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人防取样管正常标高是多少(人防地下室标高怎么看)地下室人防取样管正常标高是多少(人防地下室标高怎么看)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地下室人防取样管正常标高是多少(人防地下室标高怎么看)

地下室人防取样管正常标高是多少(人防地下室标高怎么看)

人防工程监理实施细则技术文档下载



1专业工程概况与特点1.1工程概况

汉高中国技术中心项目工程位于上海市张江高科技园区张衡路南侧,金科路(尚未南北开通)东侧,23-2-1地块。本项目是由汉高股份有限公司为支持其在中国和亚太地区的业务(主要业务包括研究开发金属表面处理剂、工业用密封胶和粘合剂)而新建的集研发、管理、销售、展示和培训为一体的管理研发中心。

本工程基地面积21387.9 m2,地上建筑面积32081.83 m2(容积率1.5),总建筑面积42668.83 m2。其中一期地上建筑面积22123.33 m2,地下建筑面积10587.0 m2,其中,二期建筑面积9958.5 m2。建筑占地面积6941.81 m2(建筑密度32.5%),绿化面积5350.0 m2(绿化率25%),其中集中绿地面积2140.0 m2(集中绿地率10%),道路硬地面积9096.09 m2。机动车位地上40辆、地下174辆,非机动车位100辆。本工程±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5.450,室内外地坪高差0.450 。单建区人防顶板标高为-1.250,覆土厚度为0.8,附建区人防顶板标高为-0.130,局部落低处标高为-1.250,人防底板面结构标高为-5.450,建筑标高-5.300。

工程建筑物情况一览表

序号

名称

建筑面积(m2)

底层面积(m2)

备注

A01

管理办工楼

6556.73

1307.03

5F

E01

入口门厅

917.89

543.39


B01

实验楼

9778.63

1943.35

5F

D01

培训中心

4505.83

2232.69

一期2F

F01

人防出口

40.5

40.5


G01

门卫1

23.0

23.0

1F

G02

门卫2

10.0

10.0

1F

U/G

地下车库

10587.0


地下1F

C01

连廊

290.75

58.15

5F

H01

办公楼

3060.0

612.0

二期5F

H02

仓库

150.0

150.0

二期1F


培训中心加层

6640.0


二期加3F


连廊

108.5

21.7

二期5F



本工程相关单位如下:

建设单位:汉高股份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上海市建工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勘查单位:中国化学工程南京岩土工程公司

施工单位:江苏南通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上海市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1.2专业工程特点及设计要求

汉高中国技术中心项目地下室总面积为10587 m2,其中人防建筑面积为3872 m2,非人防建筑面积为6715 m2。人防部分为附建式六级人防地下车库,平时为汽车库,战时为人员掩蔽部,按防火分类为Ⅱ类汽车库,防火等级为一级,人防区为一个防火分区。本工程设有喷淋设施、两个汽车坡道、一个人防连通口,两个供人防使用的阶梯出入口。设有钢板水箱和战时男、女干厕所(临战前进行施工)。

人防部分工程分为三个防护单元,具体情况详见下表:

人防工程防护单元情况表

防护单元

人防建筑面积m2

人防使用面积m2

隐蔽面积m2

掩蔽人数

一单元

1136

1000

800

800

二单元

1581

1350

1200

1200

三单元

1155

1050

800

800


2监理工作依据和验收规定2.1监理工作依据

⑴ 《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01

⑵ 《人民防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34-2004

⑶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01

⑷ 《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 50319—2000

⑸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

⑹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

⑺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

⑻ 《防空地下室建筑设计》04FG01~04

⑼ 《防空地下室结构设计》04FG01~03

⑽ 《97沪防-561》图集

⑾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

⑿《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

⒀《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

⒁《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⒂《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⒃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⒄ 工程施工图纸、技术说明及设计交底、会审纪要

2.2验收一般规定

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砼结构工程属于主体分部或地基基础的一个子分部,对于地下砼结构也可适用,但应补充地下砼结构的特殊规定。砼主体结构主要包括钢筋、模板、砼和现浇结构四个分项工程,每个分项工程应按楼层和伸缩缝划分成若干个检验批。

子分部工程验收应遵循以下原则:

检验批验收合格 分项工程验收合格 子分部工程验收(包括结构实体质量检测)

3监理工作流程3.1监理质量控制工作流程


1监理工作的控制要点及目标值


1.1一般规定

⑴ 人防工程施工宜采用商品混凝土。

⑵ 混凝土各分项工程的施工,应在前一分项工程检查合格后进行。

1.2模板分项工程

⑴ 模板及其支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 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② 能可靠地承载新浇注混凝土的自重和侧压力,以及在施工过程中新产生的荷载;

③ 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确;

④ 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

⑤ 临空墙、门框墙的模板安装,其固定模板的对拉螺栓上严禁采用套管、混凝土预制件等。

⑵ 模板及其支架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防倾覆的临时固定设施。

⑶ 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柱,当跨度等于或大于4m时,模板应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全跨长度的1‰~3‰。

⑷ 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mm)

轴线位置

5

标高

±5

截面尺寸

±5

表面平整度

5

垂直度

3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置

3

预埋螺栓

中心线位置

2

外露长度

+10;0

预留洞

中心线位置

10

截面内部尺寸

+10;0


⑸ 模板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 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后,方可拆除;

② 底模,在混凝土强度符合下表规定后,方可拆除。

拆模时所需混凝土强度

结构类型

结构跨度(m)

按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

的百分率计(%)

≤2

50

2~8

75

>8

100

梁、拱、壳

≤8

75

>8

100

注:“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系指与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应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

⑹ 已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的结构,在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的要求后,方可承受全部使用荷载;当施工荷载所产生的效应比使用荷载的效应更为不利时,必须经过核算,加设临时支撑。

1.1钢筋分项工程

⑴ 钢筋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钢筋表面和每捆(盘)钢筋均应有标志。进场时应按批号及直径分批检验。检验内容包括查对标志、外观检查,并按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抽取试样作力学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如发现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尚应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

⑵ 钢筋的级别、种类和直径应按设计要求采用。当需要代换时,应征得设计单位的同意,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 不同种类钢筋的代换,应按钢筋受拉承载力设计值相等的原则进行,可采用计算求得。

② 钢筋代换后,应满足设计规定的钢筋间距、锚固长度、最小钢筋直径、根数等要求;

③ 对重要受力购件不宜用光面钢筋代换变形(带肋)钢筋;

④ 梁的纵向受力钢筋与弯起钢筋应分别进行代换。

⑶ 钢筋的表面应洁净、无损伤、油渍、漆污和铁锈等应在使用前清除干净。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的钢筋不得使用。钢筋应平直,无局部曲折。

⑷ 钢筋的弯钩或弯折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 HPB 235 级钢筋末端需做1800弯钩,其圆弧弯曲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平直部分长度不宜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

② HRB 335级和HRB 400级、RRB400级钢筋末端需做900或1350弯折,HRB 335级钢筋的弯曲直径不宜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HRB 400级、RRB 400级钢筋不宜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平直部分长度应按设计要求确定;

③ 弯起钢筋中间部位弯折处的弯曲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⑸ 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

项 目

允许偏差(mm)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

±10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

±20

⑹ 钢筋的焊接接头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 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焊接接头应相互错开;

② 在任一焊接接头中心至长度为钢筋直径35倍且不小于500mm的区段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2个接头;在该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受拉区不宜超过50%,受压区不限;

③ 焊接接头距钢筋弯折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且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距处。

⑺ 钢筋的绑扎接头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 搭接长度的末端距钢筋弯折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距处;

② 受拉区域内,HPB 235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钩,HPB 335级和HPB 400级、RRB 400级钢筋可不做弯钩;

③ 直径不大于12mm的受压HPB 235级钢筋的末端,以及轴心受压构件中任意直径的受力钢筋的末端,可不做弯钩,但搭接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5倍;

④ 钢筋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

⑤ 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受压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取受拉钢筋绑扎接头搭接长度的0.7倍。

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

钢筋类型

混凝土强度等级

C20

C25

高于C25

HPB235级钢筋

35d

30d

25d

月牙纹

HRB335级钢筋

45d

40d

35d

HRB400级钢筋

RRB400级钢筋

55d

50d

45d


⑻ 各受力钢筋之间的绑扎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从任一绑扎接头中心至搭接长度的1.3倍区段内,有绑扎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百分率,受拉区不得超过25%;受压区不地超过50%。在绑扎接头区段内,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不得超过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50%。

⑼ 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在正常环境下,不宜小于25mm;在高湿度环境下,不宜小于45mm。

⑽ 绑扎或焊接的钢筋网和钢筋骨架,不得有变形、松脱和开焊。钢筋位置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钢筋位置的允许偏差

项 目

允许偏差(mm)

钢筋网的长度、宽度

±10

网眼尺寸

焊接

±10

绑扎

±20

骨架的宽度、高度

±50

骨架的长度

±10

受力钢筋

间距

±10

排距

±5

箍筋、构造筋间距

焊接

±10

绑扎

±20

焊接预埋件

中心线位置

5

水平高差

+3 0

受力钢筋保护层

梁、柱

±5

墙、板(拱)

±3


1.2混凝土分项工程

⑴ 水泥进场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或进场试验报告,并应对其品种、标号、包装仓号、出厂日期等检查验收。

当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3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时,应做复查试验,并按试验结果使用。

⑵ 混凝土中掺用外剂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要求,外加剂的品种及掺量必须根据对混凝土性能的要求、施工条件、混凝土所采用的原材料和配合比等因素经试验确定。

⑶ 泵送混凝土的配合比,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 骨料最大粒径与输送管内径之比,碎石不宜大于1:3,卵石不宜大于1:2.5;通过0.315mm筛孔的砂不应小于15%;砂率宜为40%—50%;

② 最小水泥用量宜为300kg/m3。

③ 混凝土的坍落度宜为80—180mm;

④ 混凝土内宜掺和适量的外加剂。

⑷ 泵送混凝土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 混凝土的供应,必须保证输送混凝土泵能连续工作;

② 输送管线宜直,转弯宜缓,接头应严密;

③ 泵送前应先用适量的与混凝土内成分相同的水泥浆或水泥砂浆润滑输送管内壁;当泵送间歇时间超过45min或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时,应立即用压力水或其他方法冲洗管内残留的混凝土;

④ 在泵送过程中,受料斗内应有足够的混凝土,防止吸入空气产生阻塞。

⑸ 在浇筑混凝土前,对模板内的杂物和钢筋上的油污等应清理干净;对模板的缝隙和孔洞应予堵严;对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不得有积水。

⑹ 混凝土自高处倾落的自由高度,不应超过2m;当浇筑高度超过2m时,应采用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使混凝土下落。

⑺ 混凝土浇筑层的厚度,当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时,应为振捣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当采用表面振动器时,应为200mm。

⑻ 采用振捣器捣实混凝土,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 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应使混凝土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再沉落;

② 当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时,捣实混凝土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振捣器与模板的距离,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0.5倍,并应避免碰撞钢筋、模板、预埋件等;振捣器插入下层混凝土内的深度不应小于50mm;

③ 当采用表面振动器时,其移动间距应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能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

⑼ 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应合理分段分层进行,使混凝土沿高度均匀上升;浇筑应在室外气温较低时进行,混凝土浇筑温度不宜超过28℃。

⑽ 工程口部、防护密闭段、采光井、水库、水封井、防毒井、防爆井等有防护密闭要求的部位,应一次整体浇筑混凝土。

⑾ 浇筑混凝土时,应按下列规定制作试块:

① 口部、防护密闭段应各制作一组试块;

② 每浇筑100m3混凝土应制作一组试块;

③ 变更水泥品种或混凝土配合比时,应分别制作试块;

④ 防水混凝土应制作抗渗试块。

⑿ 后浇缝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 后浇缝应在受力和变形较小的部位,其宽度可为0.8~1.0m;

② 后浇缝宜在其两侧混凝土龄期达到42d后施工;

③ 施工前,应将接缝处的混凝土凿毛,消除干净,保持湿润,并刷水泥浆;

④ 后浇缝应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其配合比应经试验确定,强度宜高于两侧混凝土一个等级;

⑤ 后浇缝混凝土的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8d。

⒀ 施工缝的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 顶板、底板不宜设施工缝,顶拱、底拱不宜设纵向施工缝;

② 侧墙的水平施工缝应设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500mm的墙体上;当侧墙上有孔洞时,施工缝距孔洞边缘不宜小于300mm;

③ 当采用先墙后拱法时,水平施工缝宜设在起拱线以下300~500mm处;当采用先拱后墙法时,水平施工缝可设在起拱线处,但必须采取防水措施;

④ 垂直施工缝应避开地下水和裂隙水较多的地段。

⒁ 已浇筑完毕的混凝土,应加以覆盖和浇水养护,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 应在浇筑完毕后12h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和浇水;

② 浇水养护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性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

③ 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润湿状态;

④ 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

⑤ 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

⒂ 混凝土表面缺陷的修整,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 面积较小且数量不多的蜂窝或露石的混凝土表面,可用1:2~1:2.5的水泥砂浆抺平,在抺砂浆之前,必须用钢丝刷或加压水冲刷基层;

② 较大面积的蜂窝、露石或露筋,应按其全部深度凿去薄弱的混凝土层和个别突出的骨料颗粒,然后用钢丝刷或加压水洗刷表面,再用比原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一级的细骨料混凝土堵塞并捣实。

1.3工程验收

⑴ 混凝土应振捣密实。按梁、柱的件数和墙、板、拱有代表性的房间应各抽查10%,且不得少于3处。当每个检查件有蜂窝、孔洞、主筋露筋、缝隙夹渣层时,其蜂窝、孔洞面积、主筋露筋长度和缝隙夹渣层长度、深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 梁、柱上任何一处的蜂窝面积不大于1000cm2,累计不大于2000cm2;孔洞面积不大于40cm2,累计不大于80 cm2;主筋露筋长度不大于10cm,累计不大于20cm;缝隙夹渣层长度和深度均不大于5cm。

② 墙、板、拱上任何一处的蜂窝面积不大于2000cm2,累计不大于4000cm2;孔洞面积不大于100cm2,累计不大于200 cm2;主筋露筋长度不大于20cm,累计不大于40cm;缝隙夹渣层长度不大于20cm,深度不大于5cm,且不多于2处。

⑵ 现浇混凝土结构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现浇混凝土结构的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mm)

轴线位置

10

标高

层高

±10

全高

±30

截面尺寸

柱、梁

±5

墙、板(拱)

+8;-5

柱、墙垂直度

5

表面平整度

8

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置

5

预埋螺栓中心线位置

5

预埋管、预留洞中心线位置

15

电梯井

井筒长、宽对中心线

+25;0

井筒全高垂直度

H/1000且不大于30


1.4孔口防护设施的制作与安装1.4.1 防护门、防护密闭门、密闭门门框墙的制作

⑴ 门框墙的混凝土浇筑,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 门框墙应连续浇筑,振捣密实,表面平整光滑,无蜂窝、孔洞、露筋;

② 预埋件应除锈并涂防腐油漆,其安装的位置应准确,固定应牢靠;

③ 带有颗粒状片状老锈,经除锈后仍留有麻点的钢筋严禁按原规格使用;钢筋的表面应保持清洁。

⑵ 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数量、接头位置和制作,应符合设计要求和4.3节的规定。

⑶ 门框墙的混凝土应振捣密实。每道门框的任何一处麻面面积不得大于门框墙总面积的0.5%,且应修整完好。

1.4.2 防护门、防护密闭门、密闭门的安装

⑴ 门扇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 门扇上下铰页受力均匀,门扇与门框贴合严密,门扇关闭后密封条压缩量均匀,严密不漏气;

② 门扇启闭比较灵活,闭锁活动比较灵敏,门扇外表面标有闭锁开关方向;

③ 门扇能自由开到终止位置;

④ 门扇的零部件齐全,无锈蚀,无损坏。

⑵ 密封条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 密封条接头宜采用45°坡口搭接,每扇门的密封条接头不宜超过2处;

② 密封条应固定牢靠,压缩均匀,局部压缩量允许偏差不应超过设计压缩量的20%;

③ 密封条不得涂抹油漆。

1.4.3 防爆波活门、防爆超压排气活门的安装

⑴ 防爆波悬摆活门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 底座与胶板粘贴应牢固、平整,其剥离强度不应小于0.5Mpa;

② 悬板关闭后底座胶垫贴合应严密;

③ 悬板应启闭灵活,能自动开启到限位座;

④ 闭锁定位机构应灵活可靠。

⑵ 胶管活门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 活门门框与胶板粘贴牢固、平整,其剥离强度不应小于0.5Mpa;

② 门扇关闭后与门框贴合严密;

③ 胶管、卡箍应配套保管,直立放置;

④ 胶管应密封保存。

⑶ 防爆超压排气活门、自动排气活门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 活门开启方向必须朝向排风方向;

② 穿墙管法兰和在轴线视线上的杠杆均必须铅直;

③ 活门在设计超压下能自动启闭,关闭后阀盘与密封圈贴合严密。

1.4.4 防护功能平战转换施工

⑴ 人防工程防护功能平战转换施工应坚持安全可靠、就地取材、加工和安装快速简便的原则。

⑵ 防护功能平战转换施工宜采用标准化、通用化、定型化的防护设备和构件。

⑶ 防护功能平战转换预埋件的材质、规格、型号、位置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预埋件应除锈、涂防腐漆并与主体结构应连接牢固。

⑷ 人防工程的下列各项应在施工、安装时一次完成:

① 采用钢筋混凝土或混凝土浇筑的部位;

② 供战时使用的出入口、连通口及其其他孔口的防护设施;

③ 防爆波清扫口、给水引入管和排水出户管。

1.4.5 防护设施的包装、运输和堆放

⑴ 防护设施的包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 各类防护设施均应具有产品出厂合格证;

② 防护设施的零、部件必须齐全,并不得锈蚀和损坏;

③ 防护设施分部件包装时,应注明配套型号、名称和数量。

⑵ 门扇、门框的运输,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 门扇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方可进行搬移和运输;

② 门扇和钢框应与车身固定牢靠,避免剧烈碰撞和振动。

⑶ 防护设施的堆放,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 堆放场地应平整、坚固、无积水;

② 金属构件不得露天堆放;

③ 各种防护设施应分类堆放;密闭门及钢框应立式堆放,并支撑牢靠;

④ 门扇水平堆放时,其内表面应朝下;应在两长边放置同规格的条形垫木;在门扇的跨中处不得放置垫木。

1.4.6 工程验收

⑴ 门扇、门框墙制作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门扇、门框墙制作的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mm)

混凝土圆拱门、门框墙

混凝土平板门、门框墙

钢结构门、门框墙

门孔宽≤5000

门>5000

门扇宽度

±3

±5

±5

±3

门扇高度

±5

±8

±5

±3

门扇厚度

3

5

5

3

门扇内表面的平面度

-

-

3

2

门扇扭曲

±3

±5

-

-

门扇弧长

±4

±6

-

-

铰页同轴度

1

1

1

1

闭锁位置偏移

±2

±3

±3

±2

门框两对角线相差

5

7

5

5

门框墙垂直度

6

8

5

5


⑵ 钢筋混凝土门扇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钢筋混凝土门扇安装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mm)

门扇与门框贴合

L≤2000

2.5

2000<L≤3000

3

3000<L≤5000

4

L>5000

5


⑶ 结构门扇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钢结构门扇安装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mm)

门扇与门框贴合

L≤2000

2

2000<L≤3000

2.5

3000<L≤5000

3

L>5000

4


⑷ 防爆波悬摆活门、防爆超压排气活门、自动排气活门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防爆波悬摆活门、防爆超压排气活门、自动排气活门安装的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mm)

防爆波

悬摆活门

坐标

10

标高

±5

框正、侧面垂直度

5

防爆超压

排气活门

自动排气活门

坐标

10

标高

±5

平衡锤连杆垂直度

5


1.5管道与附件安装1.5.1 密闭穿墙短管的制作与安装

⑴ 当管道穿越防护密闭隔墙时,必须预埋带有密闭翼环和防护抗力片的密闭穿墙短管。当管道穿越密闭隔墙时,必须预埋带有密闭翼环的密闭穿墙短管。

⑵ 给水管、压力排水管、电缆电线等的密闭穿墙短管,应采用壁厚大于3mm的钢管。

⑶ 通风管的密闭穿墙短管,应采用厚2~3mm的钢板焊接制作,其焊缝应饱满、均匀、严密。

⑷ 密闭翼环应采用厚度大于3mm的钢板制作。钢板应平整,其翼高宜为30~50mm。密闭翼环与密闭穿墙短管的结合部位应满焊。

⑸ 密闭翼环应位于墙体厚度的中间,并应与周围结构钢筋焊牢。密闭穿墙短管的轴线应与所地在墙面垂直,管端面应平整。

⑹ 密闭穿墙短管两端伸出墙面的长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 电缆、电线穿墙短管宜为30~50mm;

② 给水排水穿墙短管应大于 40mm;

③ 通风穿墙短管应大于100mm。

⑺ 密闭穿墙短管作套管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 在套管与管道之间应用密封材料填充密实,并应在管口两端进行密闭处理。填料长度应为管径的3~5倍,且不得小于100mm;

② 管道在套管内不得有接口;

③ 套管内径应比管道外径大30~40mm。

⑻ 密闭穿墙短管应朝向核爆冲击波端加装防护抗力片。抗力片宜采用厚度大于6mm的钢板制作。抗力片上槽口宽度应与所穿越的管线外径相同;两块抗力片的槽口必须对插。

⑼ 当同一处有多根管线需作穿墙密闭处理时,可在密闭穿墙短管两端各焊上一块密闭翼环。两块密闭翼环均应与所在墙体的钢筋焊牢,且不得露出墙面。

1.5.2 通风管道与附件的制作及安装

⑴ 在第一道密闭阀门至工程口部的管道与配件,应采用厚2~3mm的钢板焊接制作。其焊缝应饱满、均匀、严密。

⑵ 染毒区的通风管道应采用焊接连接。通风管道与密闭阀门应采用带密封槽的法兰连接,其接触应平整;法兰垫圈应采用整圈无接口橡胶密封圈。

⑶ 主体工程内通风管与配件的钢板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钢板厚度应大于0.75mm。

⑷ 工程测压管在防护密闭门外的一端应设有向下的弯头;另一端宜设在通风机房或控制室,并应安装球阀。通过防毒通道的测压管,其接口应采用焊接。

⑸ 通风管的测定孔、洗消取样管应与管同时制作。测定孔和洗消取样管应封堵。

⑹ 通风管内气流方向、阀门启闭方向及开启度,应标示清晰、准确。

1.5.3 给水排水管道、供油管道与附件的安装

⑴ 压力排水管宜采用给水铸铁管、镀锌管、镀锌钢管或UPVC塑料管,其接口应采用油麻填充或石棉水泥抹口,不得采用水泥砂浆抹口。

⑵ 油管丝扣连接的填料,应采用甘油和红丹粉的调合物,不得采用铅油麻丝。油管法兰连接的垫板,应采用两面涂石墨的石棉纸板,不得采用普通橡胶垫圈。

⑶ 防爆清扫口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 当采用防护盖板时,盖板应采用厚度大于3mm的镀锌或镀铬钢板制作;其表面应光洁,安装应严密;

② 清扫口安装高度应低于周围地面3~5mm。

⑷ 与工程外部相连的管道的控制阀门,应安装在工程内靠近防护墙处,并应便于操作,启闭灵活,有明显的标志。控制阀门的工作压力应大于1Mpa。控制阀门在安装前,应逐个进行强度和严密性检验。

⑸ 各种阀门启闭方向管管道内介质流向,应标示清晰、准确。

1.5.4 电缆、电线穿管的安装

⑴ 电缆、电线在穿越密闭穿墙短管时,应清除管内积水、杂物。在管内两端应采用密封材料充填,填料应捣固密实。

⑵ 电缆、电线暗配管穿越防护密闭隔墙或密闭隔墙时,应在墙两侧设置过线盒,盒内不得有线接头。过线盒穿线后应密封,并加盖板。

⑶ 灯头盒、开关盒、接线盒等应紧贴模板固定,并应与电缆、电线暗配管连接牢固。暗配管应与结构钢筋点焊牢固。

⑷ 电缆、电线暗配管敷设完毕后,暗配管管口应密封。

1.5.5 排烟管与附件的安装

⑴ 排烟管宜采用钢管或铸铁管。当采用焊接钢管时,其壁厚应大于3mm;管道连接宜采用焊接。当采用法兰连接时,法兰面应平整,并应有密封槽,法兰之间应衬垫耐热胶垫。

⑵ 埋设于混凝土内的铸铁排烟管,宜采用法兰连接。

⑶ 排烟管应沿轴线方向设置热胀补偿器。单向套管伸缩节应与前后排烟管同心。柴油机排烟管与排烟总管的连接段应有缓冲设施。

⑷ 排烟管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 坡度应大于0.5%,放水阀应设在最低处;

② 清扫孔堵板应有耐热垫层,并固定严密;

③ 当排烟管穿越隔墙时,其周围空隙应采用石棉绳填充密实;

④ 排烟管与排烟道连接处,应预埋带有法兰及密闭翼环的密闭穿墙短管。

⑸ 排烟管的地面出口端应设防雨帽;在伸出地面150~200mm处,应采取防止排烟管堵塞的措施。

1.5.6 管道防腐涂漆

⑴ 管道安装后不易涂漆的部位应预先涂漆。

⑵ 涂漆前应清除被涂表面的铁锈、焊渣、毛刺、油、水等污物。

⑶ 涂漆施工必须有相应的防火措施。

⑷ 有色金属管、不锈钢管、镀锌钢管、镀锌铁皮和铝皮保护层,可不涂漆。但接头和破损处应涂漆。

⑸ 埋地管道或地沟内的管道,应先涂两道防锈漆,再涂两道沥青漆;工程内明敷的管道,应先涂两道防锈漆,再涂两道面漆。

⑹ 埋地铸铁管,应涂两道沥青漆,再涂一道面漆;工程内明敷的铸铁管,应先涂两道防锈漆,再涂一道面漆。

⑺ 涂层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 涂层应均匀,颜色应一致;

② 涂膜应附着牢固,无剥落、皱纹、气泡、针孔等缺陷;

③ 涂层应完整,无损坏、流淌。

1.6设备安装及测试1.6.1 设备基础

⑴ 基础表面应光滑、平整,并应设有坡向四周的坡度。

⑵ 基础混凝土养护14d后,方可安装设备;二次浇筑混凝土养护28d后,设备方可运转。

⑶ 混凝土设备基础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混凝土设备基础的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mm)

坐标位置(纵横轴线)

20

不同平面的标高

0;-20

平面外形尺寸

±20

平面水平度

每1m

5

全长

10

垂直度

每1m

5

全高

10

预埋地脚螺栓

顶部标高

+20;0

中心距

±2

预埋地脚螺栓孔

中心线位置

10

深度

+20;0

垂直度

10


1.6.2 通风设备安装

⑴ 通风机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 风机试运转时,叶轮旋转方向正确,经不少于2h运转后,滑动轴承温升不超过35℃,最高温度不超过70℃;滚动轴承温升不超过40℃,最高温度不超过80℃。

② 离心风机与减振台座接触紧密,螺栓拧紧,并有防松装置;

③ 管道风机采用减振吊架安装时,风机与减振吊架连接紧密,牢固可靠;采用支、托架安装时,风机与减振器及支、托架连接紧密,稳固可靠。

⑵ 除湿机、柜式空调机安装应放置平稳,固定牢靠,两法兰在同一轴线上自然平齐相对。无强制连接,连接紧密,不漏风。

⑶ 通风机、除湿机和柜式空调机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通风机、除湿机和柜式空调机安装允许偏差

项 目

允许偏差(mm)

通风机

中心线的平面位置

10

标高

±10

皮带轮轮宽中心平面位置

1

传动轴水平度

0.2/1000

除湿机、

柜式空调机

联轴器同心度

径向位移

0.05

轴向倾斜

0.2/1000

坐标

3

垂直度(每1m)

2

⑷ 过滤器、纸除尘器、过滤吸收器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 各种设备的型号、规格、额定风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② 各种设备的安装方向必须正确;

③ 设备与管路连接时,宜采用整体性的橡皮软管接头,并不得漏气;固定支架应平正、稳定;

④ 过滤器的安装应固定牢固,过滤器与框架、框架与维护结构之间无明显缝隙;

⑤ 纸除尘器和过滤吸收器的安装,应固定牢固,位置准确,连接严密。

⑸ 消声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 消声器框架必须牢固,共振腔的隔板尺寸正确,隔板与壁板结合处贴紧,外壳严密不漏;

② 消声器安装方向必须正确,并单独设置支(吊)架;

③ 消声片单体安装后固端必须牢固,片距均匀;

④ 消声片状材料粘贴牢固、平整,散状材料充填均匀、无明显下沉;

⑤ 消声复面材料顺气流方向拼接,无损坏;穿孔板无毛刺,孔距排列均匀。

⑹ 密闭阀门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 安装前应进行检查,其密闭性能应符合产品技术要求;

② 安装时,阀门上箭头标志方向应与冲击波的方向一致;

③ 开头指示针的位置与阀门板的实际开头位置应相同,启闭手柄的操作位置应准确;

④ 阀门应用吊钩或支架固定,吊钩不得吊在手柄及锁紧装置上。

⑺ 密闭阀门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密闭阀门安装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mm)

坐标

3

标高

±3


⑻ 测压装置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 测压管连接应采用焊接,并应满焊、不漏气;

② 管路阀门与配件连接严密;

③ 测压板应做防腐处理和用膨胀螺丝固定;

④ 测压仪器应保持水平安置。

1.6.3 给水排水设备安装

⑴ 口部冲洗阀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 暗装管道时,冲洗阀不应突出墙面;

② 明装管道时,冲洗阀应与墙面平行;

③ 冲洗阀配用的冲洗水管和水枪应就近设置。

⑵ 穿越水库水位线以下的水管,应在水库的墙面预埋防水短管,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 有扰动力作用时,应预埋柔性防水短管;

② 无扰动力作用时,可预埋带有翼环的防水短管;

③ 预埋管的位置、标高允许偏差不得超过5mm,伸出水库墙外长度不应小于100mm。

⑶ 自备水源井必须设置井盖;在地下水位高于工程底板或有压力水区域,必须加设密闭盖板。

⑷ 防爆波闸阀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 闸阀宜在防爆波井浇筑前安装;

② 闸阀与管道应采用法兰连接;闸阀在阀杆应朝上,两端法兰盘应对称紧固;

③ 闸阀应启闭灵活,严密不漏;

④ 闸阀开启方向应标示清晰,止回阀安装方向应正确。

⑸ 防爆防毒化粪池管道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 进、出水管应选用给水铸铁管;铸铁管应无裂纹、铸疤等缺陷;

② 三通管应固定牢固、平直,其上部应用密闭盖闭盖板封堵。

⑹ 排水水封井管道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 水封井盖板应严密,并易于开启;

② 进、出水管的安装位置应正确,接头应严密牢固;

③ 进、出水管的弯头应伸入水封面以下300mm。

1.6.4 电气接地装置安装要求

⑴ 应利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钢筋网作自然接地体,用作自然接地体的钢筋网应焊接成整体;

⑵ 当采用自然接地体不能满足要求时,宜在工程内渗水井、水库、污水池中放置镀锌钢板作人工接地体,并不得损坏防水层;

⑶ 不宜采用外引式的人工接地体。当采用外引接地时,应从不同口部或不同方向引进接地干线。接地干线穿越防护密闭隔墙、密闭隔墙时,应做防护密闭处理。

1.6.5 设备安装工程的消声与防火

⑴ 安装有动力扰动的设备,当不设减震装置时,应采用厚5—10mm中等硬度的橡皮平板衬垫。

⑵ 当管道用支架、吊钩固定时,应采用软质材料衬垫。管道自由端不得摆动。

⑶ 机房内的消声器及消声后的风管应做隔声处理,可外包厚30—50mm的吸声材料。

⑷ 当管、线穿越隔声墙时,管道与墙、电线与管道之间的空隙应用吸声材料填充密实。

⑸ 设备安装时,严禁采用明火施工。

⑹ 配电箱、板、严禁采用可燃材料制作。

⑺ 发热器件必须进行防火隔热处理,严禁直接安装在建筑装修层上。

⑻ 电热设备的电源引入线,应剥除原有绝缘,并套入瓷套管。瓷套管的长度应大于100mm。

⑼ 处于易爆场所的电气设备,应采用防爆型。电缆、电线应穿管敷设,导线接头不得设在易爆场所。

⑽ 在顶棚内的电缆、电线必须穿管敷设,导线接头应采用密封金属接线盒。

1.6.6 通风系统试验

⑴ 防毒密闭管路及密闭阀门的气密性试验,充气加压5.06×104Pa,保持5min不漏气;

⑵ 过滤吸收器的气密性试验,充气加压1.06×104Pa后5min内下降值不大于660Pa;

⑶ 过滤式通风工程的超压试验,超压值应为30—50Pa;

⑷ 清洁式、过滤式和隔绝式通风方式相互转换运行,各种通风方式的进风、送风、排风及回风的风量和风压,满足设计要求;

⑸ 各主要房间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应满足平时使用要求。

1.6.7 给水排水设备检验

⑴ 管道、配件及附件的规格、数量、标高等符合设计要求;各种阀门安装位置及方向正确,启闭灵活;

⑵ 管道坡度符合设计要求;

⑶ 给水管、压力排水管、供油管、自流排水管系统无漏水;

⑷ 给水排水机械设备及卫生器具的规格、型号、安装位置、标高等符合设计要求;

⑸ 地漏、检查口、清扫口的数量、规格、位置、标高等符合设计要求;

⑹ 防爆波闸阀型号、规格符合设计要求;闸阀启闭灵活,指示明显、正确;

⑺ 防爆防毒化粪池、水封井密封性良好,管道畅通;

⑻ 防爆波密闭堵板密封良好。

1.6.8 给水排水系统试验

⑴ 清洁式通风时,水泵的供水量符合设计要求;

⑵ 过滤式通风时,洗消用水量、饮用水量符合设计要求;

⑶ 柴油发电机组、空调机冷却设备的进、出水温度、供水量等符合设计要求;

⑷ 水库或油库,当贮满水或油时,在24h内液位无明显下降,在规定时间内能将水或油排净;

⑸ 渗水井的渗水量符合设计要求。

1.6.9 电气系统试验

⑴ 检查电源切换的可靠性和切换时间;

⑵ 测定设备运行总负荷;

⑶ 检查事故照明及疏散指示电源的可靠性;

⑷ 测定主要房间的照度;

⑸ 检查用电设备远控、自控系统的联动效果;

⑹ 测定各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

2监理工作的方法和措施2.1监理质量控制方法

⑴ 旁站监督

在关键部位或关键工序施工过程中,如梁柱节点钢筋隐蔽过程、预应力张拉、混凝土浇筑等,由监理人员在现场进行旁站监督。

⑵ 见证

由监理人员现场监督某工序全过程完成情况的活动。

⑶ 平行检验

项目监理部利用一定的检查或检验手段,在施工单位自检的基础上,对重要的分项工程或对质量有怀疑的材料、结构受业主委托,按照一定的比例独立进行检查或检验的活动。

⑷ 巡视

监理人员对正在施工的部位或工序在现场进行的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活动。

⑸ 指令文件

监理工程师适用监理合同赋于指令控制权对施工提出书面的指示和要求。

⑹ 支付控制手段

质量监理以计量支付控制权为保障手段。

⑺ 监理通知

监理工程师利用口头或书面通知,对任何事项发出指示,并督促施工单位严格遵守和执行监理工程师的指示。

① 口头通知:对一般工程质量问题或工程事项,口头通知施工单位整改或执行,必要时用监理工程师通知单形式予以确认。

② 监理工作联系单:有经验的监理工程师提醒施工单位注意的事项,用监理工作联系单形式。

③ 监理工程师通知单:监理工程师在巡视旁站等各种检查时发出的问题,用监理通知单书面通知施工单位,并要求施工单位整改后再报监理工程师复查。

④ 工程暂停令:对施工单位违规施工,监理工程师预见到会发生重大隐患,应及时下达全部或局部工程暂停令(一般情况下宜事先与业主沟通)。

2.2监理质量控制措施

施工阶段质量控制是工程项目全过程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工程质量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施工阶段的控制。工程质量控制管理,实际上是监理组织参加施工的各施工单位按合同标准进行建设,并对形成质量的诸因素进行检测、核验,对差异提出调整,纠正措施的监督管理过程,这是监理的一项重要职责。

根据施工阶段工程实体质量形成过程的时间阶段划分,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可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三个阶段。

2.2.1 事前控制

⑴ 审查施工单位资质及施工人员素质

审查承担砼结构的施工单位及人员资质与条件是否符合要求,经监理工程师审查认可后进场施工。

⑵ 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

要求施工单位在砼结构施工项目开工前报送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技术方案。监理工程师应着重审查:主要技术组织措施是否具有针对性、是否安全有效;施工程序是否合理;砼结构形式、砼强度等级、钢筋连接方式、锚固搭接长度、重要部位的钢筋配置、施工缝后浇带的设置部位及要求等是否明确;模板及其支架是否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设计;模板及其支架是否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是否能可靠地承受浇筑砼地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技术方案经监理审查批准后,应严格执行。

⑶ 对工程所需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和永久性设备质量控制

监理工程师应对施工单位在采购主要施工材料、设备、构配件前提供的样品和有关订货厂家等资料进行审核,在确认符合质量控制要求后书面通报业主,在征得业主同意后方可由总监理工程师签署《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报审表》。材料、设备到货后应及时复核出厂合格证、有关设备的技术参数资料,并对材料进行见证取样复试。钢筋进场时,应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并应按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的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对一、二级抗震等级,检测所得的强度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

⑷ 施工机械、设备的质量控制

对工程质量有重大影响的施工机械、设备,应审查其设备的选型是否恰当;审查提供的技术性能的报告中所表明的机械性能是否满足质量要求和适合现场条件;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不能使用。

2.2.2 事中控制

⑴ 一般规定

① 监理应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照批准的的砼结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组织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当施工单位对已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调整、补充或变动时,应重新进行报审,经监理工程师审核同意后,再交施工单位执行。

② 监理应按质量计划目标要求,督促施工单位加强施工工艺管理,认真执行工艺标准和操作规程,以提高项目质量稳定性;加强工序控制,对隐蔽工程实行验收签证制,对关键部位进行旁站监理,中间检查和技术复核,防止质量隐患。检查施工单位是否严格按照现行国家施工规范和设计图纸要求进行施工。监理工程师应经常深入现场检查施工质量,如发现有不按照规范和设计要求施工而影响工程质量时,应及时向施工单位负责人提出口头或书面整改通知,要求施工单位整改,并检查整改结果。

③ 监理在接到隐蔽工程报验单后应及时派监理工程师做好验收工作(但应事先确保施工单位在提交隐蔽工程验收单前已认真做好自检工作)。在验收过程中如发现施工质量不符合设计要求,应以整改通知书的形式通知施工单位,待其整改后重新进行验收隐蔽工程,并经监理工程师签认隐蔽工程申请表。未经验收合格,施工单位严禁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④ 组织现场质量协调会。及时分析、通报工程质量状况,并协调解决有关单位间对施工质量有交叉影响界面问题,明确各自的职责,使项目建设的整体质量达到规范、设计和合同要求的质量要求。

⑤ 做好有关监理资料的原始记录整理工作,并对监理工作音像资料加强收集和管理,保证音像资料的正确性、完整性和说明性。本工程音像资料以照片为主,所反映的具体部位有:⑴设置监理旁站点的部位;⑵隐蔽工程验收;⑶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试验、首件样板以及重要施工过程;⑷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严重质量问题及质量事故处理过程;⑸每周或每月的施工进度。音像资料的数量要求:对以上所规定的具体部位要求每出现一次,不少于1张,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加。

⑵ 模板分项工程事中控制

① 模板及其支架拆除的顺序及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应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技术方案执行,不允许擅自修改或变动。

② 模板安装和浇筑砼时,应派专人对模板及其支架进行观察和围护。发生异常情况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进行处理。

③ 模板安装时应满足下列要求:

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砼前,木模板应浇水润湿,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模板与砼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妨碍装饰工程施工的隔离剂;在模板上涂刷隔离剂时,不得沾污钢筋和混凝土接槎处;浇筑砼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④ 侧模拆除时的砼强度应能保证砼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

⑶ 钢筋分项工程事中控制

① 当钢筋的品种、级别或规格需作变更时,应办理设计变更文件,不允许擅自修改或变动。

② 钢筋安装时,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应按规定抽取钢筋焊接接头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检验报告应符合有关规程的规定;应按规定对钢筋焊接接头的外观进行检查,其质量应符合有关规程的规定。

③ 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

当受力钢筋采用焊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接头宜相互错开。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下列规定:在受拉区不宜大于50%;接头不宜设置在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处。

⑤ 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宜相互错开。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宜大于50%。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和最小搭接长度应满足施工图结构设计说明中的规定。

⑷ 混凝土分项工程事中控制

① 结构构件的砼强度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砼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的规定分批检验评定。

② 砼的冬期施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和施工技术方案的规定。

③ 用于现浇楼板的砼的用水量不得大于180kg/m3;楼板砼应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并控制掺合料的掺量,粉煤灰掺量不得超过水泥用量的15%、矿粉掺量不得超过水泥用量的20%;商品砼的坍落度必须严格控制,保证现场浇捣时的坍落度应小于180mm。

④ 结构砼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检查结构构件砼强度等级的试件,应在砼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取样和试件留置应符合相关规定: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砼,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取样不得少于一次;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砼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m3时,同一配合比的砼每200m3取样不得少于一次;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砼,取样不得少于一次;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时间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⑤ 砼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砼的初凝时间。同一施工段的砼应连续浇筑,并应在底层砼初凝之前将上一层砼浇筑完毕。当底层砼初浇定后浇筑上一层砼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中对施工缝的要求进行处理。

⑥ 后浇带和施工缝的位置应在砼浇筑前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确定。后浇带和施工缝的处理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⑦ 砼浇筑完毕后,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应在浇筑完毕后的12h以内对砼加以覆盖并加湿养护;

b) 砼浇水养护的时间不得小于7d;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

c) 浇水次数应能保持砼处于湿润状态;

d) 采用塑料布覆盖养护的砼,其敞露的全部表面应覆盖严密,并应保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

e) 砼强度达到1.2N/mm2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

⑧ 对有抗渗要求的砼结构,其砼试件应在浇筑地点随机取样,同一工程、同一配合比的砼,取样不应少于一次,留置组数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对地下防水工程,按《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连续浇筑500m3应至少留置一组,每项工程不得少于2组。

⑸ 现浇结构分项工程事中控制

① 现浇结构拆摸后,应由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对外观质量和尺寸偏差进行检查,作出记录,并应及时按施工技术方案对缺陷进行处理。

② 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对已经出现的严重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

③ 现浇结构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对超过尺寸允许偏差且影响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的部位,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

④ 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宜有一般缺陷。对已经出现的一般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按技术处理进行处理,并重新检查验收。

2.2.3 事后控制

⑴ 按规定的质量验收标准和方法,对完成的砼结构子分部工程进行验收。

⑵ 验收时施工单位应提交下列文件和记录:①设计变更文件;②原材料出厂合格证和进场复验报告;③钢筋接头的试验报告;④砼配合比通知单;⑤砼工程施工记录;⑥砼试件的性能检验报告;⑦隐蔽工程验收记录;⑧分项工程验收记录;⑨砼结构实体检验记录;⑩工程的重大质量问题的处理方案和验收记录;⑾其他必要的文件和记录。

⑶ 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 有关分项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合格;

② 完整的质量控制资料;

③ 观感质量验收合格;

④ 结构实体检验结果满足规范附录D和E的要求。

⑷ 当砼结构施工质量不符合要求时,应按下列规定进行处理:

① 经返工、返修或更换构件、部件的检验批,应重新进行验收;

② 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达到设计要求的检验批,应予以验收;

③ 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达不到设计要求,但经原设计单位核算并确认仍可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检验批,可予以验收;

④ 经返修或加固处理能够满足结构安全使用要求的分项工程,可根据技术处理方案和协商文件进行验收。

3砼结构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及其预防措施3.1模板工程3.1.1 轴线偏位

⑴ 现象

模板安装后模板中心线所弹的轴线发生偏移。

⑵ 原因分析

① 轴线放线错误;

② 墙、柱模板根部和顶部无限位措施,发生偏位后不及时纠正,造成累积误差。

③ 支模时,不拉水平、竖向通线,且无竖向总垂直度数控制措施。

④ 模板刚度差,水平拉杆不设或间距过大;

⑤ 混凝土浇捣时,不均匀对称下料,或一次浇捣高度过高挤偏模板。

⑥ 螺栓、顶撑、木楔使用不当或松动造成偏位。

⑶ 预防措施

① 模板轴线放线后,要有专人进行技术复核,无误后才能支模。

② 墙、柱模板根部和顶部必须设限位措施,如采用焊短钢筋限位,以保证底部和顶部位置准确。

③ 支模时要拉水平、竖向通线,并设竖向总垂直度控制线,以保证模板水平、坚向位置准确。

④ 根据混凝土结构特点,对模板进行专门设计,以保证模板及其支架具有足够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⑤ 混凝土浇捣前,对模板轴线、支架、顶撑、对拉螺栓进行认真检查、复核,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⑥ 混凝土浇捣时,要均匀、对称下料,浇灌高度要控制在施工规范允许范围内。

3.1.2 变形

⑴ 现象

拆模后发现混凝土柱、梁、墙出现凸肚、缩颈或翘曲现象。

⑵ 原因分析

① 支撑及围檩间距过大,模板截面小,刚度差。

② 组合小钢模,连接件未按规定设置,造成模板整体性差。

③ 墙模板无对销螺栓或螺栓间距过大,螺栓规格过小。

④ 竖向承重支撑地基土未夯实,未垫板,也无排水措施,造成支承部分下沉。

⑤ 门窗洞口内模间对撑不牢固,易在混凝土振捣时模板被挤偏。

⑥ 梁、柱模板卡具间距过大,或未夹紧模板,以致混凝土振捣时产生侧向压力导致局部爆模。

⑦ 浇捣墙、柱混凝土速度过快,一次浇灌高度过高,振捣过头。

⑶ 预防措施

① 模板及支架系统设计时,应考虑其本身自重,施工荷载及混凝土浇捣时侧向压力和振捣时产生的荷载,以保证模板及支架有足够承载能力和刚度;

② 梁底支撑间距应能保证在混凝土重量和施工荷载作用下不产生变形,支撑底部若为泥土地基,应先认真夯实,设排水措施,并铺放通长垫木或型钢,以确保支撑不沉陷。

③ 组合小钢模拼装时,连接件应按规定放置,围檁及对拉螺栓间距、规格应按设计要求设置。

④ 梁、柱模板若采用卡具时,其间距要按规定设置,并要卡紧模板,其宽度比截面尺寸略小。

⑤ 浇捣混凝土时,要均匀对称下料,控制浇灌高度,特别是门窗洞口模板两侧,既要保证混凝土振捣密实,又要防止过分振捣引起模板变形。 .

⑥ 梁、墙模板上部必须有临时撑头,以保证混凝土浇捣时梁、墙上口宽度。

⑦ 当梁、板跨度大于或等于4m时,模板中间应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为全跨度的(1~3)/1000。

3.1.3 标高偏差

⑴ 现象

测量楼层标高时,发现混凝土结构层标高与施工图设计标高有偏差。

⑵ 原因分析

① 每层楼面无标高控制点,竖向模板根部未做平。

② 模板顶部无标高标记,或不按标记施工。

③ 楼梯踏步模板未考虑装修层厚度差。

⑶ 预防措施

① 每层楼设标高控制点,竖向模板根部须做找平。

② 模板顶部设标记,严格按标记施工。

3.1.4 接缝不严

⑴ 现象

由于模板间接缝不严有空隙,造成混凝土浇捣时漏浆,表面出现蜂窝,严重的出现孔洞露筋。

⑵ 原因分析

① 木模板安装周期过长,因木模干缩造成裂缝。

② 木模板含水过大,制作粗糙,拼缝不严。

③ 浇捣混凝土时,木模板不提前浇水湿润,使其胀开。

④ 钢模板变形不及时修整,钢模板接缝措施不当。

⑤ 梁、柱交接部位接头尺寸不准、错位。

⑶ 预防措施:

① 严格控制木模板含水率,制作时拼缝要严密。

② 木模板安装周期不宜过长,浇捣混凝土时,木模板要提前浇水湿润,使其胀开密缝;

③ 钢模板变形特别是边框,要及时修整平直。

④ 钢模板间嵌缝措施要控制,不能用油毡、塑料布、水泥袋等去嵌缝堵漏。

3.2钢筋工程3.2.1 主筋偏位

⑴ 现象

混凝土主筋保护层过厚或过薄,甚至出现露筋现象,墙板内外排钢筋间距过小甚至变成一排钢筋。

⑵ 原因分析

① 混凝士保护层垫块漏放或缺放。

② 混凝土保护层垫块厚度不符合规范规定要求。

③ 墙板内外排钢筋之间缺定距措施(缺或少放撑筋)。

④ 墙、柱钢筋缺少限位措施。

⑤ 混凝土浇筑时被振动机头子、料斗碰歪撞斜,没有及时纠正。

⑶ 预防措施

① 混凝土保护层垫块按规定放置,一般间距每隔1m至少放一个。

② 混凝土保护层垫块厚度应按GB50204—2002规定执行。

③ 柱子钢筋外伸部分加一道临时箍筋来固定柱筋;墙板筋在模板上口加一道水平筋,并采取措施(如电焊)加以限位。

④ 混凝土浇筑时,振动机头子或下料斗尽可能避免碰撞钢筋,发现撞斜碰歪,及时进行校正。

3.2.2 楼板及悬挑梁板上筋下踏

⑴ 现象

由于楼板及悬挑梁板上筋下踏,易出现混凝土板面裂缝,严重的会造成悬挑板断裂。

⑵ 原因分析

① 双层楼板筋,上筋支撑不足。

② 悬挑板(雨篷、阳台板)主筋撑钩不足。

③ 楼板及悬挑板上筋混凝土浇捣时被踩下,不及时校正。

⑶ 预防措施

① 按设计施工图纸在上排与下排筋之间放置撑钩。

② 悬挑板(雨篷、阳台板)按设计施工图纸放置主筋撑钩。

③ 混凝土浇捣时应派专人负责检查,发现钢筋被踩下,应及时纠正到位。

3.2.3 同截面接头过多

⑴ 现象

在绑扎或安装钢筋骨架时,发现同一截面受力钢筋接头过多,其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已超出规范规定的数值。

⑵ 原因分析

① 钢筋配料时,没有认真考虑同截面接头错开。

② 分不清钢筋位于受拉区还是受压区。

③ 不熟悉标准规范。

⑶ 预防措施

① 熟悉规范、标准有关钢筋接头位置错齐规定的条文。

② 分清钢筋位于受拉区还是受压区。

③ 钢筋配料时,要认真考虑同截面接头错开的要求。

3.2.4 绑扎不符合要求

⑴ 现象

钢筋工程隐蔽验收时,发现钢筋绑扎质量不符合规范规定。

⑵ 原因分析

① 主筋位置放反(受拉、受压钢筋颠倒)。

② 不设定位箍筋致使主筋偏位。

③ 板和墙钢筋网扎扣不符规范规定,缺扣,松扣较多。

④ 接头未绑三道扣。

⑤ 箍筋不垂直主筋,间距不匀,绑扎不牢;不贴主筋,接头不错开。

⑥ 箍筋未作135度弯钩。

⑶ 预防措施

① 按GB50204-2002条规定要求进行操作。

② 箍筋加工要求按GB5024—2002要求执行。

③ 钢筋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

④ 矫正主筋严格按1:6坡度进行。 .

⑤ 设定位箍筋,防止主筋弯曲。

⑥ 根据设计施工图纸和规范规定,严格做好钢筋工程隐蔽验收。

3.2.5 配筋不符图纸或规范构造规定

⑴ 现象

隐蔽验收时,发现钢筋、焊接绑扎与安装不符施工图纸或规范构造规定的要求。

⑵ 原因分析

① 主梁与次梁受力筋上下位置颠倒。

② 梁、柱相交受力筋里外位置放错。

③ 门窗洞口遗留加强筋。

④ 搭接长度不足,接头位置不当。

⑤ 锚固长度不足,形式不对。

⑶ 预防措施

① 熟悉图纸,分清主次梁,绑扎时应注意将次梁受力筋放在主梁受力筋上面。

② 事先放样,控制柱筋内梁受力筋间距;避免因柱筋内梁受力筋过密放不下,而将粱受力筋放在柱筋之外。

③ 受拉钢筋绑扎接头及其搭接长度应符合GB50204—2002规定。

④ 受拉钢筋绑扎接头错开的百分比应符合GB50204的规定。

⑤ 钢筋的锚固长度应符合设计规定。

⑥ 钢筋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

⑦ 矫正主筋严格按1:6坡度进行。

⑧ 设定位箍筋,防止主筋弯曲。

⑨ 根据设计施工图纸和规范规定,严格做好钢筋工程隐蔽验收。

3.2.6 骨架歪斜

⑴ 现象

钢筋骨架绑定或堆放一段时间后产生歪斜、扭曲现象。

⑵ 原因分析

① 绑扎不牢,绑扎点太稀。

② 梁中纵向构造钢筋或拉筋太少,或柱中纵向构造钢筋及附加箍太少。

③ 骨架被碰撞变形。

⑶ 预防措施

① 加强钢筋骨架成型后产品的保护。

② 严格按设计要求设置附加构造钢筋和箍筋,以改善钢筋骨架的牢靠程度。

③ 按规范要求进行绑扎。

3.3混凝土工程3.3.1 蜂窝麻面

⑴ 现象

混凝土表面局部缺浆粗糙,或有许多小凹坑,或石子之间出现空隙,形成蜂窝状孔洞,但无钢筋外露。

⑵ 原因分析:

① 配合比计量不准或无计量,砂石级配不好。

② 混凝土搅拌时间不足,搅拌不均匀。

③ 模板表面垃圾清理不干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损。

④ 模板接缝拼装不严密,造成混凝土浇筑时缝隙漏浆。

⑤ 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气泡未排出,漏振。

⑥ 一次浇捣混凝土过厚,分层不清。

⑦ 自由倾落高度超过规范规定,造成混凝土离析。

⑧ 钢筋稠密区域没有有效下料和振捣措施。

⑶ 预防措施

① 模板清理干净,不得粘有杂物垃圾。

② 控制拆模强度,不宜提早拆模。

③ 模板拼缝严密,缝隙处要采取切实措施填嵌,防止浇捣时混凝土漏浆。

④ 混凝土浇捣时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分层均匀振捣密实,严防漏振,每层混凝土振捣应至气泡排出为止。

⑤ 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超过2m,要采用溜槽、榴管、串筒下料,防止混凝土离析。

⑥ 钢筋稠密区域要选择合理粗骨料,振动器要采用刀片式等措施。

3.3.2 露筋

⑴ 现象

柱、梁、墙、板拆模后,发现混凝土表面有钢筋露出。

⑵ 原因分析

① 钢筋保护层垫块过少甚至漏放,造成钢筋紧贴模板。

② 钢筋混凝土结构断面较小,钢筋较密,石子粒径较大,卡在钢筋上。

③ 模板拼缝不严密,造成缝隙处严重漏浆。

④ 混凝土振捣时振动捧撞击钢筋,使钢筋移位,造成露筋。

⑶ 预防措施

① 浇捣混凝土时,应检查钢筋位置,采取限位措施,防止钢筋偏位。

② 检查保护层的垫块厚度、数量、位置是否准确,发现问题应及时修整。

③ 钢筋稠密区域应选择适当的石子,石子最大颗粒粒径不得超过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且不得超过钢筋间最小净距的3/4。

④ 混凝土振捣时,严禁振动棒撞击钢筋;在钢筋稠密区域内可用刀片式振动棒振捣。

⑤ 模板缝隙处要采取填嵌措施,防止漏浆。

⑥ 混凝土振捣时不得踩踏钢筋,如有钢筋被踩弯或松扣者,应及时调整到位。

3.3.3 孔洞

⑴ 现象

混凝土结构内有空腔,局部没有混凝土,其深度超过钢筋保护层厚度,缺陷处往往有钢筋外露。

⑵ 原因分析

① 同“蜂窝”、“露筋”等原因;

②在钢筋稠密区域或预留洞口和预埋件处,混凝土浇筑不畅通。

③ 洞口模板无排气孔。

⑶ 预防措施

① 钢筋稠密区域,可采用细石混凝土浇筑,如机械振捣有困难,可采用人工振捣配合。

② 预留洞口处应在两侧同时下料,并采取侧部开口浇灌措施。振捣好后,再封模板。

③ 控制好下料,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超过2m时,用串筒、溜槽等下料,保证混凝土不离析。

④ 采取正确的振捣方法,振捣跟着下料走,操作时采取快插慢拔,防止漏振。

3.3.4 “烂根”

⑴ 现象

拆模后,发现柱、墙根部混凝土有一段缺浆,有空隙,或形成蜂窝状孔洞等现象,且有一定的延伸长度。

⑵ 原因分析

① 模板根部缝隙不严、漏浆。

② 浇筑前未进行同混凝土配合比砂浆接浆。

③ 水灰比过大,混凝土和易性差,使石子沉底。

④ 一次下料太多,振捣不实。

⑶ 预防措施

① 模板根部缝隙要采取堵嵌措施,防止浇捣漏浆。

② 浇筑时,先下同混凝土配合比砂浆接浆。

③ 严格控制混凝土水灰比,经过试配,选择合适配合比。

④ 控制一次下料厚度,防止混凝土离析。

⑤ 采取正确振捣方法,振动棒插点应均匀排列,采用行列式或交错式顺序移动,快插慢拔,循序振捣,以免漏振。

3.3.5 缺棱掉角

⑴ 现象

在梁柱、墙和洞口处发现混凝土局部掉落,产生截面不规整,棱角有缺陷等现象。

⑵ 原因分析

① 模板垃圾未清,拆模时造成混凝土角拉损。

② 拆模过早,造成混凝土角随模板拆除破损。

③ 拆模时操作过猛,碰坏混凝土角。

⑶ 预防措施。

① 模板垃圾清理干净,不得粘有残浆杂物。

② 控制拆模强度(墙模板、柱侧模板拆模时,混凝土强度应不小于1.2MPa)。

③ 小心拆模,以免拆模碰坏混凝土棱角。

3.3.6 洞口变形

⑴ 现象

拆模发现洞口形状不规整,歪斜,几何形状与设计图纸要求形状不相符。

⑵ 原因分析

① 模内顶撑间距过大,断面太小,固定不牢靠。

② 模内无斜撑,刚度不足,不能确保模框方正。

③ 混凝土浇捣时不对称下料,振捣时将模板挤偏。

④ 洞口模板与主体模板固定不好,造成相对移动。

⑶ 预防措施

① 模内支撑断面、间距应通过计算确定。

② 模板安装固定根据施工方案要求进行。

③ 混凝土浇捣时,要对称下料,振捣,并注意振动捧不能碰撞模板。

3.3.7 缝隙夹渣

⑴ 现象

施工缝处混凝土结合不好,且有缝隙或夹有垃圾杂物,造成混凝土整体性差。

⑵ 原因分析

① 浇筑混凝土前,没有认真处理施工缝表面及用同配合比的水泥浆接桨。

② 混凝土浇筑过程混凝土表面,浇筑时未认真检查清理。

⑶ 预防措施

① 在已硬化混凝土表面上继续浇捣混凝土前,应清除表面残浆、浮石、垃圾、杂物,充分浇水湿润,用同配合比混凝土水泥浆接浆。

② 混凝土浇筑停歇时,在继续浇筑前,先认真检查,清除垃圾杂物,以防施工缝处造成缝隙夹渣。

3.3.8 裂缝

⑴ 现象

拆模后,结构混凝土由于受温差,荷载,沉陷,养护等原因影响,表面出现裂缝,按其方向和形状可分为水平裂缝、垂直裂缝、纵向裂缝,横向裂缝以及呈放射状裂缝,按其裂缝深度可分为:表面裂缝、深迸裂缝和贯穿裂缝,特别在混凝土结构上要防止深迸裂缝和贯穿裂缝的出现,以确保结构安全。

⑵ 原因分析

① 水灰比过大,表面产生气泡、龟裂。

② 水泥用量过大,易引起收缩裂缝。

③ 拆模过早,易引起表面拉裂。

④ 混凝土表面抹压不实,易引起龟裂。

⑤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太薄,顺筋而裂。

⑥ 缺箍筋、斜筋、温度筋、洞口加强筋和房屋四角混凝土楼地面的抗扭钢筋。

⑦ 大体积混凝土无降低内外温差措施。

⑶ 预防措施

① 配制混凝土时,应严格控制水灰比和水泥用量,选择级配良好的石子。

② 控制拆模强度,墙板、柱侧模拆模时,混凝土强度不小于1.2MPa。

③ 混凝土浇捣完毕后采取两次抹实压光方法:即在混凝土收水前再在表面进行抹实压光。

④ 混凝土浇捣前,检查保护层垫块厚度、数量、间距是否适当,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⑤ 门窗洞口和房屋四角等薄弱部位适当放置加强筋,以防止这些部位裂缝

⑥ 加强混凝土浇筑后养护工作,对裸露表面应及时用潮湿材料覆盖,认真养护,气温高的天气,进行浇水养护,使混凝土保持始终湿润。

4监理旁站内容、方法和要求4.1监理旁站方法和要求

总监应安排监理员对砼结构工程中的关键部位、关键工序的施工质量实施全过程现场跟踪监督。监理员应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进行实测实量和监督检查,并填写监理旁站记录,发现异常问题及时向专业监理或总监进行汇报。

4.2旁站监理内容

砼结构工程中主要对梁柱节点钢筋隐蔽过程、混凝土浇筑等关键工序进行旁站或隐蔽验收检查监控。

4.2.1 梁柱节点钢筋隐蔽过程检查得主要内容

① 节点区梁、柱钢筋的数量、规格和位置;

② 节点区梁柱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和垫块设置情况;

③ 节点区柱子箍筋加密间距情况。

④ 多排梁筋在节点区内的排放情况;

⑤ 梁端钢筋锚入节点区的长度情况;

⑥ 钢筋较密集节点区砼振捣通道的构造情况;

⑦ 节点区模板拼接和紧固情况。

4.2.2 浇筑砼旁站主要内容

⑴ 施工准备阶段

① 审查砼浇筑方案(主要查浇筑流向和组织是否合理)。

② 查浇筑劳动力组织是否符合要求,是否为专业砼振捣工。

③ 查机械配置:泵管布置是否合理,振捣棒数量是否充足,是否考虑备用;

④ 商品砼配合比设计是否经监理审查通过;

⑤ 施工缝接浆是否到位。

⑵ 施工阶段

① 核查商品砼来料单是否与设计配合比相符。

② 随机抽测砼塌落度,发现超过规定时,应记录处理情况。

③ 控制砼来料质量,不得出现分层、离析现象,和易性应好。,严禁施工单位随意加水,对出厂运至工地浇筑现场超时的砼应清退出场。

④ 严格控制砼振捣质量,振捣间距、时间和振捣棒插入深度应符合施工方案规定,不得出现漏振现象。

⑤ 检查钢筋踩踏情况,尤其是悬挑构件的上部负弯矩筋,并要求由专人负责修复。

⑥ 检查督促施工单位派专人负责检查模板接缝处跑浆或胀模情况。

⑦ 对高度超过2m构件砼的浇筑,应检查砼拌合物自由下落高度,严防落料过高而出现离析现象,影响砼的密实度。

⑧ 检查砼表面木蟹找平收光时间是否及时,表面是否平整,楼板厚度是否严格控制在规范范围内。

⑨ 督促施工单位按要求留置试块(包括同条件养护试块)。

⑶ 养护阶段

① 养护时间是否跟上,养护方式是否符合施工方案规定。

② 上人行走时间是否符合规定。

③ 养护浇水间隔时间是否符合规定。

5现场监理检查记录表式

⑴ 模板安装监理检查记录表

⑵ 钢筋工程监理检查记录表

⑶ 现浇砼结构监理检查记录表

⑷ 浇注混凝土监理旁站记录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地下室人防取样管正常标高是多少(人防地下室标高怎么看)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