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侧是什么原因(一侧退不好使原因)退侧是什么原因(一侧退不好使原因)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退侧是什么原因(一侧退不好使原因)

退侧是什么原因(一侧退不好使原因)

·小谈俄乌战争的前因

随着时间走向当地2022年2月24日黎明,互相摩擦不断俄乌边境终于将双方的军事行动从最初的破环小组越境、小规模的交火演变为了矛盾斗争表现的最高形式与最暴力手段——战争。

在战争开始后的48小时中,俄军捷报连传,迅速压制了乌克兰的主要空军力量,将制空权较为牢固的掌握在自己手中,同时还借助制空权优势,利用空降兵迅速控制安东诺夫机场,并在各个阵线的地面都完成了突破防线向纵深突击。

而乌克兰方面则表现得相对迟钝,在俄军已经发动攻击后才如梦初醒般宣布全境进入战备状态,并开始在美国暂停在乌的领事业务时试图寻求外部助力并构建所谓“反普京联盟”为战争谋求更多的筹码。

在如此的背景下,人们很容易就会开始好奇这俄罗斯与乌克兰这对曾经世界一极“苏联”所留下的主要继承人为何会互相反目,乃至于刀兵相见呢?这就不得不分开从双方的情况来谈一谈了。

如下是上图翻译内容:

MY 4 IPTS: 四方政治领导人会议(译者注:此处四国指美、英、法、联邦德国),波恩,3月6日:(议题)中欧和东欧的安全

总结:

1. 英国分发了关于中欧和东欧安全的承诺文件。普遍认为加入北约和安全保障是不可接受的。同意考虑春季北约的声明,表明北约对东欧的安全和稳定感兴趣。加强双边关系和北约/东欧的接触。

详细内容

2. Chrobog(德国代表)说,我们需要关于如何保障中欧和东欧国家安全的新想法。我们在“2+4”会谈中明确表示,我们不会将北约扩大到易北河(原文如此)之外。因此,我们不能向波兰和其他国家提供北约的成员资格。但我们可以考虑在未来的北约宣言中提及我们对这些国家的兴趣。我们可以在中欧倡议中并通过双边协议采取进一步措施。

俄罗斯:国土虽大,但身后便已是莫斯科

早在苏联解体前的两德统一“2+4”谈判期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以下简称“北约”)的主要成员国美、英、法、联邦德国就向当时的苏联承诺北约不会延展到易北河(注:该河流位于现德国境内)以东的区域。

但随着1991年圣诞节的红旗落下,曾经让北约日夜枕戈待旦的红色帝国苏联就此分崩离析后,北约便抛弃了自己的承诺,在苏联尸骨未寒的1999年3月便将自己的势力范围向东扩张,将波兰、匈牙利和捷克纳入其中。之后更是在2004年变本加厉,将前苏联加盟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与立陶宛收入囊中,使北约的东部军事力量距圣彼得堡最近不过140千米,可谓是兵临城下。

而对于咄咄逼人的北约,俄罗斯在上世纪90年代也曾谋求过“以退让求和平”,在北约的紧逼下不断让步,放任了北约的一次次东扩,亦任由北约集团肢解南斯拉夫。

但在千禧年之后,逐渐从西方罗织的幻梦中清醒过来的俄罗斯也逐步觉察到了自己“无路可退”的困境,在如此的困境之下,原本被压制的各类极端思潮又开始死灰复燃,甚至越演越烈,并催化俄罗斯出现更多的、更激进的政策和理论。

俄新社于2月26日早8点时分发布的新闻(现已删除),题目为“俄罗斯和新世界的攻势”

如下是以上翻译内容:

俄新社报道原文截图,大意为“在欧洲老牌首都,在巴黎和柏林,是否有人认真相信莫斯科会放弃基辅?俄罗斯人将永远是一个分裂的民族?在德国和法国的精英们正试图从盎格鲁-撒克逊人手中夺取一体化欧洲的控制权,重新组建一个统一的欧洲的时候?忘记了欧洲的统一是由德国的统一才得以实现的,而德国的统一是由于俄国的良好(尽管不是很聪明)意愿。在这之后对俄罗斯的土地大打出手,是忘恩负义的表现,而是地缘政治上的愚蠢行为。整个西方,甚至是单独的欧洲,都没有力量将乌克兰留在其影响范围内,更不用说接管它了。人们必须是一个地缘政治的傻瓜才会不明白这一点。

更准确地说,只有一个选择:赌俄罗斯,也就是俄罗斯联邦的进一步解体。但它没有发挥作用的事实在二十年前就应该很清楚。而15年前,在普京的慕尼黑演讲之后,连聋子都能听到——俄罗斯正在回来。”

而随着俄罗斯政界长时间的维持既定路线执政,系统而连贯的用时间证明了俄罗斯在20世纪90年代时秉持的“向西欧示好”与“融入西欧文化中”的外交政策已几乎不存在成功的可能性,这更是助长了俄罗斯内部并开始有意地引导民意在“夺回失去的一切”这一复仇信条下“以反击求和平之路”,并试图让民众们坚信俄罗斯正在做“正确的事”以便让过去遭受蒙蔽与欺骗的人们“站在一起”。

乌克兰:漂泊半生,未逢明主

苏联解体后,乌克兰一度拥有仅次于美、俄两国的核武器储量,并持有相当数量的中程与远程导弹。但随着人为的经济困难、向“主流国家”示好的需求与其他拥核国家的共同压力下,乌克兰于1994年开始逐渐销毁自己手中的核武器,并一步一步走向了有集团为他安排好的未来道路。

2004年的乌克兰大选,11月24日第一轮选举中原本更中立的亚努科维奇以微弱的优势胜选,但随后就被另一位亲西方的候选人尤先科带头发难,发动自己的支持者以橙色的栗子花为象征的街头游行抗议行动,强迫委员会作废本次选举结果。

最终尤先科的“橙色革命”如愿以偿,而随着12月26日的“更公平”的第二轮选举开始后,尤先科顺利地以微弱的优势击败了亚努科维奇。

随后的乌克兰几乎是理所应当的开始了倒向西方,坚决得要加入欧盟甚至进入北约的外交路线。

2010年,乌克兰再度大选,由于尤先科的治理成绩平平,亚努科维奇再度当选。在其任期内的2014年,剪不断理还乱的“基辅之乱”爆发。在一片混乱之中,亲俄的顿涅茨克地区公投成立了所谓的“顿涅茨克共和国”准备并入俄罗斯。在如此的“背后一刀”下,乌克兰对俄罗斯本就十分负面的国民情绪更是一落千丈。

在那之后,随着一位“难有乾坤之断,亦乏庙堂之谋”的新总统泽连斯基上台,乌克兰便在之前的政治惯性作用下,不可避免地彻底倒向西欧、倒向北约。

俄与乌:深陷泥潭之内,却难决断于迷途之中

正如上文所讲,由于俄罗斯已到了退无可退的地步,而乌克兰又因不可逆的政治惯性高速而无法阻止地倒向北约,在如此的局面之下,双方的战争爆发可以说是偶然,却也可以说是历史的必然。

这也从侧面中可以说明,俄罗斯与乌克兰的战争背景看似是两国的战争,实则却是有着三方乃至更多股力量掺杂其中的巨大泥潭——这也是自1991年冷战结束后,世界一极的苏联轰然倒塌后,世界这座大舞台上,东欧乃至更多地区内部矛盾的缩影与形成原因。

而随着俄罗斯于乌克兰这两位前世界一极的正统继承人的这次战争,又能为世界带来怎样的变数?这值得我们观望,亦值得我们思考。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退侧是什么原因(一侧退不好使原因)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