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橡胶手套手起水泡是什么原因(戴橡胶手套手上起水泡)带橡胶手套手起水泡是什么原因(戴橡胶手套手上起水泡)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带橡胶手套手起水泡是什么原因(戴橡胶手套手上起水泡)

带橡胶手套手起水泡是什么原因(戴橡胶手套手上起水泡)

乳胶手套—供图www.b2star.com

一次性乳胶手套最常用于医护人员,但乳胶过敏的发生率却在医护人员中达到了10-17%,已成为医务工作者不得不防的职业病。

比如这样一件事:一个年富力强、爱岗敬业的护士妹纸,因为对乳胶手套严重过敏,反复休养、反复复发,最后只好辞职回家带小孩,医院就这样损失了一个优秀的护士,挺令人遗憾的。

实际上,在医院,乳胶制品几乎无所不在:手套、导尿管、引流管、血压计气囊袋、弹力绷带、药液瓶塞、医用胶布等,过敏的触发与接触频率有一定的关系,荟萃分析显示,医护人员中乳胶诱导I型超敏反应比普通人群高3-3.5倍。我国一项对1469名护士的调查发现,16.9%的护士有乳胶手套过敏症状,而国外调查中,10-17%的医护人员存在乳胶过敏情况。这也表明,乳胶过敏已成为医护人员不得不防的职业病。

其实在欧美等部分国家,乳胶手套过敏已作为医护人员的一种职业性疾病进行防治。如美国医院从1994年开始,将有粉手套供给改为无粉天然乳胶手套,使I型超敏反应发病病例明显减少。而欧盟国家则通过立法手段,规范了医疗用品生产制造中乳胶的使用,此外还要求在玩具标签上标注是否含有乳胶。

尽管如此,在英美医院中还是没能完全阻止乳胶过敏的发生。当然,目前的研究还没有足够的证据显示医护人员一旦发生超敏反应,就必须离开医院。而是推荐调换岗位或使用以下防护措施:

1.使用无粉、低蛋白乳胶手套;

2.脱除手套后,立刻以温和的洗手液/肥皂洗手,并完全擦干手部;

3.带手套前,等手部皮肤完全干燥

4.手心多汗者可先戴上吸汗材质的手套,再戴乳胶手套;

5.尽量缩短每次戴用手套的时间;

6.避免食用栗子、猕猴桃、香蕉、鳄梨等与乳胶有交叉反应的食物。

7.如果职业中的暴露是不可避免的,那就尽量避免生活中不必要的乳胶暴露,以减少暴露频率。常见含乳胶的生活用品有键盘膜、清洁手套、防滑垫、安全套、气球、胶水/胶布、奶瓶嘴、橡胶鞋、橡胶玩具等。

8.对曾发生过速发型乳胶过敏(I型超敏反应)的医护,身边同事也建议使用无粉-低蛋白手套,避免吸入接触

不过,俗话说得好,智慧在民间。一个医学妹子听说护士乳胶过敏的事情之后,说:我们在实验室,为了方便接电话,戴乳胶手套前,通常先套个一次性薄膜手套(PE手套),这样也能一定程度预防乳胶过敏。其实想想,确实有道理,只是操作会麻烦一点,而且不一定所有医院都有这种条件。

乳胶手套—供图www.b2star.com

乳胶过敏临床表现

一般认为,乳胶手套中的天然蛋白、滑石粉、橡胶添加剂是最容易致敏的元素,除此之外,过敏还与个人家族史、接触程度、接触频率等有关,通常会有3种临床类型表现:

刺激性接触性皮炎:最常见一种,由机械刺激,如反复洗手与擦干,手套中出汗、高pH值所致。通常表现为手部皮肤干燥,轻微红疹或红斑,皲裂,严重时可以起水泡、坏死或呈现溃疡。

Ⅳ型超敏反应:迟发型过敏,比较常见,过敏原一般认为是手套内的小分子物质;主要在手背和腕部,急性期表现为红斑、水疱、结痂、瘙痒,慢性期则为表皮增厚、脱屑、浸润、苔藓化等。

I型超敏反应:速发型过敏,相对比较少,可能为接触天然乳胶中的蛋白质所致。在接触数分钟或数小时内发作,轻微的过敏反应包括皮肤发红、起皮疹或红疹、荨麻疹;严重者可出现鼻炎、结膜炎、哮喘等反应;少数极严重者,会发生全身性的过敏性休克,进而威胁生命,需特别注意。

在1927年,德国最先记录了一例I型乳胶过敏情况,但当时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关注。直到1979年,Nutter报告了一个使用天然乳胶清洁手套的家庭妇女,在接触后出现荨麻疹后,人们才意识到,乳胶过敏也会引发严重的全身性过敏反应,随后乳胶过敏才被逐步重视。

丁腈手套—供图www.b2star.com

其实,关于乳胶手套的过敏还有一个更好的解决办法,那就是丁腈手套,丁腈手套不含蛋白质、氨基化合物及其他有害物质,极少产生过敏。丁腈手套的耐穿刺比乳胶高三到五倍,对于需要使用到尖锐工具的医生们,使用耐用的丁腈手套,可以在与病人接触之中建立一个更安全的屏障。

不过由于目前国内医生的习惯问题,乳胶手套还在医院占据主流,这可能是因为乳胶手套的贴合感较好。而在国外,丁腈手套已经变得非常普遍了。

不过随着人们的认知逐渐提高,相信丁腈手套也会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与喜爱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带橡胶手套手起水泡是什么原因(戴橡胶手套手上起水泡)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