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青叶子上有白片是什么原因(万年青叶子发白怎么回事)万年青叶子上有白片是什么原因(万年青叶子发白怎么回事)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万年青叶子上有白片是什么原因(万年青叶子发白怎么回事)

万年青叶子上有白片是什么原因(万年青叶子发白怎么回事)

文/金晓宏

邮说敦煌

金晓宏

大家晚上好!我是苏州金晓宏,很荣幸受好友张晓钢先生的邀请,在亚洲邮学家网上与各位师友进行交流。但同时又十分汗颜,在下集邮只是低浅的自娱自乐,谈不上邮学研究。更多的只是了解邮票所展示的百科知识,且用于旅游时候的“导航”,个人认为但凡出现在邮票上的名山大川、风光建筑、古物器皿都令人心驰神往的存在,所以邮票是名副其实的“百科全书”。

张晓钢先生得知我最近在写一本《邮说敦煌》,建议从挖掘邮品素材的角度来谈谈集邮。本书旨在通过邮票这种独特的“国家名片”来识解博大精深的敦煌艺术,同时也通过敦煌符号来诠释多姿多彩的集邮方式。本书侧重知识性和鉴赏性,在相关集邮学、敦煌学文献的基础上,以敦煌莫高窟邮票及其在邮政环节中衍生的各类邮品来解析敦煌艺术和集邮文化。

《邮说敦煌》分为十章,依次为“丝绸之路”“鸣沙山和月牙泉”“敦煌建筑”“敦煌壁画”“敦煌彩塑”“敦煌飞天”“敦煌藏经洞”“海外敦煌”“世界文化遗产”“集邮学和敦煌学”,以近千件敦煌邮品(除个别注明的,均为自身的藏品)为佐证素材,分类展示莫高窟浩瀚广博的文化底蕴;以系列邮票为切入点,解读集邮文化的意义和价值;通过形形色色的集邮方式和多姿多彩的实寄藏品叙述敦煌故事。

《邮说敦煌》以学界倡导的“跨界融合”为依据,探讨“敦煌”与“集邮”之间的“相似性”。个人认为:“敦煌”和“集邮”在学科界定、艺术形式、文化传承、研究机构、展览观摩、交融互鉴等方面具有“交互性”。“集邮学”和“敦煌学”作为研究某一特定文化现象的学问,在出版专著、创办期刊、发表论文、编撰辞典、撰写史书、编写教程等方面具有相似性,都属于社会大文化中的一个分支,是其不断沉淀的宝库和永久流传的源泉。

我撰写此书受三部图书的理念影响颇深。

一是2011年北京市集邮协会编著的《中国现代集邮》,是本书的“理论基础”。创新也是集邮的永恒话题,现代集邮是从传统集邮中衍生出来的一种具有时代感的集邮和编组邮集形式,其核心是降低邮展门槛,让集邮走出“贵族化”迈向“大众化”,从“猎奇斗富”步入“品鉴欣赏”,使集邮建立在更扎实的“大众化”根基之上,倡导新的集邮方式。如今已有诸如“现代集邮沙龙”“开放类集邮”“一框集邮”“自动化类集邮”“生肖类集邮”“极地集邮”“文献类集邮”等类别,开启了新型集邮模式。

二是2003年中国地图出版社等机构编制的《中国集邮旅游地图册》,可以作为本书的“实践指南”。该书除了提供各地著名景点的专门性旅游地图外,还能够让读者按图索骥、定位景点、评赏邮票。尤其书中将各种集邮知识和地理简介融为一体,故而本人也尝试通过这些敦煌莫高窟主题邮票来解读多样化的集邮方式。

三是1998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敦煌学大辞典》,可以作为本书的“知识源泉”。我于2017年10月独自背包赴敦煌莫高窟朝圣,后陆续购买敦煌类主题书籍研习。笔者不是敦煌学的学者,因而本书中许多关于敦煌莫高窟的描述、数据的罗列均以此辞典为参考依据,但在文字表述或与邮品介绍相结合时有所增删,以取得一部书在结构上的协调性和融合性,将图文归于一个“筐”里。

《邮说敦煌》中展示的邮品大致分为票、折、戳、卡、片、单、简、封。“票”分为特种邮票、T字头邮票、编年邮票、个性化邮票;“折”分为前期邮折和后期带编号邮折;“片”分为邮资片、极限片、缩普片、旅游明信片、门券邮资片、企业金卡等;“戳”分为敦煌特色戳、各地敦煌纪念戳、当地风景戳、日戳、欠资戳、火车戳、退回戳、邮码戳、约投戳等;“单”分为包裹单、汇款单等;“卡”分为邮展纪念卡、总公司票图卡等;“简”分为地方纪念邮简、邮展纪念邮简、航空邮简等;“封”是本书的重中之重,更是搜集难度所在,分为首日封(官方<总公司、北京、甘肃原地>封、自制封)、丝绸封、公函封、首航封、调资封、美术封(手稿)、外交封、邮展封、协会封、纪念封、广告封、签名封、手绘(书)封、疫情封、牛年封等。封、片、简等均强调“实寄”且注重“首日”。这些邮品灵活体现在十个章节中。以下每项列举几枚邮品展示。

一、票

二、折

中国集邮总公司邮折从1986年1月5日T.107《丙寅年》开始,以“PZ”开头自成一系列。1987、1988、1990、1992、1994、1996这6组邮票的邮折编号分别为PZ-5、PZ-9、PZ-16、PZ-27、PZ-36、PZ-47。

之前共和国初期制作的邮折,多为赠送国内外有关人士的礼品,主要用于宣传,并不出售。我收藏的特3和特6邮折,封面标注“敦煌文物纪念邮票第一(二)集 中国人民邮政发行”,封背标注“東京極東書店·京都”字样,折内文字为日文(据说是“日本邮趣协会”理事长水原明窗为图案做的说明),内侧贴特3和特6旧票各一套。


三、戳

(一)《敦煌壁画》发行时各地的纪念戳(仅以1987.5.20发行的第一组为例)

1.纪念邮戳

一些大城市会设计各式各样的纪念邮戳,加盖在各市自行设计的首日封上,如:敦煌(原地)、北京、天津、上海、黑龙江(哈尔滨)、山东(济南)、山西(太原)、江苏(南京)、湖北(武汉)、湖南(长沙)、广东(广州)、云南(昆明)、陕西(西安)、广西(南宁),另有厦门、扬州、无锡、镇江、常州(戚墅堰)、嘉兴、青岛、江门等。



2.未铲字戳


上图为1953年9月1日发行的特6《伟大的祖国(第三组)——敦煌壁画》,均销“首月”戳记。第1和第4枚为三格式戳中的单线戳,其中第1枚为“首日戳”,下格为英文地名;第2和第3枚为三格式戳中的点线戳;第4枚中格时间用的是汉字。

(三)军邮戳

军邮戳是专为军队寄递邮件使用的戳记,带有部队番号(代号)或“军邮”字样的免费邮戳。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邮总局成立之前,各野战军、兵团和军区使用各种军邮局免费戳,规格不尽相同。1951年3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邮总局成立以后使用新式邮戳,戳上边刻有“中国军邮”字样的圆形戳。1957年9月1日至1969年3月3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各军邮站全部撤销,邮件寄递工作移交各地邮局,寄递时统一使用“免费军事邮件”字样的三角戳;1984年10月1日,在实行新兵役法时,又开始启用“义务兵免费信件”字样的三角戳。(仅展示一例)

1951年3月1日开始使用,又称军邮代号戳。戳式为圆形,直径为30毫米,戳上边刻有“中国军邮”四个字,下方刻有军邮局代号,无具体地址。

左上角的美术图案标注为“敦煌壁画·供养人·隋”,实则图案选用的是敦煌第296窟中北周时期的一幅作品。

其他十几种销盖于敦煌莫高窟邮票上的邮戳就从略了。

四、单

(一)包裹单

上图是由吉林通化市寄往山东胶南县的包裹单,寄送的是香烟,重750克。正面贴有1枚T.116《敦煌壁画(第一组)》中面值10分的“鹿王本生”,另加1枚面值50分的《祖国风光》普票,共计0.6元运费。盖1988年3月27日吉林通化邮政编码戳,有收寄人员盖章,到达山东胶南的时间为4月5日,有收件人和投递人盖章,正反面都盖有“保管期三天逾期一天收费二角”的红色戳记。

上图是由云南昌宁县寄往山东桓台县的包裹单,格式与上一枚大同小异,较为明显的是添加了邮政编码框(附录1),寄送的是面粉,重4925克。正反面共贴有10枚面值1.60元的《敦煌壁画(第五组)》1994-8T(4-4),这是发行的所有敦煌壁画邮票中,除小型张外面值最高的1枚,另加2枚面值2元的《蜜蜂》和3枚面值10分的《民居》,共计20.3元运费。盖1995年1月3日云南昌宁邮政编码戳,有收寄人员盖章,到达山东桓台的时间为1月17日,有收件人签名和投递人盖章。

(二)汇款单

(中国人民)邮政汇款通知单是国内汇兑使用的单据,绿色双面印,袋式。正面分两部分,由汇款人与邮局分别填写。反面印收款人注意事项和取兑时的填写要求。汇款及汇费另开收据,汇票装在袋内一并寄兑付局备验。


上图为“中国人民邮政汇款通知”,由黑龙江大庆汇款到山东荏平县,汇出时间为1989年5月21日,销黑龙江大庆邮政编码戳,到达时间为当月27日,盖山东荏平戳,兑讫时间为6月5日,汇款金额50元,盖“快件汇款”戳记,背面贴1988年5月25日发行的《敦煌壁画(第二组)》第3枚“北周·农耕”,面值10分,另贴1枚普票《祖国风光》40分,共计汇费50分。正面盖有收汇局、收汇员、兑付员印章,收款人未填证件名称和号码,盖有收款人章和村民委员会的证明机关章。


上图为“中国人民邮政汇款通知”,由湖北巴东汇款到恩施,汇出时间为1995年5月12日,销湖北巴东邮政编码戳,到达时间为当月17日,盖湖北恩施邮政编码戳,兑讫时间为当月19日,汇款金额300元,盖“快件汇款”戳记,背面贴2枚1994年7月16日发行的《敦煌壁画(第五组)》第1枚“唐·飞天”,面值10分,另贴1枚普票《民居》80分,共计汇费100分。正面盖有收汇员、兑付员印章,反面填收款人姓名、学生证号码,盖有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工业学校领取邮件专用章。

五、片

(一)极限片

一般分为公司极限片和自制极限片,仅展示几枚自制极限片。

以上2枚(仅以1987~1996年间发行的6组《敦煌壁画》邮票中的最早1枚和最后1枚为例,标题均为“供养菩萨”)是60年代片源。

极限片若参加邮展,规定之一是所贴邮票面积不能超过明信片面积的四分之一,因而小型张就显得勉为其难了。下面展示的是1987~1996年间发行的3枚敦煌壁画小型张极限片,用的是1963年文物出版社的老片源,均销盖敦煌莫高窟首日戳。另1枚T.116《敦煌壁画》第一组小型张极限片,采用的是2000年香港旅游版片源,在2012年8月1日发行《丝绸之路》邮票时,加盖甘肃敦煌莫高窟日戳,因片源在邮票发行之后(小型张发行是在1987年5月20日),故从意义和价值上来看自然就无法与前者相提并论了。


香港敦煌石窟内芯极限片

从2002年开始,香港邮政发行“神州风貌系列”(见附6)小型张。2011年8月2日发行第十号——敦煌石窟,小型张邮票规格为28×45毫米、外形规格为140×90毫米,小型张内容在本章第二节介绍,这里展示两枚“九层楼”首日极限片。

上图1为《敦煌艺术》系列明信片,贴小型张内芯,销首日香港飞天图案风景戳。上图2为中国北京外文出版社的俄文版片源,同样贴小型张内芯,销首日香港飞天图案风景戳。

(二)贺年片


全套2000“千禧年”贺年(有奖)明信片,共计10枚,正面为面值60分的庚辰年邮资图案等信息,背面为《敦煌壁画》系列图案,左上角印有独特的邮政龙孩标志,左下角为每一枚的编号,右下角标注2000闽(BK)-0473,虚线的左侧注明属于R05组,并提供兑奖信息。

(三)缩普片

下图1为国家邮政局发行的《敦煌莫高窟》专用邮资图普通邮资明信片,简称“缩普片”(为“PP”系列),邮资60分,发行量20000枚,图为“九层楼”外景,邮资规格为33×24毫米,明信片规格为148×100毫米。原定2006年3月20日发行,白片最早原地实寄日和北京实寄日都是2006年6月13日,故而准首日发行日期实际上是2006年6月13日。缩普片实寄的非常少见,此片寄加拿大,补贴1994年发行的1枚50分《敦煌壁画》中的“唐·张议潮出行图”和1枚290分长城普票作为补资,外加明信片面值60分,总计4元邮资通过“空运水陆路”(SAL,全称为SurfaceAir Lifted)邮资寄国外。下图2为背面显示的加拿大魁北克到达戳,日期为2006年6月28日。


六、卡





(一)企业金卡。左侧上方印有贺年有奖明信片的标识——手持信件的“龙娃”,下方印有年份。主图为“反弹琵琶”。右侧标注“反弹琵琶伎乐天(唐)、莫高窟112窟、敦煌百年 世纪宝藏”,志号“2001甘(BK)-0081(2-1)”等。正面标注“中国邮政贺年(有奖)明信片、国家邮政局发行,面值60分辛巳年邮资图、兑奖须知”等信息。

(二)纪念票图卡(PTK)。上图为其中的第8枚,编号“T·PTK·I”,名为“丝路明珠”。原画作者石景昭,远景展现了莫高窟外景,配有两身飞天。近景为几头骆驼和执鞭的驱赶者。贴1988年5月25日发行的《敦煌壁画(第二组)》中的第1枚“西魏·狩猎”

(三)国际展览纪念卡

下图为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美国展览纪念卡,用一幅较大的飞天作为纪念卡的靓丽背景图与所贴1980年9月13日发行的J.59《中华人民共和国展览会》第1枚图案的左侧飞天相得益彰,销盖北京首日纪念章。

1980年9月13日~12月21日,为了让美国人民及西方社会了解中国的历史、经济、文化,中央决定以强大的宣传阵容,派遣各部委组团赴美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展览会”。巡回在美国旧金山、芝加哥、纽约三地举行(全套3枚,图案相同,右上角分别盖三地纪念戳),向美国人民及国际社会全面介绍古老中国的悠久历史风貌,和当代中国的经济、文化建设成就,以及介绍改革开放形势和远景,这是中国首次在西方举办的大规模展览会。



八、封

信封是本书的重点。我将以敦煌壁画为主题的信封(绝大多数是首日实寄封)按照自身藏品遴选、分类实寄封,各项以邮票发行的时间顺序进行排列:“特3、特6封”“官方首日封”“首航封”“快信封”“尾日封”“外展封”“公函封”“特色封”“纪念封”“广告封”“手绘(手书)封”“签名封”“美术封”“牛年封”。这样的“分类”纯属“个性化”展示,因为各类之间无法做到泾渭分明,往往表现为相互融合的关系。

(一)实寄封

1. 中国寄加拿大封。西式封贴全套1953年9月1日发行的特6《伟大的祖国(第三组)——敦煌壁画》和2枚航空邮票——航1《航空邮票(第一组)》中的第2和第3枚,总计邮资11200圆。邮票发行首日由上海寄加拿大温哥华(经由香港),正面销4枚上海1953年9月1日三格式首日戳,贴航空条。背面销经广州1953年9月4日三格式戳,另销红色上海海关驻邮局办事处第二号验讫戳。



2. 中国寄英国封。由中国山东寄英国萨塞克斯郡,贴全套1952年7月1日发行的特3《伟大的祖国(第一组)——敦煌壁画》,销2枚1952年7月8日山东三格式日戳和波浪形过机戳,属于“首月封”,背面盖7月14日广州中转戳,有航空邮件英文字样。


3.中国寄美国封。由中国北京(第22号邮箱)寄往美国田纳西州查特怒加市,贴全套1952年7月1日发行的特3《伟大的祖国(第一组)——敦煌壁画》,销3枚1952年7月31日北京三格式日戳,属于“首月封”,销8月4日广州中转戳。销波浪形过机戳。


4.中国寄德国封。贴全套特3《伟大的祖国(第一组)——敦煌壁画》、特5《伟大的祖国(第二组)——建设》、纪21《庆祝三八国际妇女节》,总计邮资8000圆。1953年6月23日由北京寄德国(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柏林潘科,正反面共销5枚北京三格式日戳,贴航空条。




7.北京市邮票公司封





上图为1987年5月20日发行的《敦煌壁画(第一组)》北京市邮票公司封,由宗书琴设计,北京寄山东首日实寄封4枚一组,贴挂号条,前2枚背面贴票补资(20分挂号)盖北京日戳。

8.甘肃省集邮公司封

同北京邮票公司的“极限封”形式。

(1)普通首日封




1987年5月20日发行的《敦煌壁画(第一组)》甘肃省邮票公司、敦煌县邮电局首日封,由吴建坤、任宇设计,编号“甘首(5)”,发行量13000套,由甘肃敦煌原地寄四川成都首日实寄封2枚一组,销独特的敦煌挂号戳、敦煌纪念邮戳和日戳。

(2)丝绸首日封


上为1987年5月20日发行的《敦煌壁画(第一组)》,由甘肃敦煌原地寄四川成都首日实寄封2枚一组,盖特色挂号戳、销敦煌纪念邮戳和日戳。极具特色的是,在信封的左侧贴有蓝、红两枚剪纸,为敦煌著名的“反弹琵琶”造型,显出浓厚的民族色彩。在信封左上角有敦煌特色戳,右下角盖有“敦煌邮电局”五个红字。



上为《敦煌壁画(第一组)》的另一种版本,信封的左侧印有浅蓝色的“飞天”造型,由甘肃敦煌原地寄河北石家庄首日实寄封2枚一组,盖特色挂号戳、销敦煌纪念邮戳和日戳。



(二)首航封


上图为“乌鲁木齐—敦煌首航纪念封”,贴T.116《敦煌壁画(第一组)》中第1枚“北凉·供养菩萨”,面值8分,补贴2分《民居》,邮资10分。封面销新疆乌鲁木齐双文字戳和红色“首航戳”(见附7)。原定首航时间为1987年8月,后因故推迟到9月2日,封底盖敦煌日戳和“因故九月二日执行”戳。

(三)公函封


上图由“广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寄本地的公函封,销广州纪念邮戳和日戳,贴挂号条,1987年5月20日发行首日由广州市寄本市,到达目的地时间是当月21日。


上图贴1987年5月20日发行的T.116《敦煌壁画(第一组)》第1枚“北凉•供养菩萨”,面值8分,使用的是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邮电局印制的公函封,信封左下角印有“F.D.C兴义”字样,由贵州兴义寄上海,销首日戳,到达目的地时间为6月1日。


上图贴1996年8月15日发行的1996-20《敦煌壁画(第六组)》第4枚“西夏•供养菩萨”,面值100分,使用的是甘肃省邮电管理局印制的公函封(编号“73-0027-P2”),一般“敦煌研究院”字样红色或褐色居多,绿色相对少见。发行首日由甘肃敦煌寄湖北襄樊,盖有独特的敦煌红色快件戳、销敦煌纪念邮戳和日戳,到达目的地时间为当月27日。

(四)快件尾日封


上图为1998年6月30日广东广州寄中山的快件实寄封,贴面值100分的《敦煌壁画(第五组)》第4枚“唐·魔女”1枚和1枚面值1元的《中国古代文学家(第二组》第4枚纪念邮票,总邮资200分,贴快件条,到达目的地时间为7月2日。这是邮政快件停办“尾日封”,7月1日开始快件业务停办。



(六)纪念封

纪念封是邮政部门、集邮公司、集邮组织等为纪念某事件或活动而设计、印制的信封。


上图为敦煌石窟研究国际讨论会纪念封,由王铁城设计,甘肃省邮票公司发行,编号“甘纪(15)”,贴1987年5月20日发行的T.116《敦煌壁画(第一组)》第1枚“北凉·供养菩萨”。会议于1987年9月21~29日在甘肃省敦煌莫高窟召开,来自英、法、美、日、德、印度、加拿大、新加坡等国的80多位敦煌学相互遏制汇聚一堂,探讨敦煌学术。这是中国首次举办的国际性敦煌研究专题会议,意义重大。



上图为江苏省邮票公司、江苏省集邮协会为“江苏省集邮协会第二次代表大会”发行的纪念封,由鲍军禾设计,会议召开首日正好是第一组敦煌壁画邮票发行日,贴1987年5月20日发行的T.116《敦煌壁画(第一组)》第1枚“北凉·供养菩萨”,纪念封左上角为江苏省集邮协会的介绍,下方为一盆万年青,并印有紫色的纪念戳和烫金纪念文字并标明“南京 1987.5.20”会议起始日期。左侧1枚为江苏南京寄无锡,销江苏南京萨家湾集邮日戳,到达目的地时间为当月22日。右侧1枚为江苏南京寄山东集邮协会。


上图为地名邮戳研究网成立纪念封,由徐剑峰设计,文字和图案均为油印,共制作了70枚。地名是一种文化,地名邮戳研究既是集邮文化又是集邮活动。研究网成立日正好是第一组敦煌壁画邮票发行日,贴1987年5月20日发行的T.116《敦煌壁画(第一组)》第1枚“北凉·供养菩萨”,纪念封左上角印有紫色“地名邮戳研究网成立1987.5.20”字样,左侧为1枚带齿孔邮票外框,框内印有地球、和平鸽、邮戳、邮筒和握手等图案。发行首日由上海寄浙江杭州,销上海敦煌纪念邮戳和日戳,到达目的地时间为当月22日。

(七)艺术封

1.手书封

中国的汉字以其象形性和书写中横平坚直的特征,为书法艺术奠定了基础,在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风格,这是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字都无法比拟的艺术,是世界文明史上独树一帜的绚烂奇葩。对于信封的书写者而言,创作过程蕴含理性和情感,将自身灵魂融入到作品之中。在贴有敦煌邮票的信封上题写相关的文字,既是一种艺术融合,更是一种艺术创新。


上图为北京市集邮公司发行的T.116《敦煌壁画(第一组)》小型张“北魏·萨埵太子舍身饲虎”首日封,销首日广州纪念邮戳,非实寄封。



上图为1枚手书封。信封由北京市邮票公司于《丝绸之路》邮票发行首日同步制作,宋佳设计、张卫华摄影。笔者好友用两种字体撰写,选用的诗词为“微收皓腕缠红袖,深遏朱弦低翠眉。忽然高张应繁节,玉指回旋若飞雪。”这与小型张和首日封的主题图案“反弹琵琶”的经典舞姿完美匹配。

2.手绘封

手绘封是指邮票的设计者或者具有绘画基础的集邮者在信封上绘制与所贴邮票图案内容风格交相辉映的图案。这些亲手绘制并非印刷的文字图案,通常还附有绘制者的签名和盖章,在贴有敦煌邮票的信封上作画,是集邮者和绘画者对敦煌邮票原图的再创作或对其内涵的一种补充。


上图贴发行于1987年5月20日的T.116《敦煌壁画(第一组)》第1枚“北凉·供养菩萨”,面值8分。手绘的是一幅“吹笛飞天”形象,素描绘制,古色古香,书有“敦煌壁画北魏飞天”字样,并注明日期。发行首日由江苏无锡寄苏州,销无锡敦煌壁画发行纪念邮戳和无锡集邮公司日戳(刻“集邮”字样,国有集邮公司业务专用戳),到达目的地时间是当月22日。



上图贴发行于1987年5月20日的T.116《敦煌壁画(第一组)》第3枚“北魏·天宫伎乐”,面值20分。手绘的是一幅“舞者”形象,图案原型为西魏288窟(特6第2枚),寥寥数笔勾勒出一位神情活泼的表演者形象,表情滑稽,动作夸张,黑线勾勒,赭色填充,书有“敦煌壁画”字样。发行首日由北京挂号寄本地,销北京敦煌壁画发行纪念邮戳和日戳,贴挂号条,到达目的地时间是当月22日。


上图贴发行于1990年7月10日的T.150《敦煌壁画(第三组)》第1枚“隋·飞天”,面值8分。手绘的是一幅多彩的“飞天”形象。发行首日由辽宁鞍山寄广西柳州,除销首日邮政编码日戳外,另加盖1枚辽宁鞍山刻制的敦煌“九层楼”棕色风景戳,注明了1990年7月10日的发行日期。


上图贴发行于1994年7月16日的1994-8《敦煌壁画(第五组)》第3枚“唐·张义潮出行图”,面值50分。绘制的是一幅凌空而下的紫色“飞天”。发行首日由湖北应城寄浙江瑞安,销当地“邮政”字样邮政编码戳,贴挂号条,盖制作者红色印章,到达目的地时间为当月22日。



上图贴发行于1996年8月15日的1996-20《敦煌壁画(第六组)》第3枚“宋·观音济难”,面值50分。作品展示的是一幅端坐于莲花之上的“观音”形象。8月24日由湖北应城寄浙江瑞安,销当地“信”字邮政编码戳,贴挂号条,到达目的地时间为当月29日。

与世界最早的英国1840年发行的《黑便士》和中国最早的1878年问世的《大龙邮票》相比,尤其是一枚动辄几万、几十万,甚至上千万的龙头实寄封,敦煌莫高窟邮票属于廉价普通票,虽然发行时间从1952~2020年也延续了近70年,主要邮票发行了40枚(含4枚小型张),但是所有新票包括小型张的市值累加不过300元上下,同样是绘画艺术主题邮票,总价还远比不上一套新中国邮票中“最贵”的书画类邮票——1980年发行的T.44《齐白石作品选》,似乎不值一提,更无写书的必要。但我想说的是敦煌莫高窟具有1600年以上的历史,邮票问世至今仅有不到200年的历史。近现代画家再杰出的作品都无法与博大精深的敦煌文化底蕴相提并论,且以“现代集邮”为理论基础,不在于“争奇斗富”,只在于“弘扬文化”。

《邮说敦煌》的核心是通过邮品来展现敦煌莫高窟艺术,笔者在收藏了近千件敦煌邮品后,试图通过这个题材在展示敦煌文化之际,将集邮的名词和精髓融入其内,使读者在品鉴敦煌邮品的同时能够掌握基本的集邮概念。书名第一个字是“邮”,参照如“大龙邮票”“小龙邮票”“红印花邮票”“慈寿邮票”等中国古典邮票专著的常用做法,将一种邮票的介绍划分为“邮票”“邮戳”“封片简”等传统结构,为了保证各章节的相对独立性和完整性,个别内容难免重叠,但各有侧重,章节之间也尽量做到相互照应。同一枚敦煌邮票在邮寄过程中所产生的戳、封也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都承载着邮政的印记,以中国集邮总公司发行的“官白封”为例,搜集全也颇有难度,更不用说是首日实寄封。笔者期望本书在为读者带来知识性和鉴赏性的同时,能够通过“一枚邮票展现独特风采、一套邮票显示多种藏品、一类邮票说明集邮方式、一本邮书映射敦煌文化”,在回顾集邮历史和敦煌历史的同时,将集邮活动提升到文化传播的高度。

今年出版书号费用上涨幅度较大,“自印”又有“非法出版物”之嫌。记得我在2018年出版《大龙邮票集邮文献概览》时书号费仅1.5万,2019年出版《中国邮刊史》时涨到3万。今年多处咨询均在4.5-6万,且有诸多附加条件,最后确定由“南方出版社”出版,但他们要求不能超过50万字,否则算两个书号价格。本书文字只不过20多万,但配图多达近1000幅,属于超标,所以邮书正在“减肥”中。目前正在走流程,预计明年3月出版。以下为封面设计效果图。




以下是第一章“丝绸之路”初步排版效果图,还在不断调整中。








谢谢大家!祝周末愉快!


作者金晓宏与王剑智,Frank Walton(伦敦2022年世界邮展组委会主席),刘佳维和张华东起合影(左起)

【作者简介】金晓宏,1973年7月31日出生,江苏苏州人,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毕业,教授。研究方向为双语词典编撰、英语写作教学、中国传统文化。发表论文三十余篇,撰写学术专著两部,参与各项课题十多项,以第一主持人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4项,获十多项科研和教学成果奖。

2009年与苏州三位好友创办《邮刊史研究》杂志,共计出刊22期,以发掘早期邮人邮史和研究民国集邮文献为特色,努力将集邮活动提升至文化传播和历史传承的高度。出版的邮书有:2009年《中国省级邮协会刊历程(1981~2007)》;2013年《中国地级邮协会刊图鉴(1980~2011)》;2015年《(文革至1982年)中国集邮报刊图表》(与冯锦濂合著);2018年《大龙邮票集邮文献概览(1878~2018)》;《中国邮刊史(1918~2018)》。获得“全国文献集邮研究会”颁发的“集邮图书创作专项奖”,并受聘为文献集邮专家委员会会员。

2018年出版的专著《大龙邮票集邮文献概览(1878—2018)》(15万字)获2019年武汉世界邮展文献类镀金奖和全国十佳集邮图书奖(2019)。2019年出版的专著《中国邮刊史(1918—2018)》(32万字)获①江苏省(苏州)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②江苏省第十二届邮展金奖+特别奖;③全国十佳集邮图书奖(2020)。


(注:此文是金教授为“亚洲邮学论坛”做的讲座,谢谢金教授同意“集邮博物馆”转发此文!)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万年青叶子上有白片是什么原因(万年青叶子发白怎么回事)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