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越来越调皮是怎么回事(孩子老调皮怎么回事)小孩越来越调皮是怎么回事(孩子老调皮怎么回事)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小孩越来越调皮是怎么回事(孩子老调皮怎么回事)

小孩越来越调皮是怎么回事(孩子老调皮怎么回事)

我清晰地记得,几年前给一群6岁左右的学生上英语课的情景。

第一节课后,一位妈妈找到我,“老师,我的孩子是很调皮的那种,你要对他凶一点。”

事实上,在没得到反馈前,我并没有特别关注过那个小男孩,更没有感觉他很调皮。

但因为这句话,第二节课上,我注意到了那个孩子。

他有时会离开座位,有时会和旁边的小女孩讲悄悄话。总之,似乎就验证了那位妈妈说的,“他就是很调皮”

课后,我的心情很复杂,哪怕我知道他的这种行为是正常的。6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必然会出现这种“坐不住”的现象,可我还是“相信”了他妈妈的话。

那位妈妈随后继续和我聊到,“是吧,我家那位很调皮吧,你对他凶一些,他就不会乱来了。”

我当时不知道该怎么与家长沟通,因为实际上班上有更加调皮的学生,相比较而言,她的小孩很“乖巧”

在之后的教学过程中,我“无意识”地对那位小男孩格外严格。

1个月后,他“果真”成了班上最活跃的学生。

从学校回到家的路上,我开始在想,怎么就能把那位妈妈说的话当真呢?明明挺乖的学生,为什么现在这么调皮啦?

如果当时我没有相信那位妈妈说的,把他当成一位“普通”的学生对待,而不是给他贴上调皮的“标签”,是不是就不会有现在这种局面?

随后的几个月里,他开始更频繁地下座位,上课吃东西、打骂其他同学,甚至出现对老师吐口水的行为,我的脑海里开始出现,“他妈妈说的对,他就是很调皮。”

我很懊恼,我实在不应该这么去想,更不应该过于严格要求他。

要知道,所有坚信的预言都会成为现实。

这是美国社会学学家罗伯特·金·默顿提出的一种心理学现象,即“自我实现预言”

我们先入为主的判断,不论正确与否,都会影响我们未来的行为,并最终导致预期的实现。

就像我先前在《“期望效应”:你期望什么,你就会得到什么》一文中提到的“罗森塔尔效应”:你期望什么,你就会得到什么。

如果我们给一个孩子贴上“调皮”、“不听话”的标签,不仅他自己会这么认为,我们也会这样看待他,那他就有可能真的朝着我们所期待的去发展。

让我释怀的是,最终这个学生在我付出百倍的努力下,学生变得没有那么调皮,英语学习的效果也很不错。

但我为此付出的精力比一开始要多得多,而且严重扰乱了我其他的教学工作。

这之后,我仍旧会经常听到家长这么说:

“她跟他爸一个样,是个憨憨,学什么都不行。”

“他不爱开口,学英语很慢。”

“我家大的一点也不操心,就这个小的最让我头疼。”

“她总是把is和am搞混,起码教了一万遍了,还是不会。”

“他一点也不喜欢打卡,让他读英语,他就说肚子疼。”

“他每次都乱读,怎么教都不会。”

“她太敏感了,批评她两句就会哭。”

我开始思考,为什么家长朋友们觉得自己的小孩哪哪都不行?孩子们身上的标签怎么都是一些不好的?

当我开始学习儿童心理和教育心理学之后,我逐渐意识到,因为我们都在用大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

孩子们本身是没有这些标签的,只不过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慢慢赋予了他们各种样式的特征。

在我们大人的“绝对力量”面前,孩子的呼喊显得“微不足道”

孩子们的成长绝不是一天就可以塑造好的。如果我们拿自己的高标准和严要求去教育孩子,在一些方面固然正确,但无形中会打击孩子更多的“希望”

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情形,思考一下我们应该怎么做?

情形一:

孩子6岁,最近在读英文绘本。有一天,他见我们在看电视,于是放下绘本,问我们是否允许他看一会动画片。

我们不希望他看动画片,而应该去读英语绘本,于是对他说:“绘本读完了吗?”

孩子说,“读完了”,随后又问我们可不可以看动画片。

我们继续说,“你确定都会了?待会就检查,要是读错一个单词,那就再读10遍。”

孩子说,“10遍?可不可以只读5遍?”孩子又继续问可不可以看动画片。

我们再一次拒绝,“那看来你还没读熟,再去给我读。”

孩子说,“我已经会啦,给我看动画片!”

我们开始给他贴标签,“就知道看动画片,让你看一会书就跟要你命一样,我怎么有你这么懒的儿子。”

“那为什么你们可以看电视,我只能看书呢?”

请问,你的感受如何?孩子的话你怎么看?

情形二:

与情形一的情况一样,孩子问我们是否允许他看一会动画片。

我们正在看电视剧,不想又跟着孩子看动画片,于是说,“你去玩玩具吧。”

孩子坐到沙发上来,“我就想看动画片。”

我们继续哄到,“爸爸妈妈看完电视就让给你,你现在先去玩别的。”

孩子不愿意,“我只想看动画片。”

我们开始不耐烦,“就知道玩,要你看书了就没这么积极。”

孩子反驳到,“你上班不也一样不积极,还说我。”

请问,你的感受如何?孩子的话你怎么看?

情形三:

与情形一的情况一样,孩子问我们是否允许他看一会动画片。

我们想了下,看到孩子之前读绘本很认真,于是答应下来,“可以啊。”

孩子说,“谢谢爸爸妈妈。”

我们继续夸奖到,“宝贝绘本读得好,肯定要奖励呀。”

孩子很开心,“那当然呐,下次我会读得更好。”

我们笑了,“下次教爸爸妈妈读好不好?我们先来看动画片。”

孩子点点头,“好呀!”

请问,你的感受如何?孩子的话你怎么看?

如果有机会能听到孩子对我们的“真实评价”,我们一定会大吃一惊,原来他们对我们说的话“非常在意”

寒冷刺骨的语言伤人心,温暖如春的语言暖人心。

孩子们可能会因为我们赋予的标签而影响到他们的行为,因为我们的一句话而失去对自己的信心,因为我们的期望而承受巨大的压力。

语言的艺术有时不一定非常重要,但是语言的“态度”,决定了一个孩子对自己的看法。

我们如何对待孩子,孩子便真的有可能如何对待他们自己,更直接影响他们的行为。

所以,千万不要随意给我们的孩子贴标签,要永远积极正面地看待他们,并引导他们往更好的方向努力。

我们可以如此做:

1.接纳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不要忽略他们的需求;

2.鼓励孩子,不要一味去否定和批评,孩子并不会因难过而学会坚强,而是自爱才能独立;

3.以身作则,让孩子另眼看待我们,参考我们的行为,活出自己的精彩。

我们是孩子的依靠,也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请不要因为孩子身上的缺点而忽视他们的全部,每个人都有他的优点。

要知道,哪怕是滋养万物的太阳,天气太热时,人们也会埋怨它。


最后,祝愿大家找到对的育儿方法。

你会给自己的小孩贴标签吗?如果会,你接下来要怎么做呢?

欢迎关注雪人育儿】,让我们一起学习,做更懂孩子的父母。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小孩越来越调皮是怎么回事(孩子老调皮怎么回事)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