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别人相处很累是什么原因(为什么和别人相处很累)和别人相处很累是什么原因(为什么和别人相处很累)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和别人相处很累是什么原因(为什么和别人相处很累)

和别人相处很累是什么原因(为什么和别人相处很累)


|全文共2600字,深度阅读需8分钟,受益终生|

身在人群社会,我们一生会结识很多人,也避免不了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


尤其是在我们中国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你要生存,你要生活,无时无刻不需要和别人打交道。


有的人似乎是万人迷,走到哪里都有好人缘,而有的人似乎怎么也不被欢迎。


要知道,和人打交道,既包含做人的道理,也包含做人的技巧,想要与人相处良好,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是需要智慧的。


那么,人生在世,应该如何与人相处,如何交到真正的朋友,拥有令人羡慕的好人缘?



1

真 诚 待 人



《中庸》有言: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


诚是天生的真理。不必勉强,也不经思索,一举一动都合乎道理,就叫作诚。


可以这样说,宇宙的本质是诚。我们人的本质,也是诚。


诚心诚意,不但可以与天地相通,而且也很容易与他人互通。


做人一定要真诚,但是真诚待人,不一定就会产生好结果。


往往好人早死,令人觉得老天无眼,很不公平!历代史实大多记载小人当道而君子受害可为佐证。


小人和君子,向来是不诚与诚的代表人物。


小人不诚,却能够当道。君子遇到小人,好像总是吃尽苦头。


我们长久以来,一直把这种罪过,推到小人的头上。


其实,君子自己也应该好好反省,调整一番。


为什么这样惨痛的教训,还不能惊醒后世的君子?是不是认定君子一定要败在小人的手里,才算光荣?


诚败于不诚,当然令人觉得不公平。


但是,不公平固然是事实,却不能够因此而不真不诚,因为果真如此,必然死得十分凄惨,而且没有人同情。


真诚而死,虽然不甘心,至少赢得大家的同情。


不真不诚而亡,那就死有余辜,得不到同情,还可能遗臭万年,到处挨骂。


真真诚诚,并不是唯一的良好待人方式。不真不诚,一定不是待人的良好态度。



许多人喜欢二选一,基本上都是一种分开来看的结果,很难顾及整体。因为真理不在二者之一,却在二者之中。


真真诚诚是做人做事的基本法则,不真不诚只能用来提防别人的攻击。


诚是宇宙的本质,为人不可不诚。但是人心隔肚皮,十分难料。


最好防人之心不可无,以不真不诚来测试,看看应该真诚到什么程度才合理。


如果认为彼此猜来猜去很累,请问由于不善猜测而吃亏上当,反而对真诚待人失去信心,不得不走上不真不诚的绝路,累不累?


人人都应该经得起考验,也就是人人都需要经过一段相互测试,增进彼此了解的互动过程。


中国人对陌生人特别敏感,而对熟悉的人表现得相当不一样,正是交情够不够的衡量,也就是真诚到什么地步的精准拿捏。


对人真真诚诚,所得到的后果,是上当、吃亏、受害。


以致对真诚丧失信心,从此不真不诚,这是大家所不乐见的情况,不发生最好。


经过多方测试,才小心地真诚待人,这才是交朋友的基本态度,也才能更有机会交到真正的朋友。



2

将 心 比 心



我对你这么好,你怎么会这样对待我?


这句话其实并不存在,因为再怎么看都不是事实。


一般人与人相处,都有这样的观念,就是我对你好,你也要对我好。


每当有人对我们不好的时候,我们大多觉得对方不够意思。因而兴起怎么可以这样的疑问,总认为错不在我,而在对方。


人对自己和对待别人,经常采取双重标准。


对自己宽松而待别人严苛,看自己是好人而视别人犹豺狼。



人与人交往,老觉得自己吃亏而别人占尽便宜,问题就出在评量标准上面。


自己对别人有一些好意,往往加以夸大,认为相当不得了。


可是,别人对我们的好意,却常常贬低分量,如果能够更好一些,那就求之不得。


两种方向,产生不一样的评量标准,自然带来不相同的感受。来的轻而去的重,当然有不平的感觉。


而且一旦遇到不平,我们常常把责任往别人身上推,气愤地指责对方:


我平时对你这么好,想不到你居然如此对待我,你还有良心没有?


这时候最好将心比心,也就是充分了解对方可能的感受,透过知人也知己的过程,互动起来。


将心比心,站在彼此的立场来考虑,把来往两个方向的评量标准,调整一下,力求平衡。


最有效的方法,便是凡事反求诸己,把方向掉转过来,想想别人如是待我,必然都是我这样对他的结果。


从现在开始,凡是觉得对方有令自己难受的言行,都先调转方向。


用“一定是我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你才会如此待我”,来取代“我对你这么好,你怎会如此待我”。


不一定要责备自己,却应该想一想自己的不是,做好合理的调整。


这样就会转化对方的观感,使其自己改变态度,自然能够减少许多尤人的怨气,让自己也成为受欢迎的人。



3

互 通 善 能



把好的能量传送给别人,对自己当然也有利无害。


通常,我们都把舍得这两个字合在一起,却很少去想为什么会这样。


按理说舍是放弃的意思,只有损失,怎么可能有所得呢?


舍得当然可以解释为放弃所得到的东西,或者放弃有所得的期待。


如果单纯是这样,不如直接指称舍弃,不是更加明了吗?


可见,舍得的意思,应该是一方面舍弃,另一方面却有所获得。不完全是舍弃,不完全是损失,也不完全是获得。


深一层想,应该是舍弃看得见的东西,以获得看不见的能量。


从无形的角度来看,我们体内的能量,是有办法和外界的能量相通,而且可以互动的。


当我们愈是欣赏对方的时候,很可能由于你心中有我,而我心中也有你,产生你依我依的良好互动,彼此善的、好的、美的能量交换,双方都获得增强的效果。


互通善能,才是人与人相处的良好途径。


彼此互助互惠,而不是像一般动物那样随时随地保持竞争的状态,对能量的修持非常不利。


心中有竞争的念头,立即增强分别心。


心中没有竞争的想法,只有互助的观念,那就和合性的能量愈来愈增强,而分别心愈来愈减弱。


与人相处,不必斤斤计较于人与人之间的生活细节。


有能力的人,当然要无私地帮助不如自己的人,而不是天天高喊同工同酬,多做一些事情就争着多要报酬。


儒家“才也”(有才能的人)养“不才”(才能比较差的人)的崇高理想,也自然得以实现。


人人不再争权夺利,也不处心积虑想占便宜,要控制别人的思想和行为,那么人际之间,必有一番新的气象。



人的才能,本来就有先天和后天的差别。


先天比别人高明,固然很好,若是用来欺压别人,吃亏的还是自己。


何况一个人的能量增强,一方面靠自己的努力,一方面也需要他人的助缘。


才也,养不才,其实是互通善能的有效途径。


彼此尊重,互相帮忙,并没有什么用心计较的必要。


这样两个人人间你来我往,能量变大,一起变得越来越好,岂不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总之,待人相处,首先要真诚善意,发生问题多反思自己的原因,而不是苛求别人。


更重要的是,我们与人打交道,善待他人的目的是为了共同成长,修己安人,一起把能量做大,让彼此变得更好。


这样既帮助了别人,也提升了自己的声望,声望有了,还愁没有好人缘吗?

本文内容:曾教授著述汇编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和别人相处很累是什么原因(为什么和别人相处很累)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