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想象力太丰富是什么原因(为什么想象力丰富)有时想象力太丰富是什么原因(为什么想象力丰富)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有时想象力太丰富是什么原因(为什么想象力丰富)

有时想象力太丰富是什么原因(为什么想象力丰富)

如何给诗词增添浪漫主义色彩?通感这种手法是一种很有效的手段。通感是什么?

其实通感就是接纳感官的错位交综运用。把人的听觉、视觉、味觉等等互相沟通转换,造成印象与感官的移属,使意象更活泼生新。

比如本该由眼睛获得的印象,却由鼻子去领受。本该触觉得到的印象,却由听觉获得。

比如“食言”言怎么能吃呢?"言谈无味“语言怎么能有味道呢?“目击”这些,诸如此类,都是在修辞学上叫作“移就”。

现代诗歌中有时也用这种描写。故意将原属甲的印象的性状词,移属到乙印象,创造出颠倒迷离的气氛,会将感官意象经营的异常美妙。

李贺那家伙最擅长玩这个。比如:

“箫声吹日色”(《难忘曲》)

“玉钗落处无声腻”(《美人梳头歌》)

这两句诗,本来是听觉的但是却移就于视觉或触觉的感官。

第一句大意是在写夜以继日的歌舞,箫声吹吹吹,吹熄了日光。这五个字连着读,有点由“声”到“色”。仿佛将箫声的高音与白的日色联咏在一起。产生了一种“着色的听觉”的现象。

陈后主的:“殿高丝吹满,日落绮罗解。”(《前有一尊酒行》)

所描写的场面也与此句相似。但是,比较之下,差远了。庸俗的太多。为何呢?,陈后主这两句其实,过于叙述性了。只是说而已,少了感觉。

第二句诗“玉钗落处无声腻”是写一个长发美人在梳头,一不小心玉钗沿着头发滑落下去。玉钗是个易碎的东西,落下来不单无声,反有一种滑腻的感觉。由听觉转换到触觉上了,这一个腻字,解释了长发铺地,钗坠无声的原因。且将这美人的头发又黑又长又浓又柔又美的形象,完全的表现出来。

李贺写过很多这样的诗句比如:

“露压烟啼千万枝”(《昌谷北园新笋》)

写竹林幽寂。千万株可以杀青后的良竹,却任它露中压,烟中啼。这个啼字原是象征露坠吧,却由“泣露”双关出啼声来。说烟啼比烟迷,烟笼,更能将竹林写的有情有恨。烟是视觉的,却把他交综成听觉的意象。这样比直写“风吹竹林,萧萧有声”更具活泼新创的效果。

再如:“银浦流云学水声”这句,流云怎么有声音呢?原来是云飞近了银河,能有流云的声响。听云,比看云更具诗的乐趣。

再比如:杨花扑帐春云热。上面是流云有声音,这个就是云有热度。春云热,春意闹,这首诗的题目是《蝴蝶飞》。这样,春云热就能很鲜活的给人具体的感觉。这个热字,把季候与人情物态,一起烘托出来了。

再比如:玉烟青湿白如幢。(《溪晚凉》)

这里的烟就不是啼了,而是湿。用湿来描写秋溪晚凉的景色,能教人亲身触及了。

杜甫也写过类似的诗句。“晨钟云外湿” 妙在何处?是钟湿呢,还是钟声呢? 听觉的钟声竟然湿了,很妙。视觉的青烟湿了,同样也很妙。

妙在很抽象的东西,让你真真切切的感觉到了。无形的东西变成了能感知的有形意象了,这就是具体。把抽象转为具象,再由具象变成读者的印象和感知。

比如这首,杜甫的第五句:“百日不相知,花光变凉节” ,将徇烂多彩的花光转换为清凉的时节。由眼前的色彩转变成身上的凉意。

期间不仅写出了花开花谢,而且写出了春光的仓促。那春秋二季的冷暖只在瞬间转换,而惜春悲秋的情绪,也同时在心坎里奔并出来。

这就是我以前说的,意象应透出非写出。作者情绪自然的在意象之中了。没有说惜春悲秋,但是你知道作者有, 因为他留给你的印象即是如此。你不说,我也知道。你都不用说。

再看:一声啼鸟滑,满院落花多。这个句子多好。滑,鸟啼,可以用皮肤来接收感知。啼,只是你说了鸟叫,但是,是咋样的鸟叫呢?这叫声如何呢?你不知道叫声的如何,能让人产生情绪。变无形的东西为有形,读者心中能有形象。

我以前的名剑乱弹也说过,文字运用的无理而妙。一个字包含了多种意思则意象更饱满。为什么会这样,以后我讲到诗的强度密度时候会说道,篇幅所限,这里不说。只要记住,写诗词不要浪费字,用一个好字能提高几个强度等级。

#唐诗宋词##原创诗词##诗词#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有时想象力太丰富是什么原因(为什么想象力丰富)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