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下的细线是什么原因龙下的细线是什么原因

关注健康
关注真实体验

龙下的细线是什么原因

龙下的细线是什么原因()

龙在我国古代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中华文明的典型代表,几乎和中华民族的历史一样源远流长。

早在七八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龙就已经被我们的祖先作为一种神物来崇拜,但当时的龙并非是我们现在熟悉的这个样子,如在考古学家发现的多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都存在有各种不同形态的龙。

红山文化 的龙

伴随着商周时期的国家统一逐渐有了相互融合的趋势,在这一社会历史背景下,龙的历史形态从多元发生的原始龙走向了初步综合的夔龙。

夔龙是中国龙文化真正意义上的起源。这一时期的龙张牙舞爪、虎头,头上有柱状角,没有耳朵,没有脊鳍,没有胡须和翼鳍,张着大嘴,甚至吐舌头,身上的脊鳍做成方齿状,鳞片为菱形和长方形,或以“回纹”装饰,商晚期时出现了四肢,但足只有三趾,有些龙面还抽象为所谓的“饕餮纹”,如1959年在山西石楼桃花庄出土的龙纹觥,像鳄鱼等两栖爬行类动物,头上有柱状角。又如1964年陕西城固五廊庙出土的镂空龙纹钺:龙为走兽状态,张口呲牙吐舌,身上有圈状图案,以示鳞片。

1959年 山西石楼桃花庄出土的龙纹觥,

到了战国和秦代,龙的身躯线条开始变得流畅,不像以前那么生硬,形体明显呈颈细尾细的流线形,像鳝而有足。但龙的鳞片和脊鳍比较简化,多是用一节一个“丙”字形文饰来表示,龙的四肢明显伸长,像一种灵兽,有角,但还不是鹿角,这一时期的龙仍然没有耳朵、胡须和翼鳍,足还仍然是三趾,如出土的秦代砖刻上的青龙。

出土的秦代砖刻上的青龙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龙头上的角开始出现分叉,如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中的六龙云车,龙角似鹿,腮部出现髯,前肢有翼鳍。

此后经发展和演变,我们现在所熟悉的龙“三停九似”的形象才得以定型,如南宋罗愿在《尔雅翼.卷二八》就提出了龙的九似说:“......角似鹿,头似驼,眼似鬼,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

那么中华龙龙头上的角为啥选鹿角呢?

一、关于鹿角

鹿出现在距今3500万年前,但此后在地球上整整游历了1000万年却还没有生出角来。

到了中新世早期,鹿在日月精华的千万年浸润下,才萌发了骨质角突,不过这种角既不分叉也不脱落,极像今天鹿的角柄。又过了1300万年,直至上新世,鹿才真正告别了“童年”,鹿角开始分叉,越来越像今天的鹿了。

由于原始时代的人们常把某种动物、植物或者无生物当做自己的亲属、祖先或保护神,相信它们不仅不会伤害自己,还能保护自己,并能给予自己超人的力量和技能。

而鹿角作为鹿群对抗强敌的武器,具有巨大的威力,因此就成为了先民崇拜的对象,成为了狩猎神的首选,如阴山壁画中的鹿纹,对鹿角的刻画就极为夸张,体现了神性象征之线。

原始时期岩画上的鹿纹

此外鹿角的逢春脱换和重新生长的神奇力量,也使得先人们对鹿角产生了敬畏之情。因此,人们常将鹿角作为占卜、记录的载体媒介,赋予了其特殊的神性,并视为一种可使人与天地沟通的渠道,如在鄂伦春人的信仰中,鹿角是能够通天的桥梁,鹿角具有通天的这种说法,可能是从鹿角形式树杈能让人攀援而上的联想中产生的。

鹿的神性还源于对鹿角药效功能的认识,如在中国传统医药中,鹿的茸角就是上品的传统补益药,被认为是“血肉有情之品”,在我国汉代时就已开始药用,如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就有关于鹿角、鹿角胎治疗蛇咬伤和肿疮的相关内容。

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 《五十二病方》

综上可知,鹿角是鹿身上最具代表性的特征,使其自古以来就成为了鹿的组织和器官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也是鹿被神化的重要原因。了解了鹿角,那么接下来呢我们就来说说古人将鹿角作为中华龙龙角的原因。

二、鹿角是君子风范的表现

在中国,除了以龙为主的十二生肖文化之外,鹿、鹤、鱼、蛙等民俗文化也多常见。鹿作为与人们自远古时期就一直相生相伴的动物之一,很是受到人们的喜爱。因此在中国古代鹿不仅被视为是一种祥瑞的动物,如《宋书.符瑞志》载:“夫鹿者,纯灵之兽也。”而且鹿还是安宁与和平的标志,如《易林》云:“鹿得美草,呜呼其友。九族和睦,不忧饥乏。”可以说在人们心中,鹿是被作为一种表达情感和精神的媒介。

鹿虽然长得身材高大、擅长奔跑、头角如刀,给人一种凛然难犯的进攻,但是天性善良的鹿,却从不主动攻击人类和其他动物,只有当遇到入侵者时,雄鹿才会以对抗强敌的强大武器鹿角去迎敌,可以说鹿角所展示出的威仪、仪容和风度恰恰就是君子风范的表现。

我们知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古者,天子二十而冠、带剑;诸侯三十而冠、带剑;大夫四十而冠、带剑;庶人有事得带剑,无事不得带剑。”

在古代,为什么君子必佩刀剑,而庶人则不能呢?原因很简单,因为君子是有德行、有修养和有身份地位的人,他们代表的是正义,是正气,是不可冒犯,也是不容冒犯的,也就是说佩剑是君子之威的外化形式,剑是随德而行的,关于此在《大戴礼.武王践祚》有说:“带之以为服,动必行德,行德则兴,倍德则崩。”

由于衣冠带剑就是文德武备的说明,其所表现出的就是正人君子的堂堂正气、俨然有威的仪容。如《春秋繁露.服制像》云:

“天地之生万物也以养人,故其可适者以养身体,其可威者以为容服,礼之所以兴也,剑之在左,青龙之象也,刀之在右,白虎之象也......盖玄武者,貌之最严有威者也,其像在后,其服反居首,武之至而不用矣。圣人之所以超然,虽欲从之,未由也已。夫执介胄而后能拒敌者,故非圣人之所贵也。君子显之于服,而勇武消其志于貌也矣。故文德为贵,而威武为下,此天下之所以用全也。”

所以君子的“衣冠带剑”固然有一种“武”的感觉,然而“武之至而不用”,所谓“不用”,就是不害,不以武犯人,即《公羊传.哀公十四年》注所云:“设武备而不害,所以为仁也。”

由此可见,鹿角与上古君子的衣冠带剑就是同一种意义,即高尚君子风范的表现。

三、鹿角使中华龙的造型呈现出了一种堂堂正正的风范,是中华民族正气与威严的象征

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演变,上古时期只在贵族社会与士大夫阶层中盛行的君子风范,逐渐衍化为了一个民族理想的形象,因此象征着中华文明精神的龙头上曾经拼斗的角,就被携带着威武堂堂之气的高大而雄伟的鹿角取代了。

尽管龙有飘然的长须,锋利的爪子,跃跃欲试的雄姿,但最能为它的仪容生彩、展示其堂堂尊严的就是那双高高耸立的鹿角。可以这么说,“中华龙”威风凛凛、不可侵凌的架势,正是得自于鹿角的点染,鹿角的出现,使龙的造型变得堂堂正正,一身正气,威风凛凛不可一世,呈现出一种威严华贵的风范。

因此中华龙“威而不武”的龙角——鹿角,所昭示于人的就是一种高尚的君子风范,即始终以友好的态度对待四邻,从不主动向任何人发起进攻,更不会依仗强大的军队欺凌任何国家与民族。

翻阅史料可知,在中国历史上,每一个王朝都备有几十万乃至上百万的军队,军费开销动辄数百万。可即便拥有如此强大的军备武装,中国人也仅仅是为了防边患、止内乱。如明朝初期,仅仅为了防备一个小小的“不廷之臣”日本,福建海滨就筑起了16座城池,屯兵15000多人,浙江海防筑起了59座城池,屯兵58000人,而日本每次来蔻,多也不过数十人。

又如明正德年间,数百名葡萄牙人用火铳打开了中国的南大门,进入了广州城郊,关于此在明代的《广州通志·夷情上》有说:​“佛郎机素不通中国,正德十二年(1517),驾大舶突至广州澳口,铳声如雷,以进贡为名......"这里解释一下,“佛郎机”指的是葡萄牙。

葡萄牙海船

1521年,明军在南海捕获一艘葡萄牙走私船,值得庆幸的是船上还有几位了解葡萄牙铸炮造船技术的中国人,因此明代的军事家汪鋐,就请这几个中国人铸造仿制火炮。是年10月,明军就以仿制的火炮攻击了葡萄牙人,并大获全胜。关于此在《殊域周咨录》中有载:"有东莞县白沙巡检何儒,前因委抽分,曾到佛郎机船,见有中国人杨三、戴明等,年久住在彼国,备知造船、铸铳及制火药之法。(汪鋐)令何儒密遣人到彼,以卖酒米为由,潜与杨三等通话,谕令向化,重加赏,彼遂乐从。约定其夜,何儒密驾小船,接引到岸,研审是实,遂令如式制造。举兵驱逐,亦用此铳取捷。夺获伊铳大小二十余管。”

这里要解释一下,汪鋐是历史上第一位倡导"师夷制夷"的军事家,历经四朝,纵横官场三十余年,官至太子太保,是明代唯一一个同掌吏兵二部权利的人。

江西婺源大畈昭恩楼藏书保存 汪鋐画像

及至嘉靖年间,明朝已造出了大型铳炮4000副,后来又由小型铳炮演变出了快发枪。但即便拥有这么多的武器,明朝人依然没有丝毫进犯邻邦之意,目的也仅仅只是为了保持大国不可侵凌的架势。

事实上,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希望和平与安泰的稳健主义者,只要不首先侵犯中国,中国从不会先发制人!

结语

除了龙角,其实凤角的原型也是鹿角,象征祥瑞、功勋、荣光,可求子嗣,并常借喻杰出人物的神兽麒麟其实也是鹿,如《说文解字•鹿》:“凡鹿之属皆从鹿。”又释麒:“麒,大牡鹿也。”

我们知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凤、麒麟和龟被称之为四灵兽,如《礼记•礼运》曰:“何谓四灵?麟、凤、龟、龙谓之四灵,麟为百兽之长,凤为百禽之长,龟为百介之长,龙为百鳞之长。

而在四灵中竟有三个都与鹿角相关,这足以说明鹿角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影响的深远和广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九月健康网» 龙下的细线是什么原因
分享到: 更多 ( 0)