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话后转头就忘了是什么原因听话后转头就忘了是什么原因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听话后转头就忘了是什么原因

听话后转头就忘了是什么原因()

在很多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们会有意无意的用“乖”来衡量一个孩子的好坏。在学校“孩子平时听话吗?”是家长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在家里也总会对孩子说“你要听话,听话就会怎样怎样,不听话就会....”家长们互相碰面,聊起孩子,也会互相夸奖“你家孩子真乖”等等。小孩子心里知道:自己表现得“乖”,大人就会高兴,自己听大人的话、察看大人的脸色行事,大人就会喜欢自己,夸自己“懂事”。


家长们都希望孩子能够听自己的话,按照自己的意愿过一生。那些乖乖听话,循规蹈矩的孩子总是会被家人、老师赞扬有加。而淘气、叛逆、反抗的孩子总是会被处罚、批评。


为了得到大人们的喜爱和表扬,为了少受到处罚和责骂,孩子们渐渐学会了将自己真正的感受压抑到了一边,努力做出那个“乖”的模样让自己讨人喜欢。








很多心理分析师、疗愈师都有这样的结论:

● 小时候表现越“乖”,越“懂事”的孩子,长大之后心理问题越多。

● 小时候表现的越叛逆,越自由的孩子,长大之后往往心智越成熟。



那么,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小时候越“乖”的孩子,长大以后反而心理问题越多?










“乖”、“懂事”意味着孩子得去理解父母的难处,满足父母的需要,给父母当“父母”。



有次在公交车上,我后座有一个妈妈抱着一个三四岁的小姑娘。司机一个急刹车,孩子的头重重地撞在我的座椅靠背上,只听”咚“的一声,我吓得不轻,连忙转头去看孩子,心想孩子的头被撞得多疼啊!孩子被撞到以后,疼得哭起来,其实声音并不大。


妈妈马上气急败坏地说:“你不要哭,你知道吗?妈妈和奶奶最讨厌听你哭,你不要哭”

这个理由真的是太粗暴了,全然不顾孩子的疼,只是因为自己听不得孩子哭。

妈妈这样说完以后,小女孩的哭声真的就憋回去了,没错,是憋回去,因为疼让她想哭,但是妈妈不允许,或许她很不理解为什么不能哭,但是从妈妈的话里,她也听到了”哭是不对的,哭是让人讨厌的“这样的信号。


为了讨好妈妈,让妈妈觉得自己是个好孩子,她忍着疼,选择把哭憋回去。

她如此的”懂事“,如此”乖“,我的心刺痛……








说到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会有心理问题,的确这是这样的,因为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不能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有也要为父母的想法和感受让路,把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压下去。时间长了,这个孩子眼里、心里只有别人,自己是好是坏不知道,只能看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好坏来判断自己的『对与错』,『好与坏』,那么他是个没有自我的人,因为他的成长都是通过扼杀自己来讨好别人的。


那么问题来了,等他长大以后,离开父母,作为了一个独立的人参与社会事务,社会工作的时候,他没有了父母这面“镜子”,失去了参照,不知道自己做得怎么样,也不知道依据什么来为自己的做决定,这时就开始产生冲突了。


和在家里一样,他会迅速地找到一个新“镜子”,班长、老师、领导、配偶……所有的具备权威属性,可以扮演替代”父母“的人。他们继续通过讨好、依从这些人来判断着自己,找自己的价值感,完全不知道“我是谁”、“我需要做什么”、“我怎么样能让自己更开心、更舒服……”


这个妈妈一直这样下去,自己不高兴不舒服的就不允许孩子有,那么孩子就成了她的『提线木偶』,孩子长大了就会把提线交到一个又一个人的手上,任由别人操控自己的人生。


冲突的另一面:提线木偶也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孩子并非不痛,不想哭,听到妈妈说这个话的时候也有愤怒,但是弱小的她只能把这些感受全部都压抑在自己的心里,为了不让自己痛苦,压制住感受的石头越来越大,越来越重。


同时,生命是颗种子,哪怕再糟糕的环境,这颗种子也会找到属于自己的缝隙去生长。自己的想法,自己的主张,自己的声音,会随着孩子的成长,借助一切可能的机会呈现出来,孩子也会意识到自己有这样或者那样的想法,自己需要这样或者那样。


但是他们已经习惯了压抑和忽视自己的需要,讨好别人,习惯了看别人的脸色,习惯不表达自己的观念,习惯和躲闪和逃避。


那么孩子就会在这样的冲突里,一边想为自己发声,一边压制自己的声音;一边想自由生长,一边依赖着那个扭曲自己的环境;一边喊着要自我,一边不断地削弱自我,重复在没有自我的环境里……








就拿上面我经历的那个事情里的小女孩来说,未来或许有一天,她在工作里遇到不公的待遇的时候,无法替自己争取和主张,因为争取(哭)是不被允许的早已经深入她的潜意识,但是那个不公正带来的委屈的感受像刺一样扎在心上。


因为哭不好,无论如何都要坚持住,挺住。不能发泄的情绪像泥沙随着一件事一件事沉积在心里,一个声音是委屈,一个声音是想去争取一把,还有个声音是你这样做会给领导找麻烦,他会讨厌你。各种声音交织缠成一团乱麻,让她处于混乱之中。


她愤怒、她痛苦,她否定自己、质疑自己,但是这一切都没有出口,都只能留给她自己消化。


她眼睛里看到的就是自己无力抗争,自己很难融入到自己所处的环境中,自己软弱无力,自己……是不好的。试想在这样的环境里,成长的需要、自我的声音和不被允许有自我的矛盾始终存在,任何一件事可以产生一次激烈的碰撞。



长久的压抑、混乱、恐惧、担忧、否定、自我攻击都会让人产生心理问题,严重的甚至会产生精神疾病。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追求孩子的“乖”、“懂事”是家长的懒养,他们并不想去费力了解孩子,更不愿意去共情和根据孩子的个性特征去培养孩子。让孩子服从自己是一种最为简单容易的要求方式。







孩子年幼,本该是我们向那个幼小的孩子提供无条件的理解和接纳。很多事情他们无法理解为什么是这样,需要帮助他们消化和面对自己的情绪。


很遗憾,当我们要求孩子”乖“”懂事“的时候是要孩子来理解和接住我们的情绪,把孩子放在了父母的位置上,期待孩子能够像父母一样无条件地理解和接纳自己。实际上这是一种错位。


又怎么会不出现心理问题呢?



图片内容来源于网络侵权删除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听话后转头就忘了是什么原因
分享到: 更多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