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血红蛋白2 是什么原因(尿血红蛋白2+)尿血红蛋白2 是什么原因(尿血红蛋白2+)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尿血红蛋白2 是什么原因(尿血红蛋白2+)

尿血红蛋白2 是什么原因(尿血红蛋白2+)

周逊 肾内科主任医师

说起尿毒症,都知道这是一种非常严重的肾脏疾病,是各种慢性肾脏病逐渐发展到终末期而作出的诊断。尿毒症,其主要治疗手段只能靠肾脏替代治疗,即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肾移植等。尿毒症,即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晚期阶段,属于终末期肾病。也就是说,从发现肾病发展到尿毒症,往往需要很长时间。原发病不同、病理类型不同、尿蛋白多少、是否伴有高血压及治疗与管理等,都会影响其发展速度。从刚开始发现肾病到尿毒症,大多需要相当长时间。一般来说,仅5-10时间,让两个肾脏大约200万个中超过90%的肾单位丧失功能是不太容易的,或许需要十数年,甚至更长时间。如若能给予有效干预,大多可改变其结局,至少可延长疾病的发展时间。

近日,笔者就遇到这样一位肾病患者,是女性,年龄为51岁,姓郑。郑女士是在6年前检查发现尿蛋白(PRO)2+,那里她只有45岁,刚过了青年进入中年。当时,郑女士除了发现尿中有点蛋白之外,别的什么都是好好的:肾功能完全正常,血压不高、血糖正常、也没有高脂血症与血尿酸升高等异常,且并没有出现肾病常有的双下肢水肿或颜面部浮肿等现象。那时郑女士的《体检报告》上还写着“建议肾内科进一步诊治”。可是,因为并没有任何不舒服,郑女士并未把它放在以上。时间久了,渐渐也就忘了这事。

可就在三个月前,郑女士经常觉得头昏、看东西不太清楚、且容易疲劳、四肢乏力等,总之感觉哪儿都不太舒服,但仍无水肿,这才想起去医院看医生。经检查发现,郑女士的血压高达210/120mmHg(3级高血压)、尿蛋白3+、血红蛋白67g/L(中度贫血)、血肌酐1168μmol/L(远远超过707μmol/L的尿毒症水平)、彩超示双肾萎缩,诊断为尿毒症。转到肾内科进一步检查后,确诊为:慢性肾脏病5期、慢性肾炎综合征、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3级高血压(极高危)、肾性贫血(中度)。由于之前未做过肾穿刺病理检查,且目前也没有做肾穿刺的必要,因此,无法对其作出病理诊断,结合病史及其它检查,只能作出“慢性肾炎综合征”的原发病诊断。

或许会有肾病患者产生疑问:郑女士的尿毒症是如何形成的?其实,郑女士自己也疑惑,怎么尿毒症就降临到自己身上了?

对郑女士再仔细询问病史,我们发现,大约在三年前,有一次郑女士陪同家人去医院时,顺便让医生给自己也测量了血压,显示为150/96mmHg,即发现血压已经升高。当医生告诉郑女士“你的血压高了,得注意”,她还说“没事的,我没什么感觉”。就这样,仍然没把这些异常情况当回事。

当朋友们看到这里时,应该明白了吧!郑女士的尿毒症就这样形成了——“有病不治”或者说叫“不作为”,就这样拖成了肾衰竭,直至现在的尿毒症。

由于没有病理资料,最终导致郑女士变成尿毒症的原发病应考虑为慢性肾炎综合征。慢性肾炎综合征,是以蛋白尿、血尿、高血压为基本临床表现,早期可能仅有蛋白尿和/或镜下血尿,后期可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慢性肾炎综合征的起病方式可以各有不同,病情大多迁延,疾病进展较为缓慢,部分患者将发展为慢性肾衰竭,甚至尿毒症。由于慢性肾炎综合征的病理类型不同,以及同一病理类型所处时期的不同,临床表现也呈多样化。早中期患者可以感觉不到任何异常,但可通过化验检查发现;晚期患者可有异常表现,但大多已经失去最佳治疗时机。

一般来说,慢性肾炎综合征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肾小球疾病,从肾小球刚开始受损,往往需要经过数年或更长时间之后才会发生肾功能减退,再从肾功能减退逐渐发展成尿毒症,往往还需经过数年或更长时间的缓慢发展。表现为慢性肾炎综合征的病理类型,可以多种多样,如肾小球轻微病变、IgA肾病、非IgA系膜增性肾炎、膜性肾病、膜增生性肾炎、局灶性肾小球硬化症等。就算是同一种病理类型,也可以轻重不一。但不管是哪一种病理类型的慢性肾炎或某一种病理类型的哪一级(或哪一型),治疗与不治疗,管理与不管理,其疗效与结局会大不相同。若能做到早治疗(如降尿蛋白与控制血压达标等)与早管理(包括饮食管理与生活方式管理),则至少可以延缓其进展,更多疗效好的患者甚至可以不发展成肾衰竭,更不会变成尿毒症。

可是,郑女士就这样被耽误了——不作为。郑女士的这一经历,为很多肾病朋友敲响了警钟。

与《肾为先》微信公众号同步推送,文章为作者周逊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尿血红蛋白2 是什么原因(尿血红蛋白2+)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