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树有裂痕是什么原因(杏树裂果是什么原因)杏树有裂痕是什么原因(杏树裂果是什么原因)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杏树有裂痕是什么原因(杏树裂果是什么原因)

杏树有裂痕是什么原因(杏树裂果是什么原因)

杏树食心虫活动动态规律及防治方法

大同市地处晋北高寒冷凉地区, 杏树在本市已有 300 多年的种植历史, 杏果业已成为本市特色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 近年来随着特色种植业的大力发展以及退耕还林、 京津冀风沙治理工程的实施和休闲观光采摘农业的兴起, 本市干鲜果面积达到40 多万亩,形成了全省最大的杏果特色基地。 但在生产中食心虫的危害比较严重, 平均蛀果率在 10%~20% ,严重地块高达 80% ,又由于食心虫自身世代周期长、繁殖力强、隐蔽性强,给测报和防治带来了很大困扰。 在 2013-2015 年 3 年时间里我们在大同县巨乐乡巨乐村、阳高县燕窝村、浑源县东坊城乡李峪村 3 个杏树重要生产基地进行环境友好型综合防控技术的示范应用。 2017 年对杏树食心虫无害化综合防控技术立项并在生产实践中试验并推广, 较大程度减轻了病虫危害,降低了面源污染,解决了生产难题, 为解决本地区杏果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1 通过试验观察掌握食心虫活动动态规律

杏树试验示范面积 5 万亩, 对于食心虫的种类我们于 2017 年 6~8 月随机取样, 分别采集病果,将正在果中取食的食心虫幼虫( 3~5 龄)进行分子鉴定,在送达的 50 个样品测序中发现均为李小食心虫(见表 1 ), 从而可大致判断山西大同地区杏树主要食心虫为李小食心虫。 李小食心虫又名李小蠹蛾,属鳞翅目、小卷叶蛾科,一年发生 2 代。 大部分以老熟幼虫在根茎或土壤内结茧越冬, 翌年 4 月上旬在越冬茧内化蛹, 4 月 15 日挂性诱剂, 4 月 20 日前后开始诱集羽化的成虫, 4 月 25 日前后可观察到卵,卵期 1 周左右,初孵幼虫长 1~2 mm ,即 5 月初在果面上爬行数分钟或更长时间后即蛀入果实,幼虫多蛀入果心,一部分随被害果的脱落干缩而大多不能完成幼虫期,另一部分幼虫在被害果未脱落前转果危害,每个幼虫危害 2~3 个果后老熟,时间 8~10 d, 老熟幼虫爬到主干树皮上做茧, 5 月下旬第 1 代成虫出现, 产卵于果实上,第 2 代幼虫蛀果后不啃食果核,只啃食果肉,果实被蛀后出现黑色不规则斑纹虫道,并有许多豆沙状粪便, 7 月上旬杏成熟后脱果, 入土做茧越冬。 掌握李小食心虫的活动规律, 抓住成虫出土期、 羽化期、 幼虫孵化期这三个关键时期, 通过合理布局, 制定一套集农业、 物理、 生物、 化学等相结合的综合防控措施, 改进性诱剂诱捕技术和环境友好型物理阻隔技术, 筛选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有效防治食心虫。

表 1 样品测序结果


2 防治方法

杏树食心虫环境友好型综合防控技术是根据食心虫生物学特性,了解其内在发生规律及其特点,在防治中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坚持绿色、生态、高效的原则,在生产中采用农业、物理、生物、化学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取得了良好的保果治虫效果。

2.1 农业防治

2.1.1 刮皮、涂白 在冬春用刀刮除粗皮、翘皮和有虫老皮,并对园区进行及时清理,清除物深埋或带出园外烧毁,同时用生石灰、石硫合剂、食盐、动物油、水按 5.0∶0.5∶0.5∶1.0∶20.0 的比例配制成混合液对树干进行涂白,可有效防虫杀菌抗冻。

2.1.2 翻土、挖茧 在晚秋幼虫脱果入土越冬后,把树干周围 80cm 的表土铲起撒于田间,并把贴于根茎上的虫茧一起铲下,使虫茧暴露于地表,也可在春季解冻后至幼虫出土前,在树干根茎部位挖越冬茧,尤其要注意地下根皮裂缝处。

2.1.3 剪梢、摘果 4~6 月份杏树食心虫幼虫蛀入新梢,在转梢之前及时发现,彻底剪除虫梢并烧掉,这在第 1 代幼虫蛀梢期尤为重要。 6 月底开始到采收完毕,随时摘拣病虫果。

2.1.4 地膜覆盖及覆土技术 在上一年食心虫危害严重的树下, 于 4 月中下旬对树干周围 1 m 的地面用宽幅地膜覆盖在地面上, 可有效控制越冬幼虫化蛹和羽化。 也可在 4 月末在树盘下培土, 将树基部1.5 m 范围内盖土 8~10 cm 厚, 把羽化的成虫闷死,稍后撤除。

2.1.5 施肥、灌溉 增施有机肥、 复合肥、 叶面肥,增强树势, 浇越冬水, 提高树体抗病抗旱和防抽条能力。

2.2 物理防治

2.2.1 糖醋液 用糖 5 份、 酒 5 份、 醋 20 份、水80 份配成糖醋液诱杀, 并加入少量洗衣粉或洗洁精, 4 月上旬下午日落前将 30 个糖醋液盆挂于 1 亩果园内。

2.2.2 性诱剂诱杀法 将水盆诱捕器悬挂于树背阴的树干上,距地面 1.5 m ,诱芯距水面 1 cm ,按时观察诱捕器诱蛾情况,并做好记录工作,及时添水。 利用食心虫性诱剂可诱杀雄成虫,减少雌雄交配机会,导致雌虫产下不育卵,从而达到杀虫、治虫的效果。 此法诱蛾效力高,稳定性好,更能真实反映田间害虫的消长情况。 这是一种经济、简便的方法,更值得推广。

2.2.3 黑光灯诱杀法 利用食心虫趋光性, 4 月中下旬在果园周围安装几个黑光灯, 灯架下放一个大口盛水容器效果明显。

2.3 生物防治

2.3.1 天敌防治法 以虫治虫是一种重要的生物防治方法,通过性外激素准确地监测虫情,适时释放天敌,一些果园适时放蜂,使赤眼峰的羽化期与李小食心虫的产卵期相吻合。 李小食心虫的天敌很多,蚂蚁、步甲、蜘蛛是地面捕食其幼虫的最好天敌;花蝽、草蛉、啮虫、瓢虫在树上捕食其卵粒。 李小食心虫或蛹的寄生蜂有甲腹茧蜂、中国齿腿姬蜂、长距茧蜂和梨小食心虫茧蜂等。

2.3.2 生物农药防治法 生物农药如苏云金杆菌对李小食心虫具有很强的杀伤力; 白僵菌和对硫磺胶露剂混合液各喷洒地面 1 次; 同时在李小食心虫危害高峰期, 全园喷蔬果净可湿性粉剂和绿保威乳油等生物药剂。

2.3.3 迷向法 鳞翅目昆虫多数以性信息素来联络交配行为的, 人工释放性信息素使雄蛾丧失寻找雌蛾的定向能力,致使雌雄间的交配几率大大减少,从而降低下一代虫口基数。

虽然目前在当地生产实践中这种方法使用率很低,但行之有效,在今后食心虫的防治中这种方法将逐步推广应用。 通过生物防治安全可靠, 不污染环境,生产成本低,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4 化学防治

通过性诱剂观察虫口密度, 每 3 d 检查一次卵果,在成虫产卵至幼虫孵化的初孵期,也称之为蛀果期,在 5 月中旬,此时是防治的关键时期,要集中进行一次化学防治。 主要是用高效氯氢菊酯配合阿维菌素类杀虫剂喷雾防治, 可有效杀灭食心虫初孵幼虫, 减少入蛀率, 而且可兼治杏园其他虫害。 早春幼虫出土前用 50% 辛硫磷乳油或 48% 毒死蜱乳油250~300 g 均匀喷于 30~50 kg 细土上制成毒土,均匀撒施于树冠下,用铁钯混匀入土,杀死出土幼虫。

表 2 李小食心虫综合防治效果( 2017 年)


3 成效显著

3.1 良好的杏树食心虫防治效果

于 2017 年 7~8 月杏果成熟期,我们在每个项目县的示范区和对照区各随机选取 3 个取样点, 每个样点采用五点取样法,在东南、西南、西北、东北、中间各调查 40 个果,共调查 200 个果,记录虫果数,计算虫果率及防治效果。 结果表明,示范区平均虫果率下降到 3.22% (见表 2 ),起到了理想的防治效果。

3.2 获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通 过 项 目 的 实 施 , 平 均 每 亩 挽 回 产 量 损 失124.55 kg ,按市场价 7 元 /kg 计算,共挽回经济损失435.99 万元;示范区减少打药次数和用药量,农药使用量比传统防治减少 50% 以上, 按每亩节省农药资金 15 元计算,共节约防治成本 7.5 万元。 同时,降低面源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通过核心示范区的辐射带动,极大地调动当地农民种植杏树的积极性,提高了杏的品质和产量。 增加天敌种群和生物多样性,改善了农田自然生态环境, 有力地促进了杏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杏树有裂痕是什么原因(杏树裂果是什么原因)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