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成正常音(切换成正常音量)切换成正常音(切换成正常音量)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切换成正常音(切换成正常音量)

切换成正常音(切换成正常音量)

“复工复产了,我却突然感觉不太想出门了”“单位通知去上班,我担心出门会被感染,内心很矛盾怎么办?”“已经复工了,但上班经常无法集中精神,这是怎么了?”上海疫情正处于向常态化疫情防控转换关键阶段,复工复产的进程中,如何更好从“居家节奏”调整到“复工节奏”,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专家“十问十答”为你支招。

问一:封控一个多月,我觉得自己变懒了,什么事都不太愿意做,甚至觉得封着其实挺好的。人家都在盼望上班,而我一想到要上班了就心跳加快。我是怎么了,有问题吗?

答:长期封控后,人们对复工感到畏惧的并不少见。复工意味着在适应封控生活后要走出“舒适圈”,重新面对新压力。首先,接纳你的感受,无需自责。然后,尝试一些方法自我调适:

1、呼吸训练缓解焦虑。

2、告诉自己“我的担心不一定都是真实的”。

3、做好当下能做的,找回掌控感。比如逐步调节生活节奏,为复工做准备。

4、列出自己的担心,提前演练对策,做到复工之前“胸有成竹”。

5、积极的自我暗示,对自己说“连1个多月的封控都扛过去了,我一定能行!”如果依旧无法缓解焦虑,影响了日常生活,及时向专业人士求助。

问二:单位让我们自主选择继续居家上班还是去单位。在家久了,我很期待去上班,但也担心,奥秘克戎传染力这么强,上班途中被感染怎么办,真的很矛盾,我该怎么做?

答:这道两难选择题,可采用利弊分析法。

第一,列出居家和单位办公的利弊。比如居家办公的时间相对自由,但工作效率下降;单位办公干扰较少,但可能会感染……尽可能列举全面。

第二,尝试去区分这些利弊是长期还是短期的,可以转变还是固定的,后果是否可以承受。

第三,综合考量,选择更符合你情况,能帮你实现长远目标的选项。最后,分析哪些措施可以减少或规避这个选择的弊处及损失。比如,若选择复工,可通过做好个人防护、规律作息提高抵抗力等措施来降低感染风险,并提前为可能的感染做好准备。

问三:我接到了复工通知,但去了就只能住公司了。我担心家里的老婆孩子、有些焦虑,该怎么办?

答:面对未知,人们会产生不安全感和焦虑感,这是很常见的。

首先,请肯定这种具有“自我保护”作用的焦虑感,可为将来可能发生的问题发出预警。但也需要看到焦虑背后具体担忧的事件,并尽可能为这些事件做好准备,即把看不见的焦虑具体化,这可以有效缓解焦虑。

比如,和家人沟通,罗列可能的突发事件,以及能想到的应对方法和资源。当担心的事情具体化后,一些灾难化的想法会自动消失。焦虑会从一种让人不舒服的情绪,变成大家有效行动的“助推器”。

问四:领导通知下周开始上班,一想到上班又要重新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就发怵。我该怎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呢?

答: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很重要。良好、轻松的人际关系会让人们更投入地工作。但有时,人际关系会带来不佳体验,从而产生恐惧和想要离开的想法。

也许,你可以将“复杂”的人际关系具体化,看看究竟是哪些部分阻碍了前行的步伐。然后来具体分析哪些是可以改变的,哪些是可以接纳的,哪些是可以继续发展的支持性力量,哪些是需要减少的无效交往……记住,提高人际技能也是对自我的挑战和提升。

问五:我原本在一家小私营企业工作,这波疫情后,企业可能关门,我也想出去找份别的工作,可感觉外面的情形很不乐观。我不知道存款还能坚持多久,也不知道自己的明天在哪里,我感到有些恐惧,该怎么办?

答:工作和收入的确会影响生活,甚至生存,这份恐惧完全可以理解。但是,如果目前的恐惧已影响正常生活,这就需要想办法去调节。

尝试先稳定自己的情绪,然后分析当前的工作情况。如企业倒闭的可能性多大,是否需要找新工作;分析现在可以做哪些事情,比如需要哪些准备来提升自己的职场吸引力;安排好当前的日常开销和后续的存款、支出,增加生活掌控感等。

很多事情是不随意志而转移的,做好能做的事,规律作息和饮食,照顾好身心健康,你才能迎接后面的挑战。

问六:我是家里的经济支柱,封控这么长时间,我的收入锐减,但各种支出不减反增。想到这个问题我就吃不好,睡不着,脾气也差了,常常朝家人发火。因为我的原因,家里非常压抑。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答:能感受到大家当前承受的压力,还有因此而产生的焦虑和无助。

也许作为家里的顶梁柱,你早已习惯将所有重担都扛在肩上。很多时候,压力越大,大家越会推开家人,选择发脾气或自我隔绝,而这又会增加无助和绝望感。

作为你最亲近的家人,相信他们也非常希望能尽己所能,为家庭分担,共同克服困难。可以尝试和家人沟通,一起想想解决的办法。支持、关爱、保护,作为家人的意义不就在此吗?不要害怕让家人看见你的脆弱,积极去动用身边的支持性力量吧。

问七:最近解封,我也从居家办公模式切换至正常上班了,但总觉得不对劲,上班时常常注意力不能集中,总是被疫情、社区、家人等各种消息干扰,人会很烦躁,这种不适要如何应对?

答:不要着急,适应变化总是需要一个过程,可以试试:

1、调整作息,确保良好的睡眠和休息;适当运动,提升身体和心理免疫力;规律饮食,营养均衡,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

2、识别情绪,保持积极的态度和开放的心态,接纳刚开始的不适应,进行自我心理调节。也要给自己一些时间,逐步适应快节奏的工作状态,回归正常上班模式。

3、减少对疫情信息的过度关注,合理制定工作目标和计划,专注工作,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增强自我成就感,用正面、积极的情绪体验驱逐复工初期的不适感。

问八:复工之前,基本上是凌晨1、2点才睡,早上11-12点才起。下周就要复工了,如何尽快调节好生物钟,适应早睡早起的新节奏?

答:居家期间,很容易出现工作和个人时间界限模糊,失去正常生活节奏。可尝试这些睡眠卫生习惯来调整生物钟:

1、保证睡眠环境适宜;

2、规律饮食,不吃夜宵;

3、睡前2小时尽量不剧烈运动;

4、睡前不喝容易兴奋的饮品;

5、睡前做简单的放松训练,帮助进入睡眠状态,提高睡眠质量;

6、用一些睡前小仪式来提醒自己的作息时间;

7、减少睡前玩手机等行为;

8、调整期间白天尽量不要午睡,为晚上提供充足的睡眠动力;

9、固定起床时间。不管前一天多晚睡觉以及第二天有多困也不要赖床,在闹钟设定的时间起床。

问九:复工后,为减少聚集和感染风险,大家都戴口罩。一个多月没见,感觉和同事之间有了距离感,也许是我太敏感了。这种情况该如何自我调适呢?

答:首先,识别这种情况的原因。每个人的行为、情感和人际交往模式往往会在一段时间内形成惯性,居家期间我们接触的大多是家人,与同事间的交流常常是通过微信或电话,缺乏当面交流的机会。加之疫情防控大家都要戴口罩,加剧了这种距离感。

其次,接纳这种感觉。复工后和同事出现距离感可能是很多人都会有的感觉。给彼此一段适应的时间。不要害怕被拒绝,试着去做一个破冰者,从一个微笑,一个招呼开始,到相互分享居家期间的感受、趣事,逐步过渡,重新走近工作和同事,这种距离感会逐渐消融。

问十:眼看同事都已复工,而自己仍被封控在小区,心里很不是滋味,担心这样拖下去自己会不会跟不上工作的节奏,会不会影响职业发展,我要如何调节这种不安的感觉?

答:不能复工会引发人们对职业前景的担忧。不过,一个人的职业能力其实跟工作地点关系不大,居家办公的你同样也在发挥价值。当然如果想尽快与同事保持相同节奏,有两点可以尝试:

第一,通过打造和单位上班类似的办公环境和工作习惯来保持工作状态,这也能让你尽快适应复工后的工作节奏,减少“磨合期”。

第二,主动与复工的同事保持密切联系,了解工作进展,也增强集体归属感。当然,一个人的职业能力也可以通过持续的学习来提升和拓展。所以,即使没复工,大家也可以参加学习来提升自我的专业能力。要知道,只要保持良好的工作和学习状态,在哪都可以发挥自己的价值。

作者:唐闻佳

编辑:唐闻佳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切换成正常音(切换成正常音量)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