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房里面是什么原因圣房里面是什么原因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圣房里面是什么原因

圣房里面是什么原因()

聊城老乡点右上角关注我们,聊城人自己的头条圈子!

朝城清真寺

朝城清真寺 朝城北街、西街为回民聚居之地,北街路西建有清真寺,乃穆氏聚礼之所。寺始建于明代,是莘县保存最完好的一处伊斯兰教古建筑。1937 年,大殿曾遭日军炮击,幸无大碍。“文革”期间,穆民将清真寺改设为皮毛厂,主要建筑得以保存。1991 、1992、1997、2006年,穆民集资分四次对礼拜殿、对厅、讲堂、水房、门楼实施修整和重建,终于使一座古寺焕然一新。

天主教堂

朝城天主教堂 位于朝城旧城南街西侧,建于民国初年。朝城的天主教属阳谷教区,教堂系由蒋店总堂分出。目前楼房与圣房基本完好。

朝城耶酥教堂 位于朝城旧城隅首西北角,建成于1897 年,主建筑为礼堂,附设钟楼,正门东向。建国后,教堂大院曾长期为县委党校校舍,党县校迁出后又被用作企业厂房。礼堂、钟楼与铜钟今仍存。

孟家堌堆

孟洼汉墓 朝城西南有一片千余亩大的洼地,因其靠近孟家庄,人称“孟家洼”。孟家洼中有一座占地数十亩的土固堆,群众习称其为孟家固堆。关于孟家洼和孟家固堆,当地流传着一个神话传说。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一个早晨,城里来了个鹤发童颜的老头儿,挑着两筐黄土沿街叫卖。平原地带到处都是黄土,唾手可得的黄土如何能够卖钱?一直到太阳快落山了,仍然无人问津。老头儿望望天,看看地,摇摇头叹了口气,自言自语地说:“天意难逃啊!”人们都不解其意。老头儿挑起黄土出城向西南走去。走了几里路,忽然将黄土倒在地上,挑起空筐飘然而逝。

就在这天夜里,忽降倾盆大雨,城南的武水河猛涨河堤决口,武阳城(朝城本名武阳) 被淹。城西南老头儿倒土的地方却忽然冒出一个儿十亩的土固堆,水涨,土固堆也跟着长。人们纷纷爬上土固堆透水,躲过了一场劫难。后来水退了,洼地和土固堆却保存了下来,这便是孟家洼和孟家固堆。

传说归传说,盂家固堆到底是如何形成的,淮也说不清,地方志中亦无记载。后来,人们从孟家固堆边上不断发掘出断碑残碍和碎瓦烂砖,于是有人猜测这里是朝城县城的旧址。2005 年的一天,盂家固堆上面忽然出现了一个用雷管炸开的盗洞,县里的考古人员下去后i发现了一条用青砖砌成的墓道,墓道两侧墙上的彩色壁画尚很鲜艳。根据壁画特点和发现的汉砖分析,这应该是一座汉墓。但由于资金和技术上的原因,发掘工作一直未能进行,只能将盗洞封死,待条件成熟后再作深入研究。

莘县二中

七聘台 莘县二中(朝城中学)校园西部有一片水塘,水塘中有一块高出水面的士台,上台上瓦砾遍布,似1 乎曾有过古建筑。群众称这里为“七聘台”,、此台为是纪念元末状元楚璋而修的。楚璋是原朝城县高前村庄人。高前庄今属莘县徐庄乡,距朝城约七八华里。村名因其后有一高庄村而得。此村与高庄无任何瓜葛,又位于高庄之前,故人称“高前庄”。家住高前庄的楚璋生长于元代末年,才华横溢,曾中状元,尚未及做官,元朝已亡。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欲让元朝有才能的遗臣为自己效力,楚璋既有状元之才,又无在元任职的经历,自然是十分理想的人选。于是,皇帝先后七次颁旨朝城县,召楚璋人朝受命,楚璋都避而不见,大有商代遗臣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的气概。朝城县令无奈,只得在县城内筑台接旨,但终未能让楚璋出仕。明太祖朱元璋得知后,一怒之下命人抄了楚璋的家。楚璋死后,其后人改名换姓,流落他乡。直到几十年后风波平息,才回到故乡,在村前为楚璋造墓树碑。据说到新中国建立之后,高前庄村前尚有石人、石马、碑碍等物,后渐减少,“文革”中彻底被毁。

南峰县 抗日战争后期,朝城县曾一度改称“南峰县”,改名是为了纪念为国捐躯的抗日县长齐南峰。

齐南峰,又名齐秀增,堂邑县齐家庄(现属冠县辛集乡)人。他1934 年毕业于武训中学,1938 年5 月考人范筑先将军创办的政治干部学校。聊城失陷后,齐南峰于1939 年春加入李聚奎任司令员的八赂军一二九师先遗纵队,任政治部民运科科长。9 月,他被各区、乡、镇代表一致推荐为阳谷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1940 年冬,朝城县的对敌斗争形势恶化。日军盘踞县城不走,国民党顽军教导师副师长文大可投敌,封建地主头子刘金陵当上了伪县长和保安团团长。日、伪、顽三位一体,敌情严重,原朝城县抗日县长畏敌潜逃。为了扭转朝城县抗日斗争的被动局面,鲁西北专署决定派一名强有力的干部出任朝城县抗日县长。齐南峰毛遂自荐,勇敢地挑起了这副重担。

齐南峰秘密进人朝城的时间是1941年3 月,不久,县抗日武装大队就发展到300 多人,且连连取得反“蚕食”斗争的胜利。县大队和民兵夜袭敌人碉堡,打击死心塌地的汉奸,推行减租减息政策,武装保卫麦收,样样工作都做得有声有色。这年7 月20 日,齐南峰率县政府有关人员、县基干大队和部分区队队员,在南进支队十六团连的协助下,准备到徒骇河南的几个村子去征收公粮,因途中遇’隅雨,晚上驻扎在呈旺村,下半夜开始向目的

地进发,不料在苏村北遭到敌人合击。齐审峰站在沟沿上指挥战斗,不幸被一颗子弹击中背部而牺牲,时年27岁

齐南峰牺牲后,鲁西北专署召开追悼大会,并决定将朝城县改名“南峰县”,以作永远纪念。朝城县与观城县合并为观朝县后,又于1943 年7 月将莘朝边办事处改设为南峰县。1945 年5 月南峰县撤销,其辖地分归原建制。1947 至1949 年,朝城县又曾更名为南峰县,直至新中国建立前夕。

网络配图

宁国寺 遗址在朝城旧城西门里,始建干唐贞元四年(788 年) ,寺内有塔,高七级。塔毁于何时不详,建国后尚存宁国寺遗迹,并在其旧址上建起了朝城卫生院。寺前原有一口井,旧志中说井下有石多窍,遇阴雨,常有石子从井中飞出,壮似小燕,因名“石燕井 ,今亦不存。。据说井中飞出的小石块可人药,能治多种病。旧志所载“朝城八景”中,“石燕飞雨”位列第三。

关于石燕井的来历,当地有这样一个传说:古代,朝城有一石姓老中医,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人称“神仙一把抓”。老中医夫人早逝,遗下一女,名唤石燕,女红诗书俱佳,且貌美异常,一复姓万俟的大户之子万俟怀欲娶为妻,却连连遭拒。一次,万俟怀谎称其母病重,请老中医过府诊治。谁知一到府中,万俟怀便立逼老中医允婚。老中医誓死不从,万俟怀指使家丁将其暴打一顿后赶出府门。老中医带伤返家,行至一古井旁倒地毙命。石燕闻讯赶来抚尸痛苦,恰遇万俟怀带家丁来到,要强抢石燕进府。石燕欲斗无力,又不甘受辱,便哭一声爹爹,骂声恶少,然后投井而死。后来,人们发现每逢阴雨天,井中雾气喷涌,且有小石子飞出。用小石子泡水饮用,许多病皆不冶自愈。人们感念石燕姑娘为百姓造福,便将此井命名为”石燕井

网络配图

山西会馆 遗址在今朝城中学(二中)院内,建于清代,为山西商人往来驻足聚会之所,建筑形制不祥,于朝城解放前夕拆毁。1951年2 月,在山西会馆遗址上创建了朝城县初级中学。

仁义胡同 旧址位于朝城南街路西,。东西走向,宽约6 尺。据当地人说,此地本无胡同,有一年,江家砌墙,因 地界不明与北邻发生争执,互不相让,气越闹越大。两家都是大户,都有靠山官司打了几年由县衙打到省,。闹得精疲力尽,仍分不出是非输赢。江家有个远房亲戚叫江东在足城任兵部尚书,江家便写信请求支持。回信很快来到,信纸上只写着一首诗:“千里捎书只为墙,让出一墙又何妨?万里长城今还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江家细品诗中含义,觉得有理,便主动让出一墙之地。北邻听说此事,也将院墙后退三尺。几年的官司,一朝了结6 原来没有胡同的地方,突然出现了一条六尺宽的通道,后人遂称之为“仁义胡同”。因是江家礼让在先,又是因江兵部劝教所致,也有叫“江家胡同”的。

网络配图

秋波桥 朝城西部旧有一水洼,长年积水,城西百姓进城颇为不便。如筑堤为路,又怕挡水酿成水患。于是地方官层层申报,请求上司拨款建桥。呈文中说,此地水面宽阔,须建一座一百零三孔的长桥。银子拨下来后,县官想中饱私囊,便在桥名上打起了歪主意。他命人在水洼中建起了一座三孔小桥,其中一座桥墩用一块石碑作支撑。这样,碑这头有一孔,那头有两孔,一碑担三孔,用谐音去读便成了“一百单三孔”。此后,县官又把这一百单三孔桥描绘成一方奇景,并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秋波桥”,因为按五行对应说,西方和秋天部属金。桥建起来了,县官发财了,此地却水患依旧,有首民谣说:“老坡小坡水扯手,进出朝城没路走。老坡小坡积了水,颗粒不收白了嘴。”这里说的老坡指金牛坡,小坡指城西水洼。现在秋波桥已不存在了,秋波桥的故事却一直在民间流传。

聊城村村通,掘民俗风情,记录城镇。老乡们对我们的关注是最大的鼓励!谢谢!有奖征稿:聊城本地民俗、传说故事均可,如果您有素材欢迎投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圣房里面是什么原因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