山区铁路防洪压力大,鹰潭工务段将隧道延长78米,又增建了252米长的明棚洞与其衔接,为列车从隧道通过再添一道安全屏障。

时光荏苒。鹰厦铁路通车60多年来,一代代铁路人接力守护杨树排隧道。乐其祥一家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乐家三代人都当过兵,三代都是桥隧工、都担任工长。

1983年3月,乐其祥在一次意外中去世。乐林辉子承父业,成为一名桥隧工,后来担任上清路桥工区的工长。

在儿子小时候,乐林辉经常给他讲修建杨树排隧道时发生的感人故事。“杨树排隧道是一条红色隧道,我们一定要守护好!”这句话是乐其祥经常讲给乐林辉听的,后来乐林辉又多次讲给儿子乐伟文听。

2011年,乐伟文从部队退伍回来。从小受父辈熏陶、对鹰厦铁路有着深厚感情的他,毫不犹豫地选择来到鹰厦铁路工作。入路第三年,25岁的乐伟文主动请缨,来到远离市区、交通不便的富庶岭路桥工区,并凭借优异表现成为工长。

父子俩所在的工区同属鹰潭路桥车间。两人所在的工区相距20来公里,父子俩的管界交会点就在杨树排隧道附近。乐伟文刚来工区的时候,每次在隧道附近遇上,乐林辉就会带着乐伟文检查隧道、上山巡查,手把手传授经验和技巧。

“刚下钢梁桥,又来看隧道,鹰厦有我很平安……”父子俩干工作喜欢动脑筋,兴致来了现编现哼“小曲儿”,还用土办法自创了隧道检查“神器”,研发出了一种便携式测距仪,又快又准,工作效率大幅提升。

杨树排隧道周边有4个工务工区,因地处偏远,很少有年轻人愿意来这里工作。鹰潭工务段将杨树排隧道按比例缩小制作成实景造型,“搬进”车间大院内,建成了“杨树排”教育基地,让这段红色历史激励铁路人敬业爱岗、成长成才。

2018年和2020年,乐林辉父子俩相继调往其他工区,守护杨树排隧道的接力棒,传递到了28岁的工长罗星手上。

在“60后”的杨树排隧道面前,“90后”的罗星还是个年轻后生,但他对这座隧道已经非常熟悉。巡查山体、清除危石危树、防止异物侵限……罗星样样在行。

杨树排隧道周边山高林密,汛期容易发生山体滑坡。罗星和工友们检查完隧道,拿着柴刀、铁锨等工具,沿着极窄的防洪检查道,拾阶而上,开始了“巡山”之旅。

傍晚时分,一列货车轰隆隆从杨树排隧道穿山而过。夕阳余晖下,“杨树排”三个字隐隐生辉,漫山树木如哨兵般直立。罗星目视火车渐行渐远:“我们一定会把这条隧道守护好,把英雄们的精神传承好!”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耳口边有小孔是什么原因(耳边有小孔是怎么回事)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