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岁正常儿童认知(6岁儿童认知)六岁正常儿童认知(6岁儿童认知)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六岁正常儿童认知(6岁儿童认知)

六岁正常儿童认知(6岁儿童认知)


“双减”这两个字对大家来说并不陌生,尤其是“鸡娃”界的家长。随着双减政策的出台,幼儿园基本上就不再教孩子识字、拼音、算术等内容了。

因此,不少家长开始着急了,如果幼儿园只是玩,那么上了小学之后怎么办?特别是识字这个内容,可以说是百科之母,不会识字,理解能力就会大大降低,甚至是做题的时候连题目都不会读。

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类家长开始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培训班。

但也有家长觉得无所谓,孩子的天性就是玩,顺其自然就好。他们认为过早地参加培训班反而容易让孩子养成惰性、骄傲自满以及厌学等。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我的邻居王姐,双减政策出来之后,她非常焦虑,认为孩子在幼儿园如果不适当学一些小学内容,孩子怎么跟得上学习进度呢?而且孩子不识字,做作业还得要家长念题目,即使家长念题目孩子也不一定懂那些字的意义。

于是她给儿子报了语言班、算术班等,每天忙得不亦乐乎。她本以为孩子会名列前茅,但是开学后的第一次测试让她傻眼了,一个个红色的叉叉引入眼帘。别说名列前茅了,不是倒数第几就不错了。

“88是几位数?你怎么连这个都不会做?”王姐在言语之中透露着无可奈何。

儿子委屈极了,问王姐:“妈妈,我不会。”王姐听了儿子的话沉默了好几秒。

后来她找到了好朋友彭老师分析原因,因为她的这位朋友是小学老师,所以问她再合适不过了。在了解王姐儿子的情况之后,彭老师认为,出现这样的情况很大概率是因为孩子上小学之前受到不科学的教育方式,导致孩子出现骄傲自满的心理,上课不专心听讲、作业也拖拖拉拉、敷衍了事。

彭老师讲述了自己的做法。她的女儿一直到5岁左右都是以玩为主,但是到了快要上小学的时候,她就对女儿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不到半年,就认识了1000多个生僻字,上小学后成绩一直保持在前一二名。她主要分享了两个方法,而且都很简单。

方法一:无处不在的识字法

寓教于乐的方式是孩子最容易接受的方式,当孩子在比较放松,情绪比较高涨的时候,对知识的接纳程度是最高的。

每次出门逛街或者是去超市、公园等,家长可以留意广告牌、路标,然后教孩子认字,并且告诉孩子读音、字面意思。

一些反复见到的“高频词汇”,不断给孩子加深印象,想不记住都难。

方法二:立体翻翻书识字法

如果只是一味地要求孩子看书识字,那么真是太枯燥了。如何让孩子在玩乐中学习、在游戏中识字呢?

彭老师推荐了一本立体书,名字叫做《学前识字立体翻翻书》,她女儿上小学之前一直都很喜欢的一本书。

这是一本立体的书,看着就好像是一本游戏书,书中有很多的机关,需要孩子动手去翻阅。每拉动一下机关,就能看到一个好玩的图案。在玩的过程中,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记忆力。

比如下面这一页,拉动一下机关,就能看到更多的厨房用具,让孩子见到“烹饪”这个词的时候,自然而然地就会想到炒勺、菜刀等。有图、文字、注音,更能方便孩子记忆。

这本书包含生活、场景、自然、人物、诗词等常用字词,大约1600个高频字词,通过调到孩子的视觉、触觉,更能激发孩子读这本书的兴趣,从而认字快、识字准、记字更牢。

如果家长想要孩子对书籍感兴趣,那么书籍有趣、好玩是前提,这本翻翻书完全做到了这点。

3-7岁是孩子识字的敏感期,当词汇达到一定数量的时候,就能实现孩子自主阅读了。

家有3-7岁的孩子,如果你也想要孩子轻松识字、快乐学习,那就送给孩子一本《学前识字立体翻翻书》吧,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六岁正常儿童认知(6岁儿童认知)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