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统一障碍是什么原因(不是统一的障碍)中国统一障碍是什么原因(不是统一的障碍)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中国统一障碍是什么原因(不是统一的障碍)

中国统一障碍是什么原因(不是统一的障碍)

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军事冲突再一次将大国博弈展示给了全世界。这场战争背后是俄罗斯对美国军事霸权的抵制。美国这么多年不断吸收欧洲小国,围堵俄罗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俄罗斯是这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几个能挑战它霸权的大国。

尽管西方媒体一再强调,这次俄罗斯的举动让欧洲国家“走到了一起”,但所有人都知道欧洲不是铁板一块。欧洲不过是50个国家拼装成的,没有任何一个有能力挑战美国,所以美国才放心地和欧洲国家一一结盟。这其中也可以看到世界格局的常态,就是多数国家都以小国的状态存在,欧洲还不断分裂出更小的国家。分裂和小国是主流,而大国的数量少之又少。

为什么大国这么稀缺?应该说,组织和管理一个疆域广阔的超级帝国的难度极大,这需要一架设计精密的国家机器。我国的大一统建立过程也持续了很多年,秦汉两朝历经了上百年经营才让老百姓真正认同这种大一统的统治。博主以我们中国的经验来尝试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秦是人类历史上首个稳定的大一统王朝

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稳定的大一统王朝,应该是我们中国的秦朝,整个过程是由秦始皇来操作的。在秦之前,全世界都找不到一个统治广大疆域的中央集权帝国。一一历数人类最古老的文明来看,埃及法老统治的地域基本上局限在尼罗河两岸的几公里,最多十几公里的范围内。两河流域的巴比伦王国据维基百科的资料显示,面积大概在9平方公里。古印度沿着印度河、恒河流域向外扩张,但是即便是最鼎盛时期,统治疆域也绝对没有秦朝统一六国之后这么大。这些王国主要是沿着河流两岸发展,没有建立起疆域广大的大帝国。

秦朝之前的全球文明有两次建立庞大帝国的尝试。第一次是波斯的阿契美尼德王朝,也就是波斯第一帝国。这是人类第一次尝试建立一个横跨欧亚非三洲的统一政权,但是这个帝国也是个散装的。在波斯本部实行了严格的中央集权制度,他们向外扩展兼并其他国家之后,却很难和原来的国土统一制度。多数仅仅是派总督或者仍然由当地的统治者继续管理,所以谈不上是一个制度统一的大帝国。第二次是马其顿人亚历山大大帝建立的帝国,亚历山大帝国在历史上没维持多久,应该说还没建立起稳固的制度就消失了。

建立大一统的帝国包括两个步骤,首先需要用武力征服广大的疆域,然后再在国土上建立一整套适应和平时期的统治制度。这个统治制度包括财政制度、有弹性的军事制度、官吏制度、教育制度甚至救灾制度等等。这是一整套国家机器的设计,而且需要掌握好经济发展和军事平衡这两件事。

国家机器的设计在战争时期和和平时期的要求是完全不同的。打天下时期的整套国家制度都是服务于军队的,包括快速征兵、快速筹集军粮等。考验的是团队应战的速度,组织效率,调动一切财政资源为战争服务,必须有强有力的团队,需要大政府和强政府。而和平时期则完全相反,过度的干预只会破坏民间经济,导致经济萎缩和凋敝。这时候,“小政府”是更理想的状态。

打天下之后,怎样把包括军队在内的整套国家机器,改革调整使之更适合和平时期,也是一门学问。改得好就能稳定,甚至促进经济增长。改得不好分分钟要引起军事政变,政权又会更迭,或者导致军阀割据,统一的帝国会再次分崩离析。

成也制度 败也制度

以秦朝为例。

春秋战国时期,秦国能够从中脱颖而出,灭掉六国,就是因为秦国掌握了打天下的技巧。在七国当中,秦国通过商鞅变法,成功地将整个国家打造成为了一架运转流畅的战争机器,实现了对六国的碾压。

为了图强,六国都在变法,比如魏国的李悝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这些国家的变法方法都类似。核心就是土地和财政制度的改革,使耕种者能够获得土地,增加农业出产以增加国家税收。将财政税收集中起来,用于强军。

六国变法甚至比商鞅变法要早,但为什么不如商鞅变法彻底?就是因为这些国家比秦国发展得更早,国内形成了盘根错节的利益集团。这些利益集团成为了变法的阻碍者,导致了变法不彻底。秦国因为后发优势反而阻力更少,效率最高。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我国中央集权最早的雏形出现了。

商鞅变法的措施具体包括几个方面。第一,从国家机构设置方面,只设中央和郡县,地方各县由中央直接派官管辖,以保证中央命令直达地方。第二,控制粮食流通,限制人口自由流动。农民被标准化成为“粮食生产者”,以保证稳定的粮食供应给军方。第三,实行军爵制度。全社会生活都同军事挂钩,鼓励人人争相当兵。一个人在战争中有所贡献,才会获得爵位。爵位越高,社会地位越高,奖励越多。在战场上退缩则直接给予重罚。第四,因秦国发展更晚,有大量未开发的土地,鼓励六国向秦国移民。六国人移民过来,分给土地,免除三代人兵役。让他们专心种地,保证粮食供给。老秦人因为能征善战,则主要负责上前线打仗。

通过这几项改革,整个秦国被打造成为了一架完美的战争机器。士兵上前线打仗英勇,后方保证源源不断的粮食供给。其他阶层都萎缩、退后。这样政令直达,赏罚分明的机制最终产生出了巨大的战斗力。秦国把六国一一吞并,只用了15年。

汉承秦制 渐变改革

当秦国统一了六国之后,这架战争机器因为惯性仍然无法停下来,产生了巨大的摧毁力,最终摧毁了自己。大一统的秦朝也只维持了15年。问题就出在国家机器从战争向和平的转换过渡,这个转型期没做好。秦统一之后,要选择什么样的制度来治理这个国家?

一种是,周代时期的诸侯分封制。分封新的王室子弟,代替原来六国的诸侯。

另外一种,就是中央集权制,整个国家统一制度,由中央直管地方。这是秦国的老模式。

秦始皇和丞相李斯都倾向于选择第二种,这就涉及到一系列的问题。要管理六国的土地和人口,秦朝中央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派驻大量的行政官吏到地方上去。一时间,合格的管理人才变得极其稀缺,导致了一些不合格的人也上岗了。加之原本六国对秦国还未产生认同,一时间导致各地抵制的声浪迭起。为了强行推行中央的政令,秦始皇仍然采用了强势弹压。没收了各国贵族的兵器,把他们强制迁往秦国故地。不听话的人,被用严刑峻法对待,激起了民变。在整个过程中,由于存续时间太短,秦朝的经济根本就没来得及从战乱当中恢复。这个王朝就被新的起义军推翻了。秦始皇这个强人,建立起了大一统的帝国,却没有维持住它的稳定。继承他事业的是刘邦和他的子孙。

相比于军事的摧毁,经济的重建要漫长得多。刘邦建立了汉朝之后,和秦始皇一样,也没有选择回到周朝的分封制,而是继续秦朝的大一统。为此,刘邦和后世子孙做了诸多努力。用了70年的漫长时光,采用一步步的渐变式改革,最终将这个统一的王朝雏形固定下来。到了和平时期,要维持王朝的运转需要恢复民间经济和建立国家财政制度。刘邦在位8年,吕后当政15年,首先做的是剪除大一统的障碍。

当时,威胁帝国统一的障碍是手握军权的诸侯,比如韩信、彭越、黥布等等。刘邦和吕后在建国初忙着扫平这些障碍。期间帝国不断改朝换代,又经历了几次军事动荡。最终,刘邦的儿子代王刘恒继位。整个汉初,应该说是国家战争机器不断刹车,又重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国家统一的军事障碍是扫除了,战争机器停了下来,国家经济却一片凋敝。这位继位的汉文帝是个重要的转折人物。性格并不强势的汉文帝,与刘邦和秦始皇是完全不同的人,他选择了放权,不再折腾,让经济慢慢恢复。正是他的关键选择,让整个帝国真正统一了起来。

多年战乱,人心渴望和平。老百姓只想种地多出点粮食,汉文帝把土地税调到了比刘邦时期更低的三十税一,人头税也降下来,不断给农民减轻负担。百姓谷仓的余量终于渐渐多了起来。经过文景两朝30年积累,人们的生活比之前富足。这块土地上的人终于对大一统帝国真正产生了向心力,没人想要再回去六国时期那种战乱纷争的分割状态。但这只是一个初级阶段,大一统的稳固统治,需要建立整套财政制度,并保持制度的弹性,才能保证国家机器的运转和应对突如其来的战事。

文景武三朝,也是帝国财政逐渐建立和完善的过程。这三朝的70年采用渐变式改革,把地方财权逐渐收归中央。汉文帝时期,诸侯国势力尚小,中央和地方诸侯矛盾并不突出。文帝采用了休养生息政策,将这个问题推迟解决,先着手恢复经济。中央只收土地税,各诸侯国境内的山泽矿产的产出都进了自己的财政腰包。这个时期可以看作是一个过渡时期。到了景帝时期,诸侯国逐渐坐大,中央和地方的互相猜忌终于酿成了七国之乱。借叛乱契机,汉景帝把诸侯国的财税收归中央,诸侯没了财政收入,无法养兵,也无法再对中央构成威胁了。财政上的统一,让帝国对疆土的治理完成了最重要的一步。

到汉武帝时期,颁布《推恩令》,诸侯王的子孙可以继承王国的小片国土。大的诸侯国终于被一再分散成为小国,对中央再无威胁。诸侯国的财政和山泽矿产收入,至此也全部统归中央管辖。在税收之外,汉武帝又在这些山泽矿产上做文章,把盐铁经营收归政府,铸币权收归中央,有了更多手段补充财政收入。帝国有了更充足的收入,维护国家稳定和抗击匈奴入侵。帝国统一进一步巩固。

(全文完,图源网络,侵联删)

【作者有话说】

博主才疏学浅、漏洞百出,希望各位小伙伴留言提出建议、讨论。

如果觉得写得不错,那就点赞、关注或者“在看”吧,多谢阅读。

原创不易,转载请注明出处。来自:微信公众号“合子的独白”。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中国统一障碍是什么原因(不是统一的障碍)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